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半年第三次月考历史题带参考答案(2018-2019年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第九中学)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剪纸是我国的民间艺术,观察下列剪纸,它们形象地反映了


A. 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B. 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
C. 领先世界的手工技术
D. 古代社会的和谐融洽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周礼•考工记》载:“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五,刮摩之工五,抟埴之工二。”材料所反映的当时官营手工业生产的显著特点是
A. 技术先进,生产标准化 B. 产品丰富,生产多样化
C. 分工细致,生产专业化 D. 产量庞大,生产规模化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徐州汉邦公司开辟了一条新疆旅游线路,丝绸之路是这条线路的主要旅游内容,导游在向游客介绍丝绸之路时,通常最先说起的中国朝代是
A.秦朝 B.汉朝 C.三国时期 D.唐朝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明太祖告谕户部大臣,理财之术在于“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这反映了明初实行的经济政策是
A. 工商皆本
B. 重农抑商
C. 轻徭薄赋
D. 重商贱农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某历史网站上讲述新航路开辟的决定因素,下面是其中的四个观点,你认为正确的是
A. 航海和造船技术的进步
B. 大批航海冒险家的涌现
C. 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 人文、地理学的进步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6世纪初,西班牙的一位家庭主妇抱怨说:“过去一个月的生活费就五个银币,现在十个银币还不够。”这反映西班牙出现了
A. 商业危机 B. 商业革命
C. 价格革命 D. 经济危机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经过长期的殖民争夺,到18世纪中期,英国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自诩为“日不落”殖民帝国。期间与英国进行过激烈殖民争夺的列强主要有
A. 葡萄牙、西班牙、德国
B. 葡萄牙、荷兰、美国
C. 意大利、西班牙、法国
D. 西班牙、荷兰、法国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是由诸多因素共同推动的。其中促进国内市场扩大的因素是
A. 海外殖民扩张
B. 手工工场的发展
C. 大工厂的确立
D. 圈地运动的进行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史学家统计的19世纪英国人口结构的变化图(注:图中①农民②城镇居民③工人),其中合乎史实的是

A.
B.
C.
D.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显著特点是( )
A.首先发生在英国 B.发明了新的交通工具
C.科学成为技术进步的动力 D.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关于世界市场的形成,表述错误的是
A.资本主义萌芽使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 B.殖民扩张使世界市场得以拓展
C.19世纪中后期,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D.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世界连成一体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新发展是
A.雇佣关系出现 B.手工工场出现 C.自由资本主义产生 D.垄断组织形成
1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终于无奈地低下自己骄傲了300多年的头,于是洋务运动就这样开始了,开始大力兴办工业。”曾国藩创办的军事工业是
A.上海轮船招商局 B.上海发昌机器厂
C.江南制造总局 D.安庆内军械所
1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一位历史老师在讲述中国近代经济史时,引诗一首:“状元办厂惊陈腐,君子经商耻务空。积弱终须强实业,中兴还赖育才功。”这首诗评价的历史人物是
A. 张之洞
B. 郑观应
C. 张謇
D. 方举赞
1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曾在四川出现的一首歌谣唱道:“稻米赶黄豆,黄豆像地瓜;芝麻赛玉米,玉米有人大;……”这首歌谣应该出现在
A.“大跃进”时期
B.农业合作化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1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1979年安徽凤阳全县粮食产量比1978年增长49%,卖给国家粮食4450万千克。”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A. 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 实行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大跃进运动
1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82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我国农业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集体化的道路……目前实行的各种责任制……只要群众不要求改变,就不要变动。”这些形式不同的责任制“不要变动”的原因是
A. 引导农民走上了互助合作的道路
B. 改变了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C. 实现了农业生产经营权高度集中
D. 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1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一站到底》的主持人给出了某道题答题的提示语:“中国近代历史上最早被迫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之一;改革开放后,最早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依据提示,这个城市应该是
A.上海 B.广州 C.厦门 D.汕头
1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以下饮食现象在鸦片战争后传入我国的是

A.玉米 B.大米 C.汉堡包 D.张裕葡萄酒
2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近代著名诗人黄遵宪在《今别离》一诗中写道:“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眼见双轮驰,益增中心忧……车舟载离别,行止犹自由。今日舟与车,并力生离愁……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诗中反映的近代社会景象是
A. 社会剧变导致人口的大量迁徙
B. 近代交通工具改变人们的生活
C. 追求自由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D. 近代以来出国留学热潮的兴起
2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898年,袁世凯为慈禧贺寿进贡一辆奔驰轿车,不料,太后仅坐一下便弃之不用了。原来,汽车解决不了“尊卑”问题,司机不跪且坐,还坐在慈禧的前面!这说明的最主要问题是
A. 慈禧生活俭朴
B. 中国不需要汽车
C. 中国汽车依赖进口
D. 中国的近代化受到封建制度的阻碍
2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用Email发邮件、用Blog(博客)写日记、用微信沟通,已成为很多中国人的生活习惯。这反映
A.广播影视成为民众文化生活的主体 B.传统交流方式被完全抛弃
C.互联网改变人们的生活与交往方式 D.人们的生活习惯完全西化
23. 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周时,耒、耜是主要农具,“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秦国)“用溉注填阏之水,溉舄卤之地四万顷,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魏国改革家)李悝说:“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
——《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明初,瓷都景德镇有官窑58座,资金充足,设备先进,民窑不过20座。但官窑管理腐败、成本高昂,很快衰落下去。为完成上贡任务,只好改行“官搭民烧”,由民窑烧造。从事商品生产的民窑迅速崛起,明末达到二三百座……清代御窑仅6座。
材料三 明清时期,自由手工业者的数量扩大并成为手工业生产的主导,手工业产品大量增加,各具特色的专业化工商业市镇大量涌现,“匠有常主,计日受值”的生产方式更为普遍。
回答问题
(1)材料一的历史现象说明了什么?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材料二中提到的“官窑”“民窑”各属于什么经营形态的手工业?它们各有什么功能?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明清时期我国手工业的发展出现了哪些新特点。
24. 详细信息
1956年、1978年、1992年是现代中国实现现代化的三个关键时间点。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是实行计划管理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指令性计划与指导性计划相结合、计划管理以市场为基础的管理体制。1953年国家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并宣布向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过渡以后,随着国民经济紧运行(注:大意是指在资源紧张的情况下加速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的推进,为了与这种经济紧运行和逐步单一的公有制相适应,在管理体制方面,也逐渐由以市场为基础的计划与市场相结合转向计划经济。到1956年底,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生产要素市场基本消亡,产品市场也在国家的计划控制之下,形成了以指令性计划为主、指导性计划为辅的计划经济体制。
——武力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简史》
材料二 1949年以来,中国努力推进现代化的蓝图,是先建设社会主义并进而实现共产主义。它始终是决策的指南。……经过苏联的斯大林主义、1956年后中国的乌托邦主义和1977年中共十一大之后邓.小平推行的务实主义的探索,现在已经有人在议论,认为中国将可能成为当代实现现代化的一个样板。邓并不放弃社会主义作为最终目标,但对大量的市场经济的做法予以放行。他说,新的体制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结合”。
——(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经济体制变化的主要表现,说明其变化的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邓.小平“务实主义探索”的突出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中国经济体制的影响。
25. 详细信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报刊作为一种大众传媒,在中国近代民主思想传播中起了无可替代的作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国民报之产生,当以同治十二年(1873年)在汉口出版之《昭文新报》为最早。此为同治十三年在上海出版之《汇报》,在香港出版之《循环日报》,光绪二年上海出版之《新报》,及光绪十二年在广州出版之《广报》;斯四者皆当时深悉外情者之所为,惜国人尚不知阅报为何事,未为社会所见重耳。迨光绪二十一年,时适中日战后,国人敌忾之心颇盛,强学会之《中外纪闻》与《强学报》,先后刊行于京沪,执笔者皆魁儒硕士,声光炳然。我国人民发表政论,盖自此始。后此《时务报》与《时务日报》等接踵而起,一时报纸,兴也勃焉。
——戈公振《中国报学史》
材料二 若夫新闻事实之报道,世界舆论之趋向,内地国情之调查,政艺学理之发明,言论思想之介绍,茶余酒后之资料,凡全球文明国报馆所应尽之义务,不敢不勉,此则同人以言报国之微志也。
——梁启超《时报》发刊词
材料三 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创办《民报》。孙中山后来在《中国之革命》一文中评价说:“《民报》成立,一方为同盟会之喉舌,以宣传正义;一方则力辟当时保皇党劝告开明专制、要求立宪之谬说,使革命主义,如日中天。”
——陈玉申《晚清报业史》
材料四 “武昌革命军兴,清吏张呜歧、龙济光、李准等初负隅自固,讵(表示反问)沪电谣传‘京陷帝崩’四字,港粤各报相率登载,全城人士欢声雷动,张督知人心已去,无可挽救,始仓皇出走,龙、李遂卑辞乞降。使广东省城,得以不流血而获光复者,报纸之力为多焉。”
——摘自冯自由《革命逸史》
(1)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中后期我国报刊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国人自办报纸的原因。
(2)据材料二,归纳梁启超认为“报馆所应尽之义务”。
(3)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报刊对辛亥革命所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