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2019年高一下半期地理月考测验附答案与解析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1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一半授予瑞士日内瓦大学的米歇尔·麦教授和迪迪埃·奎洛兹教授,以表彰他们“发现了一颗围绕太阳型恒星运行的外行星”。该行星命名为飞马座51b,距离地球约50.9光年的系外行星。它是人类发现的第一颗围绕类似太阳的恒星运转的系外行星,也是人类发现的第一颗“热木星”,亦是“热木星”的原型,表面温度约1000℃。
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材料中的“系外行星”的“系”是指
A.银河系 B.河外星系 C.太阳系 D.地月系
【2】对飞马座51b推测正确的是
①该行星与类地行星相似 ②该行星与巨行星相似
③该行星距离恒星比木星距离太阳近 ④该行星不可能有大气存在
A.① ③ B.② ③ C.① ④ D.② ④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在交通的十字路口处,我们经常见到如下图所示的交通信号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有人注意到在一周的白天中,同一交通信号灯的亮度会出现变化,你认为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A.海拔 B.电网供电情况 C.阴晴状况 D.交通流量
【2】下列哪一城市大量设置这种太阳能交通信号灯效果会更好
A.拉萨 B.重庆 C.武汉 D.海口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859年9月1日,英国的天文爱好者理查德.卡林顿正在忙于做日常的日面监测时,突然看到太阳黑子群中央两个迅速增亮的斑块,成为最早发现这种天文现象的人。回答下面小题。
【1】理查德.卡林顿发现的这种天文现象是( )
A. 黑子 B. 耀斑 C. 太阳风 D. 日珥
【2】理查德.卡林顿当时正在观测的太阳活动( )
A. 有规律可循,但尚无法预报 B. 发生在太阳内部圈层
C. 与地球旱涝灾害有一定的关系 D. 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毫无影响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读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箭头中,代表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热源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的是图中所示的
A.① B.② C.③ D.④
【3】二氧化碳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是因为其能够
A.吸收并放射长波辐射 B.吸收短波辐射放射长波辐射
C.吸收并放射短波辐射 D.吸收长波辐射放射短波辐射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中国“神舟七号”飞船在甘肃酒泉发射中心成功升空,并首次实现了中国宇航员的太空漫步。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图示能正确反映“神舟七号”飞船在升空过程中经历的大气环境状况的是
A. B.
C. D.
【2】中国宇航员翟志刚太空漫步时所处的大气层是
A.对流层 B.平流层 C.臭氧层 D.高层大气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图为某气象观测站释放的探空气球。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探空气球记录的随高度增加气温变化的规律可能是(  )
A. 一直递减
B. 一直递增
C. 递增→递减→递增→递减
D. 递减→递增→递减→递增
【2】探空气球探测到水汽集中的层次是(  )
A. 对流层 B. 平流层
C. 高层大气 D. 电离层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风。下图示意近地面同一水平面的气压分布状况。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箭头对应的力中只改变风向不改变风速的是( )
A. a B. b C. c D. d
【2】如果图示现象为近地面AB两地热力环流引起,当两地冷热差异增大后,形成风的原动力会( )
A. 增大 B. 先小后大 C. 减小 D. 先大后小
【3】关于图中A点和B点两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B处风力大于A处 B. B处水平气压梯度小于A处
C. A处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D. AB两处地转偏向力都平行于等压线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根据大气垂直分层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神舟飞船在距离地球343千米的高空飞行时,位于大气
A.对流层 B.平流层 C.臭氧层 D.高层大气
【2】可能导致地面无线电短波通信突然中断的是
A.受对流层阴雨天气的影响 B.受平流层臭氧空洞的影响
C.电离层受到太阳活动的干扰 D.大气污染严重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埃塞俄比亚东北部阿法尔地区,自2005年有两座火山喷发后就形成了不到1千米的裂缝,但迄今裂缝全长已达60千米,最宽处8米,该地已经成为科学家们见证海洋形成的天然实验室。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阿法尔地区的裂缝形成于火山喷发之后,裂缝中的火山组成物质都来自地球内部的
A.地幔 B.地核 C.地壳 D.岩石圈
【2】裂缝从1千米延长到60千米,非洲大陆也可能一分为二,这些直接改变的是地球圈层中的
A.岩石圈 B.大气圈 C.生物圈 D.水圈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大气组成会产生一定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就全球来说,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含量明显增加的大气成分是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臭氧
【2】下图所示曲线反映了城市绿地具有的作用是

A.改变大气成分、净化空气 B.减弱噪声、美化环境
C.调节气温、改善城市小气候 D.防风固沙、防止沙尘暴发生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地球上很多现象都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有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多云阴雨的白天,气温较低,主要是因为大气的
A.吸收作用强 B.反射作用强 C.散射作用弱 D.保温作用弱
【2】黎明前东方天际先泛起“鱼肚白”是由于大气对太阳光的
A.散射作用 B.反射作用 C.吸收作用 D.辐射作用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表为我国2017年10月30日四城市的实测气温数据及该日天气状况。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城市

纬度

海拔/m

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

天气

北京

39.8°N

54

14

0

晴天

武汉

29.9°N

24

18

9

晴天

海口

20.0°N

14

25

22

多云

拉萨

29.7°N

3 649

16

-2

晴天



【1】该日最低气温拉萨比武汉低,主要原因是拉萨
A.太阳辐射弱 B.大气削弱作用弱 C.大气保温作用弱 D.地面辐射弱
【2】该日北京比海口的气温日较差大,主要原因是
A.纬度高 B.白昼长 C.大气吸收能力强 D.天气晴朗

1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为了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我国农民常进行地膜覆盖。地膜覆盖具有保温、保湿、保土等作用,可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农产品质量。秋冬季节,我国某些农村地区用人造烟雾防御霜冻。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大部分地区使用地膜覆盖主要在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秋冬季节,我国某些农村地区用人造烟雾防御霜冻的原理是烟雾
A.比周围空气温度高,阻挡冷空气 B.能反射地面辐射,起保温作用
C.能增强大气逆辐射,起保温作用 D.能阻止地面辐射,起保温作用
1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读冬季某时某地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区域位于(  )
A.北半球 B.南半球 C.东半球 D.西半球
【2】此时甲地和乙地风向分别为(  )
A.偏北风 偏东风 B.偏南风 偏西风
C.偏西风 偏北风 D.偏东风 偏南风
15. 综合题 详细信息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各题。
“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交会地带的和政县是远古时代各种古脊椎动物繁衍生息的乐园,孕育了今天弥足珍贵的古脊椎动物化石群。不同化石群埋藏在不同的地层中。据了解,1 000万年前的古脊椎动物化石,是研究青藏高原隆升历史及古环境、古气候的重要物质依据和信息源。”看到这个消息,上海某中学地理小组的同学特别感兴趣,他们决定利用暑假前去实地考察研究一番。在地理老师的指导下,他们给这次考察命了名,并做了大量知识上、物质上的准备工作,如搜集该区岩层等资料,带上地质锤、指南针、记录工具等。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他们应给这次考察命名为:________与地质年代、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2)结合相关材料,他们绘制了一幅古生物化石地表分布示意图,并对相关问题进行回答。

①按成因分类,该地区的地下岩层多属于________岩;按地质年代,该区域最老的岩层至少形成于______代。
②三叶虫生活时期该地应为________环境;恐龙繁盛时期,该地应为________环境,气候、植被特点___________。
(3)根据实地考察及材料分析,他们的考察结论认为迄今为止青藏高原地区:①地理环境经历了_______环境向_______环境的演变;②由不同化石的相对位置关系可知,地壳经历了_______(抬升、下降、水平)运动。
16. 综合题 详细信息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丙、丁四点的气压大小,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________。
(2)用箭头在图上标出环流模式。
(3)甲、乙两地中气温较高的是________。
(4)假若图示区域位于北半球,则甲、乙之间的风向为________,丙、丁之间的风向为________。
(5)假若图示环流为城市热岛环流,则甲、乙两地中表示郊区的是________地。从环境效益的角度考虑,不宜在乙地建立的企业是(  )
A.造纸厂 B.火力发电厂 C.家具厂 D.电子厂
(6)假若图示环流为海陆热力环流,若甲地为陆地,则此时为________(白天/黑夜)。
17. 综合题 详细信息
读北半球某区域近地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图中气压差异与冷热差异有关。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四个箭头能正确表示当地风向的是________。
(2)①地比②地气压________,①地比②地气温________。
(3)图中①②两地相比,气流上升的是_______,原因是_______。
(4)图中A、C两处相比,________处风力较大,其原因是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