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知识点题库

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是

A . 万隆会议 B . 巴黎和会 C . 日内瓦会议 D . 第26届联大
1953年12月,周恩来提出的,后来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基本准则的是

A . 非集团不结盟原则 B . 公平竞争原则 C . 分权与制衡原则 D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含义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新中国成功运用这一思想的外交政策或事件不包括

A . “一边倒” B .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 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D . 中日关系正常化
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有

A . 日内瓦会议的圆满成功  B . 美苏争霸局面的出现 C . 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D . 协约国集团的成立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对外关系中所实行的外交政策和方针有
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求同存异”原则
③“一国两制”方针    ④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1956 年,苏联干涉波兰和匈牙利 (社会主义改革的) 事件发生后,毛.泽东指出:“就其性质来说,是资产阶级沙文主义的错误。这种错误,特别是大国沙文主义的错误,对于社会主义各国的团结和共同事业,必然会带来严重的损害。”这反映出(    )

A .   “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发生根本变化 B . “左”倾思想影响到中国的外交方针 C . 中国竭力维护当时的中苏关系现状 D . 平等、独立是我国一贯坚持的原则
英国是最早承认新中国的西方大国,但它只同意新中国建交原则的一半,在美国的压力下一直就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投弃权票。为了实现中英关系的发展,周恩来同意与英互换代办,双方建立“半外交关系”。这种“半外交关系”(    )

A . 是双方在国家利益协调上的突破 B . 成为当时东西方关系的典型特征 C . 成为中国重返联合国的重要基础 D . 打破了西方国家对新中国的封锁
“亚非的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这段话的主旨是(  )

A . 反对美苏争霸 B . 开展全方位外交 C . 倡导求同存异 D . 重组大国关系

如图所示,图片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中国的外交关系。图2反映的外交关系与图1的不同在于(  )

A . 缔结军事同盟 B . 坚持独立自主 C . 加强友好磋商 D . 结伴而不结盟
20世纪90年代初,俄罗斯国内的“大西洋主义派”打出了“重返欧洲”和“回归文明世界”的旗帜,提出“一边倒”外交,认为俄罗斯应该努力“步入最积极发展的民主国家行列,以便在这些国家中占有历史以及地理给我们确定的应有的位置”。“一边倒”外交(    )

A . 导致社会主义阵营走向瓦解 B . 大大压缩了俄国的外交空间 C . 旨在谋求与关合作主宰世界 D . 实现了与西方的全面伙伴化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评论说:在1955年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利用了他个人的巨大魅力和外交机敏逐渐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或怀疑共产主义的领导人的敌对情绪”。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外交方针是(     )
A . “求同存异” B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 “另起炉灶” D .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1950年,中国先后同印度、印度尼西亚、瑞典、丹麦、缅甸、列支敦士登、瑞士、芬兰等8个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这反映出(    )
A . 新中国试图摆脱两极格局 B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实践 C . 新中国外交政策的灵活性特征 D . 中国放弃了“一边倒”的方针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主要是因为它(  )
A . 是新中国首次阐述的独立外交政策 B . 是中国人民为维护世界和平而作出的贡献 C . 提出“求同存异”方针,有助于各国团结 D . 成为解决当代国际关系问题的基本准则
1954年6月,周恩来在新德里记者招待会上说:“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社会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下列事件体现了这一精神的是(    )

①与苏联建立外交关系     ②参加万隆会议

③迎接尼克松总统来访     ④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A . ①②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④ D . ②③
1954年,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尼赫鲁也应邀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临别之际毛.泽东以《离骚》中的词句“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心相知”相赠,被传为中印友谊的一段佳话。这说明(    )
A . 美国敌视新中国政策破产 B . 中印矛盾和冲突暂时解决 C . 万隆会议密切了中印关系 D . 新中国外交取得巨大成就
20世纪50年代,对于即将参加的某次国际会议,中国代表团积极准备了方案,并将参加会议的国家除中国和越南民主共和国外,分为下面表中几种类型。在这次国际会议上新中国(    )

类型

部分代表国家

“和平中立”国家

印度、缅甸、印尼、阿富汗

接近“和平中立”的国家

埃及、苏丹、尼泊尔、叙利亚

接近“反对和平中立”的国家

日本、泰国、菲律宾、土耳其

A . 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B . 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 首次步入世界外交舞台 D . 积极奉行不结盟政策
下表是1969年到1971年《人民日报》对联合国不满、批评和谴责的文章占当年该报纸关于联合国政治类文章的比例变化情况,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时间

1969年

1970年

1971年

比例

71.43%

17.24%

3.13%

A . 第三世界国家控制了联合国 B . 中日两国实现了建交 C . 中国国内“左”倾思想已经根除 D . 中国对美政策做出调整
1955年12月,泰国经济文化代表团秘密访华,中泰两国签订了《中泰贸易会谈纪要》;1956年6月,马来西亚宣布取消向中国输出橡胶的禁令;1956年8月,新加坡工商贸易考察团访华,达成了一些贸易协定。与这些经济外交的成就直接相关的是(    )
A . 中美关系的改善 B . 日内瓦会议的进展 C . 万隆会议的成功 D . 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方针受到与会各国代表的赞扬和拥护。这个方针是(   )
A . 区域合作 B . “另起炉灶” C . 反对霸权主义 D . “求同存异”
1952年,中国政府大规模调整全国高等学校的院系设置,形成了20世纪后半叶中国高等教育系统的基本格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院系调整前后著名理、工科教授在高校(以原著名大学为中心)的分布表

大学名称

调整前总人数

调出人数

留校人数

调进人数

调整后总人数

清华大学

65

52

13

1

14

北京大学

52

41

11

20

31

南京大学

27

18

9

3

12

浙江大学

26

24

2

0

2

协和医学院

15

2

13

1

14

交通大学

13

9

4

3

7

上海医学院

10

3

7

0

7

中山大学

8

8

0

1

1

比洋(天津)大学

8

6

2

4

6

同济大学

8

6

2

0

2

南开大学

7

4

3

1

4

山东大学

6

5

1

1

2

私立岭南大学

6

6

0

0

取消

重庆大学

5

4

1

2

3

武汉大学

5

3

2

0

2

金陵大学

(私立教会大学)

5

5

0

0

取消

北方交通大学

5

4

1

0

1

小计(所 /人)

17所271人

17所200人

14所/7人

10所/36人

15所/107人

其他大学(所 /人)

32所/43人

25所/3人

8所/1人

53所139人

58所/150人

总计(所 /人)

49所/314人

42所232人

22所/82人

63所/75人

73所/257人

(材料来源:《中国现代科学家传记》,科学出版社,1991-1994年)

材料二:1947年中国高等院校中政法系科的在校生占大学在校学生总数的24%,到了1952年这一比例下降到2%.1946年,工科学生仅占在校生总数的18.9%,1952年达到35.4%,为各科学生之首。调整产生了许多专业工学院,例如四大工学院--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大连工学院(现大连理工大学)。

--摘编自陈辉《1952年中国高等院校的院系调整──“以苏联为师”的后果》等

材料三: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时,钱学森认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举例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自2000年设立以来,共有20位科学家获奖,其中就有15个是1951年前大学毕业的。“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

--摘编自百度百科“钱学森之问”

  1. (1) 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1952年院系调整的主要特点。
  2.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952年院系调整的历史背景。
  3. (3)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952年院系调整的历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