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原县镇原中学2019年高一下册历史期末考试在线做题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西汉时,赵过推行代田法。把田地开成一条条垄和沟,每年轮换在沟和垄上栽种,这样可以合理利用地力、保苗抗旱。这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是( )
A. 小农经济 B. 自给自足 C. 男耕女织 D. 精耕细作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是中国古代经济生活中普遍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 土地兼并
B. 重农抑商
C. 闭关政策
D. 贫富分化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刘邦即位之初曾下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其夫人吕后当政时强调:“市井之子孙不得为官仕吏”。这说明西汉初年实行的是( )
A. 休养生息政策 B. 限制商人的政策
C. 禁止经商的政策 D. 反腐倡廉的政策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曾经考取了晚清的状元,但却选择了实现救国之路的是
A. 冯济川
B. 陈启源
C. 周学熙
D. 张謇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较快的行业不包括
A.面粉业 B.钢铁业 C.纺织业 D.造纸业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中国近代“实业救国”的道路之所以行不通,根本原因是:
A. “实业”往往被反动政权所垄断 B. 科技水平严重滞后
C. 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半封建国家 D. 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张艺谋的电影中最具有历史震撼力的是《活着》。电影中有一个场景:小孩找出父亲的铁皮包的箱子要交给街道干部用来炼铁。这个场景应该是在20世纪
A. 二十年代末
B. 三四十年代
C. 五十年代
D. 七十年代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洋装在中国流行,并未取代传统服饰,而是促进中国服饰的改良,出现了中西合璧的产物。下面那些是中西合璧的产物:
A. 中山装和旗袍 B. 华冠儒服 C. 男女礼服 D. 列宁服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是
A. 《定军山》
B. 《歌女红牡丹》
C. 《渔光曲》
D. 《三毛流浪记》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这是歌曲《青花瓷》里的歌词。请问歌曲里面唱颂的物品最早出现在什么朝代: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罗斯福新政最能体现的经济学思想是
A. “发展经济的最佳方法就是自由放任、听之任之、不加干涉”
B. “政府直接插手干预私营企业的自由经营是最可怕的事情”
C. “要达到充分就业,其唯一办法,乃是把投资这件事情由社会来统揽”
D. “政府颁布济贫法只会使穷人的境况更趋恶化”
12. 详细信息
人类历史上最早进行环球航行的是
A. 迪亚士船队
B. 达•伽马船队
C. 哥伦布船队
D. 麦哲伦船队
1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东盟切实加强政治协商和经济合作新阶段的标志是
A. 1967年曼谷会议的召开
B. 1976年巴厘岛会议的举行
C. 1999年东南亚国家全部加入
D. 2002年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启动
1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关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主要内容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把大中企业全都收归国有
B.余粮征集制是征集农民手中一切粮食
C.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
D.一切生活必需品都由国家集中分配
1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在美国胡佛政府后期,人民群众特别是失业工人斗争十分激烈。“唯一的希望在于代议制度似乎无力提供的、具有力量和意志的政府领导。有些人以羡慕眼光看着莫斯科,有些人看着柏林和罗马。”这一时期,人们的“希望”“羡慕”所折射出的共同信息是
A. 改变资本主义代议制
B. 渴望扩大政府职能
C. 建立国民经济军事化体制
D. 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1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农村和城市先后开展。与农村相比,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主要体现在
A. 所有制结构 B. 分配原则 C. 经营管理方式 D. 市场导向
1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851年左右的伦敦人能看到的工业成果是
A.铁路设备、柴油内燃机 B.电灯泡、蒸汽织布机
C.蒸汽锤、铁路设备 D.电话机、水力纺纱机
1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二战后,发达国家利用国家权力对经济进行大力干预的方式主要有:
①实行国有化 ②制定经济计划 ③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④利用政策调节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中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起步,开始于
A. 1949年 B.1953年 C.1956年 D.1978年
2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美国财政部长曾得意的宣称“各个行星围绕着太阳转,各国货币围绕着美元转。”与此有关的历史现象主要是
A.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 B.世界银行的建立
C.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建立
2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对经济全球化的下列论述,不正确的是
A. 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
B. 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C. 区域集团化严重阻碍经济全球化
D.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2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97年爆发于泰国的金融危机迅速发展成为一场世界性的灾难,这种现象实质上反映了
A.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操纵国际金融市场
B. 泰国“泡沫经济”的破灭
C.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趋势增强
D. 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程度日益加深
2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有人这样改编李清照的词:红藕香留在深秋,夫妻相思,无眠不愁。锦书不自云中来,轻敲键盘,意在心留。花未飘零水常流,电子邮件,可以解忧。可视电话人相看,喜上眉头,甜在心头。这说明
A. 大众传媒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B. 信息时代疏远了人们的感情
C.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迅速
D. 人们越来越受制于现代科技
24. 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一定时期的经济发展与当时的经济政策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白居易《朱陈村》
材料二:(洪武)十四年,令农衣绸、纱、绢、布,商贾止衣绢、布。农家有一人为商贾者,亦不得衣绸、纱
——张廷玉等《明史•舆服志》
材料三:《苏州府志》记载明代苏州纺织业情况是“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机户),计日受值。……若机房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
材料四: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商人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即使有人终生以商贾为业,仍会要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因此,我们可以说,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
——史仲文胡晓琳《中国全史•商贾史》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传统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与其相对应的基本土地制度。
(2)据材料二指出明朝推行的经济政策。其根本目的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出苏州纺织业的哪些社会现象?这些现象的本质是什么?
(4)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指出“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并说明其影响。
25. 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70年代前后,中国开始有一部分官僚、地主和商人在通商口岸举办了一些商办的近代企业,但在中国甲午战争前,商办企业始终没有得到清政府正式承认而处于“不合法”的地位,直到1898年清政府才颁布《振兴工艺给奖章程》,表示要“提挈工商”。
材料二自1902年起,荣氏兄弟与友人在无锡合办保兴面粉厂,1903年独资更名为“茂新”面粉厂。1905年又设立振新纱厂,1912年后陆续在上海、无锡、汉口开设申新纺织厂、福新面粉厂、茂新面粉厂。历经二十余年,荣氏兄弟便进入了中国最大的民族资本家行列,成为名震工商业界的“面粉大王”和“棉纱大王”。到1922年2月,荣氏兄弟经营的面粉厂和纱厂已经达到16家。
材料三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在发展道路上存在许多荆棘坎坷,也有不少机遇和条件。有人用一幅示意图来表示民族工业的发展。

(1)19世纪70年代前后,中国的商办企业为什么最早出现在通商口岸?甲午中日战争前,它为什么始终得不到清政府的承认?
(2)1912年后到1922年间,荣氏兄弟能够陆续在上海、无锡、汉口开设多家企业,受惠于当时哪些有利的客观条件?
(3)材料三中的F1可能是哪些因素?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民族工业发展的认识。
26.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其余坊巷市井,买卖关扑,酒楼歌馆,直至四鼓后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卖早市者,复起开张。无论四时皆然。”
——(宋)耐得翁《都城纪胜》
“梦里曾作南柯守,少时元是东陵侯。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宋)陆游《杂赋》
材料二:今自夷人来厦开市,凡洋货皆系夷商自行转运,闽省并无赴粤之商,粤省亦鲜来闽之贾,且该夷除贩运洋货外,兼运洋布洋棉,其物充积于厦口,内地之商贩,皆在厦运入各府销变,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由是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商人多不贩运;而闽产之土布土棉,遂因之壅滞不能出口
——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第一卷
材料三:最近十几年里,对我们日常生活以及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影响最大最深刻的莫过于市场了。……然而,有将近四十年的时间,市场从我们的社会生活中逐渐退出乃至消失,以至于整整一、二代中国人对于市场完全地感觉陌生。
——《市场·国家·公共领域》
材料四: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作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同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一样,是我国对外经济联系的桥梁,进出口的重要基地。——尤为重要的是,必须面向世界,发展出口贸易,开拓国际市场,为增加我国的外汇收入多作贡献。
——《长江、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座谈会纪要》
(1)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市场发展的特点。
(2)材料二反映了近代中国市场出现了什么新现象?这从本质上反映了近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中建国“将近四十年的时间,市场从我们的社会生活中逐渐退出乃至消失”的主要原因。
(4)依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对外开放形成了怎样的格局?
27. 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真正的天赋在于,它懂得改变。”“(20世纪30年代)当绝望和大萧条袭来的时候,……通过新的政策、新的工作和新的共同目标战胜了恐惧。是的,我们可以!”
——美国总统奥巴马的演讲文稿
材料二:苏联虽然号称“最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但主要消费品长期供应不足。1985年苏联人均收入为西方国家的三分之一左右,生活水平与西方的差距更大。而且,主要消费品长期短缺、供给不足,经常需要凭票供应,暗藏了通货膨胀的危险,人民生活水平从一战前的欧洲第五位下降到在八十年代的居世界第八十八位。1985年人均住房面积仅15平方米,为西方国家50%;每百户汽车拥有量为14辆,仅为西方国家的17.50%
——《全球通史》
材料三:粮票(1955年起发行至1993年停止流通)曾关系到国计民生,虽已退出历史舞台,但仍能昭示那个时期的经济体制特色,颇具史料价值。新中国第一张股票是1983年7月8日由深圳市宝安县联合投资公司发行的,它打破了“股票是资本主义的专利”的旧观念。此后,上市公司在中国纷纷涌现。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新的政策”是指什么?该政策“新”在何处?
(2)材料二反映了苏联社会发展的什么问题?为此,20世纪80年代后期,苏联曾进行过改革,结果如何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