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知识点题库

美国记者约翰•里德根据自己在十月革命的亲身经历,撰写了《震撼世界的十天》。他在书中写道:“布尔什维克党代表了工人、士兵和农民那种单纯而又简单的愿望,并且据此来制定他们当前的纲领。”下列的措施最符合当时人民愿望的

A . 《和平法令》 B . 布尔什维克颁布《四月提纲》 C . 《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D . 布尔什维克颁布《土地法令》
下列关于十月革命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B . 冲破世界帝国主义阵线,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 C .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 D . 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提供了思想武器和实践指导
《四月提纲》发表不久,列宁在《两个政权》中强调:“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不弄清这个问题,便谈不上自觉地参加革命,更不用说领导革命。”这表明列宁(   )

A . 强调两个政权并存局面不可避免 B . 坚持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观点 C . 肯定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长期性 D . 提出与临时政府合作的必要性
《全球通史》中对一个条约描述如下:“……而且放弃了芬兰、乌克兰和高加索部分地区,这些它不仅放弃了波兰和波罗的海沿岸诸省割让包括6200万人口和125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使新生政权获得宝贵的喘息机会……”该条约是(   )

A . 1907《英俄协约》 B . 1918《布列斯特和约》 C . 1919年《对德和约》 D . 1938《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7年11月11日,中华革命党(中国国民党前身)人主办的《民国日报》报道说:“俄京激烈分子突起骚扰推倒克伦斯基政府之报告所怀意见皆谓不过激烈派暂时掌握政权,然俄国之中等社会及哥萨克团必将互相联合而与之反抗,故激烈派之天下仅为一时之现象。由此以观俄国大局,断不致因此次之改变而根本上之动摇也”。

11月14日,《大公报》报道:“克伦斯基总理率军讨逆……俄国叛党之势力如临风之烛,持久有限,俄国人民无不钦仰克伦斯基总理。”

材料二 1918年6月17日,《民国日报》社论称俄国为“民主友邦”,称布尔什维克为“新派”。同年夏,孙中山致电列宁和苏维埃政府:“中国革命党对贵国革命党所进行的艰苦斗争表示十分钦佩,并愿中俄两党团结共同斗争。”

材料三 1921年中共“一大”的《中国共.产.党纲领》规定:“党采取苏维埃(译为:代表大会)的形式,把工农劳动者和士兵组织起来,宣传共产主义,承认社会革命为我党的首要政策。”

  1. (1) 《民国日报》、《大公报》对俄国彼得格勒起义的报道何相似之处?

  2. (2) 对于俄国十月革命,材料一、二中《民国日报》的评论有何不同?分析原因。

  3. (3) 中共在“一大”上提出学习十月革命的哪些成功经验?

  4. (4) 综合以上材料,国共两党都肯定十月革命,其动机是否相同?原因是什么?结合上述材料总结1917—1921年间我国社会舆论对十月革命态度转变的趋势及认识。

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根本不同点是(   )

A . 领导不同 B . 性质不同 C . 主力军不同 D . 结果不同
二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党的机关报《工人之路》以通栏标题向人民发出号召:“把唯一彻底的和坚忍不拔的革命党——布尔什维克选进立宪会议!”这表明布尔什维克党在当时(    )

A . 主张立即发动武装起义 B . 希望和平过渡,掌握政权 C . 决定与临时政府决裂 D . 力主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7年3月15日,布尔什维克党代表在苏维埃全体会议上建议,由苏维埃建立临时革命政府。孟什维克党代表则主张利用资产阶级来巩固对沙皇制度的胜利。结果,苏维埃以多数通过了执行委员会的建议,把政权交给资产阶级,成立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这一结果说明当时(   )

A . 资产阶级代表在苏维埃占多数 B . 布尔什维克党对民主革命前途认识的局限 C . 缺乏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领导 D . 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是历史发展的潮流
列宁在“四月提纲”中说:“这个过渡的特点是:一方面有最大限度的合法性(目前在世界各交战国中,俄国是最自由的国家),另一方面没有用暴力压迫群众的现象,而且群众对这个资本家政府,对这个和平与社会主义的死敌,抱着不觉悟的轻信态度。”为实现革命的过渡,列宁要求(    )

A . 通过暴力手段推翻沙皇制度建立议会制共和国 B . 缔结真正民主的非强制的和约使俄国退出一战 C . 布尔什维克党要适应这种特殊的条件开展群众工作 D . 实现由工人代表苏维埃监督社会产品的生产和分配
《全球通史》写道:“没有人料到会发生这第一次俄国革命……腐朽的沙皇专制政权因战争的压力和灾难而逐渐遭到削弱,直到最后整个摇摇欲坠的机构倒塌下来。为了避免街上的激进分子取而代之,必须立刻建立一种新的机构。”这里所说的“新机构”是(    )

A .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B . 沙皇政府 C . 工农苏维埃政府 D . 军事革命委员会
1921年列宁在纪念十月革命胜利四周年时指出:“我们比谁都更彻底地进行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我们完全是自觉地、坚定地和一往直前地向着社会主义革命前进,我们知道社会主义革命和资产阶级之间并没有隔着一道万里长城。”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 二月革命的完成非常有助于十月革命的展开 B . 二月革命是一场彻底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 .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可随时转为社会主义革命 D . 两场革命都充分体现了列宁高超的领导艺术
“十月革命奏响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走向现实的第一首凯歌。”由此判断十月革命的最大成果是(  )
A .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B . 推动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C .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D . 鼓舞了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
列宁主张不要议会制共和国,而要自下而上的,由全国苏维埃组成的共和国。但由于苏维埃支持临时政府,而群众又信任苏维埃,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号召立即推翻临时政府,那是错误的。基于这种分析,列宁提出(  )
A . 以暴力方式夺取政权 B . 建立工兵代表苏维埃 C . 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 D . 立即退出帝国主义战争
列宁作为十月革命的象征,在公众面前已建立起持久的地位。列宁之所以“在公众面前已建立起持久的地位”,主要是因为他领导的十月革命(     )
A . 以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为政治目的 B . 率先将社会主义理论付诸实践 C . 开创了俄国现代化发展的新模式 D . 验证了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
1995年,俄共在党纲中指出,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俄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在执政的资产阶级和地主联盟完全丧失能力的情况下保存民族国家唯一现实的机会”。俄共认为十月革命(   )
A . 使俄国成为一战中的战胜国 B . 意图是保存国家独立和主权完整 C . 推翻了软弱的资产阶级政府 D . 支援其他国家无产阶级进行斗争
《全球通史》载:“1917年3月至11月是临时政府和苏维埃之间为权力而斗争的时期。在这场斗争中,临时政府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临时政府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的主要原因是(   )
A . 资产阶级残酷剥削工人 B . 其拒绝停战也拒不分配土地 C . 经济危机导致工人罢工 D . 其反对“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十月革命后,一些资本主义国家提高了工人的地位,开始承认工会的地位和工会活动的合法化,并禁止雇用童工;左翼政治力量快速发展,甚至上台执政并推行某些带有社会主义性质的政策。这些改变说明(    )
A . 工人地位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B . 资本主义制度面临着严重威胁 C . 西方国家对苏俄政策的借鉴 D . 十月革命推动了人类文明发展
口号一般文字简短,表达明快,并具有宣传鼓动性。下列关于苏联(俄)不同时期的口号或政策言论,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延缓速度就是落后,落后者是要挨打的”
②“要苏维埃,不要布尔什维克”

③“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
④“粮食税就是想这种粮食政策的过渡”

A . ②③④① B . ③②④① C . ④①③② D . ②③①④
《四月提纲》即列宁在彼得格勒群众大会上所作的《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报告。列宁在报告中提出(    )
A . “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 B . 推翻罗曼诺夫王朝的专制统治 C . 近期在彼得格勒举行武装起义 D . 与克伦斯基政府保持合作关系
有俄罗斯学者把俄国1917年发生的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称为“伟大的俄罗斯革命”,将其划分为“2月阶段”和“10月阶段”,认为“它们不是相互矛盾的”,上述观点的主要依据是两者都(   )
A . 着力推翻沙皇专制 B . 推进俄国民主进程 C . 满足农民土地要求 D . 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一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