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海南州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语文摸底考试试卷

青海省海南州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语文摸底考试试卷
教材版本:语文
试卷分类:语文高考
试卷大小:1.0 MB
文件类型:.doc 或 .pdf 或 .zip
发布时间:2024-04-01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地址:点此下载

以下为试卷部分试题预览


1. 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中国古代乡村社会普遍存在的祠堂,是古代中国人慎终追远的重要场所,彰显着“敬宗收族、亲亲有爱”的礼之精神。祠堂以血缘之基,融道德、信仰、礼三者于一体,规范礼制,聚族祭祀先人,团结族人,表达共同的精神寄托。

古代的“宗族”,是指有宗子,行宗法制而聚合成的“血缘——政治”团体。宋代程颐倡导士大夫阶层的宗族祭祀,到南宋朱熹制作《家礼》,提出了“祠堂”这一名词,确定了祠堂祭祀的格局。一个家族祭拜先祖,由宗子主持祭祀,叫敬宗;一个家族由宗子率领祭祀共同的先祖,即收族。宋明之后,甚至出现了不设立宗子的“族”。这样一个同族同姓的村落,尽管没有“宗”,仍然可以被称为“宗族”,这个时期的宗族制度,就成了“血缘一社会”团体。敬宗收族,使宗法不仅成为人与人之间的人伦共同体,而且成为生者与死者交通的人神共同体,具有重要的政治与社会功能。

祠堂的功能之一是祭祀宗族祖先或先贤。祠堂祭祀有多种,有季祭、节祭等。不管豪门或寒族,对祭祀都十分重视,仪式庄严,礼节隆重。祭祀先人是为了教育后人,立约族规是为了惩治违规犯律行为,借祖宗之威,禀祖宗之训。在祭祀中,族长要宣读族规和家训以及族谱,族长在此代祖宗立言,宣讲传统伦理,告诫和惩罚犯错子孙。凡做了错事的族人须站在特定的位置祭拜,寓意“低人一等”,以这样的方式来惩戒不良行为。祭毕,后辈向前辈行礼,族人之间相互行礼,这样,祠堂祭祀就成了一种精神联系的纽带。在这样的潜移默化中,家族成员从儿童期就受孝悌之礼等熏陶。祭祀活动既加强了血缘关系,又强化了家族内部的向心力,从而对族中成员的行为起到榜样或约束作用。

祠堂的动文化(祭祀)体现着祠堂的功能,祠堂的静文化(建筑装饰)也暗示或渗透着祠堂的功能。装饰文化作为祠堂文化的载体,涵盖了浓厚的道德观念、地域民俗,无论是家居陈设还是建筑中的雕饰彩绘,又或是牌楼照壁都成为传统文化的载体。洛阳新安县吕氏祠堂,照壁上刻画的“龙蛇龟田”象征吕氏族人要勤勤恳恳才能福临;各种各样的墀头“耕读”字样引导后人要辛勤耕作以立身立命,刻苦读书以立德立行。

儒家伦理中家族观念尤为深刻,祠堂作为整个家族的聚集活动之所,承担的是弘扬祖先美德、传承“孝礼”文化、维系亲情意义等功能。礼仪和道德结合在一起,从而延伸到更大的范围乃至整个社会,以期实现社会的稳定和谐。因此,祠堂祭礼,不仅是“情感——道德”性的,而且是“伦理——政治”性的。

祠堂作为礼制性建筑,并非是文化虚构,而是从对亲生父母之爱与敬延伸到对祖父、曾祖、太祖甚至整个宗族真实无妄的伦常尊亲的追溯以及对天地诸神的祭拜,关系着对人伦关系、社会结构、政治组织的理解。

(摘编自李玲《祠堂之礼:有秩序的爱》)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祠堂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对于古代中国人来说,它是一个有着重要地位的场所。 B . 从古至今,宗族都有宗子,祭拜先祖时举行的敬宗和收族都由宗子主持和率领。 C . 古代,人们对祠堂祭祀特别看重,在祭祀活动中,既可祭祀先人,还可立约族规。 D . 祠堂祭礼体现着一种有秩序的爱,蕴含了情感道德层面和伦理政治层面上的意义。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在论证中提到了祠堂之礼对于社会的稳定和谐的作用,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B . 文章从祠堂的动文化(祭祀)与静文化(建筑装饰)两个方面来论证祠堂的功能。 C . 文章第三段运用事实论证和对比论证来论证“祠堂的祭祀宗族祖先或先贤的功能”。 D . 新安吕氏祠堂照壁的刻画和墀头的文字表明了祠堂静文化暗示或渗透着祠堂的功能。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我国古代祠堂融道德、信仰、礼三者于一体,蕴含了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寄托。 B . 犯错的族人要受到告诫和惩罚,不许和其他族人共同祭拜先人是对其最大的惩罚。 C . 如果我国古代乡村没有祠堂,人们就不会有对宗族真实无妄的伦常宗亲的追溯。 D . 祠堂祭礼加强了血缘关系,强化了家族内部的向心力,体现了儒家伦理家族观念。
2. 现代文阅读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快递过度包装不仅增加了商家、快递物流企业的经营成本,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溢出效应。一方面,过度包装会带来资源浪费,同时也会导致商品体积过大,带来运输空间的浪费。另一方面,过度包装会增加垃圾处理的工作量和环境污染,快递包裹所耗用的胶带、塑料泡沫等难处理、难降解,会给生态环境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

解决快递过度包装问题,相关部门已经在行动。去年3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关于开展快递包装绿色产品认证工作的实施意见》,当年10月,《快递包装绿色产品认证规则》发布,获得绿色认证的快递包装产品意味着满足了资源节约、环境无害、消费友好等方面的要求。另外,技术手段也要跟上。快递包装既要保障商品安全,也要避免浪费,如何在二者中寻求平衡点,这对物流配送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物流配送企业应加大与包装生产企业、科研院校等的合作力度,加强产学研衔接,促进快递包装产品、技术、模式的创新和应用,探索研发更绿色环保、可循环使用的包装材料,提升包装的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用数字化技术实现高效环保的包装。

(摘编自《快递过度包装不可取》)

材料二:

2020年8月,国家邮政局出台《推进快递业绿色包装工作实施方案》,提出“低污染、低消耗、低排放,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的绿色发展要求。由浪费污染向绿色环保转型是快递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快递行业的绿色革命势在必行,这场革命需要政府及行业、消费者多方发力推进。

一方面,政府层面要尽快细化、统一快递行业规范和绿色包装标准,划定绿色包装的硬杠杠,加强对快递行业环保状况的监督和管理,奖励和惩罚措施并举。坚持“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污染和浪费就要受罚。出台绿色环保快递的扶持政策,鼓励和支持快递企业推进绿色转型。

另一方面,快递行业要自觉肩负起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通过革新技术手段,研发、生产、使用物廉价美、质量过硬的环保包装,通过规范和优化货物运输分拣管理,避免“过度包装”和“暴力流转”,降低快递运送中的包装损耗,通过建回收站、积分返利等有效举措,积极探索快递包装回收再利用机制。

(摘编自《快递包装如何绿色转型》)

材料三:

政府可发挥采购的导向作用,带头采购绿色包装和绿色物流服务,形成对全社会的示范带动。同时,对开展包装绿色循环利用的电商、快递物流企业、环保材料研发和生产企业,提供用地、税收减免等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如菜鸟驿站等快递网点设立末端绿色共享理念的“绿色驿站”,倡导消费者把快递包装废弃物留在站点供他人循环使用。对于这类新业态、新模式可考虑纳入规划,给予政策支持。

快递包装的“绿色革命”也是全民的责任。工信部产业政策司原巡视员辛仁周建议,除了依照法规对物流企业进行严格管理外,还要加大力度向公众普及绿色包装和回收知识,强化全民绿色生活责任意识,营造全民回收的良好氛围。专家介绍,以菜鸟“全链条快递包装绿色治理方案”为例,在“双11”等购物高峰发起“绿色合伙人”行动,倡导消费者主动承诺将快递包装主动回收、再利用,并给予一定积分、红包奖励,期间吸引5000万人参与,收效显著。

(摘编自《快递包装“绿色革命”势在必行》)

  1. (1) 下列对“快递过度包装”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快递过度包装有多方面的负面效应,如物质资源的浪费、运输空间的浪费、垃圾处理工作量的增加和包裹耗材的难处理。 B . 快递过度包装不符合《推进快递业绿色包装工作实施方案》提出的绿色发展要求,相关企业能够而且必须立即停止这种行为。 C . 生产和使用物廉价美、质量过硬的环保包装,规范和优化货物运输分拣管理等,都是避免快递过度包装现象的有效方法。 D . 在“双11”等购物高峰日发起的“绿色合伙人”行动,吸引了几千万人参与,这一情形说明人们对绿色环保是支持的。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对于物流配送企业来说,其在对所需投递的快递进行包装时,既要考虑到所投递商品的安全问题,又要尽量避免快递包装的过度浪费。 B . 欲使快递包装产品达到绿色环保的要求,相关产品的生产企业、物流配送企业、科研院校等应加强合作,加强产学研的衔接。 C . 积极探索快递包装回收再利用机制,减少快递包装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是快递行业肩负起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的表现。 D . 政府向环保材料研发和生产企业提供用地、税收减免等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快递包装污染环境的问题。
  3. (3) 从材料看,要加速推进快递包装绿色化,政府应该怎样做?
3. 现代文阅读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门铃

贾大山

夏局长家安着个门铃,轻轻一按,叮咚作响,奏一曲电子音乐,十分好听。可是,那悦耳的声音一响,老夏就要把脸一沉,小声说一句:

“麻烦!”

总是老伴去开门。

他做梦也没想到,机构改革那年,一定要让他当局长。组织部门和他谈话,他总是说干不了,最后惊动了县委书记。县委书记有文才,也有口才,先讲改革的意义,又讲人生的价值,最后引用了古人一句话:天地生才有数,若有济世之才,竟自遁世,岂不辜负了天地生才之心吗?老夏被感动了,但是仍不明白,自己除了画画儿,究竟有什么才能?后来才知道,那时配备领导班子,大学生要占一定比例——他有浙江美术学院的文凭。

老夏领导的局没有经济任务,压力并不大。上班谈工作,他不怕,吹拉弹唱,画画儿照相,指导民间艺术,保护文物古迹,他都不外行。他最怕下班回家,最怕门铃响。

老伴刚刚做好饭,门铃响了,是下属单位的一个女会计:“夏局长,你说吧,我和老崔谁的贡献大!”他知道,评工资关系着每个人的切身利益,自己虽然上过大学,但不知道怎样回答这样的问题,只好说都大都大。刚刚送走女会计,门铃又响了,是老崔。老崔是老同志,怠慢不得,赶忙拿烟、沏茶。老崔不吸烟,不喝茶,黑着脸摆贡献,从抗美援朝一直摆到改革开放……

评工资不结束,门铃天天响。后来不评工资了,门铃响的更频繁——评职称开始了。星期天,刚刚铺下一张宣纸,想画一幅画,门铃响了,是老杜、小胡和小吴。小吴要求评“初职”,小胡要求评“中职”,老杜要求评“高职”,人人都有充足的理由。老夏说,评“初职”没问题,评“中职”要争取,评“高职”得会一门外语。老杜便急了,他说他会外语——八格牙鲁米西米西不是外语?

老夏便笑了,耐心告诉他,那不算会外语。老杜也笑了,原来他知道,那不算会外语。

评过职称,门铃声仍然不断,白天响,晚上也响。有要求调动工作的,有要求安排子女的,也有嘴上说什么事情也没有,其实是想要个一官半职的。这其中,也有人想要给老夏送点什么东西的,但总是被老夏婉言拒绝了。老夏明知不能有求必应,但是答复一定得圆满。有时需要金蝉脱壳,有时需要顺水推舟,有时需要大智若愚……他把“三十六计”至少发展到了四十八计,仍然有的满意,有的不满意。满意了的千恩万谢,不满意的指桑骂槐……

老夏好静,早就厌烦了这种生活。客人一走,他便收了笑容,又对老伴说一句:

“麻烦!”

“麻烦什么?”

“天天有人!”

“人世界,能没人吗?”老伴总是这么说。——她是站柜台的天天和人打交道,习惯了。

老夏的门铃响了七八年,终于不响了。领导根据他的请求,免去了他的局长职务,让他当了调研员。领导一再声明,不是老同志犯了错误,而是为了给他腾出时间,让他集中精力为人民创造更多更好的精神财富。

老夏当了调研员,老伴也很高兴。老夏每天到局里晃一下(不晃也行),就可以回家了,除了看书、画画儿,还能做做家务。老伴每天上班时,总要给老夏交代一些任务:

“该添火了记着添火。”

“水开了倒在暖瓶里。”

“中午喝粥也行吃面也行。”

老夏欣然答应着。除了完成老伴交代的任务,他还种了两盆花草,养了一缸金鱼,每天把屋里收拾得几净窗明。然后坐在窗前,看书,画画儿,有时还读几句诗。他爱读这样一首诗:“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无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

可是,这样过了不到半月,他便坐不住了。他爱画画儿,哪能天天画画儿?他爱读书,也不能总是读书。楼道里一有脚步声,他便凝神细听,等候着那个悦耳的声音。脚步声消失了,门铃终于没有响。

一天,他望着门铃,对老伴说:

“拆了它吧?”

   “为什么拆了它?”

“又不响。”

“拆了更不响,安着吧。”

门铃没有拆去,但是总也不响。小吴和小胡,怎么也不来玩一会呢?他卸任的时候,小吴、小胡曾经充满感情地说:“夏局长,你在职的时候,我们不便多去看你,现在好了,你不在职了,我们可就去得勤了,你可别嫌麻烦……”

他呆呆地坐着,想着,门铃忽然响起来了,叮叮咚咚,清音绕梁,无比新鲜十分美好!开门一看,不由大失所望,是老伴回来了。他问:“没带钥匙?”

“带着呢。”

“带着钥匙还按门铃?”

“你不是嫌它不响吗?”老伴笑着说,“我给你闹个动静儿。”

(有删改)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通过刻画老夏的脸部表情,如“把脸一沉”,反映出老夏因上门找他要求解决问题的人太多而烦恼,说明老夏是个不近人情的人。 B . 小说运用排比、比喻等手法,如“有时需要金蝉脱壳,有时需要顺水推舟,有时需要大智若愚”,反映出老夏为圆满答复下属的问题而费尽心思。 C . 小说写老伴在老夏当了调研员后很高兴,因老夏每天到局里晃一下就可回家帮助做点家务,这从侧面反映出老夏以前工作忙顾家少。 D . 小说情节真实生动,耐人寻味,如老夏与其老伴围绕着“门铃”烦不烦人、拆与保留而进行对话的情节,就真实生动且值得读者玩味。
  2. (2) “门铃”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3. (3) 小说中的老夏先是厌烦“门铃”响,后又盼望“门铃”声,这是为什么?请简要探究老夏的这一心理。
4. 文言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管如德,黄州黄陂县人。父景模,为宋将,以蕲州降。先是如德尝被俘虏思其父与同辈七人间道南驰为逻者所获械送于郡如德伺逻者怠即引械击死数十人各破械脱走间关万里达父所至是,入 , 世祖笑曰:“是孝于父者,必忠于我矣。”一日,授以强弓二,如德以左手兼握,右手悉引满之,帝曰:“得无伤汝臂乎?后毋复然!”尝从猎,遇大沟,马不可越,如德即解衣浮渡,帝壮之,由是称为拔都,赏赉优渥。授湖北招讨使,总管本部军马,佩金虎符。丞相伯颜取临安,选能招诸郡者,众推如德,如德衔命往喻,绍兴诸郡皆下。初,世祖以宝刀赐如德,及与敌战,刀刃尽缺。宋平,入觐,如德以刀上呈,曰:“陛下向所赐刀,从军以来,刀缺如是矣。”帝嘉其朴。时法制未备,仕多冗员,而军民之官,廩禄未有定制,故如德言及之。权臣抑不得上。丞相阿塔海命驰驿奏出征事,入见,世祖问曰:“江南之民,得无有二心乎?”如德对曰:“往岁旱涝相仍,民不聊生,今累岁丰稔,民沐圣恩多矣,敢有贰志!使果有贰志,臣曷敢饰辞以欺陛下乎!”帝善其言,且喻之曰:“阿塔海有未及者,善辅导之。”迁江西行尚书省左丞,时钟明亮以循州叛,杀掠州县,千里丘墟,帝命如德统四省兵讨之。诸将欲直捣其巢穴,如德曰:“今田野之氓,疲于转输,重困斯民,而自为功,吾不为也。”于是遣使喻以祸福,贼感如德诚信,即拥十余骑诣赣州石城县降。平章政事奧鲁赤怒其跋扈不臣,欲以事杀明亮,如德闻之曰:“皇元仁厚,未尝杀降,明亮叛人,何足惜,所重者,信不可失耳!”年四十有四,卒于军。

(选自《元史·管如德传》,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先是/如德尝被俘虏/思其父与同辈/七人间道南驰/为逻者所获械/送于郡/如德伺逻者怠/即引械击死数十人/各破械脱走/间关万里达父所/ B . 先是/如德尝被俘虏/思其父与同辈/七人间道南驰/为逻者所获/械送于郡/如德伺逻者怠/即引械击死数十人/各破械脱走/间关万里达父所/ C . 先是/如德尝被俘虏/思其父/与同辈七人间道南驰/为逻者所获械/送于郡/如德伺逻者怠/即引械击死数十人/各破械脱走/间关万里达父所/ D . 先是/如德尝被俘虏/思其父/与同辈七人间道南驰/为逻者所获/械送于郡/如德伺逻者怠/即引械击死数十人/各破械脱走/间关万里达父所/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觐,古代诸侯秋天朝见天子称为“觐”,后臣下晋见国家元首通称“觐”,也用于教徒朝拜。 B . 虎符,古代帝王授予臣属征收粮食和调发军队的信物。用金属铸成虎形,分为两半。 C . 廪禄,古代皇朝政府按规定给予各级官吏的报酬,主要形式有土地、实物、钱币,等等。 D . 卿,文中是君主对大臣的称谓,古代还可以指对男子的敬称,或夫妻、朋友间的爱称。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管如德忠孝两全,深得赏识。他的孝心被世祖称赞;他拉强弓,世祖担心他的手会受伤;

    世祖出猎遇到水沟,他脱衣游过去,被世祖称赞。

    B . 管如德被众推崇,为官朴实。丞相挑选能人,大家推举管如德,管如德不负众望;世祖赏赐管如德宝刀,刀刃已缺,后将刀呈上去,皇帝赞他朴实。 C . 管如德恪尽职守,直言敢谏。政府施政中存在很多弊端,他予以上报,但被丞相阿塔海扣押不上报;他直言告知皇帝江南民众没有二心。 D . 管如德为官仁厚,恪守信义。江西有人反叛,皇帝命令管如德前去讨伐,他采用怀柔政策使叛贼归附;有人要杀叛乱分子,他表示反对。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往岁旱涝相仍,民不聊生,今累岁丰稔,民沐圣恩多矣,敢有贰志!

    ②今田野之氓,疲于转输,重困斯民,而自为功,吾不为也。

5. 诗歌鉴赏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水槛遣心二首(其一)

杜甫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

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联交待草堂环境,离城郭远,庭园开阔,旁无村落,因而诗人能够极目远眺。 B . 颔联远近结合,近处江水碧澄浩荡,远处山坡上树林葱郁,其中不少花朵盛开。 C . 尾联呼应起首两句,以“城中十万户”与”此地两三家”反衬,更显此地闲适幽静。 D . 全诗八句对仗,句句写景,句句有“遣心”之意,蕴含诗人对大自然春天的热爱。
  2. (2) 叶梦得《石林诗话》评价本诗颈联:“缘情体物,自有天然之妙。”请你就诗句中形容词和动词的使用,简要分析其妙处。
6. 默写
(三)名篇名句默写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借助于对鸟和鱼的状态的描绘,写出了洞庭湖春天的景色之美的两句是““。
  2. (2) 韩愈《师说》中引出孔子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的事例的一句是“ ”,揭示写《师说》赠送给李蟠的原因的一句是“”。
  3. (3) 苏轼《赤壁赋》中描写宾主尽欢,相枕而眠,一夜酣睡的两句是““。
7. 语言表达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睿智豁达的苏轼认为,贾谊“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不懂      , 不能自用其才。而历经宦海沉浮的王安石比苏轼更为洞明,在《贾生》诗中他提出了自用其才的标准。他写道:“一时谋议略施行,谁道君王薄贾生?爵位自高言尽废,古来何啻万公卿!”意在表明,君王待臣厚薄,臣子是否自用其材,评价的标准不仅在于官爵高低,主要原因关键要看臣子的谋议得到采纳和施行。这是很有见地的经验之谈,显然,政治家们要比诗人们眼光更为深笃,值得后人深思和借鉴。

透视贾谊的人生际遇和苏轼、王安石等人的诗作情怀,我们可从中受到启迪,那就是要学会自用其才,方能成才。刘禹锡在《学阮公体》诗中曾言:“[甲]”,可谓     了古代有才华的读书人或知识分子,即贾谊们的痼疾。他们往往多愁善感,情绪多变。遇有顺境,就激情满怀,意气风发,“[乙]”;而遇到逆境,就心怀愤懑,       , 且自感怀才不遇,“[丙]”。有的甚至意气用事,     ,于事无补,于已有害。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韬光养晦  一语道破  走投无路  自暴自弃 B . 卧薪尝胆  一语中的  走投无路  妄自菲薄 C . 韬光养晦  一语道破  一筹莫展  自暴自弃 D . 卧薪尝胆  一语中的  一筹莫展  妄自菲薄
  2. (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君王待臣厚薄,臣子自用其才,评价的标准不在于官爵高低,主要原因是臣子的谋议得到采纳和施行。 B . 君王待臣厚薄,臣子是否自用其才,评价的标准不在于官爵高低,关键要看臣子的谋议是否得到采纳和施行。 C . 君王待臣厚薄,臣子是否自用其才,评价的标准不在于官爵高低,关键要看臣子的谋议得到采纳和施行。 D . 君王待臣厚薄,臣子自用其才,评价的标准不在于官爵高低,主要原因是臣子的谋议是否得到采纳和施行。
  3. (3) 依次填入文中甲、乙、丙三处的语句,句意连贯、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②昔贤多使气,忧国不谋身

    ③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A . ②①③ B . ②③① C . ①③② D . ③②①
8. 语言表达
(二)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 改变了人类游猎迁徙的命运。作为人类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的稻谷,其起源历史一直是人们感兴趣的话题。根据遗传基因测定,我们现在栽培的稻谷,源起于野生稻。世界上的稻谷有两个生物学种:②      , 另一个是非洲稻。前者普遍分布于世界各稻区,后者现仅在西非有少量栽培。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的100多年间,国际上认为亚洲稻起源于印度,日本和韩国等也加入了起源之争;50年代以后,随着中国不断出土稻作遗存,国际学术界在争论和探索中逐渐趋同中国是亚洲稻的发源地。特别是1973年在浙江省余姚河姆渡遗址发现了距今约7000年的人工栽培稻,③     

除了起源问题,中国水稻从什么地方向世界传播亦是中外学者研究的课题。随着新的、更古老的稻作被发现,稻作起源说及传播也不断被更新。有研究指出,我国史前稻作的地理分布,主要在淮河以南,而以长江中下游最为集中,并经海路东传至日本列岛和朝鲜半岛;中国的普通栽培稻,从喜马拉雅山麓的栽培稻发源地向南传播,经马来半岛、加里曼丹、菲律宾等岛屿。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 (2) 简要介绍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要求有概括有解说,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90个字。
9. 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根据国防建设的需要,中国航空工业一飞院的科学家和科研人员团结协作,在基础薄弱、手段落后、条件异常简陋的情况下,勇敢面对来自技术、质量、进度、经费等多方面的严峻挑战,坚信没有攻不破的雄关,没有越不过的深海,在没有原准机条件下按照“一机两型”标准全新设计研制新机种。多少人抛家别亲、远离尘世喧嚣,多少个日日夜夜、潜心设计试验,多少回殚精竭虑、困境中觅新机……磨剑十余载,中国航空工业一飞院人打造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和领先世界水平的歼击轰炸机——“飞豹”横空出世,震惊世界,祖国万里长空的守卫又添新神器。而在“飞豹”研制过程中孕育形成的“飞豹”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航空工业一飞院人再接再厉,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新的辉煌,同时,也激励并将永远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

读了上述文字,你受到怎样的启发,有什么感受?假如你所在的班级举办以“铭记‘飞豹'精神,不负青春韶华”为主题的班会,请你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