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检测试卷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检测试卷
教材版本:语文
试卷分类:语文七年级上学期
试卷大小:1.0 MB
文件类型:.doc 或 .pdf 或 .zip
发布时间:2024-04-01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地址:点此下载

以下为试卷部分试题预览


1. 填空题
小语同学学习了四季之景的美文后,写下了她的一些感悟。但她遇到了一些小问题,请你帮帮她。

自强不息的麦苗企盼生机勃勃的初春,它要用冬天(A.chǔ B.zhù) 蓄的力量期待那喷薄而出的瞬间;知知不休的鸣蝉迷恋骄阳如火的盛夏,它要与过往jué(    )别,用□(A.炽热B炙热)的情来迎接三个月的绚烂;暗香浮动的桂花垂青秋高气爽的九月,它要让天地生灵在美不胜收的辽阔与豁达中叹服感慨;傲霜踏雪的紅梅则钟情白雪皑皑的寒冬,它一定会用jié (    )然不同的态度去翻译生命的另一种精彩。

  1. (1)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jué别    jié然不同

  2. (2) 结合语境中,请在□处选择最合适的词语。
  3. (3) 给加点字“贮”选择正确的读音。
2. 默写
班级举办古诗文大赛,邀请你参加以下活动。

诗文名句默写。

  1. (1) ,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2. (2) 乡书何处达?。(王湾《次北固山下》 )
  3. (3) ,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4. (4) ,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 《江南逢李龟年》)
  5. (5) 这个学期,小明学习很认真,但他一碰到问题就问同学,从不独立思考,结果成绩并没进步。我们可以用《<论语>十二章》中的“”来告诫他,让他引以为戒。
  6. (6) 明月是古诗中常见的意象,但同一个诗人面对一轮明月,境遇不同,情感也会有不同。如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诗句中,把一片深情托付给千里明月,向老友遥致思念之优;但是在《峨眉山月歌》“  ”的诗句中,却借“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抒发“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不舍之意。
3. 翻译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①相而去

②下车

③人不知而不

④博学而

4. 单选题
小文同学学习了敬辞和谦辞后,用所学知识给小语发了一条信息。

今天拜读了你的大作之后,我感触很多。相比我的拙作 , 你的文章语言优美,利立意深远大。家父一直教导我要虚心学习,为了进一步向你请教,我想利用周末时间到寒舍拜访,不知道是否方便?

上面信息中画线的敬辞或谦辞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 大作 B . 拙作 C . 家父 D . 寒舍
5. 单选题
小语和小文交流后,梳理了近期所学内容。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观沧海》是古体四言诗,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虚实结合,写出了大海磅礴的气势,表现了诗人曹操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 B . 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以山为描写对象,从不同角度描绘了济南冬天特有的美景。 C . 《散文诗两首》都是对母亲的深情倾诉,无论是泰戈尔的《金色花》,还是冰心的《荷叶·母亲》,都被诗人用来歌颂母爱。 D . 《散步》的作者是莫怀威,本文是一篇散文,写了一家人一起散步的故事,是对中华传统美德“孝敬”、“慈爱”观念的形象诠释。
6. 名著导读
下面是《朝花夕拾》中的人物描写,请写出对应人物。

A .我其实觉得很有许多东西要买,看的和吃的,只是没有钱。有一天谈到这里,她便说道,“母亲的钱,你拿来用就是了,还不就是你的么?”我说母亲没有钱,她就说可以拿首饰去变卖。

B .鬼卒和鬼王是红红绿绿的衣裳……他不但活泼而诙谐,单是那浑身雪白这一点,在红红绿绿中就有“鹤立鸡群”之慨。只要望见一顶白纸的高帽子和他手里的破芭蕉扇的影子,大家就都有些紧张,而且高兴起来了。

语段中A的“她”是,语段B中的“他”是

7. 名著导读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

鲁迅先生活着的时候,给予海婴的教育是:顺其自然,极力不多给他打击,甚或不愿多拂逆他的喜爱,除非在极不能容忍,极不合理的某-程度之内。他自己生活在大家庭中,一切戕贼儿童的待遇,受得最深,记得最真,绝对不肯让第;二代的孩子再尝到他所受的一切。

——许广平《鲁迅先生与海婴》

请结合《五猖会》或者《二十四孝图》中一两件鲁迅先生“受得最深,记得最真”的事,谈谈你对画线句子的理解。

8. 现代文阅读
课内现代文阅读。

济南的冬天

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 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 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 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 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灰色树影。

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1. (1) [美好的朗读] 同学们打算要美美地朗读这篇课文,提出了一些朗读意见,下列各句朗读处理你觉得不妥当的一项是(    )
    A . “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一句中,“温晴 ”重读,能突出济南冬天的鲜明特点。 B . “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一句中,“觉得" 后停顿,“有了着落”和“有了依靠”连读,这样能读出冬天里济南人的安全感、温暖感。 C . “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一句用欣喜、赞叹的语气来读,节奏轻快些,这样,“妙”的韵味就出来了。 D . “这就是冬天的济南”一句中,“济南” 重读,强调济南冬天这个特定时令的与众不同,更能突出作者对济南冬天的赞美。
  2. (2) [美丽 的画面]想象下列各句描绘的情景,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①古老的济南,城内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着点儿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句中加点的两个“卧”字有何妙处?)

    ②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句子)

  3. (3) [美妙的小雪] 阅读第四段,作者说“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结合语段,说说究竟“妙”在哪里。
  4. (4) [精美的描写]阅读下列语段,回答问题。

    [甲]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老舍《济南的冬天》)

    [乙]山腰中的颜色是永远在那儿变动,特别是在秋天,那光能够忽然清凉一会儿,忽然又温暖一会儿,这个变动并不激烈,可是山上的颜色觉得出这个变化,而立刻随着变换。忽然黄色更真了一些,忽然又暗了些,忽然像有层看不见的薄雾在那儿流动,忽然像有股细风替“自然”调和着彩色,轻轻地抹上一层各色俱全而全是淡美的色道儿。(选自老舍《济南的秋天》)

    同样是写济南的山,甲、乙两段文字在内容上有什么异同?

9. 现代文阅读
课外现代文阅读。

柿红秋意浓

宫凤华

①徐志摩曾说“庭院是一片静,看当头月好”,一种恬静安谧,如深山小溪,在心头潺潺流淌。

②早年间,母亲在庭院里裁种的柿子树,如今已枝繁叶茂、亭亭如盖。它斜立在清亮的卤汀河边,筛风弄月,自在妩媚。夏天枝叶遮天蔽日,秋天,青绿的柿子变成了金黄色,霜降时分由橘黄变成通红。满树的红柿子灿烂地微笑着,一盏盏红灯笼照耀着农家小院,秋天被它们渲染得分外妖娆。

③每年此时,母亲总会摘下半熟的柿子焐得透熟,然后以一种秋天的姿势送给四邻亲友,余下的再让家人品尝。母亲总是笑盈盈地看着柿子树,如同凝望自己的儿孙,眼里射出奇异的光彩。

④我们欣喜地剥开柿子皮,放在嘴边,轻轻一吸,柿汁就进入口中,满嘴的软甜、绵润、滑滋在舌蕾上绽开;那深藏腹中的软核,光润酥软,嚼起来是美滋滋、滑嫩嫩,味蕾立时陷入鲜美的沼泽中。

⑤秋雨潇潇,满地卷积的红黄柿叶,仿佛是一幅秋天的写意。柿树叶子愈见稀疏,但所剩无几的柿子却更加红艳光鲜,透着质朴而温馨的气息,一如母亲的气息。

⑥“白露打核桃,霜降摘柿子”.有些柿子结在很高的枝头上,倔强地翘首于枝巅,色彩灼灼如火,格外抢眼,如吉祥的灯盏,照亮秋末的寂寞和萧索。刘禹锡《咏红柿子》诗曰“晓连星影出,晚带日光悬。本因遗采掇,翻自保天年”,把这种情状描绘得惟妙惟肖。

⑦母亲做的柿饼特甜特香。先选色泽金黄、萼尖薄黄的柿子,用刨子刨净外围硬皮,保留接近柿子萼盘和果梗的梗皮。然后将刨净外皮的柿果摊放在院子里曝晒,再用手轻轻地捏成扁圆形。霜降前后,将柿饼摊放在凉爽的地方,使柿饼糖分外溢,其表面出现白霜即成。尝一口,肉肥而甜润。

⑧每当晚霞染红天际的时候,暮色清凉而欢悦。一家人围坐在小院里的桑木桌旁,剥食着鲜嫩的菱角和芡实,品尝着母亲做的柿饼,整个院子,都氤氲着柿子淡淡的香味儿。小院的秋夜格外静美,那密密的柿叶滤着月光映在地上,是清简的素描。小院里的那份亲切、那份温馨,静静地弥漫开来,笛声一样悠远。

⑨而今妻子擅做软炸柿子。将柿子去皮,捣碎,成柿子果酱。然后加入面粉混合均匀,搅拌成橙黄色湿性面团。将枣泥、果仁、黑芝麻粉混合,作为馅料。最后将馅料包入面团中压扁,放到油锅里炸成金黄色即可。我们吃得齿颊生香,不忍卒筷。

⑩柿子,色艳味美,博得了历代文人雅士的厚爱:唐代白居易有“柿树绿阴合,王家庭院宽"之赞叹;唐代李益留下“柿叶翻红霜景秋,碧天如水倚红楼”的佳句;清代查慎行钟情柿饼,赞其“齿疏宜软美,喉润觉清空”。

⑪国画大师齐白石喜画柿子,因其与事、世、市等字谐音,寓意吉祥。柿子以没骨画出,叶筋和枝杈勾勒较淡,凸显叶片中的柿子。画作构图饱满,色彩热烈,显示出一种喜庆、乐观的情绪。

⑫喜欢老树画中题诗:“空山绝人迹, 柿子挂枝头。秋风-过耳,无喜亦无愁。”柿子红艳在庸常的平民生活里,姿态温婉清美,在月光小院里,在清浅时光里,恣意安然,自在妖娆。如一盏盏红灯笼,灵动了恬淡而喧嚣的日子。让我们的乡愁汨汨流淌,让我们重拾遗落在岁月深处的诗性和唯美、淳朴和恬淡。

  1. (1) 围绕柿子,母亲做了哪些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 (2) 结合文章语境,完成下面的对话。

    “满树的红柿子灿烂地微笑着,一盏盏红灯笼照耀着农家小院,秋天被它们渲染得分外妖娆。”我觉得这个句子很好,却不知道怎么用语言去表达。

    这个句子好在:

  3. (3) 文本中多次出现“月光小院”,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4. (4) 文中说柿子“透着质朴而温馨的气息,一如母亲的气息”。请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10.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下题。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王充字仲任,会稽上虞人也,其先自魏郡元城徙焉。充少孤,乡里称孝。后到京师,受业太学,师事扶风班彪。好博览而不守章句。家贫无书,常游洛阳市肆,阅所卖书,一见辄能诵忆,日久,遂博通众流百家之言.

(节选自范晔《后汉书·王充传》)

[注]①会稽上虞:古地名。②焉:于之,到这里。③扶风:古地名。④班彪:汉代著名学者、史学家。

  1.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俄而雪

    ②撒盐空中差可

    ③充

    博览而不守章句

  2. (2) 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B . 左将军/王疑之/妻也 C . 其先/自魏郡元城/徙焉 D . 遂/博通/众流百家之言
  3.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未若柳絮因风起

    ②遂博通众流百家之言

  4. (4) 谢道韫和王充的成长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成才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