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中考 

初中 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

请回答:

  1. (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国家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什么制度?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是哪个?
  2. (2) 国家为什么要推行这一制度?推行这一制度的意义是什么?
  3. (3) 20世纪末,为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中央做出了怎样的决策?为推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国家还采取了什么行动?
《全球通史》中说:“正如整个世界感受过斯蒂芬森的机车、富尔顿的汽船……的影响一样,它也感受到《独立宣言》和《共.产.党宣言》的影响。”这强调的是( )
A . 传统思想顽强地对抗者工业化对全球的影响 B . 西方民主和社会主义思想影响着世界历史进程 C . 经济全球化是由先进交通工具的创制引发的 D . 资本主义经济思想很快被世界接受并实践
五四运动中,成为运动主力的是(    )
A . 农民阶级 B . 工人阶级 C . 民族资产阶级 D . 先进青年知识分子
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涌现出大批先进人物。被誉为“两弹元勋”的是(    )

A . 邓稼先 B . 李四光 C . 王进喜 D . 袁隆平
“因为辛亥革命,中国人的脑袋与双膝不再为磕头而准备着,而是为思考问题、为走路而准备着。”这句话的主要含义是,辛亥革命(            )
A . 推动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B . 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C . 促进了民主平等意识的觉醒 D . 结束了中国的封建制度
如图是古代四大文明分布示意图,C处所在地区代表性的文化是(    )

A . 基督教 B . 金字塔 C . 种姓制度 D . 青铜器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什么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始呢?……回答是,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有人这样描述20世纪初世界经济联系的状况:伦敦的居民可以在1911年的某天,一边喝下午茶,一边打电话订购世界上任何产品,并放心地等着这些东西送到自家门口;同时,他也可以把自己的财富投资到地球任何角落的自然资源开发和新的冒险事业中。

材料三:有人认为,(经济)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用来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敲门砖”,是新殖民主义的一种形式,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团结起来,抵制全球化。

——摘编自江时学《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

  1. (1) 材料一为什么认为1500年是世界历史的开始?这得益于历史上的哪一事件?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初世界经济联系的状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 (3) 材料三揭示了什么问题?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经济全球化?

下侧地图所示现象对三国两晋南北朝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

A . 促进了民族融合 B . 丰富了发展了中华文明 C . 完成了全国经济重心南移 D . 加速了少数民族封建化
学生甲:“堂堂中原王朝,在没有战败的情况下与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妥协议和,不仅称兄道弟,还岁币绢帛,这难道不是一种耻辱?”学生乙:“客观上说,这次议和取得了通过战争没有取得的结果。之后的一百多年里,双方之间再无大规模战事,礼尚往来、榷场贸易、互通有无,不也造福百姓?”据此可知,两位同学谈论的“议和”出现在下列哪两个政权之间(   )

A . 宋、辽 B . 宋、夏 C . 宋、金 D . 辽、夏
比较法是我们学习历史常用的方法。汉光武帝与汉文帝采取的相同措施有(  )

①三十税一       ②取消苛捐杂税      ③整顿吏治      ④提倡节俭。

A . ①④ B . ②③ C . ①② D . ③④
“我来自元谋,你来自周口,牵起你毛茸茸的手,爱让我们直立行走。”这是网络上颇为流传的诗句,如果要考察“来自周口”且能“直立行走”的远古人类,应该要去(  )
A . 陕西省 B . 云南省 C . 浙江省 D . 北京市
日本在西方坚船利炮的冲击之下,由一群有知者组成“萨长土肥”藩士成立的新政权在戊辰战争中消灭德川幕府和反抗者,推行版籍奉还,结束长达六百多年的武士封建制度,以藩阀和资本家取代武士阶级的统治。这主要用来佐证的时代主题是(   )
A .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大 B . 日本的幕府割据与内战 C .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D . 亚非拉的民族民主革命
“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者平等以有参政权。……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材料出自哪一政党的誓词(  )

A . 中国兴中会 B . 中国同盟会 C . 中国国民党 D . 中国共.产.党
它“展示了一幅宏伟的建设蓝图,是新中国的建国纲领,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宪法前,它具有国家临时宪法的作用……”这里的“它”是指(    )

A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 . 《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 D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制度创新是人类发展水平和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材料二:“禹传子,家天下”

材料三:“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材料四: 如图所示

材料五: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

---《凤凰网》

请回答:

  1. (1) 材料一中“天下为公,选贤任能”反映的是史前时期哪种更替首领位置的制度?
  2. (2) 材料二反映出更替首领的办法有了什么新变化?材料三描述的是西周实行的什么制度?
  3. (3) 材料四表明秦朝实现统一后,创立了怎样的政治制度?在地方上,推行的行政制度是什么?图中①空缺处应该填什么官职?
  4. (4) 依据材料五,概括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
据统计,仅1500-1650年的150年间,西班牙就在美洲搜刮了1.6万吨白银和180吨黄金;15-19世纪的近400年间,黑奴贸易使非洲丧失了上亿的人口。这主要反映了(   )
A . 三角贸易的互利性 B . 原始积累的重要性 C . 商品贸易的普遍性 D . 殖民活动的野蛮性
下图反映的是中英《天津条约》签字时的情景,下列与此条约无关的内容是(   )

A .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B . 增开天津为商埠 C . 外国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D . 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各国变法,都是经过流血才成功的。中国还没有人流血,让我来作第一个吧” 其中的“我”是(  )

 

伊斯兰教第一大圣寺是________________;巴黎最古老最高大的天主教堂是________________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要拥护那德先生(即democracy),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即science ),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l)材料所反映的陈独秀先生宣传的核心思想是什么?这是哪一运动的核心思想?

2)这场运动中的代表人物在语言文字方面力倡白话文,开展了文学革命,并影响至今。请举出这一时期的一例代表作品。提倡白话文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有哪些?

3)这一运动兴起后,哪些史实彰显了“德先生和赛先生”带给中国社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