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知识点题库

“(我们)决心以根本利益的融合替代各民族间古老的对抗,用创建一个经济共同的方式,为在长期以来被血腥的冲突分割的各族之间建立一个广泛而自主的共同体打下根基,并为建设能够指出未来各族共同命运的具体机构奠定基础。”这是《欧洲煤钢联营条约》前言中的内容,其核心思想是

A . 以经济合作代替军事对抗 B . 以欧洲的联合对抗美苏的威胁 C . 以经济政治联合代替对抗 D . 以欧洲的合作提高国际地位
1988年日本《产经新闻》报道 :“世界将由某一个国家取代美国而负起牵引世界经济的责任。在这个新的主角亮相之前,世界经济将继续发生混乱……但目前在世界上靠得住的只有日本。”对此理解准确的是日本(    )

A . 经济高速发展 B . 继续追随美国 C . 积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D . 试图称霸世界
19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多极化的趋势,以下是各新兴力量崛起过程中的重大事件,它们发生的先后顺序应为(   )

①欧洲经济共同体成立②中国“一五”计划完成③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④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召开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① C . ①③②④ D . ②④①③
不结盟运动兴起的基础是(    )

A . 亚非拉诞生许多新兴民族独立国家 B . 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在国际上处于弱势地位 C . 新兴独立国家积极谋求自身发展的有效途径 D . 两极格局使国际关系趋于恶化
一般认为,1952年法国学者在分析当时世界格局时,提出“第三世界”一词。这里的“第三世界”是指(    )

A . 不属于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的国家 B . 两个超级大国及其他发达国家之外的国家 C . 既不属于“北约”也不属于“华约”的国家 D . 尚未获得独立的亚非拉地区国家
右图是1988年和1993年美国《纽约时报》公布的“自由世界”(资本主义国家)和“西方”(英、法、美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两个词语使用的次数变化示意图。图中数据变化实质上反映了(   )

picture_x0020_37

A . 美国报界经常变换用语        B . 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1988    1993 C . 美苏两国矛盾得到缓和        D . 第三世界力量的兴起
1962年年中,戴高乐到法国中部视察期间,在利莫日发表讲话强调说,法国在履行其对北约义务的同时,不会让任何别的国家牵着鼻子走,它将在联盟内部实行自己的“意愿”、“行动”和“政策”;法国的目标是“建设我们的欧洲”,而不再是“两个大国”的欧洲。这表明法国(    )

A . 宣称要与美苏决裂 B . 倡议建立欧洲联盟 C . 企图称霸欧洲大陆 D . 主张欧洲独立自主
英国于1961年、1967年两次提出申请加入欧洲煤钢共同体,均遭法国否决。1973年英国终于加入欧共体。2011年英国议会下院投票否决公投决定是否退出欧盟的动议。2016年英国经过全民公投,成为第一个退出欧盟的国家。材料表明(    )
A . 欧洲民族矛盾激化 B . 英国社会盛行孤立主义 C . 欧洲一体化曲折发展 D . 英国经济衰退局势加重
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有利的客观条件是(  )
A . 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 B . 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 C . 国民经济非军事化 D . 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美国在1947年间选择了退出东亚大陆,转向构建以日本为中心的亚洲战略;苏联选择在东亚地区(包括南亚)推进革命运动。

材料二:从20世纪70年代前期开始,苏联急剧扩大对外援助和军事干涉,使很多东亚国家因感受到苏联威胁而逐步走上联合的道路。当时东亚主要国家都把防止苏联扩张视为战略优先,它们之间作出各种妥协,搁置诸多争议,建立起反苏联合战线,获得了安心进行经济建设的安全保障。所以,冷战就是通过这样的战略共识和战术妥协构建了东亚地区繁荣所必不可少的合作条件,从而成就了当今的东亚繁荣。

——以上材料均据《岭战与战后东亚国际秩序:影响及后果》整理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47年美苏对东亚政策转变的原因和影响。
  2. (2) 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二的观点。
一个国家(集团)的国际地位,受多种因素的制约。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尼克松中心国家安全计划主任彼得•罗德曼撰文指出:“看来美国人非常得意的单极阶段在其他地方并没有得到普遍的庆贺。世界其他多数大国,甚至包括美国的友邦,都把抗衡美国势力作为对外政策的主题。实际上,它们在这方面的努力成为当今国际政治的一个主要趋势。

——《参考消息》(2000年7月25日)

材料二: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克林顿政府明确将“经济安全”列为美国对外政策的三大支柱之首,在美国历史上首次把经济外交提到美国全球战略的高度,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强化美国的经济外交力度。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明确提出对外政策的目标是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在大国关系中积极拓宽和深化经济交流与合作。

——李长久《经济外交:中国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

材料三:俄著名历史学博士阿列克谢•阿尔巴托夫在1998年撰文说“俄在21世纪不会起重大作用”,他分析五极的经济实力,认为五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是:美占21%,欧盟占21%,日本占8%,中国占7%,俄只占1.7%。

——张中云《政治多极化发展的若干问题》

完成下列要求:

  1. (1) 据材料一指出,美国认为其国际地位是什么。“其他多数大国”认为自己在当今国际中起何种作用?
  2. (2) 据材料二分别概括指出中美两国对外政策的目的。这体现了什么原则?
  3. (3) 综合上述材料,结合二战后的相关史实就“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的关系”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80字左右)
欧洲联合、日本的崛起和中国的振兴,最主要的意义是(    )
A . 使世界出现多极化趋势 B . 形成与美苏抗衡的新力量 C . 发展中国家活跃于国际政治舞台 D . 世界政治力量对比发生变化
1960年法国试爆原子弹成功,1964年,法国与中国建交,1966年,法国正式退出北约。法国总统戴高乐对外执行独立的民族主义政策,力图恢复法国的大国地位。他提出了“欧洲人的欧洲”的口号,主张西欧联合。这反映了(    )
A . 法国主张东西方联合制美 B . 法国力图对抗美苏争夺世界霸权 C . 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 D . 法国恢复欧洲覉主地位的战略目标
重要历史人物的作用不仅使法国历史丰富多彩、曲折动人,还深刻影响了欧洲历史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789年到1815年间,英国尽管面临战时困难,工业生产却仍然保持着18世纪80年代的旺盛势头,继续快速增长。而在大陆,从法国革命开始,政治动荡连绵不断,商业受挫,物价飞涨,人心惶值。战争阻隔了不列颠岛与大陆之间的交流,英国的新机器和新技术难以到达欧洲各国。因此,无论法国革命和拿破仑时代在政治上意味着什么,在经济上和工业上,它们都意味着到1815年时法国和其他大陆国家已远远落后于英国。

——(美)约翰·巴克勒等《西方社会史》

材料二:1958年戴高乐重新执政后,在第四共和国原有基础上,加快了法德和解与合作的步伐。1960年,法国政府建议提前实施《罗马条约》,使原计划年底建立的欧洲经济共同体在当年5月建立起来,与1957年相比,六国工业品的关税到1960年年底已降低了40%,六国在关税同盟上所取得的成果超过了《罗马条约》签订者的期望。进入60年代,随着以欧洲共同体为核心的欧洲联合的发展,戴高乐把反对美国对西欧的控制带入一个新的阶段,加强了欧洲在国际舞台的话语权。到1969年戴高乐退出政坛时,法国以欧洲为“跳板”,一定程度上重新恢复了它的地位和影响。

——摘编自阚四进《法国欧洲一体化政策研究》

  1. (1)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从政治、经济角度,分析法国革命和拿破仑时代对法国和其他欧洲大陆国家的影响。
  2. (2) 根据材料:和所学,指出戴高乐为“反对美国对西欧的控制”提出的基本主张。概述1958—1969年戴高乐执政带给法国和欧洲的积极影响。
某国际组织规定加入时必须具备以下五项条件:“奉行和平共处基础上的独立政策;支持民族解放运动;不加入以大国对抗为背景的军事集团;不缔结以大国对抗为背景的双边军事同盟;不在本国领土上为大国提供军事基地。”这一国际组织(    )
A . 正式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B . 促进和带动了欧洲政治一体化 C . 有力地冲击了二战后的两极格局 D . 创立结伴而不结盟的国家关系
在南斯拉夫、印度、埃及三国领导人铁托、尼赫鲁和纳赛尔的推动下,1961年召开了一次重要的国际会议,这次会议标志着(    )
A . 国际工人运动的兴起 B . 不结盟运动的正式诞生 C . “一超多强”局面的形成 D . 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

材料一:2003年11月20日,20万英国民众抗议美国总统布什访英,高喊“布什回家去”“结束对伊占领”“要和平,不要战争”等口号,并合力将高约3.7米的布什手持导弹头的塑像拉倒。

材料二:

9.11事件

2008年俄罗斯与格鲁吉亚兵戎相见

材料三:

非洲饥饿儿童

请回答:根据文字和图片材料分析,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着哪些严峻的挑战?

有学者提出,二战以来,美欧关系经历重大调整,实现了从“特殊关系”向“正常关系”的转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二战后)至1949年,美国和西欧国家最终建立了大西洋联盟,战后美欧关系的基本框架由此确定。50年代,尽管双方在西德重新武装、对苏态度以及苏伊士危机等问题上出现分歧,但……美欧仍存在根本利益的一致,加上这一时期保守主义在大西洋两岸盛行以及美欧领导人之间的友谊,大西洋联盟的运转基本正常。

材料二:曾几何时,戴高乐的独立外交政策在西欧还不受欢迎,但到了60年代末,大多数西欧国家都主张在外交政策上同美国拉开一定距离。……里根政府时期,法德英等国还坚决反对美国阻挠西欧与苏联进行石油管道交易的“治外法权”行径,并顶住压力同苏联履约。……1986年里根政府事先未与欧洲盟国磋商差点就削减战略核武器问题同苏联达成协议,令西欧国家大为震惊……60年代以后,美欧关系从战后初期的绝对依附状态向控制反控制的状态转化。但尽管如此,美欧“特殊关系”的大逻辑依然存在

材料三:今天的美欧(盟)关系是超越传统的大西洋同盟的框架发展起来的包括经济、政治及安全关系在内的一种新型双边关系。……如果说冷战期间美国主导了大西洋同盟的话,那么,欧盟在冷战后美欧“正常关系”的演进终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美欧关系态势的变化,导致这一关系实质的改变……

——以上材料均摘自赵怀普《从“特殊关系”走向“正常关系”——战后美欧关系纵论》

  1. (1) 据材料一与所学知识,如何理解二战后初期美欧“特殊关系”及“根本利益的一致”?并分析影响二战后初期美欧“特殊关系”形成的国际性因素。
  2. (2) 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60年代以后美欧关系为什么出现转化?
  3. (3) 据材料三与所学知识,指出冷战后美欧“正常关系”的实质。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影响美欧关系演变的主要因素。
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后,表示“非常希望与俄罗斯及俄人民保持长期稳固关系”,普京则形容特朗普是一位“出色而充满才智的人”;而中俄关系在未来很长时间里肯定是中美俄大三角中最稳定的一组双边关系。这表明(   )
A . 美国已经失去了大国的地位 B . 不结盟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C . 世界政治格局呈多极化趋势 D . 美国彻底抛弃了单边主义政策
下表反映了20世纪60年代以来发展权在不同时期的表述。这反映出(   )

时间

表述

1966年

联合国大会《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指出,所有人民都有自决权,他们凭这种权利自由决定他们的政治地位,并自由谋求他们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

1970年

联合国人权委员会委员卡巴·穆巴耶在一篇题为《作为一项人权的发展权》的演讲中,明确提出了“发展权”的概念。

1979年

第34届联合国大会在第34/46号决议中指出,发展权是一项人权,平等发展的机会是各个国家的天赋权利,也是个人的天赋权利。

1986年

联合国大会第41/128号决议通过了《发展权利宣言》,对发展权的主体、内涵、地位、保护方式和实现途径等基本内容作了全面的阐释。

1993年

《维也纳宣言和行动纲领》再次重申发展权是一项不可剥夺的人权,从而使发展权的概念更加全面、系统。

A . 联合国在国际社会中地位逐渐提升 B . 构建合理经济秩序是共同的选择 C . 第三世界对不合理国际秩序的挑战 D . 全球治理体系力求实现利益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