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年高二上册期末考试历史题带参考答案(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某文学青年喜欢自诩尊重史实,酷爱续写武侠名著。下列续写情节符合历史常识的是
A.续写《寻秦记》:(战国)赵盘怀疑《武经总要》中隐藏着武功秘籍
B.续写《神雕侠侣》:(南宋)杨过和小龙女行侠仗义,救了理学大师程颐
C.续写《大唐双龙传》:(隋唐)寇仲率领军队手持突火枪攻打扬州
D.续写《七剑下天山》:(清初)韩志邦很欣赏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中国早期译者翻译《物种起源》,对“evolution”一词的翻译强化了“进步”的含义,认为生物的改变,一定是朝“进步”的方向而去。而达尔文自己却不认为所有的进化都必然朝着“进步的倾向”。近代译者对《物种起源》的翻译反映了近代中国对待外来文化看重( )
A.实用性 B.科学性 C.基础性 D.思想性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汉字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有一种字体把不同弧度的曲线和不同长度的直线巧妙地组合成一个装饰性强的字,字体略长,笔画圆匀,富于图案美。该字体是
A. 甲骨文
B. 小篆
C. 隶书
D. 楷书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陈独秀在《新青年》中说:“……义和拳所请的神,多半是戏中大把子大脸的好汉,若关羽、张飞、赵云、孙悟空、黄三太、黄天霸等是也。津、京、奉戏剧特盛,所以义和拳格外容易流传。”这说明
A.戏剧盛行是义和团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
B.古代英雄人物抵抗外国侵略的精神诱发运动
C.古代英雄对义和团运动爆发起了决定作用
D.义和团兴起受传统文化影响,迷信色彩浓厚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屈原《九章·思美人》:“思美人兮,揽涕而伫眙。媒绝路阻兮,言不可结而诒。”其中的“美人”是一种托喻。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屈原笔下的“美人”主要表达(  )。
A. 作为文学家追求“大同社会”的理想 B. 诗人的浪漫主义情怀
C. 强烈的探索精神和大胆的怀疑精神 D. 强烈希望富国强兵的愿望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世纪四十年代的清朝出现“新思想的萌发”,“新”的主要含义是
A. 揭露腐败现象,呼吁革除弊端
B. 批判程朱理学,提倡“经世致用”
C. 抛弃“天朝上国”梦幻,放眼看世界
D. “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对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解释较为全面的是
A. 把传统的封建制度作为立国根本,发扬光大
B. 学习西方军事技术来抵抗外来侵略
C. 在不触动封建制度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D. 西方先进技术和政治制度兼收并蓄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从19世纪初对西方的轻蔑排斥到20世纪20年代对西方的崇拜,中国走过了一段漫长的道路。一位政治家用以下的话总结了这个变化的顺序:“首先是影响器物的技术;而后是关于国家和社会的原理;最后则是触及精神生活核心的观念。”照此说法,“关于国家和社会的原理”的事件应该是
A. 太平天国运动
B. 洋务运动
C. 维新变法运动
D. 新文化运动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有人把中国前期近代化的各种方案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治疗”“猛药重治”“开颅洗脑”。其中“开颅洗脑”的意义是
A. 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启蒙运动
B. 是移风易俗的社会革新运动
C. 真正意义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D. 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孙中山将其民权思想用“天下为公”四字概括,其核心内容为“民有、民治、民享”,这一思想
A. 与儒家大同思想并无二致
B. 与卢梭政治思想相类似
C. 与人民民主专政内容一致
D. 深受伏尔泰思想影响
11. 详细信息
1978年的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发表引发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全国性大讨论,人们普遍认为它带来了党和民族的大觉醒。这里的“大觉醒”是指
A. 放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
B. 使人们回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轨道上来
C. 使人们彻底摆脱“左”倾错误
D. 使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二者最根本的共同点是
A.坚定不移的走社会主义道路 B.始终不渝的贯彻党的最高纲领
C.把反“左”作为革命进程中的重要任务 D.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1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表反映出的西方社会思想文化发展趋势是( )

事件

意义

地理大发现

视野开阔

文艺复兴

人文主义思想

宗教改革

否定教会权威

启蒙运动

理性精神质疑宗教

达尔文进化论

神学受到严厉考验

现代科学及教育发展

教会影响力减低



A.由理性主义到人文主义
B.社会思想呈现世俗化趋势
C.社会思想呈现宗教化趋势
D.由人本主义到神本主义

1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智者学派指出:法律、正义只是人所约定的习俗。为了避免互相伤害,人们相互约定不伤害别人,这是政府创立的基础。正义的本质和起源在于人们实践了先前的约定。该观点被称之为“人类最早的社会契约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智者学派重视永恒的正义
B. 智者学派重视法律的作用
C. 启蒙运动萌发于古代希腊
D. 遵循人性是法律制定的依据
1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苏格拉底不再着重研究宇宙、自然等问题,转而研究人类本身,即研究人类的伦理问题,如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非正义,什么是国家,具有什么品质的人才能治理好国家,治国人才应该如何培养,从而实现了古希腊哲学由“自然哲学”向“伦理哲学”的转变。这表明他
A.注重提升公民素质 B.捍卫思想自由与民主权利
C.不满雅典民主现状 D.试图扩大公民的基本权利
1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他们)发起一个崇古运动,他们看到其中有与自己相仿的精神;他们感到有一种与他们时代有关的东西。在中世纪从未完全销声匿迹的古典影响。”材料中的“他们”是指
A. 早期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者
B. 沟通欧亚商路的荷兰航海家
C. 宣扬理性主义的启蒙思想家
D. 构筑光影色彩的印象派画家
1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阐述了每个基督徒都有权直接阅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的思想。这种思想的社会意义是
A.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 B.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
C.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D.使基督徒实现了人人平等
1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启蒙运动时期,伏尔泰提出了“砸烂一切无耻”的口号;新文化运动期间,有人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这反映了两大运动( )
A.都为未来社会设计了美好的蓝图
B.都以救亡图存作为最高奋斗目标
C.都把矛头指向专制统治和旧思想
D.都缺乏先进思想和科学理论指导
1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有人评论英国的发展:“英国种族的扩张对全世界都是有利的,但是,如果英国的下层阶级迅速扩张,超过道德和素质都较优越的上层阶级,那么,不仅英格兰本土的人口素质会遭破坏,而且美国与澳洲的英国后裔也不会像现在如此聪明。”根据你的历史知识,这种说法是受到哪一种学说的影响?( )
A.种族主义 B.帝国主义 C.民族主义 D.社会达尔文主义
2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钱学森认为:“科学革命是人认识客观世界的飞跃,技术革命是人改造客观世界技术的飞跃。而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又会引起全社会整个物质资料生产体系的变革,即产业革命。下列各项中,符合钱学森所述观点的是
A.电磁感应理论——发电机——第二次工业革命
B.电动机——飞机——第二次工业革命
C.牛顿力学体系——蒸汽机——第一次工业革命
D.电磁波——无线电——第二次工业革命
2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面左图是北宋四川盐亭人文同的绘画作品,右图是西班牙著名画家毕家索的绘画作品。认真观察这两幅绘画作品,它们的共同点是

A.都注重色彩的运用和变化 B.都追求对客观对象的准确描述
C.都反对理性的压制和传统的束缚 D.都着重表达作者的主观感受
2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音乐电视起源于美国。刚传入拉丁美洲时,当地的节目主持人把西班牙语和英语夹杂在一起说,引起了“外国文化入侵”之类的批评。但是到20世纪90年代,人们注意到音乐电视使拉美国家之间彼此更加关注,文化共享的程度也增加了。对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 拉美和美国的现代化相互促进 B. 科技的进步促进了文化交流
C. 殖民主义的历史影响仍然存在 D. 电视是影响极大的传播工具
23. 详细信息
国家实力有两种,一种是硬实力,指国家的经济、军事等实力;另一种是软实力,指国家的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制度等实力。现代社会看重软实力的竞争。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日本学者认为,隋唐时期,日本从中国学习了几个文化要素,使得日本的历史完成了一个飞跃,这几个文化要素就是汉字、儒学、官制和大乘佛教。
——孟宪实《传统文化:中国文化软实力之源》
材料二:中国的传统文化自汉以来,是以儒学为中心的文化架构,一直被我们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文化,但是到了晚清出现千年未有之文化危机,从晚清开始,中国社会就是一个不断重建文化自信心的过程,这种文化自信心的建设包括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
——廖保平《铁屋里的大国突围》
请回答:
(1)试以唐宋的史实为例,从文化价值角度概括古代中国软实力的表现。
(2)有人认为,美国开国元勋奠定了美国发展软实力的基础,请从价值观念和体制构建两个方面说明这一观点。
(3)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二中任意一个观点。(要求:观点理解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24. 详细信息
中国教育的变迁是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缩影和历史见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以教化不立而万民不正也。夫万民之从利也,如水之走下,不以教化堤防之,不能止也。……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大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故其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
——《汉书·董仲舒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汉推崇教化的主要措施及目的。
材料二:宋吕祖谦在《白鹿洞书院记》中说:“国初斯民,新脱五季锋镝之厄,学者尚寡。海内向平,文风日起,儒生往往依山林,即闲旷以讲授,大率多至数十百人。嵩阳、岳麓、睢阳及是洞为尤著,天下所谓四书院者也”。宋初最著名的书院,除公认的白鹿洞岳麓睢阳(应天府)、嵩阳之外,还有茅山、石鼓等。这些书院一般是由私人隐居读书发展为置田建屋,聚书收徒,从事讲学活动;设置地点多在山林僻静处,后世认为这是受了佛教禅林精舍的影响。
——《中国古代书院》
(2)结合材料二分析宋代书院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有利于书院发展的条件。
材料三 戊戌变法时期,教育救国的思想已经屡屡见诸报章,严复、梁启超等维新派人士都曾呼吁:“今日自强之道,自以兴学为先。”有的还说:“兵战不如商战,商战不如学战。”清朝统治集团中的一些高官要员,如张之洞、刘坤一等也强调“西国之强,强以学校”,中国只有大规模“兴学育才”,方能“勉图补救”,否则“不但和与战均无可恃,即幸而战胜,亦无益于根本”。“百日维新”期间,光绪皇帝下诏兴办新式学堂,培养新型人才,以为时用。但变法不久就遭遇失败,许多新式学堂未及开办即告夭折,教育救国思想也随之陷于低潮。
——朱英《中国近代史十五讲》
(3)依据材料三,简要评价晚清时期“教育救国”的思想和实践。
材料四 1984年,邓.小平同志对教育提出新要求: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1985年中国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决定》要求:有系统地进行教育体制改革,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把发展基础教育的责任交给地方,有步骤地实行9年制义务教育;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改革高等教育的招生计划和毕业生分配制度;相应地改革劳动人事制度;改革同社会主义现代化不相适应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
(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为发展教育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 综合以上材料,指出我国不同时期教育改革的相似之处。
25. 详细信息
历史展览是向民众普及历史知识,实现历史教育社会功能的重要途径之一。某校在一次社会实践活动中,面对公众举办了一次历史展览。现摘录其中的部分展览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展览一:东西方科技

(1)观察以上两组中外对比图片你有哪些认识?有观众认为,上述图片展示中,最先进最核心的枝术是蒸汽机,它是工业革命中最伟大的发明,结合所学,请你以解说员的身份,以该观点为中心为蒸汽机写一段解说词。
展览二:中外思想集锦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卢梭《社会契约论》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 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我们就会发现社会公约可以简化为如下的词句:“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而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请指出展览二中两位思想家的共同主张及本质区别。你认为中国的新思想不能像欧洲的思想潮流那样对历史进程产生巨大影响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展览三 中外名画欣赏

(3)法国艺术评论家丹纳说:“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精神和风俗概况。”这是艺术鉴赏的基本要求,请你欣赏展览三中两幅名画,为其中一幅撰写作品简介。(内容必须包括:作者、艺术风格或流派、时代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