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中考 

初中 语文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吕元膺为东都留守,常与处士对棋。棋次,有文簿堆拥,元膺方秉笔阅览。棋侣谓吕必不顾局矣,因私易一子以自胜,吕辄已窥之,而棋侣不悟。翼日,吕请棋处士他适,内外人莫测,棋者亦不安,乃以束帛赆之。如是十年许,吕寝疾将亟,儿侄列前,吕曰:“游处交友,尔宜精择。吾为东都留守,有一棋者云云,吾以他事俾去。易一着棋子,亦未足介意,但心迹可畏。亟言之,即虑其忧慑;终不言,又恐汝辈灭裂于知闻。”言毕,惆然长逝。

(选自《芝田录》)

【注释】①吕元膺(yīng),唐德宗、宪宗时期的一位名臣。②处士:泛指没有做过官的读书人。③赆(jìn)送的路费或财务。④俾(bǐ):使;⑤灭裂:疏忽。

  1.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

    ①元膺秉笔阅览    ②如是十年

    ③吕辄已        ④尔精择

  2. (2) 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吾他事俾去

    A . 吾欲辱之,何也   《晏子使楚》 B . 丛草为林(《幼时记趣》) C . 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 D . 跪而拾之归《赵普》
  3. (3) 请根据要求,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

    吕元膺为东都留守(标在主谓之间)

  4. (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游处交友,尔宜精择。

    ②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出自《晏子使楚》)

  5. (5) 根据文中内容,用简洁的语言说说吕元膺是一个怎样的人?
下而选项表述错误的是(    )
A . “他从不和别人吵一句嘴。”这个句子的主干是“他不吵嘴。” B . 《白杨礼赞》这篇散文作者主要运用了象征的写作手法。 C . 《中国石拱桥》这篇小说的作者是茅以异。 D . 消息的最大特点是时效性强和真实客观。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舰 ( zhuó )   商 ( zhuó )  弱 ( yínɡ )   子 ( méi ) B . 见 ( piē  )   热 ( zhì  )  刻 ( juān )   黑 ( yǒu ) C . 首 ( qiáo )   告 ( qìnɡ )  息 (  zhì )   胆 ( qiè ) D . 然 ( qiāo )   不 ( chuò )  拘 (  nì  )   级 (shè)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醉翁亭记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 (1)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①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②云而岩穴暝

    之心而寓之酒也

    ④而不知太守之其乐也

  2. (2)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间也。

    ②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3. (3) 下列句子中“而”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 蔚然而深秀 B . 溪深而鱼肥 C . 泉香而酒洌 D . 而不知人之乐
  4. (4) 欧阳修虽被贬滁州,却能够与民同乐,这给你怎样的启示?
语文综合性学习。

①香飘飘食品有限公司联合新浪网和有关基金会共同发生一项公益活动——书香飘飘公益助学项目,②旨在通过捐课外书建立“书香飘飘图书馆”,③帮助偏远贫困地区的孩子开拓视野、增长见识,④帮助更多的贫困孩子用书籍放飞梦想。

  1. (1) 句中存在用词不当的问题,应把“改为”
  2. (2) 句中存在语序不当的问题,应把“和”互换。
  3. (3) 请你为他们这项活动拟写一则公益广告语。(不超过20个字)
  4. (4) “杯装奶茶开创者,香飘飘奶茶,一年销售七亿只,围绕地球两圈。”

    这是香飘飘奶茶的广告词,你觉得这则广告词好不好,请你运用所学知识,点评一下这则广告,50字以内。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小题。

一生中遇到的最棒的老师

    开学的第一天,她站在五年级的学生们面前,说了个谎。她看着她的学生,说她会平等地爱班里的每一位同学。

    但这是不可能的,那是因为坐在前排的一个小男孩,他叫泰迪·斯托达德。

    汤普森夫人发现,泰迪根本无法与其他孩子们玩到一起去。他的衣服很邋遢,身上也不整洁,而且不怎么受大家欢迎。汤普森夫人很喜欢在他的卷子上用红笔画一个个红叉。

    过了不久,汤普森夫人教课的学校要求老师对每个孩子过去的记录进行审阅,她把泰迪的档案放到了最后一个才看。然而,当她看泰迪档案的时候吃了一惊。

    泰迪一年级的老师写道:“泰迪是个聪明的孩子,永远面带笑容。作业写得很整洁、很有礼貌,他给周围的人带来了欢乐。”

    二年级的老师写道:“泰迪是个优秀的学生,深受同学的喜欢,但是他很苦恼,因为他妈妈的病已到了晚期,家里生活困难。”

    三年级的老师写道:“母亲的去世对他是个沉重的打击。他试图尽最大努力,但他的父亲责任感不强,如果不采取一些措施,他的家庭会对他产生不利影响。”

    四年级的老师写道:“泰迪性格孤僻,对学习不感兴趣。他没有什么朋友,有时会在课堂上睡觉。”

    此时,汤普森夫人才意识到问题的所在,她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

    圣诞节到了,当学生们送给她圣诞礼物时,她更是无地自容。学生们的礼物是用明亮的彩纸包好,上面扎着美丽的丝带,唯独泰迪的不是。

    他的礼物是用厚厚的牛皮纸袋包裹,那纸是从杂货袋上扯下的。汤普森夫人费了很大劲才打开这个礼物。那是一只水晶石手链,上面有颗水晶石已经丢失了,还有一瓶只有四分之一的香水。一些孩子开始发笑,她制止了他们。

    她大声夸赞这只手链多漂亮啊,并把它戴在手上,还在手腕上擦了些香水。

    那天放学后,泰迪·斯托达德说了一句话才走:“汤普森夫人,今天你身上味道就像我妈妈以前一样。”孩子们走后,她哭了至少一个小时。就从那一天起,她不再研究怎样教阅读、写作和算术,而是研究怎样教育孩子们。

    汤普森夫人开始特别关注泰迪。与她一起学习时,他的大脑便显得灵活起来,她越鼓励他,他的反应就越快。

    到了这年年末,泰迪已成为班上最聪明的孩子,尽管她说过:“会平等地爱所有的孩子”,但泰迪成了她的“宠儿”。

    一年后,汤普森夫人在门缝下发现一张纸条,是泰迪写的,他告诉她,她是他一生中遇到最棒的老师。

    又过了六年,汤普森老师又收到泰迪的另一张纸条。他说,自己已经高中毕业,成绩排在全班第三名,她仍是他一生遇到的最棒的老师。

    多年后,汤普森老师收到一封信,这次泰迪说,当初拿到学士学位后,他决定继续留在学校深造,他还说,汤普森夫人仍是自己一生中遇到的最好的老师。但如今信上的落款变得长了些:医学博士西奥多·F·斯托达德。

    那年春天,泰迪又来了一封信,说他马上要结婚了,他不知道汤普森夫人是否愿意参加他的婚礼,并坐在新郎母亲的座位上。

    当然,汤普森夫人去了。她戴着那只丢了颗水晶石的手链,还专门喷了泰迪母亲用过的那种香水。

    师生俩互相拥抱,斯托达德博士轻声在汤普森夫人的耳畔说:“谢谢你,汤普森夫人,非常感谢你让我知道自己可以有所作为。”

    汤普森夫人眼含热泪,低声说:“泰迪,你全搞错了,是你教会了我,直到遇见你,我才知道如何做老师。

    西方把这个故事传递给所有的老师和教育工作者。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到了有效的教育制

    度,回看学生的年度评语。

    我们看到优秀老师的责任,她认真完成了工作,并且思考了她以往的工作更可责的是她

    有一颗爱心,愿意为此做点什么,用实际行动给予了孩子最大的鼓励。汤普森夫人给予了她身边人的帮助,才是真正的正能量。

  1. (1) 文段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
  2. (2) 文章的标题“一生中遇到的最棒的老师”,在文中有何作用?
  3. (3) 文中画线句子“汤普森夫人才意识到问题的根源,她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中,“问题的根源”指的是什么?
  4. (4) 文中为什么多次重复“她是他一生中遇到的最棒的老师”这句话?
  5. (5) 你认为汤普森夫人是一位怎样的老师?试简要说明。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古时短上衣称襦,上衣叫衣,一般人平时穿襦。诸侯、士大夫平时穿上下衣相连的“深衣”。 B . 我国古代乐器种类丰富,如“但余钟磬音”“钟鼓乐之”中的“磬”“鼓”都为打击乐器。 C .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共三千余年的史事,共130篇。 D . “总角”“及笄”都是年龄称谓,分别指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女和十五岁的少女。
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问题。

    这样,皇帝就在那个富丽的华盖下游行起来了。站在街上和窗子里的人都说:“乖乖!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这件衣服真合他的身材!”谁也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什么也看不见,因为这样就会显出自己不称职,或是太愚蠢。皇帝所有的衣服从来没有获得过这样的称赞。

    “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有穿啊!”一个小孩子最后叫了出来。

    “上帝哟,你听这个天真的声音!”爸爸说。于是大家把这孩子讲的话私下里低声地传播开来。

    “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有一个小孩子说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啊!”

    “他实在没有穿什么衣服啊!”最后所有的老百姓都说。皇帝有点儿发抖,因为他似乎觉得老百姓们所讲的话是真的。不过他自己心里却这样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他的内臣们跟在他后面走,手中托着一条并不存在的后裙。

  1. (1) “皇帝所有的衣服从来没有获得过这样的称赞”一句中,“这样的称赞”指的是什么?
  2. (2) “你听这个天真的声音!”一句中,“天真”的含义是什么?
  3. (3) “皇帝有点儿发抖,因为他似乎觉得老百姓们所讲的话是真的”,那他为什么还要摆出“更骄傲的神气”?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 (1) 诗的一,二句表露了诗人怎样的心境?用的是什么手法?
  2. (2) 赏析“晴空一鹤排云上”中的“排”字的妙处?
请以“我有一个__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文章不少于600字;不得抄袭或套作。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学画回忆

丰子恺

    我七八岁时入私塾,先读《三字经》,后来又读《千家诗》。《千家诗》每页上端有一副木版画,记得第一幅画的是一只大象和一个人,在那里耕田,后来我知道这是二十四孝中的大禹耕田图。但当时并不知道画的是甚么意思,只觉得看上端的画,比读下面的“云淡风轻近午天”有趣。我家开着染坊店,我向染匠司务讨些颜料来,溶化在小盅子里,用笔蘸了为书上的单色画着色,涂一只红象,一个蓝人,一片紫地,自以为得意。但那书的纸不是道林纸,而是很薄的中国纸,颜色涂在上面的纸上,渗透了下面好几层。我的颜料笔又吸得饱,透得更深。等得着好色,翻开书来一看,下面七八页上,都有一只红象、一个蓝人、一片紫地,好像用三色版套印的。

    第二天上书的时候,父亲——就是我的先生——就骂,几乎要打手心;被母亲和大姊劝住了,终于没有打。我哭了一顿,把颜料盅子藏在扶梯底下了。晚上,等到父亲上鸦片馆去了,我再向扶梯底下取出颜料盅子,叫红英——管我的女仆——到店堂里去偷几张煤头纸来,就在扶梯底下的半桌子上的洋油灯底下描色彩画。画一个红人,一只蓝狗,一间紫房子……这些画的最初的鉴赏者,便是红英。后来母亲和诸姊也看到了,她们都说“好”;可是我没有给父亲看,防恐害骂。

    后来,我在父亲晒书的时候,看到一部人物画谱,里面花样很多,便偷偷地取出来了,藏在自己地抽斗里。晚上,又偷偷地拿到扶梯底下的半桌子上去给红英看。这回不想再在书上着色;却想照样描几幅看,但是一副也描不像了。红英教我向习字簿上撕下一张纸来,印着描了。大概十二三岁的时候,我已把这本人物谱统统印全。所用的纸是雪白的连史纸,而且所印的画都着色。着色用的颜料仍旧是染坊里的,但不复用原色。我自己会配出各种间色来,在画上施以复杂华丽的色彩,同塾的学生看了都很欢喜,大家说:“比原本上的好看得多!”而且大家问我讨画,拿去贴在灶间里,当做灶君菩萨;或者贴在床前,当做新年里买的“花纸儿”。

    那时候我们在私塾中开画,是不敢公开的。先生在馆的时候,我们的画具和画都藏好,大家一摇一摆地读“幼学”书。等到下午,先生出去吃茶了,我们便拿出来再画。我先一幅幅地印出来,然后一幅幅地涂颜料。同学们便像看病时向医生挂号一样,依次认定自己所欲得的画。有一次,两个同学为交换一张画,意见冲突,相打起来,被先生知道了。先生审问之下,知道相打的原因是为画;追求画的来源,知道是我所作,便厉声喊我走过去。我料想是吃戒尺了,低着头不踩,但觉得手心里火热了。终于先生走过来了。我已吓得魂不附体;但他走到我的座位旁边,并不拉我的手,却问我:“这画是不是你画的?”我回答一个“是”字,预备吃戒尺了。他把我的身体拉开,抽开我的抽斗,搜查起来。我的画谱、颜料,以及印好而未着色的画,就都被他搜出。我以为这些东西全被没收了:结果不然,他但把画谱拿了去,坐在自己的椅子上一张一张地观赏起来。过了好一会儿,先生旋转头来叱一声“读!”大家朗朗地读:“混沌初开,乾坤始奠……”这件案子便停顿了。我偷眼看先生,见他把画谱一张一张地翻下去,一直翻到底。放假的时候我夫了书包走到他面前去作一个揖,他换了一种与前不同的语气对我说:“这书明天给你。”

    明天早上我到垫,先生翻出画谱中的孔子像,对我说:“你能看了样画一个大的吗?”我没有防到先生也会要我画起画来,有些“受宠若惊”的感觉,支吾地回答说“能”。其实我向来只是“印”,不能“放大”。这个“能”字是被先生的成严吓出来的。说出之后心头发一阵闪,好像一块大石头吞在肚里了。先生继续说:“我去买张纸来,你给我放大了画一张,也要着色彩的。”我只得说“好”。同学们看见先生要我画画了,大家装出谅奇和美慕的脸色,对着我看。我却带着一肚皮心事,直到放假。

    放假时我夹了书包和先生交给我的一张纸回家,便去向大姐商量。大姐救我,用一张画方格子的纸,套在画谱的书面中间。画谱纸很薄,孔子像就有经纬格子范围着了。大姐又拿缝纫用的尺和粉线袋给我在先生交给我的大纸上弹了大方格子,然后向镜箱中取出地画眉毛用的柳条枝来,烧一烧焦,教我依方格子放大的画法。那时候我们家里还没有铅笔和三角板、米突尺,我现在回想大姐所教我的画法,其聪明实在值得佩服。我依照地的指导,竟用柳条枝把一个孔子像的底稿描成了;同画谱上的完全一样,不过大得多,同我自己的身体差不多大。我伴着了热烈的兴味,用毛笔勾出线条;又用大盆子调了多量的颜料,着上色彩,一个鲜明华丽而伟大的孔子像就出现在纸上。店里的伙计,作坊里的司务,看见了这幅孔子像,大家说“出色!"还有几个老妈子,尤加热烈地称赞我的“聪明”,并且说:“将来哥儿给我画个容像,死了挂在灵前,也沾些风光。”我在许多伙计、司务和老妈子的盛称声中,俨然地成了一个小画家。但听到老妈子要托我画容像,心中却有些儿着慌。我原来只会“依样画葫芦”的!全靠那格子放大的枪花,把书上的小画改成为我的“大作";又全靠那颜色的文饰,使书上的线描一变而为我的“丹青”。格子放大是大姐教我的,颜料是染匠司务给我的,归到我自己名下的工作,仍旧只有“依祥画葫芦”。如今老妈子要我画容像,说“不会画”有伤体面;说“会画”将来如何兑现?

    自从我的“大作”在整中的堂前发表以后,同学们就给我一个绰号“画家”。而老妈子的画像也催促得更紧了。

    再向大姐商量。地说二姐大会画肖像,叫我到他家去“偷关子”。我向二姐丈请教了些笔法,借了些画具,又借了一包照片来,作为练习的样本。回家以后,我每天一放学就埋头里头在擦笔照相画中。这是为了老妈子的要求而“抱佛脚”的;可是地没有照片,只有一个人。我的玻璃格子不能罩到地的脸孔上去,没有办法给她画像。天下事有会巧妙地解决的。大姐在我借来的一包祥本中选出某老妇人的一张照片来,说:“把这个人的下巴改尖些,就活像我们的老妈子了。”我依计,果然画了一幅八九分像的肖像画,外加在。在擦笔上面涂以漂亮的淡彩:粉红色的肌肉,翠蓝色的上衣,花带镶边;耳朵上外加挂上一双金黄色的珠耳环。老妈子看见珠耳环,心花盛开,即使完全不像,也说“像”了。自此以后,亲戚家死了人我就有差使——画容像。活着的亲戚也拿一张小照来叫我放大,挂在厢房里;预备将来可现成地移挂在灵前。直到我十九岁时,从先生学了木炭写生画,读了美术的论著,方才把此业抛弃。

    假如我早得学木炭写生画,早得受关术论著的指导,我的学画不会走这条崎岖的小径。唉,可笑的回忆,可耻的回忆,写在这里,给世间学画的人作借镜吧。

(摘编自《丰子恺自述:我这一生》中国青年出版社)

  1. (1) 给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注音。

  2. (2) 作者在文章开篇提到读《千家诗》的情形,用意是什么?
  3. (3) 作者的学画经历分为哪几个阶段?请根据文章简要概括。
  4. (4) 同学们因为“我”的画而“相打”,先生得知后不但不责罚“我”,反而让我画一幅孔子画像。你怎样看待先生的做法?
  5. (5) 在作者青少年时期的学经历中,并没有专业人士指导,但是却不断进步,请你分析这其中的原因有哪些。
  6. (6) 结合文本体会丰子恺作品的语言特点。
  7. (7) 作者回忆学画经历,感慨“可笑”“可耻”,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名著,回答问题。

    她(冬妮娅)好不容易才认出这个衣衫褴褛的人就是保尔。保尔身上穿着又破又旧的短褂,脚上穿着两只稀奇古怪的鞋子,脖子上围着一条脏毛巾,脸好久没洗了。只有他那双眼睛,还跟从前一样炯炯有神。这正是他的眼睛。就是这个像叫花子一样的衣衫褴褛的人,不久以前还是她所爱的!世事变化得多么快啊!

什么工作使保尔如此“衣衫褴褛”?阴冷潮湿的工作环境使他染上什么疾病?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任选取一题)
         (1)同学们,在生活中,有很多人给了你关怀、帮助和爱,对于他们每一个人,你一定会有独特的感受。请以“那一次,读懂 ______ ”(父亲、母亲、爷爷、老师、朋友……)为题目(补全题目),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600字。
         (2)那一幕,有的蕴含着人生的真善美,有的诠释着人的高尚节操,有的则诱发着自私卑鄙的恶臭,有的践踏着公共的道德良知……
你一定遇到过不少难忘的“那一幕”吧?请以“难忘的那一幕”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文章立意要明确,内容要具体,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班级;
         不少于600字;

根据要求作文。

    家乡是一坛陈年老酒,在心里搁置的时间越久,它的味道就越醇香;家乡是一杯龙井绿茶,在心里泡的时间越长,它的味道就越浓郁;家乡是一部记忆短片,在心里放映的次数越多,它的画面就越清晰……道路长,再长也长不过家乡情;天涯远,再远也远不过家乡愁;云天高,再高也高不过家乡养育恩,家乡啊,你是我们心中永远的根。

请以“我为家乡代言”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抒发真情实感,要把“我”对家乡的喜爱之情渗透在字里行间,做到寓情于景,情景交融。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文章不少于60字,不得套作,不得抄袭。文中不得使用生活中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廉耻耳,夫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 , 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节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

【注释】①上:皇上,这里指唐太宗。②不暇:顾不上。③徭:古时统治者强制人民承担的无偿劳动。④升平: 太平。

  1. (1)     请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天下之忧而忧

    斯人

    用重法邪

    徭薄赋

  2. (2) 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②或请重法以禁之。

  3. (3) 下面句子与“居庙堂之高”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B . 或请重法以禁之 C . 辍耕之垄上 D . 马之千里者
  4. (4) [甲]文主要运用了的表达方式;[乙]文中唐太宗,作为国君做到了[甲]文中的“”。
  5. (5) [甲]文表现了作者何种忧乐观? [乙] 文中唐太宗认为防止盗窃的办法是什么? [甲][乙]两文都体现了孟子的什么思想?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当你不是世界的中心

①海水容纳百川,水以天下之至柔驰聘天下之至坚,却从不居功。清风飘送花香,雨水润物无声,这温柔敦厚的自然总是厚德载物,却又不事张扬,更不会以造物主自居。那么自称万物灵长的我们,更应该学会不以自我为中心,

②只有当你不把自己当作世界的中心的时候,你才能正确认识自己。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就是这个道理,只有跳出自我,才能认识自我。“天朝上国,物产丰盈,本不必与外夷互通有无”,正是清朝常常以“天朝上国”自居,闭关锁国,没有认识到自身各种弊病,从而日益落后于世界,后人再看历史,无不扼腕叹息。因此跳出自我,并审视自我,才能认识自我,并完善自我。

③不以自我为中心,就要有谦和的姿态,北大校长、国学大师季羡林以一位平凡老者的身份替一位入校新生看行李,一看就是几个小时,不恼不怒,反倒用一句“没关系”化解了那名新生的不安。著名影星林志玲在参加一个宣传活动时,很多经销商都和她握手。有人注意到身高174公分又穿着高跟鞋的林志玲,一定会膝盖微弯,到和对方一样的高度,眼神平视地和对方握手,那天她总共蹲了八十几次。生活中,有些人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对每个人都保持一种“高姿态”,这种人其实最无实绩。反而是季羡林和林志玲这样的人,以谦和的姿态平等待人,更显高贵,无论是个人还是民族,都需要学会尊重他人,不以自我为中心,保持自身的风度与姿态。

④不以自我为中心,还要学会从他人的角度看世界,而不单从自身出发,或许你以为自己是万众瞩目的大明星,是舞台的焦点,可是,在一个农民眼里,你只是个普通的人,远不及他的庄稼重要。或许你正逼着自己的孩子去上各种各样的补习班,殊不知在他们眼里,蓝天、白云、草地、游戏才能构成最美的童年。所以,在别人眼中你不一定耀眼,你要用他人的眼光看到自己的卑微。在孩子眼中,你奉为金科玉律的东西可能一文不值,所以你要以孩子的服光去帮助他们找到幸福与快乐,从他人的角度看世界,你将看到更绚丽的色彩,

⑤不以自我为中心,还要善于向他人学习。“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万事万物皆有其闪光的一面。师法自然,小草的坚韧,大树的昂扬,细流的执著,大海的宽容……都会给我们有益的启示;师法大师,圣贤的哲思,大儒的风范,永远是我们追随的目标;师法凡人,芸芸众生里有很多普通人更值得我们学习。“当代雷锋”郭明义,在平凡的岗位上奉献爱心,几十年如一日;最美女教师张丽莉,不顾个人安危勇救学生……这些平民英雄在日常生活中所展示出口的人性光辉,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在不断的学习中成长起来的,从某种程度上说,向他人学习是不以自我为中心的更高境界。

当你不再是世界的中心,你将明白众生平等,从此不再轻视一只蝴蝶、一片落叶,你将读懂无言的自然和多彩的生活。

  1.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2. (2) 第③段主要运用了论证方法,其作用是
  3. (3) 文第②段与③④⑤段能否调换顺序?请简述理由。
  4. (4) 选出最适合作为选文第⑤段道理论据的一项(   )
    A .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B .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C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5. (5) 谈谈你对选文第⑥段画线句的理解。
非文学类文本阅读

【材料一】新闻回放

2021年12月9日,北京发布《北京市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考核评价方案》,明确:北京中考体育考核评价由过程性考核与现场考试两部分组成。过程性考核占40分,包括学生体质健康考核(含体重指数、肺活量、50米跑、1分钟跳绳等)30分、体育与健康知识考核10分;现场考试30分,包括4类22项考试内容,其中新增乒乓球、体操、武术、游泳等14个项目,每名同学可从不同类别中挑选4项。方案从2021年公布之日施行,分年级过渡、逐步推开,直到全面推行。

(摘自《人民日报》2021年12月10日)

【材料二】《北京市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考核评价方案》

现场考试内容及具体分值

类别

项目

分值

第一类:素质项目Ⅰ

1000米跑(男)、800米跑(女),为必考项目。

8分

第二类:素质项目Ⅱ

包括引体向上(男)、斜身引体(女)、双杠臂屈伸(男)、仰卧起坐(女)、实心球、1分钟跳绳、原地纵跳摸高、立定跳远,考生任选1项。

8分

第三类:运动能力Ⅰ

包括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考生任选1项。

8分

第四类:运动能力Ⅱ

包括体操双杠组合Ⅰ(男)、体操双杠组合Ⅱ(女)、体操技巧组合Ⅰ(男)、体操技巧组合Ⅱ(女)、健身长拳套路、健身南拳套路、100米游泳,考生任选1项。

6分

【材料三】新闻评论

为孩子体育培优,家长该有长远眼光

王阳

近期各地纷纷出台体育考试改革政策,尤其是云南,体育分值增加到100分,媲美语数外等主课。中考体育分值将大大增加,不少家长便打起了体育培优的主意。

其实,家长对孩子体育考试不必过度忧虑,因为对于考试政策的风吹草动,学校和老师同样敏感,他们一定会科学安排,把体育教学和学生日常锻炼的质量提上去。增加体育课的节数,加大师资力量投入,完善基本运动设施并确保学生每天有足够运动量。学生按照学校和老师的安排,体育成绩应能逐步提高。

而盲目参加培训机构,对孩子的成长未必没有坏处。孩子身体正处在发育阶段,运动强度过高对孩子成长弊大于利,有些运动项目也不是对各个年龄段的孩子都合适。更何况校外培优机构资质如何,教学老师水平如何,家长也不易验证。

笔者以为,家长要充分考虑孩子的兴趣。倘若体育培优只是基本的体能训练,孩子多半会学得索然无味,最后就是花了钱,反而没啥效果。体育运动的项目有很多,篮球、足球、羽毛球、游泳、击剑和跆拳道等,一开始可以让孩子都接触一下。最初的三分钟热度非常重要,一开始“玩”得下去,以后才可能有长久的热情和坚持。孩子玩得开心,身体素质自然就提上来了,应付体育考试还能是什么难事吗?如果让孩子参加体育培优,当下目标是提高孩子身体素质,顺利通过体测;长远目标应是激发孩子运动兴趣,提升孩子运动技能,使运动成为他们自己的终身习惯。

(摘自《中国教育报》2020年12月23日)

  1. (1) 【读懂新闻内容】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与原文相符的一项是(    )
    A . 北京市中考体育考核评价由过程性考核与现场考试两部分组成,总分将增加到70分。 B . 现场考试中,北京考生可选择实心球、篮球、乒乓球、100米游泳四项,满分为40分。 C . 各地纷纷出台体育考试改革政策,将体育分值增加到100分,等同于语数外等主课。 D . 家长为孩子体育培优,长远目标是提高孩子身体素质,顺利通过体测,并养成终身习惯。
  2. (2) 【补写采访提纲】结合材料,将下面的采访提纲补充完整。

    采访时间

    10月15日

    采访地点

    校园内

    采访目的

    采访对象

    体育老师

    校长

    采访问题

    ①您将如何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

    ②⑵

    ①学校会会增加体育课的节数吗?

    ②学校会配置更多的体育器材吗?

    ③⑶

  3. (3) 【解决实际问题】小杭妈妈听说中考体育分值要提高,要求他放弃心爱的乒乓球训练,去培训机构参加体育考试项目培优,小语认为没有必要参加。结合材料三,请你帮助小语劝说他妈妈改变主意。
下面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没有艰苦的锤炼,就没有消防战士所向披靡的风采。 B . 鲁迅不但入木三分地揭露了旧的“蒙童读物”对儿童的毒害,而且对新的儿童读物的创作也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见解。 C . 在本次研学旅行中,大家走访了扬州段的历史河道,并津津乐道地谈论运河的故事。 D . 我十分仰慕这位科学家,当我见到他时,内心有点诚惶诚恐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问题。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曰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醉翁亭记》)

【乙】欧阳修谪滁州,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遂退休于颍州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①以来金石②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客笑曰:“子欲逃名③乎?”居士曰:“吾固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以志④吾之乐尔。”

(节选自《诗人玉屑》)

【注释】①三代:指夏、商、周三代。②金石:指钟鼎文及碑文。③逃名:逃避名声,不求名声。④志:记述。

  1. (1)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①树林阴(   )  ②而不知太守之其乐也(     )

    ③欧阳修滁州(   ) ④吾知名之不可逃(     )

  2. (2) 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醒能述文者  集录三代来金石遗文一千卷 B . 得之心而寓酒也  吾固知名不可逃 C . 是岂不六一乎  岂能暴涨携之去 D . 既老衰且病  中峨冠多髯者为东坡
  3. (3) 用“/”给下面的语句划分节奏,划两处。

     既 老 而 衰 且 病 遂 退 休 于 颍 州 则 又 更 号“六一居士”

  4. (4)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②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

  5. (5) 【甲】【乙】两文都写到欧阳修的“乐”,二者有区别,请分别说明。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9-13题。(15分)

【甲】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乙】鲁宗道为谕德时,居近酒肆,尝微行就饮肆中,偶真宗亟召,使者及门,久之,宗道方自酒肆来。使者先入,约曰:怪公来迟,何以为对?宗道曰:以实言对之。使者曰:然则公当得罪。曰:饮酒人之常情欺君臣子之大罪也。真宗果问,使者具以宗道言对。帝诘之。宗道谢曰:有故人自乡里来,臣家贫无杯盘,故就酒家饮。帝以为忠实可大用。

                         

①德:负责教育太子的官。②酒肆:酒馆。③微行就饮肆中:这里指鲁宗道乔装改扮前往酒馆饮酒。④亟:急迫地。⑤即:如果。⑥上:皇上,这里指宋真宗。⑦第:只。⑧诘:责问。⑨谢:道歉。

9、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2分)

饮 酒 人 之 常 情 欺 君 臣 子 之 大 罪 也。

10、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①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②醉翁之意不在酒

B.①盖追先帝之殊遇           ②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C.①第以实言对之               ②闻之,欣然规往

D.①帝诘之                   ②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3分)

1)以光先帝遗德          光:               

2)尝微行就饮肆中        尝:                

3)使者及门              及:               

1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翻译:                                                          

2)即上怪公来迟,何以为对?

翻译:                                                          

13、乙文表现了鲁宗道怎样的品质?(3分)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