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的大一统 知识点

①政治上,采纳主父偃的建议,实行“推恩令”;
②思想上,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兴办太学,以儒家五经为教材;
③经济上,将地方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盐铁官营、专卖,统一铸造五铢钱;
④军事上,对匈奴实行大规模的反击,夺取了河套和河西走廊 , 派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

汉武帝的大一统 知识点题库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一过程即充满了残忍的流血战争,又不时碰撞出友好的火花,促进了各族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冲突篇

材料一:  秦汉时期我国的民族关系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即南方地区的开发和融合加强,西部的贸易和交流频繁,北方边境战争不断。

材料二:

和平篇

材料三:   贞观十五年(641年)正月,……松赞干布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回到吐蕃后,他对亲近的人说:“我祖、父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选自《中华上下五千年》

材料四: 爱尔兰作家德尼赛在《鞑靼人的反叛》一书中说:“从有最早的历史记录以来,没有一桩伟大的事业能像上个世纪(十八世纪)后半期一个主要鞑靼民族跨越亚洲草原向东迁逃那样轰动于世,那样令人激动的了。”

融汇篇

材料五 :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西部和北部少数民族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不断内迁,大量南下的少数民族与汉族人民在黄河流域杂居相处,彼此交往。他们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方面,相互渗透,取长补短。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汉时期“西部的贸易和交流频繁”与什么历史事件有关?在北方边境主要与哪个少数民族战争不断?

  2. (2) 图一、图二分别是哪一次著名的战役?图一战役汉军的领军人物是谁?

  3. (3) 材料三中的事件是什么?有何意义?

  4. (4) 结合材料二、三,指出唐太宗与汉武帝在处理民族关系方式上的主要不同之处。

  5. (5) 材料中“鞑靼人”是指什么人?他们的回归具有什么重要意义?

  6. (6) 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内迁的各族中哪一民族为革除落后习俗、吸收汉族先进文化而进行了改革?改革的影响如何?

  7. (7) 结合以上材料,请你谈一谈如何处理现在的民族关系?

在历史长河中,思想与政治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思想】

材料一: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皆诣守、尉杂烧之。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战国时代蓬蓬勃勃的自由学术空气被窒息。

──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根据董仲舒建议,汉武帝在长安“设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并命令天下郡国都设立学校官,初步建立起地方教育系统。

──人教版七上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三:“(明末以来)造野史甚多,其间毁誉任意,传闻异辞,必有诋触本朝之语。正当及此一番查办,尽行销毁,杜遏邪言,以正人心而厚风俗。”

──乾隆帝有关纂修《四库全书》上谕

【政治】

材料四:如图所示

  1. (1) 材料一中“战国时代蓬蓬勃勃的自由学术空气”在思想领域最突出的表现是什么?据材料一,二,指出秦汉两朝在实行思想控制的具体方式上有何差异。

  2. (2) 据材料三指出为了加强思想控制,清政府还采取过什么类似的措施。

  3. (3) 图一所示王朝并没有“传之万世”,仅仅十几年就被图二中的新王朝取代,新王朝中汉武帝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采取了什么措施?

  4. (4) 图三反映的是哪个朝代哪一种行政制度?该制度是哪一位皇帝在位时创立的?

  5. (5) 由对上述问题的回答,你能得出什么认识?

汉武帝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封建帝王,他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请结合下列材料探究他的功绩。

  1. (1) 【图示中的历史】

    图一:

    图二:

    这两幅图示都体现了汉武帝在政治上实行了一种什么政策?这一政策的内容是什么?有何作用?

  2. (2) 【史料中的历史】

    “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遂畴咨海内,举其俊茂,与之立功。兴太学,修郊祀,改正朔……”——《汉书》

    这段史实记载了汉武帝在思想上采取了什么措施?这一措施的实施有何深远的影响?

  3. (3) 【钱币中的历史】

    图三

    图三是汉武帝时期所铸的什么钱币?除此外汉武帝在经济上还采取了哪些措施?有何作用?

  4. (4) 【评价中的历史】

    “汉武帝雄才大略,开拓刘邦的业绩,晚年自知奢侈、黩武、方士之弊,下了罪己诏,不失为鼎盛之世。”——毛.泽东

    汉武帝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使他在位时西汉进入了怎样的局面?结合毛.泽东的评价,用一句话来评价汉武帝。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新破六国。丞相绾建议置王以镇之,“始皇下其议于群臣”,最后,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意见,废古封国制而以郡县制去代替。以当时其具体情况来说,郡县制推行到如何程度,不可详知。但从制度本身来说,郡县制是以地缘本位的地方政权取代了以血缘关系为本位的地方政权,这是地方政权封建化的主要标志。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公元前127年时,汉皇帝又下了一道法令,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也不断下降,仅仅成为大地产。

——斯塔夫里阿诺斯【美】《全球通史》

材料三:《春秋》大一统,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义)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书董仲舒传》

  1. (1) 根据材料一,分析郡县制推行的历史作用。
  2. (2) 材料二中“汉皇帝又下了一道法令”指的是什么法令?(1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行该法令的影响。
  3. (3) 材料三中董仲舒提出了什么建议?此建议有何影响?
  4. (4) 三则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共同作用?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若必待取给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李贽《焚书》

“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李贽《藏书》

材料三:“孔夫子之在中国,是权势者们捧起来的。……凡有企图获得权势的后人,就是希望做官的人,都是读‘四书’和‘五经’,……孔子这人,其实是自从死了以后,也总是当着权势者们的‘敲门砖’的差使的。”

——鲁迅《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

  1. (1) 据材料一,董仲舒提出了怎样的主张?这一主张对我国后世思想领域的影响是什么?
  2. (2) 据材料二,明朝的李贽对孔子的思想言论持什么看法?
  3. (3) 据材料三,汉代以后出现“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的现象,其原因何在?
  4. (4) 在今天,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地对待以孔子思想为主的传统文化?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已有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不同朝代的疆域变迁是多民族国家历史发展的重要见证。识读下列古代三个时期的疆域图,回答问题:

  1. (1) 与图一相比,图二的疆域有什么重大变化?原因是什么?
  2. (2) 由图一,图三信息可知,当时的朝代分别在地方实行什么行政制度?
  3. (3) 古今地名的变化也能反映历史的发展变迁。请填写下表空白处对应的现用名。

    出处

    古名称

    现用名

    出处

    古名称

    现用名

    图一

    河水

    黄河

    图三

    琉球

    江水

    长江

    宣政院辖地

    图二

    长安

    图三

    大都

中国古代“大一统”的政治格局的形成、发展,跟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完善是密切相关的。我国古代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体制在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同样也经历了一个形成、发展、巩固、强化的过程。

请回答:

  1. (1) 请写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名称和为实行对全国的有效统治在地方上实行的制度。
  2. (2) 西汉时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政治上、思想上各采取了什么措施?
  3. (3) 明朝时为加强君主专制,采取了许多措施,请你列举两例。清朝哪一机构的设置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达到了顶峰?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且在几千年的历史中不断得到发展、传承与传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

材料二   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从汉代以来,孔子一直被放在一个神坛上作为“圣人”的代表。

——何燕江《孔子》

材料三  如图

  1. (1) 材料一所示文字是我国已发现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备的文字,这种文字是什么?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何时开始?
  2. (2) 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在汉武帝时期,孔子是如何“被放在神坛上”的?
  3. (3) 史书记载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要了解黄帝到汉武帝时约3000年的史事,我们可以查阅哪部史书?这部史书是由谁创作的?
  4. (4) 西汉时期,陆上丝绸之路把我们精美的瓷器与丝绸一起传播了出去,这条路的起点是哪里?为其开通做出巨大贡献的历史人物是谁?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有何作用?
某班拟举办一场主题为“寻梦丝绸之路”的专题展,展览分为三个展区,现邀请你一起参与,完成展区的布置。
  1. (1) 【展区一:地理篇】请写出如图中的A,F地点名称。图1路线的开拓,得益于汉朝哪位皇帝的大力支持?

  2. (2) 【展区二:人物篇】你认为谁最有资格获得开通丝绸之路最大贡献奖?理由是什么?我们应该学习他的哪些精神品质?
  3. (3) 【展区三:文物篇】如图是他们搜集的丝绸之路上出土的文物图片,请写出通过丝绸之路相继西传的物品和技术各一例,它们反映了丝绸之路有怎样的意义?

  4. (4) 【展区四:时代篇】2013年9月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平予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作重要演讲,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他说,为了使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这是一项造福沿途各国人民的大事业。

    根据展区四的材料,指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价值或作用。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自产生以来,封建帝采取多种措不断强化与完善。下列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汉武帝推行“推恩令” ②秦始皇推行郡县制 ③忽必烈推行行省制 ④明太祖废除丞相

A . ②①③④ B . ③②①④ C . ③①②④ D . ④③②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新破六国,丞相绾建议置王以镇之,“始皇下其议于群臣”,最后,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意见,废古封国制而以郡县制去代替。以当时其具体情况来说,郡县制推行到如何程度,不可详知。但从制度本身来说,郡县制是以地缘本位的地方政权取代了以血缘关系为本位的地方政权,这是地方政权封建化的主要标志。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公元前127年时,汉皇帝又下了一道法令,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也不断下降,仅仅成为大地产。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春秋》大一统,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义)也……臣(董仲舒)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书》

  1. (1) 根据材料一,分析郡县制推行的历史作用。
  2. (2) 材料二中“汉皇帝又下了一道法令”指的是什么法令?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行该法令的影响。
  3. (3) 材料三中董仲舒提出了什么建议?他的建议为什么被汉武帝所采纳?
  4. (4) 三则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共同作用?
如下图是汉代后期画像砖上的讲经图案。这里所讲习的“经”主要是指(    )

图片_x0020_100004

A . 孔子著作 B . 儒家典籍 C . 诸子学说 D . 黄老学说
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生的转变,本质上体现了(    )
A . 思想控制的加强 B . 法家学说的衰落 C . 儒家学说的流行 D . 中央集权的削弱
汉武帝时期,身为重臣的主父偃曾提议:“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这一提议旨在(    )
A . 巩固郡国并行制 B . 加强中央集权 C . 强化宗室血缘 D . 以德治理国家
汉朝在公元前后各经历约200年……足可与罗马帝国相比拟,就是从所控制地域和存在的时间上讲,两个帝国也可以相提并论,只是中国方面内在的凝聚力,非西方所能望其项背。汉朝为强化“内在的凝聚力”而采取的措施是(    )
A . 推行县制 B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 . 盐铁专卖 D . 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请结合所学,探究下列问题。

(交融)

材料一:他发现西域,其对于当时中国人的刺激,就正像后来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对于欧洲人的刺激是一样的……他是一个冒险家,又是一个天才的外交家,同时又是一员战将,真可谓是中国历史上出类拔萃的人物。

——翦伯赞

材料二:

  1. (1) (交往)举例说明汉朝时期中原王朝与匈奴的交往。(和、战各举一例)
  2. (2) 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不断内迁。请列举出两个内迁的少数民族。
  3. (3) 材料一中的“他”是谁?“他”开辟通往西域的道路称作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说由他开辟通往西域的道路有何重要意义?
  4. (4) 材料二的两幅图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5. (5) (感悟)今天,中华一家亲,五十六个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由古及今,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民族意识?
经济活动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条主线,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其徭役)。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商君治秦,……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

《战国策》

材料四: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五:汉武帝下令:“……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釱(一种刑罚)左趾,没入其器物。”

——《汉书·食货志》

  1. (1) 根据材料一,说出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是什么?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这则材料所反映的两项内容。
  3. (3) 根据材料三以及所学知识,分析商君治秦的历史作用。
  4. (4) 根据材料四以及所学知识,说出秦统一中国后采取哪些措施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5. (5) 根据材料五及所学知识,说出汉武帝在经济上采取了哪些措施?
秦始皇和汉武帝都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封建帝王。为了更好的研究两位帝王的功绩,我市某学校历史兴趣小组编排的历史剧(秦始王VS汉武帝》。现请你依据同学们搜集到资料,结合同学们编演的秦始皇与汉武帝的对决内容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朝行政系统简表

材料二:公元前127年时,汉武帝下了一道法令,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也不断下降,仅仅成为大地产。

材料三:董仲舒向汉武帝进言:“《春秋》大一统,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义)也……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材料四:巅峰对决

朕建立了第一个国家!朕修筑了长城!朕创立了新制度!朕依法治国,开疆万里!

可你的国家14年就亡了!匈奴主动同我和好。你残暴所以你死的早,朕施行王道,所以江山永固!

  1. (1) 材料一中哪一官职主要负责监察事务?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在地方上设计了哪一行政制度?
  2. (2) 依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汉武帝为开创盛世局面在政治上和思想上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3. (3) 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史实说明秦始皇的主要历史功绩?材料中汉武帝认为秦始皇不能“江山永固”的原因是什么?
  4. (4) 秦始皇和汉武帝都是历史赫赫有名的帝王,你比较喜欢哪一位,请说明理由。
在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传出了消息:数字人民币将先行在苏州、深圳、雄安等地测试,人民币的材质将出现从纸质向电子化的变革。回顾中国货币史,历代的货币变革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的情况,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秦灭六国后统一货币示意图。(下图)

材料二:汉初,一些贵族官僚、富商大贾操纵造币之权,威胁中央。郡国诸侯王操持铸币权,势力膨胀,成为吴楚七国之乱的经济基础。公元前113年,汉武帝下令禁止郡国铸钱,把全国各地私铸的钱币运到京师销毁,成立专门铸币机构,铸造五铢钱,成为当时唯一合法的货币。

——摘编自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故事】《论语·乡党》记述了这样一个经典故事:“厩(马棚)焚。子(孔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在马棚起火的情况下,孔子关心的是地住不高的仆人,而非马。

完成下列要求:

  1. (1) 据材料一,指出秦朝统一的标准货币的名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统一货币在经济方面的积极影响。
  2. (2) 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汉武帝为加强对社会经济的控制而采取的措施。
  3. (3)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个故事所体现的孔子的思想主张。基于这种思想主张,孔子对统治者提出了怎样的政治建议?
秦和西汉两个朝代都是我国大一统王朝,二者有相似,也有不同。请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相似】 

  1. (1) 秦朝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创立了哪一制度?汉初实施的哪一政策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2. (2) 秦朝和西汉为控制和促进社会经济,都统一了货币,请分别指出。 
  3. (3) 两个朝代对同一少数民族进行了反击,请说出是哪个民族? 
  4. (4) 治国理念不同。秦朝用法家思想治理国家,而西汉则把另一学说立为正统思想,请指出。 
  5. (5) 纵观秦汉巩固大一统措施,谈谈你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