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 八年级 九年级 中考 

初中 物理

平静的湖面上倒影着美丽的白塔,在这里“倒影的白塔”是()

A . 白塔的影子 B . 白塔的实像 C . 与白塔等大的虚像 D . 比白塔大的虚像
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顶端下滑到底端,使小车以相同的速度分别在棉布表面和木板表面上运动,小车滑行的距离如图所示:

  1. (1) 当小车在水平木板表面上运动时,受到的一对平衡力是    ;(填选项前的字母)
    A . 小车受到向前的惯性力和木板对小车的阻力 B . 小车受到的重力和小车对木板的压力 C . 小车受到的重力和木板对小车的支持力
  2. (2) 实验中可以看出,去掉木板上的棉布后,运动的小车所受的摩擦力减小,向前滑行的距离变大.小车所受摩擦力减小的原因是
  3. (3) 在大量类似实验基础上,牛顿等科学家经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了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它是人们公认的物理学基本定律之一,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一架在空中水平向右匀速直线飞行的飞机上,自由落下了一颗炸弹.下列给出了几种炸弹落地前与飞机位置关系的情形,如图所示.请你认真分析后作出正确的选择:

    ①不计空气对炸弹的阻力,炸弹与飞机的位置关系为图.

    ②实际上,由于空气阻力的存在,炸弹与飞机的位置关系为图.

在用电流表测电流时,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若发现电流表指针向逆时针方向偏,应立即 ,并调换 .
以下涉及家庭用电的一些做法,符合要求的是(   )
A . 使用绝缘皮破损的插头 B . 使用测电笔时,手与笔尾部金属电极接触 C . 控制电灯的开关接在零线上 D . 用湿布擦插座
九年级中考体考项目中有一项是篮球,抛出的篮球最终落回地面,是因为篮球受到地球施加给它 的作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如图为一枚古钱币,人们常用手指弹银元边缘并移动到耳边听其声音来鉴别银元的真假,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   )

A . 声速 B . 响度 C . 音色 D . 回音
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处静止开始下滑动,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路段的平均速度。

  1. (1) 实验的测量原理是;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2. (2) 图中AB段的路程SABcm,猜想AC段的平均速度会(选填“大于”或“小于”)BC段的平均速度;如果测得时间tAB=1.8s,tAC=2.6s,则BC段的平均速度为vBCcm/s。
  3. (3) 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
用手拍桌子,手会感到疼,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用力捏一下空易拉罐,易拉罐变扁了,这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 .

小明欲测量某矿石的密度,而该矿石形状不规则,无法放入量筒,故答案为:用水、烧杯、天平(带砝码和镊子)、细线、铁架台等器材进行实验,主要过程如下:

  1. (1) 将天平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拨至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指针在分度盘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应将平衡螺母向调节,使天平平衡;
  2. (2) 将装有适量水的烧杯放入天平的左盘,试加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天平平衡,这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所在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g;
  3. (3) 如图丙所示,用细线系住矿石,悬挂在铁架台上,让矿石浸没在水中,细线和矿石都没有与烧杯接触,天平重新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及游码指示的质量值总和为144g,则矿石的体积为cm3
  4. (4) 如图丁所示,矿石下沉到烧杯底部,天平再次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及游码指示的质量值总和为174g,则矿石的密度为kg/m3

    [拓展]小红用刻度尺、细线、一个厚底薄壁圆柱形的杯子(杯壁厚度不计)和一桶水也测出了矿石的密度。步骤如下,请把她步骤补充完整并写出矿石密度的表达式:

    ①将装有适量水的杯子放入桶内的水中,使杯子竖直漂浮在水面上,如图1所示,用刻度尺测得杯子外侧浸入深度为h1、杯内水深为h2

    ②把矿石投入杯内水中,杯子继续竖直漂浮在水面上,如图2所示,此时测得和杯内水深为h4

    ③已知水的密度为ρ , 则矿石密度表达式是

铁钉在水中下沉,是因为受到的浮力 重力,在下沉过程中,铁钉受到的浮力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使它沿同一水平木板滑动,如图是他两次拉动同一木块得到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9

A . 木块两次具有的动能一样大 B . 两次拉力对木块做的功一样多 C . 木块第一次受到的拉力较大 D . 第一次拉力对木块做功的功率较大
某小组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测得凸透镜的焦距f=10cm。

  1. (1) 实验时,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摆放的位置如图所示,要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蜡烛的像,其中明显需要调整的是
  2. (2) 有个同学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靠近凸透镜的位置,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了,若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应将光屏向(选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才能使蜡烛的像变得清晰。
如图所示,是“研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装置图。

图片_x0020_100034

  1. (1) 组装的器材如图所示,此时他应该将(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实验时所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性质制成的。
  2. (2) 实验时,小雯向烧杯中倒入热水而不用冷水,这种做法的目的是,当水烧开时,在杯口附近会出现上升的“白气”,这些“白气”这是(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
  3. (3) 如图甲乙所示的是实验中观察到的两种情景,其中水沸腾时的情景为(填“甲”或“乙”);气泡内的主要成分是(填“空气”或“水蒸气”或“小液滴”);

    实验记录数据如表。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91

    93

    95

    97

    99

    99

    99

    99

    99

  4. (4) 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1个标准大气压下酒精的沸点是78℃,煤油的沸点是150℃,完成本实验所用的温度计玻璃泡中的液体可能是(选填“酒精”或“煤油”)。
  5. (5) 有另外两组同学在相同的环境中,用相同装置分别进行实验,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如图丁所示的a、b两个图象,由图象可知:他们实验用的水量大小关系是:(选填“a水量多”“b水量多”)。
小松用温度计和泡沫做了一个实验,将温度计的玻璃泡立在泡沫上,用手来回搓动温度计,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泡沫不断摩擦,他发现温度计的示数明显上升。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温度计的内能增大 B . 此现象说明热传递可以改变内能 C . 与钻木取火的原理相同 D . 能量转化与内燃机的做功冲程相同
以下措施中,不能达到减弱噪声目的的是(   )
A . 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 B . 高架道路两侧建起透明板墙 C . 放鞭炮时用手捂住耳朵 D . 控制汽车尾气的排放指标
有一句歌词:“月亮在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这种描述是以作为参照物。“坐地日行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是以作参照物。
小明利用磁敏电阻为他的自行车设计了一个速度计,磁铁固定在自行车的辐条上,磁敏电阻固定在后车架上,安装示意图如图甲,工作电路如图乙,已知电源电压为6V恒定不变.当磁铁与磁敏电阻Rs靠得最近时阻值为200Ω,磁铁与磁敏电阻Rs离得最远时阻值为400Ω,靠近或远离时的实际电阻在这两者之间变化;当R0两端电压不低于4.5V时电子计数器就能有效计数,低于4.5V就不能产生计数,车轮每转动一圈就计数一次.为保证电子计数器有效工作,电阻R0最小阻值为Ω.某次行驶中,小明发现5分钟恰好完整计数了300次,车轮的周长为3m,则这段时间内自行车行驶的平均速度km/h.

如图所示是“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

图片_x0020_100025

  1. (1) 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应沿方向拉着物块做运动。
  2. (2) 请在虚线框中为该实验设计表格,记录数据。

    图片_x0020_100026

  3. (3) 分析图甲、丙,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F3 , 说明:一定时,,滑动摩擦力越大。
关于核能和太阳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现有核电站是利用聚变来发电的 B . 核能是一次能源,也是可再生能源 C . 太阳能来源于太阳内部氢核的裂变反应 D . 太阳能是未来理想能源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声音是由于物体的 而产生的,敲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面后,锣声停止,这是因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