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北外西宁新华联国际学校2020-2021年七年级上半期期末历史在线考试题带答案和解析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传说中他的发明为我们今天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被称为“人文初祖”他是
A. 尧
B. 炎帝
C. 舜
D. 黄帝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历史文物是后人了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通过下图所示文物,我们可以了解哪一时期的历史?

A. 夏朝 B. 商朝 C. 秦朝 D. 西汉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春秋时期,诸侯争雄。其中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势力,成为第一个霸主的是
A.齐桓公 B.晋文公 C.越王勾践 D.楚庄王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战国后期,秦国修建了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其设计者是(  )
A. 李冰 B. 商鞅 C. 秦孝公 D. 秦穆公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秦长城的起止点是( )
A. 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B. 西起辽东,东到临洮
C. 西起陇西,东到朝鲜 D. 西起临洮,东到河套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秦朝咸阳的一位粮食商人,要购进一批小米。结账时,这位咸阳商人应该用下列哪种货币支付货款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假如你穿越时光,来到两千多年前的秦王朝,你不可能看到的情景是 ( )
A. 有人阅读小篆书写的书籍
B. 有些人在读有关医药、占卜之类的书籍
C. 很多青壮劳动力被征去修筑长城
D. 孩子们在诵读《论语》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春秋时期,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这种变化直接得益于 (  )
①磨制石器取代打制石器
②青铜工具的发明与应用
③铁农具的出现
④牛耕的使用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383年,前秦与东晋之间发生了一场战争,关于这场战争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东晋以少胜多,取得胜利
B. 战争是由前秦挑起的
C. 当时前秦朝最高统治者是苻坚
D. 前秦进行的这场战争得到了国内各族人民的支持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汉武帝为实现“大一统”采取了许多措施,其中,加强中央集权的经济措施是(  );
A.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 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
C. 将铸币权、煮盐和冶铁等经营权收归中央
D. 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西晋结束了三国分裂局面,统一了全国,但是西晋又是一个短命的王朝,导致西晋短期而亡的根本原因是
A. 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B. 匈奴起兵,攻灭西晋
C. 封王争权夺利,爆发“八王之乱”
D. 统治阶级政治上昏庸腐败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北朝后期,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民族的大融合。下列关于北方民族融合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各民族经济交往密切 B. 汉语成为北方主要的通用语言
C. 丰富了中华民族文化 D. “胡”“汉”观念仍很明显
1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2016年1 1月30日“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人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齐民要术》就特别重视农业活动与节气的关系,该书的作者是( )
A. 祖冲之 B. 贾思勰 C. 王羲之 D. 顾恺之
1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礼记˙礼运》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为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为小康。”这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涉及我国古代的
A.世袭制 B.宗法制 C.禅让制 D.分封制
1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2019年5月15日,习.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指出:“亲仁善邻、协和万邦是中华文明一贯的处世之道。”“仁”、“和”的理念主要来源于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兵家
1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统一体的文明古国,虽然出现过多次分裂的局面,但统一始终是历史的主流。下列选项中,都曾实现统一的王朝是(  )
A. 西周、东汉、南朝 B. 东周、东汉、东晋
C. 秦朝、西汉、西晋 D. 秦朝、前秦、东晋
1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关于东汉时期的史实,错误的一项是( )
A. 东汉初年,出现了“文景之治”的繁荣局面
B. 东汉中期,开始出现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现象
C. 东汉末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黄巾起义
D. 东汉末年,出现了华佗和张仲景两位名医
1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为了巩固统治,他采取了一系列稳定社会局面的措施:释放奴婢,减轻农民负担,减轻刑罚;合并州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历史上叫“光武中兴”,他是
A.刘邦 B.曹操 C.光武帝刘秀 D.汉武帝
1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公元前209年,爆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大泽乡起义),其领导人是
A.陈胜 B.项羽 C.刘邦 D.管仲
2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比较中学习并归纳共同点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下列关于秦朝和西晋相同之处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都结束了政权并立的局面 ②都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建立的政权
③都短暂而亡 ④都进行了制度创新,加强了中央集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1. 综合题 详细信息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政权分立和民族交融时期,这一时期江南地区也得到开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图示话分立) 材料一

(迁徙话开发)材料二见下图

(汉姓话融合)材料三见下图

(总结话特征)材料四见表格

请回答:
(1)请将材料一“图示”中①、②、③三处应填写的政权名称写出来。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归纳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判定材料三反映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哪场改革?该改革产生了怎样的作用?
(4)综合上述问题的探究,写出材料四中“?”所代表的时代特征
22. 综合题 详细信息
在中国古代,皇帝的勤与惰、明与昏、仁与暴往往和国家的兴与亡有着很大的关系。请结合下列有关秦汉时期帝王的资料,进行相关问题的探究。
【史论话秦亡】
材料一及至始皇……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以弱天下之民……然陈涉……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贾谊《过秦论》
(1)材料一中的“废先王之道”是秦亡的原因吗?你认为秦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陈涉……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指的是什么事件?这一事件在中国历史上有何重要地位?
【观点话汉兴】
材料二:他们以德化民,使西汉出现“文景之治”。他雄才伟略,使西汉进入鼎盛时期。
(3)说一说材料二中使西汉进入鼎盛时期的帝王具体实行了怎样的措施?(任意两点即可)
(4)说一说秦亡汉兴给你的感想或启示。
23. 综合题 详细信息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在历史上有过分裂,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不变的追求。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商鞅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国家富强起来。
——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
(1)材料一反映了商鞅变法中的哪两项内容?这一变法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材料二: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巡礼者不足多。
——商鞅
(2)根据材料二指出商鞅变法的理论基础是诸子百家中哪一派别的思想?
材料三:秦始皇在咸阳宫举行的一次庆功宴上对群臣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诸侯”。
——《史记秦始皇本纪》
(3)从材料三中看出,秦始皇认为春秋战国以来,天下战争不断的根源在于西周实行了什么制度?列举在这种制度下春秋时期两个强大起来的诸候?以史为鉴,为防止历史重演,秦始皇在地方管理上采取了什么创新举措?
材料四:有一个秦国人在国内做了一条长裤,他去齐国又叫齐国裁缝再做一条同样尺寸的裤子,取货时发现,竟然是短裤!付款时裁缝又拒收他的圆形方孔半两钱而要他付刀形币!
(4)为解决材料四中的问题,秦始皇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五:我总觉得:匈奴从中华版图上消失是一种巨大的遗憾……在匈奴短暂的东方生活中,虽然对中原王朝构成了强大的威胁,但在一个民族的成长历史上,多一些挑战和竞争,总是好的。

——《怀念匈奴》
(5)秦始皇为解决匈奴的威胁采取了什么措施?
24. 综合题 详细信息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任何思想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论语为政》
材料二:战国时期,伴随政治、经济和社会方面的变革,各家学说的发展形成了思想文化上的繁荣局面,史称“百家争鸣”。百家争鸣为当时一些诸侯国变革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材料三:从现实生活中也可以搜寻到诸子百家思想的痕迹。比如以德治国、和谐社会、素质教育;依法治国、与时俱进;难得糊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团队精神……
(1)材料一中孔子提出的这一主张是孔子哪一思想的具体体现?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百家争鸣有何影响。
25. 综合题 详细信息
汲取历史的智慧。历史留下了人类发展的足迹,指点着前进的航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王朝开创的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正是这个伟大而充满凝聚力的民族共同体,承载看中华文明古往今来的生生不息,2000多年来的中国历尽沧桑,也曾战乱分裂,但是不管危机多么深重,由秦汉帝国开创的这一民族共同体总是能够重新走上统一、安定的大道,重现蓬勃生机。
——纪录片《中华文明》解说词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秦王朝开创“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创立了什么制度?汉武帝为实现“地理空间的整合与凝聚”,采取了什么措施?概括秦汉时期的时代特征。从材料一可见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材料二

(2)图中AB两处汉代地名是什么?为加强对C处的管辖,西汉政府设置了什么机构?该机构的设置有何历史意义?
材料三 中国提出并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就是要弘扬古丝绸之路和平友好、开放包容的精神,探索新形势下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的新模式。在平等、包容、合作、共赢的基础上续写共同发展的新篇章,最终形成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
——人民日报热点辨析
(3)材料三中“一带一路”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今天的中国发展可以汲取哪些历史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