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表达式 知识点题库

金属在生产和生活中应用广泛,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减缓海水对铁质海轮外壳的腐蚀,制造海轮时,会在海轮船底四周镶嵌比铁更活泼的金属,下列金属适宜船底镶嵌的是  (填选项).

A、pb    B、Zn    C、Pt     D、Cu

(2)某同学设计了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来探究炼铁原理的装置如图.实验前“通入CO”与“开始加热”的顺序是 ,实验中玻璃管里的氧化铁粉末颜色变化是 ,玻璃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某工厂的废液中含有FeCl2、MgCl2和CuCl2 , 向其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   .金属的回收利用和防止金属的腐蚀,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请你再写出一条 

某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拟用以下装置制备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应选用装置(填字母代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用装置D收集气体前,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尽的操作方法是
  2. (2)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实验室通常不用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因为反应速率太快,不利于气体收集,但若用装置C则可,与装置B比较,C装置的优点是;为检验是否有二氧化碳生成,某同学将制得的气体通入到紫色石蕊溶液中,你认为该操作(填“可行”或“不可行”),理由是
如图是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图.

  1. (1) 先通入一氧化碳,过一会儿再给氧化铜加热的原因是
  2. (2) 根据实验事实填写如表:

    观察到的现象

    所发生现象的化学方程式

    A处(CuO处)

    B处(澄清石灰水中)

    C处

  3. (3) C处为什么要放一个点燃的酒精灯?
  4. (4) 写出编号①②③④的仪器名称:

    ;      ②

    ;      ④

蔗糖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质,某兴趣小组对“蔗糖的组成”进行了探究.

【作出猜想】小组同学认为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葡萄糖和氧气,葡萄糖进一步转化为蔗糖,故蔗糖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1. (1) 【实验探究】

    方案一:小明将蔗糖在氧气中燃烧,检验生成物中有水和二氧化碳,得出结论“蔗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你认为该方案是否合理,你的观点是

    方案二: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开始先通入一会儿氮气,然后关闭弹簧夹,点燃酒精灯给蔗糖加强热.

    a.观察到出现,说明蔗糖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

    b.观察到硬质玻璃管中残留有黑色固体,他猜测该黑色固体是单质碳,并继续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另选试剂进行了验证单质碳的实验.实验过程和现象如表: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通入氧气,点燃酒精灯

    ①硬纸玻璃管中的黑色固体剧烈燃烧,发出白光;

    写出上述实验过程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2) 【实验结论】蔗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拓展交流】

    a.方案二中,先通入一会儿氮气的原因是

    b.查阅资料得知蔗糖的化学式为C12H22O11 , 请写出蔗糖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A与B有如下的反应:A+B→C+D.
  1. (1) 若C为厨房内常用的调味品;在A溶液中加入铁粉能产生氢气,则A是.若A、B两溶液恰好反应完全,则反应后溶液的pH7(填“<”、“>”或“=”);写出A、B两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2) 若B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D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且与B的类别相同;B与CO2反应也能生成C;则A为,C为.写出B物质的溶液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下列方框内的7种物质,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反应条件也略去).已知:A常温下为无色液体,C、D常温下为无色气体且由两种相同元素组成,E为黑色固体,F是一种紫红色金属.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指出D在固态时的一种用途:
  2. (2) 写出反应①、⑤的化学方程式:

  3. (3) 图中涉及到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有       
    A . 1种 B . 2种 C . 3种 D . 4种.
水是地球表面覆盖最多的物质,也是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
  1. (1) 写出一个有水生成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反应类型属于
  2. (2) 城镇自来水厂生产流程可用如图表示:

    彻底除去水中不溶固态杂质的位置是:;投药药剂为ClO2 , 其化学名称是

  3. (3) 自然界的水多含有杂质.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通常称为硬水,一种软化硬水的简易办法是
已知A为黑色粉末状固体.A、B、C、D、E五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

  1. (1) C物质的化学式为
  2. (2) 若B为气体,其物质名称为
  3. (3) 若D为红色固体,A含金属元素,反应①中A具有性(填“氧化”或“还原”).
  4. (4) 若A、B都为黑色固体,则反应①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人类社会的发展来不开金属,请依据所学知识填空.
  1. (1) “沙里淘金”说明金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形式存在(填“单质”或“化合物”),你认为其中的原因是
  2. (2) 下列不属于合金的是       (填字母序号).
    A . 硬铝 B . C . 不锈钢 D . 焊锡
  3. (3) 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是铜,继而进入铁器时代,铝的利用要比铜和铁晚的多,那仅仅是100多年前的事情,由此可知,利用金属的早晚主要和有关.
  4. (4) 将一定量的铁粉投入到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国,充分反应后过滤,取滤渣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则滤渣中可能含有的物质是(填化学式),一定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以下是实验室制取及收集常见气体的装置图.

  1. (1) 写出a、b的仪器名称:a,b
  2. (2) 写出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检验氧气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如果木条,证明是氧气.
  3. (3) 实验室选用B装置来收集二氧化碳时,气体应从口进(填序号).
  4. (4) 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氨气(NH3)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氨水)显碱性;在加热条件下,氨气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水和氮气.

    ①写出氨气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用加热固体氯化铵和固体氢氧化钙混合物来制取并收集氨气时,应选择的装置是(填字母序号).

    ③将收集满氨气的集气瓶倒扣在滴有无色酚酞试液的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小丽家里的下水道被毛发、食物残渣等杂物堵塞了,她爸爸买了一瓶管道通回来,经过短时间的浸泡使用,堵塞的下水道很快就疏通了,管道通是怎样使堵塞的下水道变得重新疏通呢?小丽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决定与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管道通的成分及性质进行研究.
  1. (1) 【查阅资料】

    管道疏通剂的说明书:疏通剂的主要成分是NaOH固体和Al粉

    NaOH溶液会与Al发生反应生成NaAlO2

    【实验模拟】在实验室里,小丽取出了一些NaOH固体和Al粉混合后,放入盛有水的试管中,观察到反应剧烈,有大量气泡产生,且试管壁发烫.

    对于试管壁发烫的原因,学习小组的同学认为可能是的原因,也可能是的原因.

  2. (2) 【猜想与假设】产生的气泡可能是什么气味?

    同学们纷纷提出了自己的猜想:

    小李认为该气体是氧气,小张认为是氢气.

    你认为该气体可能是氧气和氢气的混合气体外,还可能是

  3. (3) 【验证假设】

    小丽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该气体的收集方法叫.小丽在用该方法收集气体时,等大量气泡生成一段时间后再进行收集,其目的是

    小李拿一根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满气体的B试管中,如果他的假设是正确的,将看到现象.而现在发现B试管中的气体能被点燃,产生淡蓝色的火焰,该实验现象证明了小张的猜想是正确的.

    经试验确定A试管中反应后只有NaAlO2一种溶质,写出A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 (4) 【原理分析】

    对于Al为什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气的原因,大家进一步提出自己的猜想,小李认为,Al的金属活动性排在H之前,所以置换出NaOH“分子”中的“H”.但他的观点遭到了大家的反对,因为

    小丽猜想是Al的性质比较特殊的原因,经过网络查找,大家终于明白了疏通反应的原理.

    【交流反思】根据上述实验及NaOH的性质,请你提出一条保管或安全使用管道疏通剂的建议:

小明和小芳在讨论“能否用蜡烛燃烧法来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这一问题时,

  1. (1) 小芳认为:通过图l装置,用蜡烛燃烧法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会(填“偏高”、“偏低”或“不变”).她根据蜡烛燃烧产物的特点阐述了自己的理由:,并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证实了自己的结论.

    (注:本题实验中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水槽中的液体是水)

  2. (2)

    小明认真分析了小芳的实验结果后,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导致小芳这一实验结果还有其它原因吗?

    实验探究:小明设计了图2装置,进行以下操作:

    ①取黄豆粒大小的白磷,用滤纸吸去表面的水份,放人捆在电烙铁下面铁片的凹槽内;②将燃烧匙内的蜡烛点燃后迅速插人钟罩内,并立即塞紧橡皮塞;③待蜡烛熄灭后(蜡烛有剩余),接通电烙铁电源,发现白磷先熔成液体,接着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说明通电前钟罩内含有,请写出产生白烟的文字表达式,得出结论:导致小芳实验结果的另一原因是

    交流与反思:小明和小芳分析了上述实验后,提出了一个问题:

如图是电解水实验装置。

  1. (1) 在实验过程中,试管a产生的气体是,如果试管a中气体的体积为10mL,则试管b中气体的体积约为。写出水在通电条件下反应的表达式,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2. (2) 试管a中气体,将使用燃烧着的木条还是带火星的木条进行检验?,观察到的现象是

  3. (3) 分析水分子分解示意图:在直流电的作用下,水分子分解成,每两个氧原子结合成,每两个氢原子结合成。由此可知化学变化中最小粒子是(填“分子”或“原子”)。
在化学课上,甲同学将燃烧的钠迅速伸入到盛有CO2的集气瓶中,钠在其中

继续燃烧,反应后冷却,瓶底附着黑色颗粒,瓶壁上粘附着白色物质。

【提出问题】黑色颗粒和白色物质是什么?

【进行猜想】甲认为黑色颗粒是 ,白色物质可能是Na2O或 Na2CO3

 ,乙同学还认为白色物质是氢氧化钠。

甲同学立刻认为乙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其理由是


【查阅资料】氧化钠为白色粉末,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钠: Na2O+H2O = 2NaOH

【实验探究】甲同学对白色物质进行实验探究。


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方案1

取样品少量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振荡,样品全部溶于水,向其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

溶液变成红色

白色物质

为Na2O

方案2

①取样品少量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振荡,样品全部溶于水,向其中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

白色物质

 。

②静置片刻,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无明显现象

【反思评价】丙同学认为方案1得到的结论不正确,其理由是

【得出结论】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1. (1) 用化学符号或化学式填空:

    ①铝元素;   ②2个硅原子;③3个氮分子;④碳酸根离子⑤标出H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⑥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2. (2)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反应原理:

    ①木炭还原氧化铜

    ②在尘埃的作用下,二氧化硫和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SO3):

2016年12月26日,合肥地铁一号线正式通车,实现了我省地下交通的新突破.根据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中所示材料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填一种即可,下同);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石墨电刷的使用主要利用其性.地铁车身的表面都喷上一层油漆,目的 是为了防止铁与空气中的发生反应而生锈.
  2. (2) 冶炼金属钛时,将钛铁矿石转化为TiCl4 , TiCl4再与Na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Ti和NaCl.请写出后一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不要求标出反应条件).
  3. (3) 轨道交通的发展减轻了公共交通及私家车带来的拥堵问题,从化学的角度来看,你认为发展轨道交通还有什么好处?
通常情况下,氨气(NH3)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水溶液叫氨水(NH3· H2O)呈碱性,氨气与氯化氢气体相遇产生白烟,生成氯化铵。氨气在化学工业中有着广泛的用途,如制造化肥、纯碱等。根据有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 (1) 写出氨气的物理性质(任写一点)
  2. (2) “氨气与氯化氢气体相遇产生白烟”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化工厂发生大量氨气泄漏,可用洒水的方法来吸收,原因是
  4. (4)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用   装置来收集氨气,判断氨气已收集满的方法是
根据下列实验回答问题。

  1. (1) A实验中,水发生的是(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 (2) B实验中,水分解可以生成氢气,氢气在(填“正极”或“负极”)连接一端的试管中产生,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此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 (3) C实验中,某气体燃烧后,在烧杯内壁出现了无色液滴。写出一个符合此实验现象的反应文字表达式
我国晋代炼丹家、医学家葛洪所著《抱朴子》一书中记载有“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成丹砂”。这句话所指的是:①红色的硫化汞与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汞和二氧化硫;②汞和硫在一起研磨生成黑色硫化汞。这句话所发生化学反应的两个化学符号表达式为①;②
根据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1. (1) 加热固体混合物制取氧气
  2. (2) 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合反应
  3. (3) 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