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 历史与社会

有一个民族的人民居住在平均海拔4 000多米的高原上,喜食糌粑和青稞酒,献“哈达”是他们最常见的一种礼节。这个民族是    (    )


A . 回族    B . 藏族 C . 维吾尔族 D . 蒙古族
口号和名词往往是一个时代的见证。热播电视剧《父母爱情》中的“破四旧”“造反有理”“右派”“走资派”等口号和名词应出现在哪一历史时期(    )           
A . 新中国成立初期 B .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C . “文化大革.命”时期 D .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五族共和歌》】        材料二:二战期间第一个获得美国勋章的中国军人

材料三:1943年美国对华政策是:对中国我们有两个目标。第一是有效的联合作战。第二是承认和树立中国为主要大国,在战时和战后与西方三大盟国俄、英、美并驾齐驱,这既是为了准备一个战后组织,也是为了在东方建立稳定和繁荣。”

——《科德尔·赫尔回忆录》

  1. (1) 结合史实说明当时是如何“揖美追欧,旧邦新造”的?
  2. (2) 哪一文件的签署推动了材料三中美“有效联合作战”?
  3. (3) 联系材料二分析材料三中美国“承认和树立中国为主要大国”的原因。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成语更是包含了中国人民无穷的智慧。其中“蜀犬吠日”和“黔驴技穷”的成语典故分别发生在(    )
A . 甘肃省陕西省 B . 福建省浙江省 C . 广东省云南省 D . 四川省贵州省
下列关于华盛顿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是美国最大的经济中心 B . 位于太平洋的西岸 C . 是美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 D . 位于墨西哥湾沿岸
19世纪50年代,英国商人梦想着“只要中国人每人每年需要一个棉织睡帽,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不应求了”。为实现这一“梦想”,英国(    )

①以通商为由发动了鸦片战争

②伙同法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要求清政府增开多个通商口岸

③强迫清政府割让台湾岛等领土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黄河干流含沙量变化图》中关于黄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黄河从中游开始含沙量逐渐增多 B . 桃花峪含沙量达到最高峰是由于这里地势低平泥沙淤积 C . 黄河下游含沙量逐渐增多 D . 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中游的黄土高原
《时报》记载:“是故今日之列国,对于此次鄂(湖北)乱,苟能严守中立,相约不肯发难,则此次革命结果,无论两造孰胜孰败,吾国民皆知感激大义……”。材料反映的事件是(    )
A . 太平天国运动 B . 国民革命运动 C . 辛亥武昌首义 D . 八一南昌起义
下列对“古代中国经济发展”这一主题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 唐朝商业繁荣,出现了市、坊分开的局面 B . 宋朝时期出现“苏湖熟,天下足”谚语 C . 明朝从南美洲引进粮食作物—玉米和甘薯 D . 清朝闭关锁国政策杜绝一切对外贸易
下表显示的中美贸易趋向,对其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年份

美国对华出口(百万美元)

中国对美出口(百万美元)

1972

60

32

1975

304

156

1978

865

324

A . 中美关系正常化 B .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 C . 中美建交 D . 冷战结束
如下图中海峡是海洋运输的重要通道,图中甲、乙、丙、丁中代表亚洲和北美洲分界线白令海峡的是(    )

A . B . C . D .
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山区一般是指(    )

A . 山地和高原 B . 山地和丘陵 C . 丘陵和高原 D . 山地、丘陵和崎岖的高原
如果你有幸穿越时空回到清朝,你可能看到的情景有(    )

①郑和率领船队下西洋               ②皇帝选调亲信设立军机处

③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④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倭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④ D . ②③
面临亡国灭种的危局,中华民族仁人志士反复思考“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下图是某同学绘制的“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思维导图。图中空白处应填写(    )

A . 洋务运动 B . 尊孔复古 C . 实业救国 D . 戊戌变法
邓世昌黄海海战反映了中国近代遭受的一次侵略战争,这次战争是指(   )
A . 鸦片战争 B . 甲午中日战争 C . 第二次鸦片战争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一位同学制作了知识结构图(如下图) ,其中空白处分别应填入的是(    )

A . 第一次世界大战  巴黎和会 B . 第一次世界大战  雅尔塔会议 C . 第二次世界大战  巴黎和会 D . 第二次世界大战  雅尔塔会议
今年暑假,宁宁乘火车到西藏旅游。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_x0000_i1029

  1. (1) 宁宁到西藏后,可以看到主要的优良牲畜品种是(    )
    A . 滩羊 B . 三河马 C . 细毛羊 D . 牦牛
  2. (2) 火车上了高原后,宁宁体会到了人们说的“到了昆仑山,气息已奄奄”。从地理角度分析,其中主要原因是青藏高原(    )
    A . 地势高 B . 地势低 C . 气温高 D . 人烟稀少
地球表面的陆地面积约为(  )
A . 5.1亿平方千米 B . 40000平方千米 C . 1.5亿平方千米 D . 3.6亿平方千米
为了使我国“神舟号”系列宇宙飞船安全着陆,一般选择地形开阔、云量少、晴天多、人口稀疏的地点,你觉得下列地点较为适合的是(    )
A . 成都平原 B . 长江中下游平原 C . 华北平原 D . 内蒙古高原
1882年,意大利加入德奥军事同盟,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它又加入协约国对德作战,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 . 意大利不守信用 B . 列强之间的关系以自身利益为转移 C . 协约国战争具有一定的正义性 D . 同盟国内部不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