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市试卷带答案和解析

1.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学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我们领略了战士们冲破敌人重重阻遏,歼灭和击溃一切顽抗敌人的气势,那气势只能用“锐不可dāng”来形容;学习《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我们了解诺贝尔奖是根据诺贝尔的(遗嘱/遗愿)设立的,是为了(奖励/鼓励)那些为人类做出最大贡献的人;朗读《“飞天”凌空》,我们仿佛又看到了中国姑娘吕伟在第9届亚运会中夺得10米高台跳水冠军的(雄姿/英姿),仿佛又听到了观众那zhèn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朗读《一着惊海天》,我们心潮澎湃,豪情万丈,① ② ③ ,在同一时刻汇聚:我们的祖国真正强大起来了!
【1】给文中加点的词语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
A.qiān pài B.jiān bài C.qiān bài D.jiān pài
【2】依次给注音填写汉字,正确的一组是( )
A.当 震 B.挡 震 C.当 振 D.挡 振
【3】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遗嘱 鼓励 英姿 B.遗愿 奖励 雄姿
C.遗愿 奖励 英姿 D.遗嘱 奖励 英姿
【4】文中三处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①追思与缅怀 ②光荣与梦想 ③决心与信念
B.①光荣与梦想 ②决心与信念 ③追思与缅怀
C.①追思与缅怀 ②决心与信念 ③光荣与梦想
D.①光荣与梦想 ②追思与缅怀 ③决心与信念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小张告诉小王,睡前看电视时间太长或玩手机时间太长,都会导致他难以入睡。
B. 文明要从身边小事做起,市民的一举一动往往可以显示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高低。
C. 学校组织防震逃生演练活动,目的是为了让师生熟知灾害预警信号和应急疏散方法。
D. 5月3日至4日,中美就经贸问题举行了磋商,达成了就有关问题保持密切沟通。
3. 综合性学习 详细信息
综合性学习
诚信既是立身之本,又是处世、教子、经商、治国之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学校将开展“诚信做人”的主题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探“诚信”之义)
(1)为了探究诚信的传统内涵,请你搜集中国古代关于诚信的一条名言、一个故事,填在下表相应的空白处。

名言

轻诺必寡信。

①_________

故事

曾子烹彘

②_________


(访“诚信”之人)
(2)为了弘扬当代的诚信美德,你所在的小组将采访下面的诚信模范,请你拟写两个采访问题,完善下面的采访提纲。

采访提纲
采访主题:挖掘当代诚信的内涵
采访对象:陈淑梅、李其云夫妇(重庆市铜梁区巴川街道居民)。2013年儿子因故去世。留下了67万元的巨额债务。陈淑梅夫妇用卖包子、打短工捡垃圾等方式,替儿子偿还债务,得到周围人的同情和关照。2017年,二人被评为“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诚实守信模范”,受到习.平总书记的接见。
采访问题: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受到习.平总书记的接见,你们对“诚信”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4. 名句名篇默写 详细信息
理解性默写
(1)《三峡》总括三峡春冬之时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朱元思书》中表达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名利的思想感情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渡荆门送别》诗中借故乡之水的深情厚谊,表达对故乡思念之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赠从弟》用一问一答揭示松柏耐寒不凋、坚贞不变的本性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己卯上元,予在儋州①,有老书生数人来过,曰:“良月嘉夜,先生能一出乎?”予欣然从之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民夷杂揉,屠沽②纷然。归舍已三鼓矣。舍中掩关熟睡,已再鼾矣。放杖而笑,孰为得失?过③问先生何笑,盖自笑也。然亦笑韩退之钓鱼④无得,更欲远去,不知走海者未必得大鱼也。
(苏轼《书上元夜游》)
[注释]①儋州:苏轼被贬之地,现属海南。②屠沽:泛指市井中做生意的人。③过:苏轼的小儿子。④韩退之钓鱼:韩愈曾在诗中借钓鱼钓不着大鱼,埋怨水太浅,要另觅垂钓之处,暗指自己境遇不好,不得志。
【1】下列句中有关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元丰,是宋神宗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B.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C.上元,俗以农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也叫元宵节。
D.民夷,民:指汉族。夷:指当地少数民族。
【2】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予欣然从之/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
B.予欣然/从之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
C.予欣然/从之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
D.予欣然从之/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
【3】下列对两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月色人户,欣然起行”八个字,高度概括了作者在寂寞夜晚难得的喜悦与兴奋。
B.乙文中“笑韩退之”是笑韩愈被贬后不能看破人生得失,不能做到随遇而安。
C.甲、乙两文分别用凝练的笔墨描写了庭中夜色之美和上元之夜的繁华景象、祥和淳朴的民风。
D.甲、乙两文都表现了作者被贬后抑郁不能排遣,追求解脱而不得的苦闷心情。
【4】翻译句子。
①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②放杖而笑,孰为得失?
6. 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使至塞上
(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选候骑,都护在燕然。
【1】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诗人以使者的身份,轻车简从,要到遥远的边塞去慰问将士。
B.颔联以“蓬”“雁”自比,暗写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孤寂、飘零之感。
C.颈联诗人以白描的手法,传神的笔墨刻画了明媚秀丽的塞外风光。
D.“都护在燕然”和前面的“属国过居延”遥相呼应,点明了诗人此次出使路途之远。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7. 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唯有攀登,才能向上
①北京时间5月27日上午11时整,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攻顶队员,成功登顶珠峰。队员们在峰顶展开测量工作并掌握相关数据后,要计算出珠峰准确高程还需要科学家们的继续努力。对此,人们满怀期待。
②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测绘基础极为薄弱,珠峰高程数据长期被国外“测量权威”垄断。使用自主测绘的数据,既是综合国力和科技水平的体现,也承载着全国人民的期待,更是国家主权的重要象征。征服珠穆朗玛、测量珠峰高程,成为一个必须要完成的重大课题。
③1975年,国测一大队的同志与军测、登山队员一起,勇闯生命禁区,成功实现了中国人对珠峰高度的首次精确测量;2005年珠峰高程复测,我国测绘工作者采用更加先进的技术方法,经过严密计算,获得了珠峰峰顶岩石面的海拔高程。一代又一代人不言放弃、矢志不渝,从失败到成功、从一次突破到不断超越,在不同时期、以不同方式把中国的印记刻在了珠峰之巅,成为人类征服险阻、探索未知的生动诠释。
④珠峰山高坡陡、氧气稀薄、冰缝密布、时有狂风雪崩,在海拔6500米的雪线以上,连人的大脑反应都会变得迟钝。为何一代代中国测绘人敢于勇攀高峰?这是因为成立于1954年的国测一大队,用生命铸就了测绘精神。他们勇于挑战、敢于征服的劲头,既标记了珠峰高度,更标注了精神高度。
⑤唯有攀登,才能向上。而每一次攀登,从来都不是轻轻松松的,甚至会有牺牲。在国测一大队成立以来的66年里,有数十名队员在野外作业时献出宝贵生命。从珠峰高程测量到南极重力测量,从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建设到西部无人区测图,从海岛(礁)测绘到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测绘,严酷的环境、艰苦的条件没有阻挡测绘人的前进脚步。国测一大队队长就曾说过,“改变的是装备,不变的是精神”。
⑥时代需要攀登者,更需要攀登精神。攀登精神流淌在中国人的血液里,融汇在日复一日的奋斗中。社会主义就是在奋勇开拓中前进的,我们不仅需要这份坚持、这份气魄,更要以攀登者的姿态创造下一个奇迹。
⑦今年是人类首次从北坡成功登顶珠峰60周年,也是中国首次精确测定并公布珠峰高程45周年。中国测绘人、攀登者们,用智慧、汗水和生命默默丈量着祖国的壮美河山,为国家发展、人民幸福作出了突出贡献,值得铭记。登顶珠峰过程中迸发出的精神动力,必将激励我们迈向新的高度。
(谷业凯/文,选自《人民日报》2020年6月1日,有删改)
【1】下面对文章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标题“唯有攀登,才能向上”是这篇文章的观点。
B.2005年我国测绘工作者勇闯生命禁区,成功实现了中国人对珠峰高度的首次精确测量。
C.文章由我国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登顶珠峰开篇。吸引读者,引出话题,引发思考。
D.第⑤段“测量”“测图”“测绘”等词语,写出了测绘人工作范围之广,责任之重,贡献之大。
【2】第③段“把中国的印记刻在了珠峰之巅”中“刻”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3】第④段划线句是什么描写,主要作用是什么?
【4】结合全文说说第⑤段“改变的是装备,不变的是精神”中“精神”的内涵有哪些?
8. 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我的太爷老师
①我的家乡在西北高原上,那是一个贫寒闭塞的小山村。村子的中间有一个小学堂,学堂里有几排高低不等的长桌和板凳,西墙上挂着块小黑板。
②学堂只有一个老师,官名漆润江,四十多岁,民办教师。农村人讲究辈分,我叫他太爷。他有个绰号叫“行人”,“行人”就是能干能行的意思。他很早就入了党,作宣传抓革命,样样在行。他精于木工、画画,还会女红,村里唱戏穿的各类戏服,绝大部分出自他的手,最厉害的是,他还担任村里社戏的总导演和主演。太爷做老师的时候,把自己这十八般武艺发挥得淋漓尽致,使他的学堂在全县大有名气。
③学堂只有一间教室,但太爷调配得次序井然。他教完一年级生词,就让他们在外面的窗台下对着太阳去狂喊狠读,再教二年级或者三年级,互相岔开,互不干扰。他教书有声有色,形神兼具。有娃问,“拖”宇是个啥?咋个念?太爷就拽着他的手满院子跑,直到他说出“拖”字来才放手,从此他永志不忘。我至今还记得他教《草原英雄小姐妹》时声嘶力竭地喊:“龙梅——,玉荣——,你们在哪里?”喊得我们都为英雄小姐妹揪心。
④那年月课本经常不能按时到,好在每年的课本也没有什么区别,太爷就抄在黑板上让我们跟着抄。没有复写纸,他有时一页一页地抄下来,发给大家。我觉得他抄得比课本还要好,可惜那些宇纸都已经不存在了。
⑤太爷对我们纪律的要求有些酷苛,不许迟到,更不许逃学旷课。如果谁没来上课,太爷会派一个娃子去他家请,如果还不来,就派四个男娃去抬。所以如果不想上学,我们哪怕跑到野地里去,也不敢在家里呆着。如果你今天没有来,那明天一大早提前去,把学堂打扫得干干净净,太爷才不会处罚你。
⑥西土边壤,春夏之交时才山青草绿。每到这时,太爷就带着我们排着队,敲锣打鼓地去山野,那时我还不知道世上有所谓的踏青。山野翠绿,风和日丽,花香气清,百鸟欢鸣。我们挖野菜,追蝴蝶,采花蜜,摘大把的狗艳艳花,将里面的蚂蚁和小虫子抖出来,盘成花环戴在头上;把开了花的马莲从节上掐下,一吸一吹,“啾啾”鸣响。十几个娃娃,背着装满野菜的背篼,戴着鲜花的王冠,吹着自己的号角,像打了胜仗的战士,在将军的带领下,敲着得胜鼓满载而归。
⑦夏天麦收时节,太爷带我们排着队去收割过的麦地里拾麦穗;秋天,太爷带我们去山里采草药,柴胡、甘草、杜仲之类的,或挖或采;到了冬天,太爷让我们去拾柴,以作御寒之用,他要求我们必须把柴一捆一捆地码得整齐好看……
⑧太爷会唱戏,但却不会唱革命歌曲,可是他要强得很,到公社或县里去开会,听到一句半句,回来就教我们。太爷还充分发挥他的木匠美工优势,给我们每人做了一杆木枪一把木刀。有了刀枪,太爷就教大家跳舞。我们持枪舞刀,变换队形,边唱边舞。有时我们挎枪背刀去邻村作宣传,一二三四,孔武有力,威风凛凛。那些学校的学生娃看了,羡慕得眼珠子都要掉到地上。
⑨太爷得过公社、县里甚至地区的各种奖励,奖状贴满了他家厅房里的一面墙,那就是他的一切。他还经常作为先进代表去市里作报告,讲一个只读过十八天书的泥腿子,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⑩随着国家的改革开放,中小学教学逐步走上正轨。小学数学中有了方程之类的内容,这些对于太爷来说,就等于是天书。他总是努力地学,也仍然不许他的学生考得不好。但现实是残酷的,他和他的学生终究是跟不上了。太爷经过痛苦的抉择,辞了职,还原成一个地道的农民。九十年代,民办教师纷纷转正,工资待遇大幅度提高,但他已经享受不到这些福利了。只有那些发黄的奖状和照片,记载着他过去的荣光。
⑪在我们那个小村,现在五十岁以上的人都是太爷的弟子。他为这个村子打下了读书识字的根基,使三代人摆脱了文盲命运。我想,在中国的贫困山区,像太爷这样的民办教师,在那个特殊年代应该有一大批,他们给孩子们点亮了知识的明灯,开启了心智的大门,使数以亿计的农家子弟,学会了写自己的姓名,走出了山沟,融入了城市,走向了世界。太爷们在新中国的教育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但遗憾的是,我很少见过有人记述他们的功绩。他们是无言的丰碑,太上的大德。
(作者:漆永祥。有删改)
【1】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的太爷老师”的优秀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全文内容分条概括。
【2】阅读第⑥段,分析作者是怎样表现孩子们“踏青”的快乐的。
【3】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回忆了“我的太爷老师”的许多事,他是如何把这些事有条不紊地组织在一起的?请结合相关内容概括作答。
【4】结合文章内容,探究作者写“我的太爷老师”的用意。
9. 名著阅读 详细信息
名著阅读,阅读下面的选文,按要求作答。
材料一:在每一个红军驻地里都有一个少年先锋队“模范连”,他们都是十二岁至十七岁(照外国算法实际是十一岁至十六岁)之间的少年,他们都来自中国各地,他们当中有许多人像这个小号手一样,熬过了从南方出发的长征的艰苦。
材料二:苏区少年先锋队的职责之一是在后方检查路上的旅客,看他们有没有通行证。……他告诉我,有一次几个少年先锋队队员叫他停步,要他通行证,声言没有通行证就要逮捕他。
“我是 ,”他说,“通行证就是我写的。
“即使你是朱德司令,我们也不管,”年轻的怀疑者说,“你总得有一张通行证。”
【1】以上文段选自名著________(书名)材料一的“他们”被埃德加▪斯诺亲切地称为“__________”,材料二的“我”是__________(人名)。
【2】材料二少年先锋队队员后来是在什么情况下才放行他的?这体现了少年先锋队员们什么形象特点?
【3】孔子云:“勇者无惧。”请结合你对材料一中“他们”事迹的阅读体会,联系原著谈谈对“勇者”的理解。
10. 作文 详细信息
题目:就这样被感动
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②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⑤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