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试卷带答案和解析

1.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的迅速崛起震撼了世界,正影响着整个国际格局和秩序的演变。要让世界真正读懂中国,我们必须建构全面的、透彻的、强势的话语体系,以中国人的眼光和话语来观察和评述自己的国家和外部世界。
“文明型国家”这个概念的提出,不仅可以解构西方话语对中国的主流叙述并揭示中国崛起的一些规律,更有利于进行国际政治制度的比较和预测,它甚至可以与西方主流话语进行对话、交锋乃至胜出。“文明型国家”指的是一个延绵不断长达数千年的古老文明与一个超大型现代国家几乎完全重合的国家,即中国。有人认为中国的崛起就是按照西方市场经济理论进行了改革,带来经济总量的提高,随着中国进一步的发展,它将越来越多地接受西方的各种理念及制度安排,最终被接纳为西方社会的成员。“文明型国家”的观点与此截然不同,它认为中国的崛起是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它代表了一种不同性质国家的崛起,中国的发展有自身的规律和逻辑。
延绵不断长达数千年的中华文明的种种特质使中国这个现代国家与众不同。中国拥有超悠久的历史、超丰富的文化积淀,中国任何一个方面,都有上千年的历史。因此,我们古老文明形成的许多传统使得中国能融合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的长处。今天的中国是带着孔子、孟子、老子、庄子、荀子、墨子、孙子等伟大先哲重新回到世界中心的,是带着五千年伟大文明并汲取了包括西方文明在内的其他文明之长而重新回到世界中心的。“文明型国家”的文明基因太强大了,如果这样的国家要被全盘西化的话,它必定走向混乱、分裂乃至解体。
中国是以西方不认可的方式崛起的,并继续以西方不认可的方式迅速发展壮大。“文明型国家”的崛起也因此而分外厚重和精彩。中国崛起的主要原因是坚持了自己的发展道路,既学习了别人之所长,也发挥了自己的优势,特别是自身的许多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所形成的优势,实现了一种对西方模式的超越。
(摘编自张维为《这就是中国:文明型国家》)

材料二: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大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力度,积极参与国际传媒市场竞争,取得重要成果。这也让中国这一负责任的大国形象较好地呈现在世人面前,赢得国际友人的认同和点赞。但我国在世界上有时仍然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困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是解决好“挨骂”问题的有效路径,也是中国国家形象自塑与他塑的关键所在。必须深刻领会、努力实践,向世界展现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让世人更好地了解一个进入新时代、展示新作为的中国。
国家形象的塑造要求增强国际话语权。习.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增强中国话语的国际影响力。“文者,贯道之器也”。话语的背后是思想,是“道”。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方针,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思想,更加响亮地提出中国主张,建构属于中国自己的话语体系。主动讲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故事,展示中国为世界作出的贡献,让国际社会更多地理解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内涵。
材料三:

图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中国理念/主张的认知程度

图2:海外受访者了解中国的主要渠道

图片摘白《(新闻眼)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最新报告》)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文明型国家”代表了中国与西方主流话语权的交锋和博弈,所以它必将有利于中国进行国际政治制度的比较和预测。
B.中国只有不断加大国际传播的力度,积极参与传媒市场的竞争,才能更好地将中国形象呈现出来,进而赢得国际友人的认可。
C.话语权决定主动权,传播力决定影响力。所以为了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我们必须着力增强中国话语的国际影响力。
D.中国主流媒体在各国的影响力和传播力不尽相同,因而造成了发展中国家的受访者与发达国家的受访者对中国的认知度不同。
【2】根据三则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个国家的崛起必须伴随文化的自信,如果当初中国不坚持走自己的道路,而对西方亦步亦趋,中国的命运必定面临重大危机。
B.绵延数千年的古老文明是中国崛起的决定性因素,是它使中国成为了“文明型国家”,并最终实现了对西方模式的超越。
C.我国虽然在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中取得了重大的成果,但是也要正视其中存在的困境,并需要通过自塑和他塑的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
D.关于我国在海外的国家形象,一些研究已经能从传播受众、传播渠道等角度展开分析,为我国传播策略的改进提供参考。
【3】下列对材料一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两则材料均使用了开门见山的方式直接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然后再逐步深入,展开其丰富论证。
B.材料一始终围绕“文明型国家”核心概念展开论证,材料二则侧重讨论如何塑造国家形象的议题。
C.两则材料说理清晰、逻辑严密,论证方法上材料一使用了对比论证,而材料二则使用了引用论证。
D.两则材料共同提出相同的观点——要想让世界真正读懂中国,就必须建构中国自己的话语体系。
【4】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概括“文明型国家”的特征。
【5】面对某些西方国家抹黑中国的不实报道和宣传,请你结合材料,提出合理的应对措施。
2.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下列小题。
谁持彩练当空舞
熊召政
老远我就看到那棵大樟树了。那是怎样的一棵樟树啊,它的主干比碾盘还要粗壮。枝盘曲着伸向天空,每一根都分明留下铁打铜铸的英雄气,树上所有的叶子都葱绿、晶亮,它们密密簇簇,横拓出去,遮盖了村落前大半个稻场;填满叶与叶之间缝隙的,不仅有被春雨洗亮的阳光,更有比田间的蛩声更为轻盈的鸟呜。
这棵大树后面,是一栋江南常见的白墙青瓦的古民居,一种四水归堂的泥砖建筑。从墙上的铜牌可知,这是当年毛.泽东担任中央苏维埃政府主席时的旧居。
我们说战争是残酷的,但战场上的风景往往如诗如画。就像这栋位于瑞金叶坪的伟人住过的古民居,无论是它瓦檐上苍郁的针菲,还是泥墙上被风雨剥蚀的苔痕:无论是它天井里潮润的细沙,还是瓦脊上等待炊烟的雨燕,给予我的都是恬淡的乡村牧歌之感。住在这样的房子里,面对数十倍于红军的敌人的“围剿”,毛.泽东指挥若定,他以浓得化不开的战场硝烟为墨,写下这样的诗句:“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
从这激战之后的诗句来看,伟人自有伟人的胸襟,伟人自有伟人的浪漫。在诗人眼中,历史总是充满诗意。
走出这所房子,我站在大樟树下。突然,不知什么地方的广播放起了《十送红军》。尽管当地人说,这首歌唱得失去了赣南的韵味,已经不是乡音了,但我仍在这略带忧伤的旋律中,领略到七十年前那些浸在血水与泪水中的记忆。
毛.泽东在这棵大樟树下骑上战马,迈向重重关山;八万多红军在这片土地上启程,在乡亲们期盼与炙热的眼光中,开始了人类历史上最为壮烈的长征。
我的家乡是另一片苏区,红军战士头上的八角葵帽,成为我童年记忆中不可亵渎的神圣图腾。神圣可以沉眠,但不会消失。此刻我站在这棵大樟树下,听完《十送红军》后,忍不住四下张望:与漠漠水田上的白鹭一起飞扬的战旗呢?在青石板上驰过的马蹄呢?它们都去了哪里?
我常说,如果我早生半个世纪,我可能不会成为一名作家。几乎不用置疑,多血质的我,肯定是一名红军战士。我羡慕毛.泽东、周恩来、朱德这样的伟人,在中国的大地上,写下民族的史诗。一支笔比之一杆刺破黑暗的长枪,一本书比之一场决定国家命运的战争,毕竟分量太轻,太轻。
十送红军,送的是我们的亲人,我们的骨肉。多少个苏区的母亲啊,在漫漫长夜里,他们纺车上的手柄,一次又一次摇圆了中天明月,但总不能摇圆她们无尽的思念。那永远不能收回的,村口送别的目光啊,又怎能穿透二万五千里的重重阴霾?雪山草地,沼泽荒漠,一寸一寸,不仅沾满了战士的血,也沾满了亲人的泪。
纵览历史,我们可以说,所有通往天堂的路,都充满了艰辛与苦难。一个人扭转乾坤的能力,取决于他化腐朽为神奇、化苦难为诗情的禀赋。历史拒绝呻吟,但历史不拒绝浪漫。毛.泽东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吟唱“谁持彩练当空舞”,这是何等的想象力啊!正是他和他的战友们,用自己的如虹豪气,为我们的民族炼出了一条魅力四射的彩练。
彩练初出,赣水那边红一角:彩练当空,神州大地舞翩跹!炮火不能烧毁它,风雨不能摧残它。当这条彩练飞过于都河,飞过金沙江,飞过娄山关,飞过乌蒙山,飞过南国的雾,飞过北国的雪,我们惊异地发现,原来这一条彩练,竟是一条长达二万五千里的长征路。
谁持彩练当空舞?是我们的红军,我们餐风饮露、百折不挠的中华儿女。
物换星移,历史的烽烟早化作大地上的虹霓,我们也只能从竟夜的春风、从山间的鸟啼来谛听烈士们的呼吸。但是七十年前的那棵老树,还是那么苍翠欲滴,这是因为它的根须,始终抓住了泥土;七十年前的那条彩练,还在我们的仰望中飘舞,这是因为民族的精气还在。对于我们来说,长征不仅仅是一段逝去的故事,也不仅仅是一种奋进的象征,还是一只正在吹响的号角,一首还没有完成的史诗。
(摘自熊召政散文集《历史的驴友》)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说“战场上的风景往往如诗如画”,并以恬淡古朴的古民居为证,都是为下文引用毛.泽东诗句做铺垫。
B.从于都河、金沙江、娄山关、乌蒙山,写到南国的雾、北国的雪,暗指长征路线,引人想象,给人历史真实感。
C.文章气势如虹,视角独特,虽写战争岁月,却无血腥之味,作者用炽热奋进之笔调,赞颂了革命先驱和伟大事业。
D.文章细致刻画了苏区母亲送别亲人、日夜思念的场面,引发感慨“所有通往天堂的路,都充满了艰辛与苦难”。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引用诗句并以此为题,在文中反复出现,不仅具有形象的象征意义,而且可以增强文学性和感染力。
B.文章对大樟树描写极为细腻,笔触涉及主干、枝、叶,夸张、对比、拟人信手拈来,大樟树形象呼之欲出。
C.文章善用第一人称抒情,“我”的见闻感受给人亲切真实之感,“我们”反复出现又极易让人产生共鸣。
D.文章语言大气磅礴,不仅得益于“纵览历史”“如虹豪气”等宏大词语,更与其中的整句分不开。
【3】请简析大樟树在全文中的作用。
【4】如何理解文章末段的划线句子?请简要分析。
3. 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世为农。父和,能节食以济饥者。有耕侵其地,割而与之;贳其财者不责偿。飞生时,有大禽若鹄,飞鸣室上,因以为名。未弥月,河决内黄,水暴至,母姚抱飞坐瓮中,冲涛及岸得免,人异之。少负气节,沈厚寡言,家贫力学,尤好《左氏春秋》、孙吴兵法。生有神力,未冠,挽弓三百斤,弩八石,学射于周同尽其术能左右射同死朔望设祭于其冢父义之曰汝为时用其徇国死义乎
七年,入见,帝从容问曰:“卿得良马否?”飞曰:“臣有二马,日啖刍豆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则不受。介而驰,初不甚疾,比行百里始奋迅,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褫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此其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不幸相继以死。今所乘者,日不过数升,而秣不择粟,饮不择泉,揽辔未安,踊踊疾驱,甫百里,力竭汗喘,殆欲毙然。此其寡取易盈,好逞易穷,驽钝之材也。”帝称善,曰:“卿今议论极进。”
家无姬侍。吴玠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遗之。飞曰:“主上宵旰,岂大将安乐时?”却不受,玠益敬服。帝初为飞营第,飞辞曰:“敌未灭,何以家为?”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师每休舍,课将士注坡跳壕,皆重铠习之。子云尝习注坡,马踬,怒而鞭之。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卤掠”。
善以少击众。欲有所举,尽召诸统制与谋,谋定而后战,故有胜无败。猝遇敌不动。故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张俊尝问用兵之术,飞曰:“仁、智、信、勇、严,阙一不可。”每调军食,必蹙额曰:“东南民力,耗敝极矣。”荆湖平,募民营田,又为屯田,岁省漕运之半。好贤礼士,览经史,雅歌投壶,恂恂如儒生。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 然忠愤激烈,议论持正,不挫于人,卒以此得祸。
(选自《宋史•岳飞传》,有删节)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学射于周同/尽其术/能左右射/同死/朔望设祭于其冢/父义之曰/汝为时/用其徇国死义乎
B.学射于周同尽/其术能左右射/同死/朔望设祭于其冢/父义之曰/汝为时/用其徇国死义乎
C.学射于周同尽/其术能左右射/同死朔望/设祭于其冢/父义之曰/汝为时用/其徇国死义乎
D.学射于周同/尽其术/能左右射/同死/朔望设祭于其冢/父义之曰/汝为时用/其徇国死义乎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室,指堂屋后面正中的那个房间。古人房屋内部,前室后堂,室的东西两侧叫房。
B.冠,古代男子到二十岁举行加冠礼,结发戴冠,表示成人。二十岁还比较年少,体犹未壮,所以又称“弱冠”。
C.石,计算重量的单位,古时也可作为官俸的计量单位。《观刈麦》中“吏禄三百石”的“三百石”即为薪俸。
D.儒生,遵从儒家学说的读书人,科举之人皆可称儒生。中国古代社会,早期的“儒”也称为“术士”,他们一般都精通当地风俗文化和礼仪习惯。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岳飞致力求学,文武双全。尤其喜读《左氏春秋》、孙吴兵法,天生神力,年纪轻轻即可挽重弓强弩,师从周同,左右手均能开弓射箭。
B.岳飞以国为重,先国后己。皇帝看重岳飞,妆扮有名的女子赠予他,打算为他建造府第,但岳飞都以天下未太平,君主尚日夜忧虑,臣子更不应贪图个人享乐为由拒绝了。
C.岳飞治军有方,军纪严明。他的儿子岳云练习下陡坡跳战壕,战马失蹄,同样受到鞭打处罚。有士兵滥用百姓物资,岳飞严惩不贷。
D.岳飞志趣高雅,不自矜功伐。他尊重贤能,以浏览经史典籍、唱雅诗和投壶为趣,每次辞谢朝廷加官封赏时,一定说是将士们集体的功劳。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父和,能节食以济饥者。有耕侵其地,割而与之;贳其财者不责偿。
(2)此其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
【5】岳家军攻无不克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4. 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长沙过贾谊宅①
刘长卿
三年谪宦②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④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⑤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注释)①刘长卿“刚而犯上,两遭迁谪”,本诗当作于第二次迁谪长沙之时。②三年谪宦:贾谊被贬至长沙三年。③楚客:这里指客居楚地的贾谊。④汉文:指汉文帝刘恒。⑤吊:凭吊。贾谊在长沙曾写《吊屈原赋》凭吊屈原。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贾谊被贬,失意凄凉,一个“悲”字直贯篇末,奠定了全诗凄怆忧愤的基调。
B.颔联围绕题中的“过”字展开描写,“秋草”“寒林”“人去”“日斜”渲染出故宅一片萧条冷落的景色。
C.颈联从贾谊的见疏,隐隐联系到自己。号称“有道”的汉文帝,对贾谊尚且薄情寡恩,何况当时皇帝对诗人。诗人将暗讽的笔触曲折指向当时皇帝,手法高妙。
D.尾联感叹皇朝风雨飘摇却贬谪无罪的“我”,以直抒胸臆的手法发出了愤怒的质问。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5. 名句名篇默写 详细信息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我国悠久的传统文化特别强调通过“他人”这面镜子来提升自我,反思自我。《<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_______,_______”两句话告诫弟子,既要学习榜样,又强调要进行自我反思。
(2)《礼记·礼运》中对选取领导人和与邻国交往提出了“_______,_______”的要求。
(3)人生即使失意,也不要过于在意。“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将进酒》中“_______,_______”两句,诗人用乐观好强的口吻肯定人生,肯定自我,于貌似消极的表象中透露出渴望入世的积极的愿望,表现了诗人不肯屈服的倔强性格。
6.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只有中国这样的国家、这样的政治制度,宁可牺牲一段时间的经济,也要对人民负责,对世界负责。中国人民怀着强烈的家国情怀,___,共战疫情。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赛感叹,由于中国为世界防疫事业设立的新标杆,而为国际社会共同对抗疫情创造了一个宝贵的窗口期。
②实际上,西方对中国的文化偏见一直都在。只不过这次突然____的疫情,给了他们一个落井下石的新机会。不过,这一次他们被整个中国模式给震撼了,14亿人同时戴口罩,可以一起宅在家里渡过这个难关,一批一批的医务人员、解放军、志愿者冲到前线,这在西方是____的。
③其实今天的世界经济早已是密切联系的一个整体,一损俱损,一荣俱荣。湖北是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的关键区域,因为____疫情,全球汽车产业掀起了一场停产危机,从日产到韩国现代都因为中国供应的零部件短缺而受重创。德国近三分之一的企业遇到供货问题,连美国的药品供应也出现了危机。
④在这个意义上,中国抗疫模式,就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际行动。这和美国那种优先、极端自私、__、和我赢你输的博弈模式截然不同。从短期来看,中国模式意味着中国一国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代价。但中国人相信“天下为公”,相信“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国推广对整个人类负责的抗疫模式,必将赢得更多的朋友与更广泛的共同利益。俄罗斯政治学者马尔科夫说,从中国的表现可以看出,这是一个真正伟大的国家,它独自承受了打击,保护了全人类。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字音字形及语义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同仇敌忾 暴发 束手无措 新冠(guàn) 荒诞不稽(jī)
B.众志成城 爆发 望尘莫及 新冠(guān) 尔虞(yǔ)我诈
C.众志成城 暴发 不可思议 新冠(guān) 以邻为壑(hè)
D.同仇敌忾 爆发 无能为力 新冠(guàn) 专横跋扈(hù)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存在语病问题,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因为中国为世界防疫事业设立了新标杆,所以也为国际社会对抗疫情制造了一个宝贵的窗口期。
B.中国不是为国际社会对抗疫情制造了一个宝贵的窗口期,而是为世界防疫事业设立了新标杆。
C.中国为世界防疫事业设立了新标杆,更是为国际社会共同对抗疫情创造了一个宝贵的窗口期。
D.中国不仅为国际社会共同对抗疫情创造了一个宝贵的窗口期,也为世界防疫事业设立了新标杆。
【3】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引号作用相同的项是( )
A.2000年,阿根廷的马拉多纳被国际足联评选为“世纪球王”。
B.南京本地有句谚语:“小雪腌菜,大雪腌肉。”
C.人们总是喜欢把生命的时间用“度日”来概括。
D.还有几位“大师”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挂过去,叫做“发扬国光”。
7. 语言表达 详细信息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韩非子记载了仓颉造字时的一个思路。仓颉想给公开的“公”和自私的“私”造字。“私”字的意思有点抽象,用什么字形来表达呢?想来想去,他找到了一个造字的好办法:画一个圆圈,圈里的东西都是我的,也就是“”(厶)。在古人心中,①________。于是他在“”(厶)旁加一个(禾),创造出“”(私)字,强调这是我私有的财物。“公”和“私”的意思相反,把私有财物分给大家,就是“公”的意思。于是,他在“厶”的上面②________。在古人眼中,一先分为二,二又分为四,四再分为八,③________。因此“八”可以表示“分”的意思,把“私”用“八”不断地分开,这就是“”(公)。
8. 语言表达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新闻,请简要概括“九章”量子计算机的优势,字数不超过30个字。
2020年12月3日《科学》发表了一篇重磅论文。中国团队研发的量子计算机“九章”实现了对高斯玻色取样任务的快速求解,速度比谷歌的超导量子计算机“悬铃木”快100亿倍。在中科大,记者见到了“九章”:3平方米左右的实验桌上摆满了部件,另一张桌子上摆放着接收器。传统计算机由于晶体管和芯片材料的限制,其体积的减小是有限的。而每个量子元件尺寸都在原子尺度,构成的量子计算机自然也没有那般庞大。“九章”使用光量子计算,和原子、离子、超导电路等类型的量子计算机相比,它可以在室温下运行,但在量子比特增加上要比超导体系的量子计算机更难。
9. 作文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85年4月15日,GPS全球定位系统国际运用研讨会在华盛顿召开,中国受邀参加,出席本次会议的是后来成为解放军少将的卜庆军。会上,美国向所有与会者表明立场:“在特殊情况下,为了保证国家安全,军方会采取三种措施应对紧急状况:第一,降低对方的导航精度;第二,随时变换编码;第三,进行区域性管理。”也就是说,美国对GPS系统有绝对的控制力。
会议结束,卜庆军回到北京写了一份报告,阐述了两个重要观点:一要跟踪、研究、应用GPS;二要着手建立我国自己的卫星定位系统。
请综合以上材料,以“师夷长技与自主自强”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