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知识点题库

商朝的主要政治制度是

A . 分封制 B . 禅让制 C . 内服与外服的制度 D . 三省六部制
西周统治阶级中的等级秩序从高到底的顺序依次为(   )

A . 周王—诸侯—士—卿大夫 B . 周王—卿大夫—士—诸侯 C . 周王—诸侯—卿大夫—士 D . 士—卿大夫—诸侯—周王
有关夏商时期王位世袭制的表述错误的是

A . 是我国早期国家制度之一 B . 是中国历史进步的必然反映 C . 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 D . 王位继承方式只有父子相传
“(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因归功于西周的创制……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下列对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 . “西周的创制”主要指实行分封制 B .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保持“贵族色彩” C . “共主”指西周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D . “地方分权体制”指地方有较大自主权
有人认为:“封建者,必私其土,子其人,适其俗,修其理,施化易也。守宰(地方官)者,苟其心,思迁其秩而已,何能理乎?”下列引自柳宗元《封建论》中的言论,能驳斥该观点的是
①周、汉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
②(秦)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
③(汉)郡国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
④(唐)尽制郡邑,连置守宰,其不可变也固矣。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香港中学历史教材《新理论中国历史·中四上》中“周代封建”提到:“在封建制度下,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书中的“封建制度”在我们大陆历史教材的提法是

A . 分封制 B . 君主专制 C . 封建社会 D . 中央集权制度
中国好歌曲导师周华健连续抢下三位学员后高兴大呼:“连中三元!光宗耀祖!”与这一说法有关的古代制度是(      )

A . 世卿世禄制和分封制 B . 察举制和宗法制 C . 九品中正制和分封制 D . 科举制和宗法制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他,三不朝则六师移之。”(《孟子·告子》)上述材料不能反映的是(   )

A . 描述了西周分封制的情况 B . 天子与诸侯都是宗族.姻亲关系 C . 诸侯有保护天子的义务 D . 当时常有诸侯“不朝”的现象
《汉书》记载:“秦遂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周制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这段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

A . 皇帝制度的内涵 B . 封建官僚制度确立的背景 C . 汉代损益秦制的措施 D . 分封制推出中国历史的根源
陈旭麓说“自从有了民主政治的理想之后,官僚政治就一直成为人们憎恶的抨击的对象。这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在历史地看,官僚政治的出现也有过它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下列历史现象符合以上观点的是(    )

A . 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B . 九品中正制代替察举制 C . 内阁制代替丞相制 D . 土地私有制代替井田制
唐代诗人杜甫在《望岳》中有:“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的诗句。诗中“齐鲁”的出现是源于西周的分封制。受封于“齐”的是哪一类(    )

A . 王室子弟 B . 功臣 C . 古代帝王后代 D . 诸侯
公元前656年,周惠王欲废太子郑而立王子带。管仲对齐桓公说:“今应具表周王,言诸侯愿见太子,请太子出会诸侯。太子郑一出,他与诸侯之间的君臣关系已定,王虽欲废立,也难行其事。”齐桓公从之。惠王不乐,但因齐国强大,只得许诺。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A . 齐桓公恪守宗法分封制 B . 诸侯僭越天子之礼 C . 礼乐制度荡然无存 D . 周王失去了“共主”地位
从夏朝开始,中国古代政治就形成“一姓王朝”,也就是君位由异姓接替即表示朝代的变更,如隋、宋王朝的建立和汉、唐王朝的灭亡。中国古代政治的这一特点(    )

A . 体现了政治体制的不断创新 B . 是封建王权专制的必然结果 C . 说明中国古代政局长期动荡 D . 是传统宗法观念影响的表现
“周之宗盟,异姓为后”,即周的宗盟,除了同姓外还有异姓,异姓列在同姓之后。异姓纳入周的宗盟(    )
A . 破坏了宗法制的原则 B . 加强周王室的统治力量 C . 丰富和发展了宗法制 D . 有利于周王的集权统治
下列关于西周宗法制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的制度

②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大宗和小宗的地位是平等的

③大宗和小宗关系是相对的

④西周宗法制把“国”和“家”密切地结合在一起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①②③ D . ②③④
下列关于西周政治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 形成中央集权政治体制 B . “国”与“家”密切结合 C . 触动了世卿世禄制度 D . 消除了贵族内部的矛盾
在中国古代,褒扬官员德行和政绩,往往称其人为“民之父母”,官员亦以“为民父母”“爱民如子”作为执政的理想境界。这一现象反映出(    )
A . 宗族关系已成为执政的基础 B . 官员考核主要依据民本思想 C . “家天下”观念的政治影响 D . 官民之间具有共同政治诉求
周代宗法制“构成了一个井然有序的政治实体,使族权和行政权合二为一 ,家与国就在政治上紧密相结合”。(    )
A . 促进了统治方式的有序化 B . 推动了国家的政治统一 C . 开创了国家管理的新模式 D . 导致了分封制度的形成
历史学家指出,西周王朝虽然显示出一定的统一性、集权性,但国家结构上的分散性、松散性仍是最本质的特点。材料中“分散性、松散性”的表现是(    )
A . 宗法分封制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 B . 宗法分封制下,地方诸侯有较大独立性 C . 层层封授,血缘和政治隶属关系逐渐松散 D . 实现了国与家、神权与王权的紧密结合
《史记》载:武王“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太公闻之,夜衣而行,黎明至国。莱侯来伐,与之争营丘。”据此并结合所学推断,“师尚父”的封国是(    )
A . 燕国 B . 鲁国 C . 宋国 D . 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