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政治 地理 

高考试题

下图为我国某地所测得的等高线地形图。根据图中信息,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最容易出现泥石流灾害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上图中湖泊附近有一瀑布,瀑布落差32 米,图中湖泊湖面与图示区域最高点之间的相对高度最有可能为( )
A. 520 米 B. 514 米 C. 532 米 D. 540 米
补出下面空缺处。
(1)李白《蜀道难》一诗想象奇特,其中“①_____,②_____”两句写出了连峰之高、绝壁之险,衬托出蜀道之艰难。
(2)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③_____,④_____”两句采用虚实结合手法,表达了词人渴望保家卫国的心理。
(3)苏轼在《赤壁赋》中用“⑤_____,⑥____”两句写出了自己与神仙相交、与明月永存的理想。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移动支付就是用户使用移动终端(通常是手机)对所消费的商品与服务进行支付结算的一种方式。
材料一:当前,移动支付在中国有着庞大的“粉丝群”,人们“挥挥手机”就可以乘地铁、购物、交水电费、买门票、预定车票和酒店……手机支付,无需收钱找零,消费者和商家都感觉方便快捷,互惠互利。随着近几年的快速发展,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移动支付市场,2016年中国移动支付交易规模为38.6万亿元,约为美国的50倍。2017 年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规模预计将超 90万亿元。一批国内支付企业带着经验和技术随中国游客“出征”海外。目前,支付宝和微信已经覆盖了全球 5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十万商户,支持十几种外币直接结算。在“无现金社会”的演进过程中,如果说西方国家定义了信用卡支付时代,那么中国将有可能定义全球移动支付时代。
材料二:尽管我国移动支付发展迅速,但目前仍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和风险。部分消费者传统的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制约了移动支付业务的推广和发展。我国在移动支付领域还没有形成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支付方的权利和义务尚不明确,容易引发沉淀资金、洗钱等金融法律风险。移动支付涉及移动运营商、银行及第三方支付机构等多个行业,不同部门制定的行业政策和规范侧重不同,甚至会出现冲突,由此带来技术标准不统一、行业操作不规范、运营成本高等问题,造成企业资金投入大、盈利困难。移动支付交易双方也可能出现信用缺失,相互欺诈,消费者的安全意识淡薄而带来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移动支付还面临交易被篡改,手机中毒,以及被黑客攻击等安全风险。
(1)结合材料一,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说明移动支付快速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
(2)结合材料二,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如何解决和防范我国移动支付面临的问题和风险。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网络文艺评论重“网感”更要重“美感”
胡一峰
①2017年,被视为网络文艺回归理性、走向规范的分水岭。如果说此前网络文艺的发展态势是“网络”裹挟着“文艺”狂飙突进,今年开始网络文艺将进入“文艺”再塑“网络”精耕细作的新阶段。与此相对的是,网络文艺评论却稍显逊色,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创作者和评论者普遍更关注、重视“网感”。“网感”有时却被等同于“颜值”“恶搞”“炒作”等,如果重“网感”轻“美感”甚至以“网感”取消“美感”,评论就会陷入以点击率论成败、以市场份额论英雄、以“点赞”“吐槽”论优劣的误区。
②文艺的永恒追求是真善美。人们希望从文艺中获得美的享受,从而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美感是衡量文艺作品极为重要的尺度,也是文艺评价应秉持的基本标准。因此,网络文艺评论仅重视“网感”不够,还应捕捉并发掘“美感”,探究“网感”和“美感”相互作用的机制。
③每当一种新兴艺术走向成熟,其从业群体渐趋壮大,总会伴随着文艺评论家的群体“分裂”和新生。当年电影批评摆脱“文学式评论”争论和“影评人”共同体的群体自觉,都是很好的例证。网络文艺评论已经走到类似的关口,而网络文艺评论家这一新“身份”的真正确立,除了对“网感”捕捉之外,更重要的还在于把握网络文艺的“美感”,并作学理化阐发。
④网络文艺的纵深发展,进一步显露出与传统文艺的差别,而且按照自己的逻辑发生着内部细分,新的艺术样态也不断涌现,这使其复杂性大大加强。与此相应的则是网络文艺“美感”的动态变化。在视频网站或数字博物馆欣赏、消费、品评艺术获得的美感与在电影院里、电视机前或博物馆中也是不一样的,“进入”网络游戏所营造的互动空间得到的感受,与坐在电脑屏幕前观看影视作品更是有很大差别。
⑤因此,一个传统意义上的美学或艺术理论评论家,面对网络文艺大家族特别是其新生代成员时,理论手段和概念工具的缺失就会清晰地凸现出来。而随着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发达,可以预见,文艺对感官的触动还将迎来一场全新的变革,一种前所未有因而也很难套用现成理论加以阐释的美感体验也将来临。这些都在呼唤一种新的美学,要求网络文艺评论不但要深入研究互联网对人的认知、心理、情绪以及真假、美丑、善恶等价值判断的影响,而且要探究这种影响发生的机制,在此基础上追踪美感在网络文艺语境下产生和变化的轨迹,进而阐明网络文艺重塑美感体验的内在机理。
⑥网络文艺将迎来持续发展的浪潮,作为新时代网络文艺评论家应该“网感”“美感”两手抓,既像一个听风者敏锐捕捉兴起于网络的审美新风尚,又像一个严谨的地质学家,揭示网络文艺这座文化新矿的构造,从而为网络文艺的健康发展打开一片更广阔的空间。
(选自2018年3月23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当前,网络文艺评论正在回归理性、走向规范,步入精耕细作的新阶段,这意味着一度丧失文艺本质的网络文艺评论将重返文艺阵营,重塑美感形象。
B. 网络文艺美感的表现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在数字博物馆欣赏艺术,在电影院里观看影视作品所获得的独特美感就是它的具体呈现。
C. 真正成熟的网络文艺评论要求文艺评论家既要对“网感”有精准的把握,更重要的是还在于捕捉并发掘“美感”,并做理论化阐述。
D. 网络文艺评论创作者过度看重网感,对网感存有错误认知,甚至以此“绑架”评论者,这是网络文艺评论发展逊色于网络文艺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2】下列列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①段从网络文艺及网络文艺评论的现状写起,指出了后者的发展滞后于前者,点明了二者发展不同步的主要原因。
B. 第②段强调了美感在文艺及文艺评论中的重要地位,从侧面提出了网络文艺评论要重网感、更要重美感的中心观点。
C. 第③④段由一般到具体,采用类比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进一步强化了美感在网络文艺及其评论中的地位。
D. 第⑤⑥段结合实际情况,展望了网络文艺未来的发展前景,对网络文艺评论家的努力方向提出了具体要求,并指出了网络文艺评论家为网络文艺健康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网感是网络文艺在生产、传播和接受时与“网生代”心理产生共振时表现出来的特性,准确捕捉了网感,不等于把握了网络文艺的美感。
B. 能否使人们获得美的享受,是衡量网络文艺作品极为重要的尺度:准确把握、深入挖掘网络文艺的美感,是网络文艺评价应秉持的基本标准。
C. 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的推动下,新的网络文艺样态会不断涌现,美感体验将更加丰富,传统的文艺形式终将被网络文艺所取代。
D. 如果网络文艺评论家能够清晰地阐明网络文艺重塑美感体验的内在机理、弥补并完善其理论手段和理论工具,网络文艺将迎来持续发展的新浪潮。

果蝇的XY染色体有同源区段和非同源区段,杂交实验结果如表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杂交组合1

P:刚毛(♀)×截毛(♂)→F1全部刚毛

杂交组合2

P:截毛(♀)×刚毛(♂)→F1刚毛(♀):截毛(♂)=11

杂交组合3

P:截毛(♀)×刚毛(♂)→F1截毛(♀):刚毛(♂)=11

AXY染色体同源区段基因控制的性状在子代中也可能出现性别差异    

B.通过杂交组合1可判断刚毛对截毛为显性   

C.通过杂交组合2,可判断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一定位于XY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 

D.通过杂交组合3,可判断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一定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14日,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发布了题为“中国无法承受的代价——烟草流行给中国造成的健康、经济和社会损失”的报告,报告指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烟草生产国和消费国,中国消费世界上44%的卷烟。报告强调,如果不采取行动大幅降低吸烟率,烟草相关疾病在未来的影响是灾难性的。据预测,到2030年,因烟草年死亡人数将从目前的每年100万人增至每年200万人。按此趋势,本世纪中国将有2亿多人因烟草死亡。
针对烟草使用的不利影响,全国各地纷纷出台控烟条例或禁烟暂行规定,但效果甚微。有观点认为,控烟最好的方法当然是源头治理。但是,让烟草企业、烟草专卖店关门大吉,一来影响财政税收,二来影响一大批人的饭碗。烟草税收是中国财政收入的来源之一。
许多专家认为,立法是有效控烟的一大手段。胡鞍钢表示,“全面控烟”应是控需求和控供给双管齐下的控烟战略。郝福满建议:“提高烟草税是减少烟草使用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同时也为健康和其他基本项目带来大量收入,并最终惠及全人类。”
(摘编自中国新闻网)
材料二:
我国在校初中生吸烟率达6.9%

(摘编自《中国青少年烟草调查报告》)
材料三:
浙江杭州的烟民们恐怕都在关注着当地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的修改。因为它拟删除此前征求意见稿中受到外界褒扬的“室内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全面禁烟”措辞,允许室内设置吸烟区。
结合现实看,杭州的“反向”操作,未必不是当前控烟现状的一个真实注脚。尽管近几年,已有更多的城市出台了相关控烟法规,公共场所禁烟规定的执行也较之过去有所进步,但总体而言,当前的控烟形势仍难以取得压倒性胜利,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仍处于僵持阶段。一个标志性表现,便是全国性的公共场所控烟条例,已经修订了3年多,至今仍未出台。这种控烟现状下,一些地方的控烟立场出现“反复”甚至“开倒车”,或许就是大概率了。
(摘编自《允许时内设吸烟区再证控烟“不进则退”》)
材料四:
2009年、2015年两次大幅提高税收导致的烟草价格大幅上涨以及各地陆续出台严格的控烟条例,仍无法阻挡我国烟民的增加。除了烟草价格上涨赶不上支付能力上涨,文化影响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素之一。
在中国,烟草绝不仅仅是一种消费品。从清代鼻烟壶成为达官贵人、纨绔子弟争奇斗胜、炫耀身份的奢侈品,到如今人们仍习惯拿出“中华”招待客人,“烟”跟更多“象征”联系在了一起,融入社会风俗和人情世故,甚至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有时,香烟还成了社交符号和身份标识的载体。西南财经大学中国西部经济研究中心发布的一篇研究报告显示,“香烟社交”在农村地区影响较大,吸烟者更容易通过香烟来构建香烟社交圈实现其社会阶层的认同。
(摘编自《吸烟,正成为“穷人”的嗜好》)
【1】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青少年烟草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初中生吸烟率为6.9%,多数学生尝试吸烟的行为是发生在13岁之前。
B. 社会人群吸烟对青少年的影响不可低估。调查期间,54.5%的吸烟学生看到过有人吸烟,13.3%的学生几乎每天在学校见到教师吸烟。
C. 调查期间80.5%的吸烟学生买烟时未因不满18岁而被拒绝,64.3%的吸烟学生可以再学校周边买到卷烟,我国对向未成年卖烟行为的监管有待加强。
D. 调查期间72.9%的学生在家、室内公共场所、室外公共场所或公共交通工具中暴露于二手烟之中,这对学生有不利影响,要加强监测和干预。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烟草生产国和消费国,烟草流行给中国造成巨大损失,本世纪中国会有2亿多人因烟草死亡。
B. 烟草税收是中国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如果全面禁烟,会影响财政税收和一大批人的饭碗,因此不会全面禁烟。
C. 全国性的公共场所控烟条例,已经修订了3年多,至今仍未出台,表明当前的控烟形势仍难以取得压倒性胜利。
D. 在中国,香烟不仅仅是一种消费品,还是社交符号和身份标识的载体,目前,“香烟社交”对全国有很大的影响。
【3】在我国,可以这样进行有效控烟?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日前微博传言手机细菌比马桶多,下图是央视和北京卫视通过实验展示调查结果。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该实验需制备______(“固体”或“液体”)培养基。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__可制成固体培养基。
(2)图中两电视台均采用__________法接种,接种前需要采用____________法对培养基进行灭菌。
(3)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以初步鉴定手机屏幕和马桶按钮上的微生物类群。两电台实验操作均正确且完全一致,但报道结果截然不同,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___。
(4)按图操作取样面积,实验员测定某手机屏幕的细菌数量,将10ml菌悬液进行梯度稀释,分别取0.1ml稀释倍数为103的样品液接种到三个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菌落数分别为48、50、52,则该手机屏幕的细菌数为______个/cm2。
(5)某同学想长期保存手机屏幕上的某菌种,以警醒自己少玩手机,他可以采用______的方法保存菌种。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工业、运输业和城市公用事业的托拉斯(垄断组织)总共达到445个,他们合并了近8700家公司,拥有资本203.79亿美元,控制着1528个大企业。全部产值的50%左右集中掌握在只占企业总数1%的3060个大型企业手里。这一现象
A. 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调整
B. 维护了美国市场自由竞争的秩序
C. 适应了美国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
D. 直接导致了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
从开罗到开普敦,穿越整个非洲大陆的梦幻之旅,途经距赤道最近的雪山——肯尼亚山。某旅行者在日记中写道:“再向前行,树木越加稀疏,植被逐渐稀少,越来越多裸露的岩石将你带到漫无边际的沙漠……”下左图为“非洲梦幻之旅路线图”,下右图为“肯尼亚山植被垂直分布示意图”。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与旅行者日记描述相符的路段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肯尼亚山
A. 山地雨林受赤道低压影响降水多 B. 山坡草甸比山麓草原湿润
C. M坡自然带分部主要受降水影响 D. ①、②植被分别为森林、灌丛

(送别怀人诗)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和答元明黔南赠别

黄庭坚

万里相看忘逆旅,三声清泪落离觞。

朝云往日攀天梦,夜雨何时对榻凉?

急雪脊令相并影,惊风鸿雁不成行。

归舟天际常回首,从此频书慰断肠。

() ①元明:黄大临,黄庭坚长兄,字元明。绍圣二年(1095)黄庭坚被贬涪州别驾、黔州安置。长兄黄大临万里相送,二人分别后黄庭坚作此赠别诗。②朝云:化用楚襄王梦见神女的故事,隐寓自己往日的抱负只如登天之梦,已经破灭。③脊令:鸟名,即鹡鸰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表达了兄弟二人分手时,难分难舍的惜别之情。全诗感情深笃,首联即正面写离别的哀痛,掀起感情的波澜。

B.颔联诗人抒发了自己抱负落空的苦闷,但求将来能兄弟相伴,悟言一室之内,畅享天伦之乐。

C.颔联中的“凉”暗用陶渊明“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羲皇上人”的意思,表达了诗人悲观厌世、渴望归隐田园的思想。

D.尾联从自身宕开,翻进一层,写兄长在回程归舟中常常翘首遥望天际,盼望兄弟早日归来。

(2)本诗的颈联“急雪脊令相并影,惊风鸿雁不成行”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近年来,节假日出游的人逐渐增多。在2018年春节假期来临之际,一些旅游景区酝酿提高门票价格。由于某些消费者“只买贵的不买对的”,门票太低对消费者反而没有吸引力。这告诉我们
①需求随价格反向变动的规律不适合旅游业
②旅游消费中存在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③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们更注重消费的质量
④发展、享受资料消费所占比重逐步提高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罗马法规定:用人为的方法变更自然水流,以致他人财产遭受损害时,受害人得诉诸赔款;打麦场所邻地所有人,不得在其土地上建设房屋,致挡阻阳光和扬麦时所需要的风。这说明罗马法
A. 注意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B. 注意保护私有财产
C. 重视调节贵族与平民的利益矛盾
D. 注重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农业科学技术,到了明清时期有了长足的发展。耕地和整地的农具有代耕架、秧马等。“代耕架”从现代机械角度来看,虽有些简单笨拙,但在中国古代小农经济条件下,能够创造出这样的农具,的确是农业生产工具发展史上的一项创造。作为农业命脉的水利,中国一直非常重视,明清尤然。据统计,明代兴修水利共2270余处,清代3500余处,形成排灌网络。农田水利科学技术著作大量出现,有明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与清朝官修的《授时通考》等。明朝中后期以后,原产于美洲等地的一些农作物相继传入我国。18世纪中叶以后,北方山东、河北、陕西等地较为普遍地实行了三年四熟或二年三熟制的多熟耕作制,并出现以畜力牵引的大型化的深耕细作和以自给性的饲料栽培、家畜饲养并提供肥料的集约化大规模经营。
——摘编自谭黎明《论明清时期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
材料二 在英国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中,农业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新作物的栽培对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十六、七世纪,随着地理大发现的进展,从其他国家引进了优良的农作物品种,从美洲引进的玉米和土豆对英国农业产量的增加和饮食习惯的改变,起了特别重要的作用。英国在采用新耕作技术方面走在其他欧洲国家的前面,17世纪开始英国就出现了轮作制度,到18世纪中期已经得到大面积推广。在改良农具方面英国也走在前列,18世纪铁犁取代了木犁,新式农具不断出现,1784年,脱粒机出现,先用人力,后改为马力、水力和蒸汽力推动。早在16世纪末和17世纪上半期,英国东部就开始兴修大规模的排水工程,工程由个人和排水公司投资,吸引本国和荷兰有经验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参加,他们开掘渠道,疏浚河流,修筑堤坝、桥梁和道路,排干沼泽和洼地积水,将其变成可耕地,扩大了耕地面积。16世纪以来,英国出版了大量有关农业的著作。1793年英国建立的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农业委员会,提供了大量有关农业生产的信息。
——摘编自王章辉《英国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比较17、18世纪中、英农业技术发展的异同,并分析其产生差异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英两国农业技术发展对社会转型所起的不同作用。从中可以得出什么启示。
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的方式与浆细胞分泌抗体的方式相同
B. 氧气进入线粒体内膜的方式与性激素进入靶细胞的方式相同
C. 神经细胞静息时K+外流的方式与兴奋时Na+内流的方式相同
D. 酵母菌排出乙醇的方式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时的方式相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陈以勤,字逸甫,南充人。嘉靖二十年进士。选庶吉士,授检讨。久之,充裕王讲官,迁修撰,进洗马。时东宫位号未定,群小多构衅。世宗于父子素薄,王岁时不得燕见。常禄外,例有给赐,王亦不敢请。积三岁,邸中窘甚王左右以千金贿严世蕃世蕃喜以属户部得并给三岁资然世蕃常自疑一日屏人语以勤及高拱曰闻殿下近有惑志,谓家大人何?”拱故为谑语,以勤正色曰:“君安从受此言?”世蕃默然去。裕邸乃安。为讲官九年,有羽翼功,而深自晦匿,王尝书“忠贞”二字赐之。父丧除,还为侍读学士,掌翰林院。
穆宗即位,以勤自以潜邸旧臣,条上《谨始十事》,其言揽权、听言尤切。诏嘉其忠恳。穆宗朝讲希御,政无所裁决,近幸多缘内降得厚恩,以勤请励精修政,帝心动,欲有所举措,卒为内侍所阻,疏亦留中。四年,条上时务因循之弊,请慎擢用。帝嘉之,下所司议。高拱掌吏部,恶所言侵己职,寝其奏,惟都察院议行赃吏一事而已。
初,以勤之入阁也,徐阶为首辅,而拱方向用,朝士各有所附,交相攻。以勤中立无所比,亦无私人,竞阶与拱去,无訾及之。及拱再入,与赵贞吉相轧,张居正复中构之。以勤与拱旧僚,贞吉其乡人,而居正则所举士也,度不能为解,恐终不为诸人所容,力引疾求罢。
以勤归十年,年七十。复颁上方银币,命其子于陛驰归赐之,且敕有司存问。又六年卒。赠太保,谥文端。
(选自《明史•陈以勤传》,有删节)
【1】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邸中窘甚/王左右以千金贿严世蕃/世蕃喜以属/户部得并给三岁资/然世蕃常自疑/一日屏人语以勤/及高拱曰
B. 邸中窘甚/王左右以千金贿严世蕃/世蕃喜/以属户部/得并给三岁资/然世蕃常自疑/一日屏人语以勤及高拱曰/
C. 邸中窘甚/王左右以千金贿严世蕃/世蕃喜以属/户部得并给三岁资/然世蕃常自疑/一日屏人语/以勤及高拱曰
D. 邸中窘甚/王左右以千金贿严世蕃/世蕃喜/以属户部/得并给三岁资/然世蕃常自疑/一日屏人语/以勤及高拱曰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迁,表调动官职的词语,一般指提升;表授予官职的词语,如辟、拜、除等;表兼代官职的词语,如领、行、权等。
B. 洗马,古代官名,即太子洗马。秦始置,汉时亦作“先马”。秦汉时为太子的侍从官,出行时为前导,故名。
C. 吏部,中国古代官署之一,不仅掌管天下文官的任免与考核,还管理学校及科举考试等事务,其首长为吏部尚书。
D. 谥,古人死后依其生前行迹而为之所立的称号。帝王的谥号一般由礼官议上;臣下的谥号由朝廷赐予。
【3】下列对有关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陈以勤热心王储,但不得重用。虽然陈以勤对裕王很忠心,但是明世宗对于陈氏父子的情谊一向淡薄,因此,裕王一年内也都不能召见陈以勤一次。
B. 陈以勤忠勇坚贞,不矜不伐。虽然陈以勤在裕王府担任了九年讲官,有保护裕王的功劳,但他却深藏晦匿,不曾夸耀,裕五曾书写“忠贞”二字相赠。
C. 陈以勤积极有为,敢于进谏。他分条呈上《谨始十事》,提出关于收揽权利、听取谏言的言辞十分恳切;他呈上因循守旧的时政弊端,请求慎重提拔任用。
D. 陈以勤聪明睿智,洞察局势。高拱和赵贞吉相互倾轧,张居正又从中构陷,陈以勤自知调停不好三人关系,恐怕不会为三人所容,极力称病请求罢免官职。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近幸多缘内降得厚恩,以勤请励精修政,帝心动,欲有所举措,卒为内侍所阻。
(2)以勤中立无所比,亦无私人,竞阶与拱去,无訾及之。
科学家将水置于足够强的电场中,在20℃时水分子瞬间凝固可形成“暖冰”。某兴趣小组做如图所示实验,发现烧杯中酸性KMnO4溶液褪色,且有气泡产生。将酸性KMnO4溶液换成FeCl3溶液,烧杯中溶液颜色无变化,但有气泡产生。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20℃时,水凝固形成的“暖冰”所发生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B. “暖冰”是水置于足够强的电场中形成的混合物
C. 烧杯中液体为FeCl3溶液时,产生的气体为Cl2
D. 该条件下H2燃烧的产物中可能含有一定量的H2O2
在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年的背景下,某校要求学生制作以“人民的幸福生活”为主题的手抄报。下面最适合作为手抄报的素材是
A. 我国多年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
B. 我国建立了全世界最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
C. 我国建成了世界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

野生型大肠杆菌可以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发生基因突变产生的氨基酸依赖型菌株需要在基本培养基上补充相应氨基酸才能生长。将甲硫氨酸依赖型菌株M和苏氨酸依赖型菌株N单独接种在基本培养基上时,均不会产生菌落。某同学实验过程中发现,将MN菌株混合培养一段时间,充分稀释后再涂布到基本培养基上,培养后出现许多由单个细菌形成的菌落,将这些菌落分别接种到基本培养基上,培养后均有菌落出现。该同学对这些菌落出现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A. 操作过程中出现杂菌污染

B. MN菌株互为对方提供所缺失的氨基酸

C. 混合培养过程中,菌株获得了对方的遗传物质

D. 混合培养过程中,菌株中已突变的基因再次发生突变

物体甲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物体乙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t=2s时,曲线与横轴相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0时,物体甲的速度大小为2m/s
B. 物体甲的加速度大小为2m/s2
C. t=1s时,甲乙两物体速度不相等
D. 0到2s内,乙物体的平均速度大于甲物体的平均速度
已知函数满足,若函数的图像的交点为,…,,且,则( )
A. 1 B. 2 C. 3 D.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