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2020-2021年高三上期期中生物题带答案和解析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肺炎支原体是一种单细胞原核生物,会导致人患肺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肺炎支原体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能产生核糖
B.肺炎支原体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与人体相同
C.肺炎支原体的细胞质中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D.碳元素参与组成肺炎支原体细胞中的所有化合物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有关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将作物秸秆充分晒干后,其体内剩余的物质主要是无机盐
B.三磷酸腺苷分子的分解与细胞中许多放能反应相伴发生
C.DNA多样性与碱基数目、种类、排列顺序有关,与空间结构无关
D.微量元素可参与某些复杂化合物组成,如Fe、Mg分别参与血红蛋白和叶绿素组成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有(  )
A.在“脂肪的鉴定”实验中,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的作用是溶解组织中的脂肪
B.在“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中,用不同大小的琼脂块模拟的细胞是无关变量
C.在“用过氧化氢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中,过氧化氢分解最快的实验组的pH就是过氧化氢酶的最适pH
D.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收集到的滤液绿色过浅,其原因可能是一次加入大量的无水乙醇提取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脂筏是生物膜上由糖脂、磷脂和胆固醇以及特殊蛋白质(如某些跨膜蛋白质、酶等)组成的结构,与细胞识别、细胞凋亡等生理过程都有一定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脂筏的合成与核糖体、高尔基体、中心体有密切关系
B.根据成分可知,脂筏可能与细胞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有关
C.细胞凋亡是脂筏中的基因发生了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D.与脂筏识别功能密切相关的成分应该是磷脂、胆固醇和酶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与细胞内物质运输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叶绿体合成的ATP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
B.溶酶体内的酶由内质网形成的小泡运入
C.氢离子可以通过扩散作用进入液泡内
D.海水中的海藻细胞可通过积累溶质防止质壁分离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面是人体某组织细胞吸收葡萄糖的示意图,据图分析葡萄糖跨膜运输的机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Na+出该组织细胞的速率受氧气浓度的影响
B.同一载体运输的物质可能不止一种,说明某些载体蛋白不具有专一性
C.该组织细胞吸收葡萄糖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但驱动葡萄糖进入细胞的动力不直接来自于ATP
D.钠钾泵可以水解ATP中的高能磷酸键,持续运输过程中不会导致ADP的大量积累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物质甲作为抑制剂能与蔗糖酶结合或分离,从而改变蔗糖酶的活性。在适宜温度、pH等条件下,某同学将蔗糖酶和物质甲的混合液均分为若干份,分别加入到不同浓度的等量蔗糖溶液中,发现蔗糖的水解速率随蔗糖溶液浓度的升高而增大。下列分析与该实验不相符的是(  )
A.蔗糖溶液浓度的升高能导致物质甲与蔗糖酶的分离
B.物质甲与蔗糖酶的结合使酶降低活化能的能力降低
C.物质甲与蔗糖酶的结合能改变酶的高效性和专一性
D.反应体系中没有甲时,蔗糖溶液的浓度不会改变酶活性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幽门螺旋杆菌主要寄生于人体胃中,是引起很多消化道疾病的首要致病细菌。体检时可通过13C尿素呼气试验来检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情况。受试者口服13C标记的尿素胶囊后,尿素可被幽门螺旋杆菌产生的脲酶催化分解为NH3和13CO2。定时收集受试者吹出的气体并测定其中是否含有13CO2。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幽门螺旋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
B. 感染者呼出的13CO2是由人体细胞有氧呼吸产生
C. 幽门螺旋杆菌具有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支架的细胞膜
D. 幽门螺旋杆菌产生的脲酶适宜在酸性条件下发挥作用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茶树是一年内多轮采摘的叶用植物,对氮元素需求较大,因此生产中施氮量往往偏多,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为了科学施氮肥,科研小组测定了某品种茶树在不同施氮情况下净光合速率等指标,结果见下表。表中氮肥农学效率=(施氮肥的产量-不施氮肥的产量)/施氮肥的量,在茶叶收获后可通过计算得出;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能直接用仪器快速检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施氮量
(g·m-2)

叶绿素含量(mg·g-1)

净光合速率
(μmol·m-2·s-1)

氮肥农学效率
(g·g-1)

0

1.28

9.96

25

1.45

10.41

1.51

40

1.52

12.54

2.42

55(生产中常用施氮量)

1.50

10.68

1.72


A.氮元素与茶树体内叶绿素合成有关,科学施氮肥能够抑制暗反应
B.在茶树体内,氮元素不参与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的过程
C.净光合速率能够反映氮肥农学效率,生产过程中可依此指导科学施氮肥
D.40g·m-2是最佳施氮量,最佳施氮量不需进一步测定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有关“分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离溶解在无水乙醇中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方法是纸层析法
B.运用差速离心法可以将人成熟的红细胞中各种细胞器分离开来
C.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等位基因都自由组合
D.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和姐妹染色单体分离都是在纺锤体的作用下完成的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关于孟德尔遗传规律发现过程、本质及其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演绎的过程是指完成测交实验的过程
B.基因的分离定律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C.基因的自由组合指的是精子与卵细胞的随机结合
D.遗传规律适用于真核生物细胞内所有的基因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某种植物的表现型有圆果和长果、紫茎和绿茎,受常染色体上不同对的等位基因控制。现用纯合的圆果紫茎植株与纯合的长果紫茎植株杂交,F1全为圆果绿茎,F1自交产生F2,表现型及比例为圆果绿茎:圆果紫茎:长果绿茎:长果紫茎=27:21:9:7。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果形的遗传中显性性状为圆果
B.茎色的遗传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C.F2中紫茎植株的基因型有5种
D.F2中圆果植株自交,F3中圆果与长果的比例为3:1
1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果蝇有突变型和野生型,纯合野生型果蝇表现为灰体、长翅、红眼。现有甲(黑体)、乙(残翅)、丙(白眼雄果蝇)三种单基因隐性突变体果蝇,这3种隐性突变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甲、乙杂交得F1,F1雌雄相互交配,可用于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将乙、丙杂交得F1,F1雌雄相互交配,可用于验证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C.将甲、丙杂交得F1,F1雌雄相互交配得到F2,F2中灰体红眼的基因型有4种
D.将甲与野生型杂交,某性状在后代雌雄个体中所占比例相同,则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一定位于常染色体上
1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图表示某家族甲、乙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已知甲病属于伴X染色体遗传病,Ⅱ-5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Ⅱ-4个体的基因型只有一种
C.Ⅲ-9患两种病的原因是Ⅱ-4形成卵细胞时发生了交叉互换
D.Ⅲ-11与正常男性婚配,后代患病概率是1/8
1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位于基因外周的DNA增强子是短的DNA片段,它能够调控基因的开启与关闭。《生物谷》杂志2018年2月发布的最新研究表明,大肠癌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中的增强子活性较高,此基因更加容易被开启。下列与DNA中增强子及癌基因的表达,叙述正确的是(  )
A.DNA增强子活性降低可能会关闭癌基因的表达
B.DNA增强子、癌基因不是人类或其他动物细胞固有的
C.DNA增强子是通过促进大肠癌基因转录而影响基因表达的
D.DNA增强子和癌基因中的碱基种类及其排列顺序相同
1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实验及结果中,不能作为直接证据说明“核酸是遗传物质”的是(  )
A.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杂交,F1为红花,F2中红花∶白花=3∶1
B.病毒甲的RNA与病毒乙的蛋白质混合后感染烟草只能得到病毒甲
C.加热杀死的S型肺炎双球菌与R型活菌混合培养后可分离出S型活菌
D.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T2噬菌体外壳蛋白,在子代噬菌体中检测不到放射性
1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关于蛋白质和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膜蛋白也可以具有催化蛋白反应的功能
B.酶促反应都伴随着ATP的合成或水解
C.蛋白质的合成离不开ATP的合成
D.线粒体合成的ATP可以在细胞核中发挥作用
1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水通道蛋白位于部分细胞的细胞膜上,能介导水分子跨膜运输,提高水分子的运输效率。如图是猪的红细胞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红细胞体积和初始体积之比的变化曲线(0点对应的浓度为红细胞吸水涨破时的NaCl浓度)。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据图示可知猪的红细胞在浓度为150mmol•L-1的NaCl溶液中能保持正常形态
B.分析图示,将相同的猪的红细胞甲、乙分别放置在A点和B点对应浓度NaCl的溶液中,一段时间后,红细胞乙的吸水能力小于红细胞甲
C.将猪的红细胞和肝细胞置于蒸馏水中,发现红细胞吸水涨破所需的时间少于肝细胞,结合图示推测可能原因是红细胞膜上存在通道蛋白而肝细胞膜上无
D.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是提取细胞膜的良好材料,原因是其无细胞核和细胞器
1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我国科学家通过敲除水稻基因组中3个控制减数分裂的基因和1个孤雌生殖相关基因获得了Fix植株,实现了“孤雌生殖”。如图为Fix植株的生殖过程,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基因缺失不影响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B.Fix植株自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
C.基因缺失导致雄配子染色体降解从而实现孤雌生殖
D.基因缺失影响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2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生物实验中常用到对照实验的方法,以下有关“对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研究细胞核的功能时,将蝾螈的受精卵横缢形成有核和无核两部分
B.为使实验现象更明显,质壁分离复原实验应该增加对照组
C.探究酶具有催化作用时,设置无机催化剂催化和酶催化的两组实验
D.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需要用未标记的噬菌体做对照组
21. 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同位素可以用于追踪物质的运行和变化规律。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验证药物X促进Y细胞的增殖作用,实验分两组:
甲组:加入培养液+Y细胞+3H-TdR(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生理盐水;
乙组:加入培养液+Y细胞+3H-TdR+X。
每组设置若干个重复样品,分别测定两组的CRD(细胞内的放射性强度),求每组的平均值。再将各样品在适宜条件下培养合适时间后,测定其CRD,并求每组平均值。最后进行统计分析。
①本实验中甲组为_______,乙组为_______。
②培养液中使用同位素标记的物质3H-TdR的原因是_____,物质X应用____配制。
③预期实验结果(用柱状图表示)_______。
(2)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完成了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请简要说明如何对噬菌体进行标记?______。他们设计的实验中其中一组实验是用35S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经过保温、搅拌、离心等步骤后,发现离心管的上清液中放射性很高,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低,该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_。
22. 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研究人员对某生物(2n)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细胞中染色体形态、数目和分布进行了观察分析,图1为其细胞分裂某个时期的示意图(仅示部分染色体)。图2中细胞类型划分依据为不同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的数量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细胞分裂的方式和时期是______,它属于图2中类型______的细胞。
(2)若某细胞属于类型c,取自卵巢,没有同源染色体,那么该细胞的名称及染色体数与核DNA分子数之比是______。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分别在图2的细胞类型______和______中体现。
(3)在图2的5种细胞类型中,有染色单体的细胞类型是______。若类型b、d、e的细胞属于同一次减数分裂,那么三者出现的先后顺序是______。
(4)图2中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一对性染色体不发生分离;所形成的次级精母细胞正常分裂。另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正常,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在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中,有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1条性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开。以上两个初级精母细胞可产生染色体数目不正常的配子。从产生配子的情况分析上述两个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最终结果是_____。
23. 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某实验小组探究了不同比例的遮光处理对金荞麦光合作用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净光合速率
(CO2μmol/m2•s)

气孔导度
(气孔开放的程度)
(mmol/m2•s)

细胞间CO2浓度
(μmol/mol)

平均叶面积
(cm2)

100%全光照

4.18

1.52

175.56

11.51

85%光照处理

3.55

1.00

217.77

13.75

70%光照处理

3.01

0.77

276.15

15.24

55%光照处理

2.53

0.32

417.48

18.31

(1)植物的生长离不开光,光能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将光能转化为_______储存在有机物中。在黑暗条件下生长的植物幼苗表现出各种黄化特征,如叶片呈黄白色,而在光照条件下生长的幼苗叶片呈绿色,说明光可以_______。
(2)金荞麦进行光合作用时,叶绿体中ADP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
(3)分析表格数据可知,随着遮光比例的增加,气孔导度降低,但细胞间CO2浓度不断升高,其原因是_______。
(4)大多数植物气孔的开闭都遵循昼开夜闭的近似昼夜节律。但在干旱条件下,气孔会以数十分钟为周期进行周期性的闭合,称为“气孔振荡”。气孔的昼开夜闭与叶片胞间CO2浓度的变化密切相关。白天,__________,导致胞间CO2浓度下降,气孔张开。夜间胞间CO2浓度则相反的原因是__________。“气孔振荡”是植物对干旱条件的一种适应性反应,有利于植物生理活动的正常进行,其原因是__________。
(5)某同学认为遮光比例为55%时,金荞麦光合作用速率较低的原因不是由于气孔导度下降引起的,该同学做出这一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该同学认为导致金荞麦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下降的因素可能是光,现有正常环境中生长的金荞麦等,请你设计一个实验验证该同学的推论是否正确,简要的写出实验设计思路_______。

24. 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1865年,孟德尔发表了有关豌豆实验的论文,这标志着现代遗传学的开端。他的成果也被归纳为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1903年,萨顿把染色体与遗传因子联系在一起。1933年摩尔根由于发现染色体在遗传中的作用,赢得了诺贝尔生理学奖。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共同提出了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标志着生物科学的发展进入了分子生物学阶段。人们对遗传学有了逐渐深入的认识。
(1)在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中,纯合的黄色圆粒(YYRR)与绿色皱粒(yyrr)的豌豆杂交,若将F2中黄色圆粒豌豆自交,其子代中表现型为绿色皱粒的个体占______。进一步研究发现r基因的碱基序列比R基因多了800个碱基对,但r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无酶活性)比R基因编码的淀粉分支酶少了末端61个氨基酸,推测______。试从基因表达的角度,解释在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所观察的7种性状的F1中显性性状得以体现,隐性性状不体现的原因是______(答出两点)。
(2)摩尔根用灰身长翅(BBVV)与黑身残翅(bbvv)的果蝇杂交,将F1中雌果蝇与黑身残翅雄果蝇进行测交,子代出现四种表现型,比例为1:1:1:1,说明F1中雌果蝇产生了______种配子。若实验结果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原因是这两对等位基因不满足该定律“______”这一基本条件。
(3)萨顿根据______类比推理出基因在染色体上。萨顿采用类比推理方法得出的结论并不具有逻辑的必然性,其正确与否还需______。
(4)沃森和克里克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的物理模型,该模型用______解释DNA分子的多样性,此外,______的高度精确性保证了DNA遗传信息稳定传递。
25. 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布偶猫又称布拉多尔猫,是猫中体形和体重较大的一种,多为三色猫或双色猫,是非常理想的家养宠物。回答下列问题:
(1)若布偶猫大耳和小耳由等位基因D/d控制,长尾和短尾由等位基因F/f控制,用大耳短尾布偶猫与小耳长尾布偶猫杂交,F1有大耳长尾布偶猫和小耳长尾布偶猫。让大耳长尾雌雄猫杂交,子代雌雄猫均出现大耳长尾:小耳长尾:大耳短尾:小耳短尾=6:3:2:1。试分析出现该分离比的原因:①_______;②______。
(2)布偶猫中野生型基因(e)使白色呈现黑色,突变型基因(E)抑制棕色基因的表达,使白色呈现红色。
①若两个基因同时存在则为黑红交错的双色猫,且双色猫均为雌猫,不考虑从性遗传(指由常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性状,在表现型上受个体性别影响的现象),分析产生的原因是_____。
②当白斑基因(S)存在时,对毛发颜色的分布会造成影响,使双色猫中同种颜色的毛发聚为一簇,称为三花。三花个体也是最受欢迎的类型,三花个体的基因型为_____,同种基因型的三花猫,同颜色的毛聚集的位置不同,形成的花色多种多样,原因可能是_____。
(3)布偶猫的眼型(粗糙眼与正常眼)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决定,相关基因与眼型关系如图所示。现获得甲、乙、丙三种纯合粗糙眼布偶猫,设计简单杂交实验筛选出双隐性纯合的粗糙眼布偶猫。写出实验思路和实验结论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