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考 

高中 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苏轼的意义

苏轼作为诗、文、书、画无所不能,异常聪明敏锐的文艺全才,是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文人们最亲切喜爱的对象。其实,苏的文艺成就本身并不算太高,比起屈、陶、李、杜,要逊色一筹。画的真迹不可复见,就其它说,则字不如诗文,诗文不如词,词的数量也并不算多。然而他在中国文艺史上却有巨大影响,是美学史中的重要人物,道理在哪里呢?我认为,他的典型意义正在于,他是上述地主士大夫矛盾心情最早的鲜明人格化身。他把上述中晚唐开其端的进取与退隐的矛盾双重心理发展到一个新的质变点。

苏轼一方面是忠君爱国、学优则仕、抱负满怀、谨守儒家思想的人物,无论是他的上皇帝书、熙宁变法的温和保守立场,以及其它许多言行,都充分表现出这一点。这上与杜、白、韩,下与后代无数士大夫知识分子,均无不同,甚至有时还带着似乎难以想像的正统迂腐气(例如责备李白参加永王出兵事等等)。但要注意的是,苏东坡留给后人的主要形象并不是这一面,而恰好是他的另一面。这后一面才是苏所以为苏的关键所在。苏一生并未退隐,也从未真正“归田”,但他通过诗文所表达出来的那种人生空漠之感,却比前人任何空头上或事实上的“退隐”、“归田”、“遁世”要更深刻更沉重。因为,苏轼诗文中所表达出来的“退隐”心绪,已不只是对政治的退避,而是一种对社会的退避;他不是对政治杀戮的恐惧哀伤,已不是“一为黄雀哀,涕下谁能禁”(阮籍),“荣华诚足贵,亦复可怜伤”(陶潜)那种具体的政治哀伤(尽管苏也有这种哀伤),而是对整个人生、世上的纷纷扰扰究竟有何目的和意义这个根本问题的怀疑、厌倦和企求解脱和舍弃。这当然比前者又要深刻一层了。前者(对政治的退避)是可能做到的,后者(对社会的退避)实际上是不可能做到的,除了出家做和尚。这便成了一种无法解脱而又要求解脱的对整个人生的厌倦和感伤。

这种整个人生空漠之感,这种对整个存在、宇宙、人生、社会的怀疑、厌倦、无所希冀、无所寄托的深沉喟叹,尽管不是那么非常自觉,却是苏轼最早在文艺领域中把它充分透露出来的。

宋人笔记中传说,苏作了上面所引的最后那首小词后,“挂冠服江边,挐舟长啸去矣。郡守徐君猷闻之惊且惧,以为州失罪人,急命驾往谒,则子瞻鼻鼾如雷,犹未兴也”(《石林避暑录话》),正睡大觉呢,根本没去“江海寄余生”。本来,又何必那样呢?因为根本逃不掉人世大罗网。也许,只有在佛学禅宗中,勉强寻得一些安慰和解脱吧。正是这种对整体人生的空幻、悔悟、淡漠感,求超脱而未能,欲排遣反戏谑,使苏轼奉儒家而出入佛老,谈世事而颇作玄思;于是,行云流水,初无定质,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这里没有屈原、阮籍的忧愤,没有李白、杜甫的豪诚,不似白居易的明朗,不似柳宗元的孤峭,当然更不像韩愈那样盛气凌人不可一世。苏轼在美学上的追求是一种朴质无华、平淡自然的情趣韵味,一种退避社会、厌弃世间的人生理想和生活态度,反对矫揉造作和装饰雕琢,并把这一切提到了某种透彻了悟的哲理高度。无怪乎在古今诗人中,就只有陶潜最合苏轼的标准了。只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味,欲辨已忘言”的陶渊明,才是苏轼所愿顶礼膜拜的对象。终唐之世,陶诗并不显赫,甚至也未遭李、杜重视。直到苏轼这里,才被抬高到独一无二的地步。并从此之后,地位便巩固下来。苏轼发现了陶诗在极平淡朴质的形象意境中,所表达出来的美,把它看作是人生的真谛,艺术的极峰。千年以来,陶诗就一直以这种苏化的面目流传着。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苏轼传达的就是这种携带某种禅意玄思的人生偶然的感喟。尽管苏轼不断地进行自我安慰,时时现出一副随遇而安的“乐观”情绪,“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鬓微霜,又何妨?”但与陶渊明、白居易等人毕竟不同,其中总深深地埋藏着某种要求彻底解脱的出世意念。无怪乎同样具有敏锐眼光的朱熹最不满意苏轼了,他宁肯赞扬王安石,也决不喜欢苏东坡。王船山也是如此。他们都感受到苏轼这一套对当时社会秩序具有潜在的破坏性。苏东坡生得太早,他没法做封建社会的否定者,但他的这种美学理想和审美趣味,却对从元画、元曲到明中叶以来的浪漫主义思潮,起了重要的先驱作用。知道《红楼梦》中的“悲凉之雾,遍被华林”,更是这一因素在新时代条件下的成果(参看本书《明清文艺思潮》)。苏轼在后期传统美学上的深远的典型意义,其实就在这里。

(选自李泽厚《美的历程》,有删节)

  1. (1) 下列叙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苏东坡留给后人的主要形象是:他虽一生并未退隐,也从未真正“归田”,但他退隐的欲望比任何前人要更深刻更沉重。 B . 苏轼诗文中所表达出来的“退隐”心绪,不是对政治的退避,也不是对政治杀戮的恐惧哀伤,而是一种对社会的退避。 C . 朱熹因为感受到苏轼这一套对当时社会秩序具有潜在的破坏性,所以最不满意苏轼了。 D . 苏轼在写下《临江仙》这首词后居然睡大觉,根本没去“江海寄余生”。主要是因为他已在佛学禅宗中寻得一些安慰和解脱。
  2. (2) 下列推断错误的一项是(    )
    A . 《赤壁赋》所透露的人生感伤和强作慰藉以求解脱的心绪、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苏轼对人生空漠感,对整个宇宙、人生、社会的怀疑和无可寄托感。 B .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鬓微霜,又何妨”这些诗句显露苏轼自我安慰,表现出一副随遇而安的”乐观”情绪,但内心总有着某种要求彻底解脱的出世意念。 C . 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味,欲辨已忘言”等诗句正契合了苏轼所追求的质朴平淡的审美趣味和退避社会的人生理想。 D . 苏轼内心深藏着某种要求彻底解脱的出世意念是反封建社会的,是超越时代的进步思想。
  3. (3) 下列诗句不能表现苏轼“整个人生空漠之感,对整个存在、宇宙、人生、社会的怀疑、厌倦、无所希冀、无所寄托的深沉喟叹”的一项是(   )
    A .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B .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C .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D .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各题。

米的恩典

甘典江

    ①在所有的汉字当中,我最敬重的一个字,是“米”。

    ②甲骨文中,“米”字像琐碎纵横的米粒,典型的一个象形字。《说文解字》曰:“米,果实也。象禾实之形。”意思是,米是谷物和其他植物去壳后的籽实。

    ③断奶之后,我们开始要吃饭了。民以食为天,说明吃饭是天大的事。多少年以来,中国人见面都要问候一句:“吃了吗?”难怪古代的圣人早就明察:仓廪实而知礼节。

    ④吃饭要靠天,更要靠地。没有谁能够管得了天,但是,地,却是被人牢牢控制住了。

    ⑤在中国的传统中,土地是万有之源,万物都从中孕育化生。《易经》云:“安土敦乎仁,故能爱。”安土便能乐业,就会诞生故乡,同时,还象征着淳朴的道德选择与坚守的精神意志。土地联系着历史与道德、政治与民生,而其中的媒介与命脉,即是白花花香喷喷的米。一切财富与权力,最终,都可以通过米来衡量与转化,以“石”计量。

    ⑥广义的“米”,包括稻米、高粱、玉米、小米、黄米等等,一般而言,主要指稻米,即大米。在南方,稻田随处可见,甚至在陡抖的山坡上,也被开垦出一圈一圈的梯田。在雾气中,在月光下,那些成片的梯田,像大地的行为艺术,在视觉上极为震撼,彰显着人的力量和创意。

    ⑦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母亲带我去粮店买米,揣着一册购粮本。彼时,每个人的粮食,都是一个定数,有钱也多买不到一两。卖米的工作人员常常带着居高临下的目光,我们则像是等待赈济的灾民,需要他们来拯救。我突发恐惧:要是哪天他们关门不卖米了,我们又怎么办?

    ⑧幸好,某一天,人们又做起了交易,在农贸市场,大米开始自由流通,只要有钱,想买多少买多少。望着那些被解放了的大米,我觉得生活才真正开始。

    ⑨吃饱饭后,人性苏醒了。接着,我们各式各样的欲望,日益膨胀。不知不觉之间,人们见面,不再问候吃饭,而是关心挣钱发财。很快,米的命运也发生了变迁,它们被包装进入超市。在某种意义上,这时候的米,面目全非,与土地紧密的关系已经断裂。顾客从一袋米中,看不到四季的替换,闻不着泥巴、雨水和阳光的气味,也无视农夫的喘息与农妇的忧伤。可怜的米,被抽象成了一种消费符号。

    ⑩每次不得不去超市,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我都在猜想:假如苏格拉底看到这一切,不知还会发出怎样的感叹。在两千多年前,他就对物质消费不屑一顾:“我们的需要越少,就越接近神。别人为食而生,我为生而食。”也就是,对于这位伟大的哲学家来说,他只需要粮食即可生存,生活更重要的是精神与理性。

    ⑪许是因为苏格拉底的提醒,我开始尽量少去超市,实在要去,也要扪心自问一番:是不是因为听从了大米的召唤?我越来越相信:过度的物质消费,是一种恶习,甚至,是对人类独立于物质的高贵精神的冒犯。

    ⑫每一粒大米,无论是干瘪的还是饱满的,一起经历了四季的轮回,演绎了生命的涅槃,见证过土地的馈赠,追逐过阳光雨露,都领受了人的安抚和神的祝福。在此意义上,它们都是平等的,都有权利进入人的胃,化为人的血肉与精气。

    ⑬联想到米的“远亲” ——麦子。西方人眼中的麦子具有神性,因为麦子经过“施洗”已经脱胎换骨,变成了有信仰的面包,荣升为基督的圣餐。我想,倘若真有神灵可以降福于诸般良善与恩惠、纯洁与正义,那么它可以启示麦子,同样也能祝福大米。

    ⑭粮食是至善至美的对象,敬畏粮食,就是遵守心灵的律法,可以凭此找回自我,梳结人与大地的伦理,并抵达感恩的故乡。

    ⑮从一粒大米的恩典中,我领受了永恒的充实与安宁。

(选自2014年6月4日《人民日报》)

  1. (1) 文章由“米”主要联想到了哪些与之相关的内容?试简要归纳。
  2. (2) 文中画线一段有什么作用?试作简要分析。
  3. (3) 综观全文,分析文章结尾句中划线词“恩典”的内涵。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各题。

莎衣

杨朴

软绿柔蓝著胜衣,倚船吟钓正相宜。

蒹葭影里和烟卧,菡萏香中带雨披。

狂脱酒家春醉后,乱堆渔舍晚晴时。

直饶紫绶金章贵,未肯轻轻博换伊。

【注】①莎衣:即蓑衣。②直饶:犹纵使,即使。③紫绶金章:绶,系印环的丝带。金章,金质的官印。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 . “软绿柔蓝”写出了蓑衣的特点。“绿”“蓝”写色彩鲜明,“软”“柔”点明质地轻柔。 B . “倚船吟钓正相宜”,意思是在船上,一边吟诗一边钓鱼,正是最合适的搭配。 C . 颔联中“蒹葭”指芦苇,“菡萏”指荷花,从视觉和嗅觉的角度描写了一幅雨中美景图。 D . 颈联写醉后和晴时脱蓑衣的情形,表现出诗人无拘无束、洒脱不羁的个性。 E . 尾联“未肯轻轻博换伊”的“伊”指的是“紫绶金章”,表现了诗人视官爵如敝屣的思想。
  2. (2) 诗歌尾联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宋】黄庚

芳事阑珊三月时,春愁惟有落花知。

柳绵飘白东风老,一树斜阳叫子规。

暮春山间

【宋】黄公度

缓步春山春日长,流莺不语燕飞忙。

桃花落处无人见,濯手惟闻涧水香。

两首诗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诗中情感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pù)        舟(jì)       马(yú)       日参乎己(xǐng) B . 牙(zhǎo)     步(kuǐ)     蓝(liǎo)     金就则利(lì) C . 马(nǔ)        骐(jì)       洞(xué)     金石可(lóu) D . 而望(qì)     须(yú)     二(áo)       而不舍(qì)
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诗人说  在东方似是晨曦初露  乍回身,已是大地明亮   这正可引来描述我突然想起你已是十八岁的心情   你也许会笑我    我就是那么时常把你看作缠绕身边的孩子呢

A . :“   ,  。” 。  ,  ! B . :“   , ”。  ,  ,  ! C . :“   , ”。  ,  ,  。 D . :“   , 。”  。  ,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陶潜字渊明,或云字深明,名元亮。浔阳柴桑人,晋大司马侃之曾孙也。少有高趣,宅边有五柳树,故尝著《五柳先生传》,云:“先生不知何许人,不详姓字。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欣然忘食。性嗜酒,而家贫不能恒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其自序如此。盖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

    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而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偃卧瘠馁有日矣,道济谓曰:“夫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对曰:“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道济馈以粱肉,麾而去之。

    后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不以家累自随,送一力给其子,书曰:“汝旦夕之费,自给为难,今遣此力,助汝薪水之劳。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公田悉令吏种秫稻,妻子因请种粳,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

  1. (1)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少有高                趣:志趣 B . 而家贫不能得                恒:经常 C . 如也                晏:平静、安定 D . 盖以自                况:情况
  2.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 ①每有意,欣然忘食         ②天大雨,道不通 B . ①或酒招之,造饮辄尽       ②且焉土石 C . ①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     ②便扶向路,处处 D . ①此亦人子也,可善之       ②公等雨,皆已失期
  3. (3) 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陶潜“不慕荣利”的一组是(    )

    ①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②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

    ③道济馈以粱肉,麾而去之   ④不以家累自随,送一力给其子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4. (4)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陶渊明喜欢饮酒,但不善饮,家里穷得不能经常喝到,亲朋便摆酒招待他,他每次必醉,喝醉了就走。 B . 陶渊明亲自种田耕地,以至累得体弱生病,也不愿做官。 C . 江州刺史檀道济想让陶渊明出来做官,并讲了一番贤能之士处世的道理,可是陶渊明却不为所动。 D . 陶渊明做彭泽令是为了养家糊口,所以当官后便带上全家,并分配给儿子一个仆人来服侍他。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成熟

(美)谢立安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我家的那本经满满地记着我家老二凯的叛逆。凯已经大半年不和我说话了。

“你回家过感恩节吗?”

快感恩节了,我再一次尝试着以手机短信这种古老、也是凯接受的唯一方式,去接通我们之间的联系。

“再说。”凯回复道。

这也是凯这半年回复我的唯一单词。总是以太忙为由拒绝接我的电话和所有社交媒体联系渠道。即使是短信也不肯恩赐再多一个字。

我心里愤愤不平,养儿这么大,就对我这个态度?气愤之余,心想,能回一个字总比一声不吭好,至少知道他还好。这年头,新冠肆虐,能健康活下来已经不错了。

这半年被疫情憋在家里,自由支配的时间多了,我常在想,在养儿方面我到底做错了什么?

当年申请大学,他妈一直希望他报哈佛、耶鲁等名校。可他和高中几个好友自作主张决定只上北卡大学教堂山分校。不上名校就不上吧,可最气人的是还要顶嘴:“你自己没考上名校,想要我圆你的梦啊?”

大学毕业前,他妈跟他谈话:“你本科没去名校就算了,我也不计较。剩下几个月好好准备一下考研。你看谁谁家孩子,也是北卡大学教堂山分校毕业,去了哈佛读研。”

“我不是别人家的孩子,也不打算考研。”凯反唇相讥。他最反感的就是他妈妈老拿别人家孩子说事。

凯说到做到,真的没考研。挑了一个离我们最远的西部城市西雅图找了一份亚马逊的工作,远走他乡。

转眼快两年过去了,他很少回家,跟我们沟通也不多。2020年3月美国的新冠肺炎疫情首先从西雅图暴发。这又让我们替他担心。正好亚马逊号召员工回家工作,于是好说歹说把他劝回家了。

趁一起在家这机会,他妈又时不时提醒他考研。家里好不容易轻松下来的气氛顿时又开始凝固。

6月初,凯说因为要去参加一个同学的婚礼,他决定回西雅图。

“疫情这么严重,这时回西雅图怎么能行?参加婚礼不是更危险吗?”我们一致劝他别去。

凯给了一大堆理由:同学情谊重要,婚礼有人数限制,在户外举办,符合政府防疫规定,路上他会保护好自己,等等。要我们别为他担心。

我们想继续劝阻他,可每次都以我们不再坚持己见收场。

那天我把他送到机场。他一路无语。我预感冷战即将开始,也就没多说,只是默默地给他整理了一下口罩,拍拍他的肩膀,让他路上多小心。

凯离开罗利之后,他妈妈成天为他担心,可又不去给儿子打电话,总是要我去联系。我得到的回复总是一个词“再说”。虽然我自认为挺想得开的,不像凯他妈那样有名校情结,但儿子关闭微信等社交软件、不愿跟我沟通这件事渐渐成了我心里一个梗。凯到底在干什么?为什么拒绝和我沟通?

在信息时代,我忽然想起了互联网的人肉搜索功能。毕竟我手里有他的个人信息。输入相关凯的词条,一条条有关凯的信息映入眼帘。

9月1日美国各大媒体报道:亚马逊无人机业务获得美国航空管理局适航批准,凯被任命为该项目技术总负责。

10月1日凯被评为亚马逊优秀员工,技术职称一年内提升了两级。

这期间亚马逊内部批准了他向美国专利局提交的两项发明专利,并授予他亚马逊发明家称号。

在工资上,他已远超过我了。

掌握了他这段时间的行踪,我准备尝试着以新的方式跟他好好沟通一下,改变一下自己的态度。说来也巧,那天晚上凯主动打来电话,要我帮他预订感恩节前一天回罗利的机票。

凯回家已整整一个月,昨天凯拿着他心仪的一所藤校计算机系的研究生提前录取和奖学金通知对他妈说:“这是我花6个月时间给妈妈准备的新年礼物。”

孩子长大懂事了。

可他妈妈这时却突然哽咽无语。

“妈妈谢谢你的礼物!这些年妈妈一直希望你进藤校,谢谢你圆了妈妈的梦想!虽然妈妈一直觉得是为你着想,但你念不念藤校已经不重要了。你为此付出太多。请原谅妈妈!无论下一步你的人生怎么走,是继续工作还是读研,妈妈都支持你。你的人生你做主。望你倾听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去追求你自己的梦想。你已经很优秀,今后妈妈只希望你做健康快乐的自己!”凯他妈今天像换了个人似的,发出以前从没发出过的感慨。

我忽然觉得是孩他妈成熟了。

(有删减)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文题目中的“成熟”,前半部分好像只是指向凯,说他不成熟,不理解父母对他的期望,但是结尾让我们发现原来也是指向母亲。 B . 凯重回西雅图,给了父母一大堆理由,这说明凯还是理解父母之心的,因为这理由能用来打消父母对他的担心,而且虑事还算周全。 C . “他妈妈这时却突然哽咽无语”,这既因为妈妈担心儿子的安全,也因为妈妈突然间内心充满自责,为自己当年逼迫儿子感到愧疚。 D . 作品中的“我”是丈夫也是父亲,是故事的见证者也是故事的讲述人,他表现得理性克制,积极尝试与儿子沟通,又不使关系僵化。
  2. (2) 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文中划线句子“谢谢你圆了妈妈的梦想”含意的理解。
  3. (3) 凯与父母之间存在着沟通障碍,造成这一家庭问题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按摩着嗅觉的每一个细胞……这是陶氏花园这座百年私家园林带给我们的惊喜。
①蜜蜂嗡嗡地忙着采集花蜜,花香混着泥土的芬芳
②人们很难把这些春意盎然的词汇与北方的秋天联系在一起
③尽管秋天的气温已经降至十度以下
④陶氏花园里的花依然在争奇斗艳
⑤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百花齐放
⑥但陶氏花园却做到了

A . ①②⑥④③⑤ B . ⑤②⑥③④① C . ⑤③④②⑥① D . ①④③②⑥⑤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李白《蜀道难》一诗中,在结尾“”的长叹中,我们似乎感受到了诗人对功业难成的一声叹息。
  2. (2) 欧阳修《醉翁亭记》中“”两句以色彩鲜明的语言,描绘了春夏之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两办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为实现乡村善治指明了方向和路径。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实现乡村善治,要在“德治”上下很大工夫 , 以德治扬正气。【乙】乡村社会是个熟人社会,加强德治是开展乡村治理的先天优势,也是降低社会治理成本、实现“治理有效”目标的必由之路。乡村治理要达到一种春风化雨的效果,就要深入挖掘熟人社会中的道德力量,在农村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丙】通过制定村规民约,村民道德公约等自律规范,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农民爱党爱国、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德润民心天下安。坚持以德治扬正气,乡村治理就有了根与魂,乡村社会才会更有人情味,才能长治久安

  1. (1) 文段中的画线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关于 B . 工夫 C . 春风化雨 D . 长治久安
  2. (2) 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A . B . C .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冷浪漫》精选了“科学松鼠会”多位作者的作品,深入浅出地①   读者讲述了与生命、生活密切相关,②   鲜为人知的科学知识。它③   通俗化的语言,对那些“冷冰冰”的科学知识进行生动活泼的诠释,让深奥的理论一下子变得通俗易懂;对重点部分要言不烦,④   不乏真知灼见,读来着实受益匪浅,这是很多类似的著作很难相媲美的亮点。这些文章,⑤   给人以科学的教益,⑥   给人以美的享受。

A . 替      又      用      也      不仅       还 B . 为      却      以     其中      既        也 C . 向      而      把      却     不仅仅     而且 D . 对      /       借     的确       /        又
下列词组的结构类型是主谓结构的是(   )
A . 油盐酱醋 B . 借一本书 C . 水声淙淙 D . 你们三位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祭常山回小猎

苏  轼

青盖前头点皂旗,黄茅冈下出长围。弄风骄马跑空立,趁兔苍鹰掠地飞。

回望白云生翠谳 , 归来红叶满征衣。圣朝若用西凉簿 , 白羽犹能效一挥。

注释:①诗作于密州知州任上。是年十月,诗人到郡城南二十里的常山祈雨,回来路上和同官在常山东南的黄茅冈举行了一次习射会猎。②翠谳:苍翠的山峰,指常山。③西凉薄:晋将军谢艾,本书生,善用兵,胜仗无数。④白羽,即白色的羽扇,儒将所持。

  1. (1) 此诗颈联写景有什么作用?尾联用典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2. (2) 诗人在颔联剪取两个猎射场面进行精细描写,请从炼字的角度作简要赏析。

下列全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①女也不爽    ②夙兴夜寐          ③夫人之相与    ④长太息以掩涕

⑤复得返自然  ⑥亦将有感于斯文    ⑦处分适兄意    ⑧感慨系之矣

A . ①③⑤⑦⑧ B . ①③④⑥⑦ C . ②③⑤⑦⑧ D . ②④⑤⑥⑧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在部分舆论看来,本属于全民娱乐、全民福利的春晚,用广告践踏公众眼球给公众添堵,使春晚这台公共节目丧失了“公共性”,挑战的是国家电视台的职业操守。 B . 只有产品在优胜劣汰中竞争而出,才能形成真正的品牌效应,一些总是试图经由“借衣”来进行自救的乳企,它们并非不知道这一点。 C . 每天,全球有5.5亿用户操着75种不同的语言在Facebook上浏览、评价和分享,全部用户每月耗费在这个社交网站上的时间总计高达7000亿分钟。 D . 随着4G时代的到来,使多数运营商将通过提高套餐门槛、超出后限速计费等资费策略对流量业务进行整合经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赵广汉字子都,涿郡蠡吾人也。少为郡吏、州从事,以廉洁通敏下士为名。举茂材,平淮令。察廉为阳翟令。以治行尤异,迁京辅都尉,京兆尹。会昭帝崩,而新丰杜建为京兆掾,护作平陵方上。建素豪侠,宾客为奸利,广汉闻之,先风告。建不改,于是收案致法。中贵人豪长者为请无不至,终无所听。宗族宾客谋欲篡取,广汉尽知其计议主名起居,使吏告曰:“若计如此,且并灭家。”令数吏将建弃市,莫敢近者,京师称之。是时,昌邑王征即位,行淫乱,大将军霍光与群臣共废王,尊立宣帝。广汉以与议定策,赐爵关内候。迁颖川太守。郡大姓原、褚宗族横恣,宾客犯为盗贼,前二千石莫能禽制。广汉既至数月,诛原、褚首恶,郡中震栗。广汉为人强力,天性精于吏职。见吏民,或夜不寝至旦。尤善为钩距,以得事情。钩距者,设欲知马贾,则先问狗,已问羊,又问牛,然后及马,参伍其贾,以类相准,则知马之贵贱不失实矣。唯广汉至精能行之他人效者莫能及郡中盗贼闾里轻侠其根株窟穴所在及吏受取请求铢两之奸皆知之。长安少年数人会穷里空舍谋共劫人,坐语未讫,广汉使吏捕治具服。富人苏回为郎,二人劫之。有顷,广汉将吏到家,自立庭下,使长安丞龚奢叩堂户晓贼,曰:“京兆尹赵君谢两卿,无得杀质,此宿卫臣也。释质,束手,得善相遇,幸逢赦令,或时解脱。”二人惊愣,又素闻广汉名,即开户出,下堂叩头,广汉跪谢曰:“幸全活郎,甚厚!”送狱,救吏谨遇,给酒肉。至冬当出死,豫为调棺,给敛葬具,告语之,皆曰:“死无所恨!”初,大将军霍光秉政,广汉事光。及光薨后,广汉心知微指,发长安吏自将,与俱至光子博陆候禹第,直突入其门,索私屠酤,椎破卢罂,斧斩其门关而去。时,光女为皇后,闻之,对帝涕泣。帝心善之,以召问广汉。广汉由是侵犯贵戚大臣。地节三年,广汉使所亲信长安人为丞相府门卒,令微司丞相门内不法事。司直萧望之动奏:“广汉摧辱大臣,欲以劫持奉公,逆节伤化,不道。”宣帝恶之。下广汉廷尉狱,广汉竞坐要斩。广汉虽坐法诛,为京兆尹廉明,威制豪强,小民得职。百姓追思,歌之至今。

(选自《汉书·赵尹韩张两王传》,有删减)

【注】①平陵方上:平陵,汉昭帝陵墓。方上,陵墓的方顶。

  1. (1)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唯广汉至精能行之/他人效者莫能/及郡中盗贼/间里轻侠/其根株窟穴所在及吏受取请求/铢两之奸/皆知之 B . 唯广汉至精能行之/他人效者莫能及/郡中盗贼/间里轻侠/其根株窟穴所在/及吏受取请求铢两之奸/皆知之 C . 唯广汉至精能行之/他人效者莫能及/郡中盗贼/间里轻侠/其根株窟穴所在及吏受取请求/铢两之奸/皆知之 D . 唯广汉至精能行之/他人效者莫能/及郡中盗贼/间里轻侠/其根株窟穴所在/及吏受取请求铢两之奸/皆知之
  2. (2) 下列对文中划线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守,有守卫、防守之意,文中指秦汉时郡的长官,后来用作刺史、太守的简称。 B . 宾客,汉时投靠在贵族、官僚、豪强门下为主人奔走效命的一种非同宗的依附者。 C . 二千石,汉代官员的禄等级,每月得百二十斛。后称郎将、郡守和知府为两千石。 D . 长安,为“长治久安”之意,“丝绸之路”的起点,是西汉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赵广汉治行尤异,为人称道。他担任郡吏、州从事,因廉洁、通达、敏捷、谦虚待士闻名。 杜建纵容宾客谋取不正当利益,他坚决将其当众正法,受到京城百姓称赞。 B . 赵广汉不惧豪强,精于吏职。他担任“京辅都尉”,在数月内诛杀原、褚家族中强横妄为的罪魁祸首,引起震动。他接见官员和百姓,有时通宵达旦,尤其擅长钩距之术。 C . 赵广汉断案如神,善待劫匪。长安少年谋划抢持某人,还没有商议好,他就派人把他们一举擒获。皇宫侍卫苏回被劫,他兑现承诺,善待劫匪,为他们备办棺木。 D . 赵广汉得罪贵戚,招来祸患。霍光死后,他带人查到霍家私自酿酒的证据,砸破炉灶、缶罂,因此得罪当朝贵戚。萧望之弹劾他没有德政,赵广汉最终被处腰斩。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广汉跪谢曰:“幸全活郎,甚厚!”送狱,敕吏谨遇,给酒肉。

    ②宣帝恶之。下广汉廷尉狱,广汉竟坐要斩。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郭生,邑之东山人。少嗜读,但山村无所就正,年二十余,字画多讹。先是,家中患狐,服食器用,辄多亡失,深患苦之。一夜读,卷置案头,狐涂鸦甚,狼藉不辨行墨。因择其稍洁者辑读之,仅得六七十首,心恚愤而无如何。又积窗课二十余篇,待质名流。晨起,见翻摊案上,墨汁浓泚殆尽。恨甚。

    会王生者,以故至山,素与郭善,登门造访。见污本,问之。郭具言所苦,且出残课示王。王谛玩之,其所涂留,似有春秋。又复视涴卷,类冗杂可删。讶曰:“狐似有意。不惟勿患,当即以为师。”过数月,回视旧作,顿觉所涂良确。于是改作两题,置案上,以观其异。比晓,又涂之。积年余,不复涂,但以浓墨洒作巨点,淋漓满纸。郭异之,持以白王。王阅之曰:“狐真尔师也,佳幅可售矣。”是岁,果入邑库。郭以是德狐,恒置鸡黍,备狐啖饮。每市房书名稿,不自选择,但决于狐。由是两试俱列前名,入闱中副车。

    时叶公文章,风雅绝丽,家弦而户诵之。郭有抄本,爱惜臻至。忽被倾浓墨碗许于上,污荫几无余字,又拟题构作,自觉快意,悉浪涂之:于是渐不信狐。无何,叶公以正文体被收,又稍稍服其先见。然每作一文,经营惨淡,辄被涂污。自以屡拔前茅,心气颇高,以是益疑狐妄,乃录向之洒点烦多者试之,狐又尽泚之。乃笑曰:“是真妄矣!何前是而今非也?”遂不为狐设馔,取读本锁箱簏中。旦见封锢俨然,启视则卷面涂四画,粗于指,第一章画五,二章亦画五,后即无有矣。自是狐竟寂然。后郭一次四等,两次五等,始知其兆已寓意于画也。

    异史氏曰:满招损,谦受益。天道也,名小立,遂自以为是。执叶公之余习,狃而不变,势不至大败涂地不止也,满之为害如是夫。

注:①泚:弄脏。②狃:因袭。

选自《聊斋志异·郭生》有删改

  1. (1)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又积窗课二十余篇,待名流             询问 B . 素与郭 , 登门造访                     友好 C . 王谛之,其所涂留,似有春秋           玩味 D . 向之洒点烦多者试之                 记载
  2. (2)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表现郭生虚心和骄傲态度的一组是(    )

    A . 又积窗课二十余篇,待质名流                自以屡拔前茅,心气颇高 B . 又复视浣卷,类冗杂可删                   于是渐不信孤 C . 回视旧作,顿觉所涂良确                   是真妄矣!何前是而今非也 D . 每市房书名稿,不自选择,但决于狐         遂不为狐设馔,取读本锁箱簏中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郭生家中经常闹狐患,丢失了许多东西,不少习作也被弄得污浊不堪,难以阅读, 因此他非常怨恨狐狸。 B . 老友王生前来拜访,郭生向他倾诉了自己的烦恼。王生觉得狐狸不仅无恶意,而且还可以当郭生的老师。 C . 叶公名气很大,郭生珍藏了他的文章抄本,但狐狸却在抄本上泼墨,郭生便明白了叶公的文章并不出色。 D . 郭生屡拔前茅之后,狐狸还是涂抹他的文章。郭生很不以为然,就不再为狐狸设馔,并将读本锁在箱子里。
  4. (4) 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但以浓墨洒作巨点,淋漓满纸。郭异之,持以白王。

    ②郭以是德狐,恒置鸡黍,备狐啖饮。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庄严的南湖书院,书香弥漫,静谧安然。书院正门有一副遒有力的楹联____“细嚼梅花读汉赋,漫研竹露裁唐诗。”历经悠远的岁月,永的联句仍似甘霖点点,滋润着人们的心田。徽州学子在这里开启人生的智慧,幼小的生命被书墨之香慢慢滋养,如一颗颗莲子,绽放成一朵朵璀璨的莲花。饱读诗书、□古通今的学子们走出徽州,展翅高飞,擎天地日月,度人世沧桑。

  1. (1) 文中横线处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破折号 B . 冒号 C . 无标点 D . 逗号
  2. (2) 文中“口”处用字正确的一项是(    )
    A . B . C . D .
  3. (3) “遒”“永”中划线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 jìn    jùn B . jìn    juàn C . jìng   juàn D . jìng   jùn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一个人(zhuó)装不拘礼节,可能表示又对交流沟通的另一方的漠视,但肮脏的牛仔裤与笔挺气派的西装确实会给人以截然不同的印象,因此备受年轻人的青(lài)。 B . 《哈姆莱特》中既有大段(dàng)事人沉痛的独白和以近似旁观者的悠长咏叹,又有唇枪舌剑和刻薄辛辣的讽喻,还有轻狂的市井俚语和放荡的插科打(hùn)。 C . 他始终坚持多种材质媒介的尝试与探索,他的木雕作品留住了材质自然生长的纹理与质感,以大刀阔斧、(zhuō)而不滞的手法保持了雕(zuò)之际的刀痕。 D . 近日,美国硅谷大佬埃隆·马斯克忧心忡(cōng),他高瞻远瞩,大声疾呼:人工智能的发展(qián)力令人惶恐不安,政府得尽快对这种技术加强监管督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