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寓言四则 知识点题库

《蚊子和狮子》中写狮子与蚊子的“战斗”时主要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描写手法。(  )

A . 对话描写 B . 语言描写 C . 动作描写 D . 神态描写 E . 心理描写
(二)

    有一次,浓烟忽然俯视一下烟囱,就嘲笑起烟囱来了:

    “多渺小、多可怜啊!你那样一动也不动,不嫌乏味么?我看你就像一根呆板的木头……你是什么时候站在我身子底下的?你注意了我高超的舞蹈么?你看了不觉得惭愧么?”

    烟囱回答道:“你比我高,比我粗大,还会舞蹈,这都不假。只是你的行动没有一定的方向,你永远只会随风飘荡,这也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

    浓烟冷笑了一声说:“你这完全是妒忌我。但妒忌也是白搭。你看我的千变万化,你看我越变越大……”

    ​浓烟继续自我欣赏,继续在摇摇摆摆中腾空。他一边飞舞一边扩散,色彩越变越淡,声音也越来越微弱。飞升呀,飞升呀,他不断扩散,最后终于完全消失了。

  1. (1) 写浓烟居高临下、自高自大神态的词语是,表现他对烟囱说话的口吻时,用的词语是,这表现了浓烟的性格。

  2. (2) 在烟囱的回答中,哪句话击中了浓烟的要害,指出了浓烟的不足?

  3. (3) 简要说说作者通过哪些方面的描写,揭示了烟囱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读课文《赫尔墨斯和雕像者》写宙斯和赫拉像与赫耳墨斯的价钱用的手法是 ,这样写的作用是   。

阅读,回答下列问题。    

     车子上运着两只桶,一只盛着酒,另一只空无所有。前者一路上沉静地没有发出一点儿声音。后者跳跳蹦蹦,闹得一路上回声震耳,尘土像云雾似的飞扬,焦急的行人老远就听到吵闹的声音,诚惶诚恐地躲在一边。然而不管后者怎样地哗众取宠,像前者那样的价值,它却没有。

  1. (1) 请说出文中的“前者”、“后者”各指代什么。

      “前者”:

       “后者”:

  2. (2) 末尾的“前者那样的价值”一句话,怎样理解其含义?

  3. (3) 两只桶分别可以比喻哪两种人?

      盛着酒的桶:

      空无所有的桶:

《蚊子和狮子》选自《 》,它的寓意是

古今异义

充塞四虚    “虚”古义:      今义: 

一词多义

奈何忧崩坠乎   奈何:

地坏: 奈何:

解释划线的词。

①杞国有忧天地崩坠

②身亡所

翻译句子。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

翻译句子。

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根据解释,写出成语。

①形容称心如意而自得其乐。 

②目空一切,认为世界上无人能与之相比。形容狂妄自大到了极点。

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 常一人居外 B . 吾穿井得一人 C . 奈何忧其坏 D . 其人舍然大喜
下列对《穿井得一人》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宋君派人打听这件事,是因为不太相信穿井得一人的事情。 B . 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对于传闻,要以审慎的态度进行分析、甄别。 C . 寓言中的原本事件被讹传,唯一的原因是“国人”乐于接受这种离奇的传闻。 D . 这个寓言故事提醒我们:不要轻易传播未经证实的传闻。
班级要组织“小寓言大智慧”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1. (1) 【揭示特征】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大量的寓言在历代文人的著作中保存下来,成为我国文化遗产的宝贵财富。寓言最初产生于民间,流行于民间,常以散文和韵诗的形式出现。它的内容主要是带有讽刺和劝诫意味的充满智慧的故事。

    请你从上面的文字中选择四个词语(每个词语限两字)来揭示寓言的特征,你觉得最合适的四个词语是:

  2. (2) 【解读寓意】在书面表达和口语交际中,成语极富表现力,而且许多成语都源于寓言故事,请你根据提示,完成下面表格。

    成语

    主要内容

    寓意

    宋国有个农夫看见一只兔子撞死在树桩上,从此便放下锄头在树桩旁等待再撞死的兔子。

    讽刺不努力而存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收获的人。

    揠苗助长

    有个宋国人,希望禾苗长快点,于是就把禾苗往上拔。后来禾苗都枯萎了。

  3. (3) 【续写寓言】续写情节。要求:不增加人物或动物形象,不少于15字。

    狐狸看见藤上已熟的葡萄,用尽方法却弄不到嘴里,只好放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郑人逃暑

    郑人有逃暑于孤林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衽以从阴。及至暮,反席于树下。及月流影移,复徙衽以从阴,而患露之濡于身。其阴逾去,而其身逾湿,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

(选自《中华寓言故事》)

【注】①逃暑:避暑,乘凉。②孤林:独立的一棵树。③衽:席子。④濡(rú):沾湿。⑤逾:通“愈”,更加。

  1. (1)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衽以从阴

    ②其阴逾

  2.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

  3. (3) 郑人的“拙”具体表现在:。(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4. (4) 这则寓言告诉人们的道理是: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鹬蚌相争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 , 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今赵伐燕,燕赵久相支 , 以弊大众 , 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故愿王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

(选自《战国策》)

【注】①伐:攻打。②苏代:人名,苏秦的弟弟。③惠王:赵国国君。④曝(pù):晒太阳。⑤喙:鸟的嘴巴。⑥渔者得而并禽之:打鱼的人同时捉住它们。⑦相支:长久相持。⑧以弊大众:而蒙蔽大家(的眼睛)。

  1. (1)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①赵伐燕

    ②以大众

  2. (2)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

  3. (3) 为什么苏代能说服惠王中止出兵?
  4. (4) 这个故事后来演绎出一个成语,你知道是什么吗?
下列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两则寓言都采用了对话描写。 B . 寓言往往是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深刻的道理。《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是以神喻人,《蚊子和狮子》是以动物喻人。 C .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两则寓言结构相同,都是先叙述故事,篇末再点明寓意。 D .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构思精巧,文章采用三问三答的形式,这三问三答略有变化,有起有伏。
赫耳墨斯化作凡人来到雕像者店里的目的是(    )
A . 他想知道自己在人间受不受尊重。 B . 他想知道人对神是否尊重。 C . 他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 D . 他想知道自己在人间是否受到极大的尊重。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1. (1) 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 . 家无井而出溉    汲:从井里取水 B . 其家穿井    及:待,等到 C . 国人之    道:道理 D . 丁氏日    对:应答,回答
  2. (2)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 . 丁氏    夫君子 B . 有闻传之者    两狼之并驱如故 C . 宋君令人问之丁氏    其一犬坐 D . 求闻之此    屈伸呼吸
  3. (3) 下列对本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 . 《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战国末期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写而成。 B . 对待“穿井得一人”的传闻,国人都很理智,没有相信。 C . 《穿井得一人》是一则寓言,表达方式以记叙为主。 D . 这则寓言告诫我们,对待传闻要以审慎的态度进行分析、甄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三人成虎

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

庞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王察之矣!”王曰:“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

(选自《战国策·魏策》)

  1.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今邯郸大梁也远于市       过中不至,太丘舍 B . 之乎                   与朋友交而不 C . 寡人为知                 屠后断其股 D . 而谗言先                 后狼止而前狼又
  2. (2) 下列句中加点的“之”与例句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二人言市有虎,王信

    A . , 目似瞑 B . 而两狼并驱如故 C . 有闻而传 D . 夫君子
  3.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

    ②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

  4. (4) 对于传言,《穿井得一人》中的宋君和本文中的魏王的态度有何不同?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