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知识点题库

1955年的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如果穿越时空,回到万隆会议期间,下列情景可能出现的是

A . 中国政府修改并完善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 巴西代表支持中国的“求同存异”方针 C . 周恩来就印度支那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推动会议的进展 D . 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身份和地位参加讨论国际问题
按时间顺序排列下列事件
①万隆会议 ②日内瓦会议 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④与苏联建交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①③④ C . ①③②④ D . ④③②①

下图是某个历史时期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国示意图节选(深色部分为建交国)。下列各项历史事件中发生在这一时期的是(   )

A . 杜鲁门主义出台 B . 欧共体成立 C . 戈尔巴乔夫开始改革 D . 北约空袭南联盟
“在人类文明交流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克服自然的屏障和隔阂,而且需要超越思想的障碍和束缚,更需要克服形形色色的偏见和误解。”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我国外交政策有
①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建交  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③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缓和  ④“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1970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在对外政策报告中谈到了争取持久和平的三项原则:建立伙伴关系;继续保持军事实力;同共.产.党国家谈判分歧。依照这些原则,美国

A . 实施了“马歇尔计划”援助西欧 B . 签订了《朝鲜停战协定》 C . 和苏联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D . 同中国改善外交关系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 1972年9月25日晚,周总理在人民大会堂宴会厅举行国宴欢迎田中首相访华。在周恩来致欢迎词后,田中致答词。在谈到侵华历史时,他表示:“过去几十年之间,日中关系经历了不幸的过程。其间,我国给中国国民添了很大麻烦,我对此再次表示深切的反省之意。” ……第二天上午,中日双方举行外长会谈,具体讨论联合声明的内容。日方条约局局长高岛益郎首先发言,对日方方案作了说明。他提出了四点意见: ……(四)关于战争赔偿问题,蒋介石在缔结日台条约(1952年签订)时已宣布放弃战争赔偿,因此没有必要再写入联合声明中。

材料二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交往的历史渊源久远。历史上中日两国间的交流就非常频繁。日本可以说是中国的学生,从遣唐使开始,日本就开始复制中国的文化、政治制度等许多方面。然而,从19世纪末到二十世纪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对日本而言,中国都是一个侵略的对象。二战以后,中日两个国家之间的关系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通过田中角荣等一些人物的努力,两国间的关系逐步走向了正常化。站在21世纪的入口,展望未来中日两个大国间的关系,相信友好关系会继续,但仍将存在很多问题和波折。

  1. (1) 材料一中田中首相所说的“添了很大麻烦”是指什么?他这种说法是否合适?为什么?

  2. (2) 材料一中日方条约局局长认为战争赔偿问题“没有必要再写入联合声明”,他讲话的根据是否成立?为什么?

  3. (3)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日本侵略中国有哪些主要表现?影响21世纪中日关系发展的的主要障碍有哪些?

外交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加强对外交往有利于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朝贡外交是中国古代王朝特有的一种外交体系…………自商周以来,中原王朝都认为自己居天下之中,是“天朝上国”,凡要与中原王朝建立关系、展开外交者,必须以朝贡方式进行……朝贡外交走进历史博物馆同列强将不平等条约强加在中国头上分不开,也就是说,是不平等条约迫使当时的中国政府不情愿地接受了现代外交。

——《不平等条约的另一面:推进中国融入全球化历史进程》

材料二 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与毛.泽东、周恩来等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一起,共同打破了中美两国关系的“坚冰”,成为20世纪影响国际关系格局的最深远事件之一。

——周正平、刘东凯《冀朝铸:见证中美关系史上关键时刻》

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中国领导人开始接受国际贸易中“国际分工”的理念,认识到在国际市场上开发自身“比较优势”的重要性。东亚“四小龙”的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为中国提供了效仿的榜样。中国几乎同时与所有的国家改善关系,加强了与世界市场的交往和联系。

——摘编自郝雨凡《中国对外经济政策50年》

  1. (1)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朝贡外交的特点。简要分析近代前期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的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相比中美关系发生的变化。并从美国方面分析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3. (3) 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80年代以来“中国几乎同时与所有的国家改善关系”的原因。

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20世纪60年代末,我国把外交立足点转向两个中间地带:亚非拉美是第一个,欧洲、北美加拿大、大洋洲是第二个中间地带,我国外交发生这一转向的原因是(    )

A . 亚非拉美国家实现了民族独立 B . 西欧和日本开始挑战美国地位 C . 国际力量出现分化,中苏关系恶化 D . 苏联经济改革失败,美日欧形成鼎足
日内瓦会议后,中国停止“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方针。在“必须走出去”方针的指导下,新中国相继提出了解决与邻国边界问题的政策、不干预亚洲非社会主义国家内部事务的政策等。新中国外交政策上的这一转变(    )
A . 体现了革命性、内向性的特点 B . 反映出革命外交向国家外交的过渡 C . 摆脱了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 D . 坚持了传统外交的深层次连续性
《人民日报》评论说:国家不分大小强弱,在国际关系中都应该享有平等的权利,它们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都应该得到尊重,而不应受到侵犯。……任意摆布亚非人民命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它评论的是(    )
A . 日内瓦会议 B . 万隆会议 C . 不结盟运动 D . 巴黎和会
菲律宾前外长卡洛斯·罗慕洛在谈到1955年一次国际会议时说:“周恩来是我去时候的敌人,回来时候的朋友。”其依据在于这次会议(    )
A . 超越了意识形态并加强了亚非国家之间的合作关系 B . 号召亚非国家采取团结起来实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C . 使中国外交有了重大突破和转机,打开外交新局面 D . 是新中国首次以大国的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
阅读下表可知,某一阶段《人民日报》对美国报道语态变化最大,其主要原因是(    )

《人民日报》对美国报道不同语态所占比例


1960年1月至3月

1975年1月至3月

1985年1月至3月

积极报道

0(0%)

2(2%)

51(14%)

消极报道

323(95%)

81(87%)

88(24%)

中性报道

16(5%)

10(11%)

224(62%)

A . 尼克松访华开启中美关系正常化 B . 新闻媒体的文字风格发生了重大改变 C . 全面对外开放推动中美关系改善 D . 国策调整促使对美认识趋向理性客观
握手,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握手已成为现代社交场合中一种常见礼节。国际舞台上“巨人”的握手,有时会引起国际社会的“震动”。

图1: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与斯大林的握手。

图2:20世纪70年代“跨越太平洋的握手”。

图3:2000年9月,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首脑举行会晤。

  1. (1) 图1反映了中国怎样的外交方针?它的积极意义怎样?
  2. (2) 图2反映了什么历史信息?促成这次“握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 (3) 图3反映出目前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被称为“人类历史上有色人种的首届洲际大会”是(    )
A . 日内瓦会议 B . 万隆会议 C . 第26届联大 D . 上海APEC会议
两千多年前,孔子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它已成为中国政治智慧的结晶,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把它运用于国际关系领域。下列史实符合这种思想的有(    )

①《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

②《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

③“一国两制”方针的提出

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④
“大会上他既没有去刻意争取对共产主义的支持,也没有做或鼓动他人做激烈反美、反西方的言论……但达到了此行的重要目的……他相当成功地使人相信了中国共.产.党奉行和平的政策。”与此次中国参与的国际会议相关的是(    )
A . 达成了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公约 B . 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C . 讨论了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等问题 D . 表达了制止新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统治的决心
关于下列两幅图的历史信息叙述完全错误的一组是(  )

①在两极格局的背景下召开

②都有亚非拉国家参加

③都奉行独立自主和不结盟的精神

④都主张反对殖民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⑤中国在会议上都与更多的国家增进了了解,发展了关系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②③⑤ D . ③④⑤
有学者认为新中国外交经历了立国外交、建国外交与强国外交三个阶段。其中立国外交是指中国与世界、中国与国际体系尚未充分互动,依然游离在国际体系之外的时期。这一时期外交的主要任务为捍卫政权自立、主权自尊、国家自存。据此,立国外交出现在(    )
A . 1949—1978年 B . 1966—1976年 C . 1978—2012年 D . 2012年中共十八大以后
1955~1971年,一共有44个国家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其中非洲国家有25个,亚洲国家有12个。这次建交高潮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中国(   )
A .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 . 积极融入社会主义阵营 C . 在国际上的地位日益提高 D . 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基辛格在《论中国》中写道:“在外交政策中,政治家常常通过寻求共同利益来达到目的。毛.泽东却反其道而行之,对交叉重叠的敌意加以利用……聚焦于最重大的战略目标,即开展地缘政治对话,重塑冷战时期的国际秩序。”材料中“对交叉重叠的敌意加以利用”主要表现是(   )
A . 建国初实行的“另起炉灶”的政策 B . 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 . 日内瓦会议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D . 新时期不结盟政策的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