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烛燃烧实验 知识点

火焰温度的测定:蜡烛燃烧火焰分三层:外焰、内焰和焰芯,用木柴梗横放在火焰中,通过外焰处最先变黑得出外焰温度最高
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通过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验证二氧化碳,通过浓硫酸增重或无水硫酸铜变蓝可验证水
蜡烛熄灭会产生白烟,白烟为石蜡蒸气遇冷凝结的石蜡颗粒

蜡烛燃烧实验 知识点题库

A、B、C三个集气瓶中只盛有氧气、空气、二氧化碳中的某一气体,分别将集气瓶按照如图方式倒扣住蜡烛和白磷.

(1)若A瓶中是二氧化碳,则燃着的蜡烛会立即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 性质.

(2)B瓶中的蜡烛突然十分明亮,则B瓶中的气体是 .一段时间后,该蜡烛渐渐熄灭,其原因可能有 (填序号).

①氧气耗尽      ②温度降低      ③瓶内产生了二氧化碳     ④蜡烛着火点改变

(3)C瓶倒扣住白磷时,出现的现象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某研究小组在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时发现:铁丝燃烧没有火焰,蜡烛燃烧却有明亮的火焰.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1. (1) 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符号表达式:
  2. (2) 探究一:蜡烛燃烧产生火焰的原因是什么?

    点燃蜡烛,将金属导管一端伸入内焰,导出其中物质,在另一端管口点燃,也有火焰产生(如图所示).由此可知: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是由(填“固态”或“气态”)物质燃烧形成的.

  3. (3) 探究二:物质燃烧产生火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查阅资料】

    物质

    熔点╱℃

    沸点╱℃

    燃烧时温度╱℃

    石蜡

    50∽70

    300∽550

    约600

    1535

    2750

    约1800

    97.8

    883

    约1400

    由上表可知:物质燃烧能否产生火焰与其(填“熔点”或“沸点”)和燃烧时温度有关.由此推测:钠在燃烧时,(填“有”或“没有”)火焰产生.

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研究.请填写下列空格:
  1. (1) 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段,放入水中,看到蜡烛浮于水面.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2. (2) 将火柴火焰靠近蜡烛(不点燃,如图甲)看到蜡烛逐渐熔化,此时石蜡发生的变化是变化;点燃蜡烛,看到石蜡燃烧,发出黄色的火焰;观察火焰,发现分为外焰、内焰、焰芯三层,将一根火柴梗横放在火焰上(如图乙)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位于火焰的部(填外焰、内焰、焰芯)的火柴梗最先发黑;将蜡烛点燃后罩上一只烧杯(如图丙).一段时间后,会观察到什么现象

某小组同学进行了有关蜡烛成分测定的实验,请你帮他们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

烧杯内壁有小液滴

产物中有

将内壁涂有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产物中有二氧化碳

由此可知:蜡烛的成分中一定含有,可能还含有元素.

几位同学对蜡烛燃烧进行了以下探究,请你完成其中的步骤.

  1. (1) 李丽取一根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

    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的

  2. (2) 周婷在探究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你认为她的以下做法中不合适的是       
    A . 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B . 查找资料,探究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 C . 认为与本次实验目的无关,不予理睬 D . 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
  3. (3) 马融融点燃蜡烛,将一根小木条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约1秒后取出,现象如图A,这证明焰心.

    王宝宝向焰心斜向插入一支细短玻璃管,发现玻管中无明显现象(如右上图B),在玻管的上口点燃,上口产生火焰,这说明焰心物质的性质是:

  4. (4) 【提出问题】导管里一定有可燃性气体,该气体的成分可能会是什么呢?

    【查阅资料】石蜡完全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完全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蜡烛火焰主要是由石蜡蒸气燃烧产生的;石蜡蒸气遇冷可凝结为固体;一氧化碳是可燃性气体,它燃烧的生成物为二氧化碳.

    【猜想】李丽认为:可能是蜡烛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一氧化碳.

    王宝宝认为:可能是蜡烛受热后产生的石蜡蒸气.

    周婷认为:以上两种情况都有可能.

    【实验方案】换一根较长的玻璃导管,并用冷的湿毛巾包住导管,然后在导管另一端做点火实验.

    【现象与结论】如果观察到导管口能点燃,去掉毛巾,导管内壁看不到冷凝的固体现象,则李丽的猜想正确.如果观察到现象,则王宝宝的猜想正确.如果观察到现象,则周婷的猜想正确.

下列实验不能成功的是(   )
A . 用肥皂水检验软水和硬水 B . 将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的上方,能得到炭黑 C . 在煤炉上放一盆水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D . 可用石灰水区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同学们已经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过探究了,请你完成下列空格:
  1. (1) 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片石蜡放入水中,石蜡会

    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填“大”或“小”).

  2. (2) 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三层(如图所示),

    图中b、c分别是.把一根火柴梗平放在蜡烛火焰上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处(填字母)的火柴梗最先变黑(炭化).

    结论:蜡烛火焰的温度最高.

  3. (3) 将一只干冷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发现烧杯内壁有出现,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后发现

    结论:石蜡燃烧后生成了.请写出石蜡燃烧这一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化学兴趣小组的芳芳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
  1. (1) 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
  2. (2) 点燃蜡烛,观察到火焰分为三层.把一根火 柴梗放在火焰中(如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填“a”、“b”或“c”)处最先碳化.结论:蜡烛火焰的温度最高;

  3. (3) 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后发现结论:蜡烛燃烧以后的生成物是
小明和小芳在讨论“能否用蜡烛燃烧法来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这一问题时,

  1. (1) 小芳认为:通过图l装置,用蜡烛燃烧法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会(填“偏高”、“偏低”或“不变”).她根据蜡烛燃烧产物的特点阐述了自己的理由:,并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证实了自己的结论.

    (注:本题实验中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水槽中的液体是水)

  2. (2)

    小明认真分析了小芳的实验结果后,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导致小芳这一实验结果还有其它原因吗?

    实验探究:小明设计了图2装置,进行以下操作:

    ①取黄豆粒大小的白磷,用滤纸吸去表面的水份,放人捆在电烙铁下面铁片的凹槽内;②将燃烧匙内的蜡烛点燃后迅速插人钟罩内,并立即塞紧橡皮塞;③待蜡烛熄灭后(蜡烛有剩余),接通电烙铁电源,发现白磷先熔成液体,接着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说明通电前钟罩内含有,请写出产生白烟的文字表达式,得出结论:导致小芳实验结果的另一原因是

    交流与反思:小明和小芳分析了上述实验后,提出了一个问题:

蜡烛(足量) 在如下左图装有空气的密闭集气瓶内燃烧至熄灭,用仪器测出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过程中瓶内物质发生了化合反应 B . 蜡烛熄灭后瓶内只剩二氧化碳气体 C . 蜡烛燃烧前瓶内只有氧气 D . 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
根据实践经验,下列家庭小实验不能成功的是(   )
A . 将缝衣针淬火处理后制钓鱼钩 B . 用6B铅笔芯做导电实验 C . 用蛋壳和醋精制取二氧化碳 D . 冷碟子在蜡烛火焰上方制炭黑
某研究小组在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时发现,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没有火焰,而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却有明亮的火焰,该小组进行如下的探究:
  1. (1) 写出铁丝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2. (2) 探究 一:蜡烛燃烧产生火焰的原因是什么?

    点燃蜡烛,将金属导管一端伸入内焰,导出其中物质,在另一端管口点燃,也有火焰产生如图所示);

    由此可知: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是由(填“固态”或“气态”)物质燃烧形成的。

  3. (3) 探究二:物质燃烧产生火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查阅资料)

    物质

    沸点/℃

    燃烧时的温度/℃

    是否有火焰

    石蜡

    300~550

    约600

    444

    暂无数据

    2750

    约1800

    883

    约1400

    待测

    ①通过分析上表的数据,你认为物质燃烧时,什么情况下能产生火焰:

    ②请推测金属钠在燃烧时(填“有”或“无”)火焰产生

    ③表中硫的燃烧时温度是“暂无数据”,你认为合理的是(填编号)

    A、200      

    B、300     

    C、400    

    D、800

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曾为少年儿童做过一个有趣的“母子火焰”实验,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要使该实验成功,导管不宜过长 B . 蜡烛的内焰温度最高 C . 子火焰中被点燃的物质是气态石蜡 D . 导管的一端要插入母火焰的中心部位是因为该处氧气充足
下列有关蜡烛燃烧的现象叙述错误的是(   )
A . 可观察到蜡烛燃烧产生明亮的火焰,火焰分三层 B . 蜡烛熔化产生“烛泪” C . 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层水雾 D . 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以下是某同学做过的小实验,其中能成功的是()

①用蜡烛制取少量的炭黑

②用碎鸡蛋壳和食醋制取少量CO2

③用肥皂水区别硬水和软水

④用淬火后的缝衣针制作钓鱼钩

A . ②③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如图是探究酒精灯灯焰结构及性质的实验示意图:

图片_x0020_1925337911

①请写出图中所示灯焰各部分的名称:a,b,c

②认真观察,仔细分析酒精灯旁细木条上标出的e、f、g处各对应的灯焰部分的名称:e,f,g

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填写下列空格:

  1. (1) 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

    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

  2. (2) 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上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填图中字母)处最先炭化。

    结论:蜡烛火焰的温度最高。

  3. (3) 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说明蜡烛燃烧时生成了;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说明蜡烛燃烧时生成了
案例分析及实验探究:

 

  1. (1) 案例一:探究人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的高,实验条件除了要控制两个盛装气体样品的集气瓶大小规格相同外,还要控制相同。
  2. (2) 案例二:用玻璃杯迅速扣住燃烧的蜡烛,并使杯口始终浸没在水中。描述此实验的实验现象:
  3. (3) 实验探究一: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利用装置A、D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②利用上述B、C装置(从b口进气)的组合可以制取的另一种气体,写出制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4. (4) 实验探究二: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研究中,进行了如下实验:

    m g石灰石

    块状

    块状

    粉末状

    粉末状

    w g盐酸

    稀盐酸

    浓盐酸

    稀盐酸

    浓盐酸

    ①若要研究盐酸的浓、稀对反应的影响,可选择实验甲与对照(选填实验编号)。

    ②除盐酸的浓稀外,上述实验研究的另一个影响反应的因素是

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曾为少年儿童做了一个有趣的“子母火焰”实验。如图所示,用导管从母火焰的中心部位引出一缕“白烟”,点燃形成子火焰。据此实验,分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子火焰中燃烧的物质是液态石蜡 B . 子火焰处生成的气体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 . 要使实验成功,导管不宜过长 D . 导管的一端要插入母火焰的中心部位是因为该处氧气充足
根据下列有关实验,回答问题。

  1. (1) 图1:烧杯(填序号)中溶液会由无色变红色,请用微观知识解释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2. (2) 图2:实验前集气瓶里预先放入少量水,由此推测:二氧化硫具有的性质是(写一点)。
  3. (3) 图3:采用手握试管外壁的方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则将双手移开一会后,烧杯内导管处的现象(画圈部分)是
  4. (4) 图4:探究蜡烛燃烧的产物,向烧杯内滴加(填试剂名称),根据现象得出蜡烛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用火柴点燃蜡烛刚熄灭的一缕白烟,该白烟的成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