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 历史与社会

下列哪一次斗争显示了农民阶级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
A . 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 B .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C . 关天培率兵奋起抵敌 D . 清军抗击英法联军
1933年德国建立了法西斯专政,其标志性事件是( )
A . 国会纵火案 B . 纳粹党成立 C . 迫害犹太人 D . 希特勒上台
读某地理考察队山区考察所用的等高线地形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 山顶与出发地的相对高度为50米 B . 山顶和出发地的温差在3℃以上 C . 山顶位于出发地的西北方向 D . 若突遇暴雨,紧急下山,尽量避开②④路线
从公元前4世纪到2世纪,曾经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有(    )

①阿拉伯帝国  ②罗马帝国  ③古埃及  ④亚历山大帝国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④ D . ①④
史学家蒋廷黻认为,同治年间起始的自强求富运动,虽未达到目的,然而能有相当的成绩,已经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下列能印证“相当的成绩”的有(    )

①创建北洋水师

②创办京师大学堂

③创办轮船招商局

④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经济特区的兴办打开了中华民族复兴的大门。我国设立经济特区的目的有(     )

①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 ②吸收外国资本

③扩大对外贸易                     ④实行“一国两制”

A . ①②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③④
20世纪30年代,《松花江上》传唱于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它唱出了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悲痛,与此歌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 八一三事变 B . 卢沟桥事变 C . 九一八事变 D . 南京大屠杀
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其主要依据是( )           
A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B . “一五”计划的实施 C . 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 D . “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他是远古时代的杰出首领,带领群众治洪水,在外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他是(    )
A . 黄帝 B . C . D .
材料一: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中日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回首往事,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可谓是“同是天涯沦落人”,但到了19世纪后期,“两国相逢”之时,已不曾相识。

材料二:以欧美之行的收获为基础,使节团提出“文明开化”“殖产兴业”“富国强兵”三大立国政策,在不到三十年的时间内,未经任何中介阶段就完成了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的转变。

  1. (1)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用“同是天涯沦落人”来比喻中日两国的境况?
  2. (2) 日本政府是如何践行“文明开化”“富国强兵”的立国政策的?
  3. (3) 19世纪后期“两国相逢”之时,已不曾相识。日本的发展给我们有哪些启示?
“…站在高处望上一望,你看那汾河的水啊,哗啦啦地流过我的小村旁…”歌词中的景色是在(  )

A . 山东省 B . 山西省 C . 陕西省 D . 湖北省
和平交往是人类社会交往的主流。下列不属于人类和平交往的是(    )       

A . 鉴真东渡 B . 玄奘西游 C . 亚历山大东征 D . 马可·波罗来华

在三个大洲的轮廓图中,加点地区的气候特点为(  )

A . A点高温多雨 B . B点低温少雨 C . C点炎热少雨 D . D点温和多雨
世界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中关于公平、正义曾有过这样的表述(发扬正义于世,灭除不法邪恶之人,使强不凌弱。”这部法典是(    )

A . 《汉谟拉比法典》 B . 《罗马法》 C . 《拿破仑法典》 D . 1787年宪法
北京是全国高等学校最集中的地区,有众多体育场馆、博物馆以及许多国家级文艺团体,说明北京是全国的(    )

A . 政治中心 B . 文化中心 C . 经济中心 D . 交通中心
读图美国农业带分布图,回答下题 

 

  1. (1) 图中的数字与其所代表的农业带的名称,对应正确的是( )           
    A . ①—棉花带 B . ②—玉米带 C . ③—乳畜带 D . ④—小麦区
  2. (2) 下列关于美国东北部乳畜带形成的主导因素,正确的是( )           
    A . 城市人口密集,市场广阔 B .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C . 热量资源丰富,降水充沛 D . 劳动力资源多,工资水平低
  3. (3) 该图最能体现的美国农业生产分布的显著特点是( )           
    A . 生产效率高 B . 高度机械化 C . 商品率高 D . 地区专业化
1900年农历庚子年,义和团在中国北方部分地区烧教堂、毁铁路、烧车站和拔电线杆。义和团烧铁路火车时,“顺属州县中穷民,失车船店脚之利,而受铁路之害者,遂蜂起应之,约四万余人”。这种现象从本质上反映了( )           
A . 义和团的“爱国”行为深得民心 B . 兴建的铁路等先进事物是激起人民反抗的根本原因 C . 下层民众对新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抵抗与排斥 D . 义和团代表着广大穷人的根本利益
明嘉靖时期,江苏巡抚曹时聘的奏疏中提到说:“吴民生齿最繁,恒产绝少,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据此回答各小题。

  1. (1) 此奏疏描述的是明朝中期江南地区一种新的工场手工业经营形式,所谓“新”主要体现在(    )

    A . 生产规模更大 B . 分工更加明确 C . 劳动效率更高 D . 带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2. (2) 如果你是当时一位机户,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改进生产技术,下列著作能给予你启发的是(    )

    A . 《本草纲目》 B . 《农政全书》 C . 《天工开物》 D . 《齐民要术》
下表所示内容反映了我国( )
时间 20世纪70年代 20世纪80年代 20世纪90年代
“三大件” 自行车、缝纫机、手表 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 手机、空调、汽车
A . 经济快速发展 B . 文化教育进步 C . 社会保障提高 D . 饮食结构优化
回顾百年历史,见证光辉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新民主义革命的历程

材料二:1919 年 7 月,毛.泽东在长沙创办《湘江评论》,并在评论上热情歌颂十月革命的胜利。之后,在毛.泽东领导下,湖南共.产.党早期组织和社会主义青年团相继成立,毛.泽东、何叔衡、郭亮、肖述凡、夏曦等都是成员。

材料三:1949 年 2 月 7 日,毛.泽东第一次登上了具有“世界史库”之称的美国《时代》周刊封面。本期封面人物报道以《风流人物》为标题,比较详细地介绍了毛.泽东和他领导的中国革命新道路。

  1. (1) 请你正确选出年代尺中呈现“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三大里程碑”的两大历史事件。(填写序号)
  2. (2) 结合材料二,分析毛.泽东为历史事件②做了哪些准备?
  3. (3) 毛.泽东在此时登上《时代》周刊封面的重大历史背景是什么?中国革命新道路具体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