新蔡县2019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免费试卷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 农民阶级固有的局限性 B. 拜上帝教不合中国国情
C. 在军事策略上屡犯错误 D. 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失败说明了( )
A. 封建军阀垮台 B.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 资产阶级共和制度适合中国 D. 帝国主义在华寻找代理人的政策破产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12年把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的是( )
A. 孙中山 B. 李烈钧 C. 宋教仁 D. 黄兴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孙中山后来把它阐发为三大主义,即三民主义。(  )
①民族
②民主
③民权
④民生。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
A. 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B. 李大钊发表《青春》一文
C. 鲁迅发表《狂人日记》
D. 《青年杂志》改称《新青年》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该条约中有利于外国人直接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原料,剥削中国人民的条款是
A. 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B.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C. 增开通商口岸 D. 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根据1858年《瑷珲条约》规定,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约6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被迫割让给( )
A. 俄国
B. 法国
C. 日本
D. 英国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列强的炮声惊醒了古老中华帝国的美梦,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中国近代史开始了。”这里“列强的炮声”指的是(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按照中华民国纪年方法计算,孙中山逝世于( )
A.民国十二年 B.民国十三年 C.民国十四年 D.民国十五年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1921年,中国迎来的“曙光”是指( )
A.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B. 五四运动的爆发
C.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D. 中华民国的成立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895年,一群读书人发起了“公车上书”。下列戊戌变法的内容中,与读书人密切相关的措施是
A. 提倡办实业,奖励发明创造
B. 广开言路,裁撤冗官,精简机构
C. 改革科举制度,开办新式学堂
D. 训练和装备新式陆、海军
12. 综合题 详细信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赔款2100万银元;割香港岛给英国;英国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中英《南京条约》
材料二: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中日《马关条约》
材料三: 《虎门条约》规定中国“设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
(1)对比《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内容,从赔款数额、通商口岸的位置、割让土地等方面完成下列表格。

中英《南京条约》

中日《马关条约》

割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赔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南京条约》相比,《马关条约》有了哪些新内容?这些新内容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3)材料三是英国在《南京条约》附件中取得的片面最惠国待遇,后来法、美等国相继取得这一特权。结合材料三和材料二,谈一谈《马关条约》给中国带来哪些危害?

13. 综合题 详细信息
某校八年级(1)班同学就“五四爱国运动”开展专题学习,请你一起参与下列活动。
【图说历史】

材料: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五四”传单
(1)结合上图及所学知识指出,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
(2)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五四”精神内涵的理解。
(3)假如你是1919年的一位学生,你会参加五四爱国运动吗?请说明理由。
(4)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历史意义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