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入学摸底联考历史试卷带参考答案和解析(安徽省江淮部分校)

1. 详细信息
有学者认为商周之际的中国文明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而且是全方位的,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大革.命”。其意义,当然不仅仅是在王权易姓,还在于理性超越了信仰,引领了此后三千年的文明。材料反映了
A. 分封制取代内外服制是历史的进步
B. 西周的制度推动了各地的文化认同
C. 西周制度文化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D. 礼乐制度确立使自然信仰逐渐衰亡
2. 详细信息
汉代皇帝若遇到天降灾异,常会下诏书罪己:“天下治乱,在朕一人。”皇帝把灾异责任全归于自己一人之身。这从侧面反映出
A. 汉代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B. 皇权神圣化的逐步加深
C. 君主权力受到有效制约
D. 阴阳五行学说影响广泛
3. 详细信息
(题文)东汉豪强地主经营的田庄,组织大规模的多样化生产……既种植谷物、蔬菜、经济作物,又从事纺织、酿造、制药等生产。此类田庄的增多( )
A. 直接导致了商品交换范围的缩小 B. 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经济的发展
C. 顺应了豪强地主垄断农业的潮流 D. 提供了商品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
4. 详细信息
有学者称:“内重外轻虽无割据之忧,却使地方失去绥靖御侮能力,在内忧外患交加的情况下,就要导致亡国的危险。”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与唐宋王朝走向瓦解的教训相符合
B. 在中央集权前提下地方应适度分权
C. 君主集权加剧了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D. 制度设计应该遵循外重内轻原则
5. 详细信息
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北宋制度设计的历史记述。据此推断,北宋制度设计

记述

出处

太祖、太宗平一海内,惩累朝藩镇跋扈,尽收天下劲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内外相维,上下相制,等级相轧,……是以天下晏然,逾百年而无犬吠之惊,此制兵得其道也。

《文献通考》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朱子语类》



A. 通过分化兵权铲除割据基础
B. 成效符合宋初君臣的构想
C. 保障政府机构合理发挥作用
D. 致使旧弊虽除、新弊渐生

6. 详细信息
宋代农学家陈敷说:“多虚不如少实,广种不如狭收。”元代农学家王祯说:“凡人家营田,皆当量力。宁可少好,不可多恶。”明代农学家沈氏说:“作家第一要勤耕多壅,少种多收。”该材料主要表明从宋代到明代的农业生产中( )
A. 人地矛盾的显现 B. 精耕细作的传承 C. 稻麦种植的减少 D. 技术交流的增加
7. 详细信息
(题文)朱熹认为“理”在心外,提倡“格物致知”以通“天理”;王阳明强调“理”在心中,主张“致良知”以知“天理”。这一变化( )
A. 颠覆了传统儒学的信条 B. 有利于儒家信仰的强化
C. 不利于理学精神的推广 D. 否定了天理涵盖的内容
8. 详细信息
1871年8月,清政府成立“幼童出洋肄业局”,负责留美学生在美期间的中文学习和西式教育。1872年至1875年,清廷先后派出四批共120名9岁至15岁的幼童赴美留学。这说明
A. 所学幼童多为官宦子弟
B. 清廷实行教育救国政策
C. 洋务派认同美国的制度
D. 清廷寻求强国御辱之道
9. 详细信息
石约翰对《清季外交史料》中的“主权”二字进行统计,发现从1875年至1894年间,“主权”二字仅在每百页出现一次,而从甲午之后的1895年起,“主权”二字的出现频率显著增加。这反映出
A. 晚清政府坚持“天朝上国”思想
B. 西方“主权”思想开始引入中国
C. 甲午中日战争是近代中国分水岭
D. 甲午战后中华民族意识逐渐觉醒
10. 详细信息
张园是清朝末年上海最大的私家园林,被主人开放为公共场所。下图为筠香斋刻印的年画《海上第一名园》,描绘的是当年张园门前的景象。该年画

A. 延续传统绘画的以形求神
B. 体现追求时尚的国民共识
C. 反映世界交通的最新成果
D. 表明社会生活的新旧杂陈
11. 详细信息
(题文)“战争的胜利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只要动员了全国老百姓,就会造成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造成弥补武器等等缺陷的补救条件,造成克服一切战争困难的前提。”上文旨在
A. 鼓舞中国人民的志气
B. 驳斥国内各种错误言论
C. 指导战争的正确路线
D. 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2. 详细信息
1984年10月,邓.小平指出:“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最好的方式。其他方式,如‘大家庭’方式,‘集团政治’方式,‘势力范围’方式,都会带来矛盾,激化国际局势。”邓.小平得出上述论断,是因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 体现了国与国一律平等的理念
B. 开创了中苏两国友好的局面
C. 消除了国与国之间的矛盾分歧
D. 推动了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
13. 详细信息
古代雅典法律规定:每个公民从出生起,城邦就是他的最高监护人,要按城邦的需要来抚养和教育。这反映出雅典
A. 父母失去教育权利 B. 注重培养公民意识
C. 法律有违人文精神 D. 公民教育制度完备
14. 详细信息
谚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情绪。“神父的口袋最深”“离罗马越近,基督徒越坏”是16世纪德国社会中流行的谚语。这些谚语
A. 改变人们对上帝的虔诚信仰
B. 引发欧洲首次思想解放运动
C. 反映人们对天主教会的不满
D. 深受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影响
15. 详细信息
“1700年时,英国总人口中尚有60%在田野中耕作,而到18世纪末时,只剩不到33%。”材料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 近代交通促进了人口迁移
B. 环境严重污染导致了人口死亡
C. 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
D. 工业化发展加剧了耕地的减少
16. 详细信息
1760年以前,英国中间阶层的人数大约占下院人数的八分之一,但到了18世纪末,他们的人数翻了一倍,约占下院人数的四分之一。中间阶层的部分成员可以购买爵位,渐渐接近贵族边缘。这一变化有助于
A. 责任内阁制初步形成
B. 限制国王的行政实权
C. 议会民主制逐渐完善
D. 扩大贵族的政治影响
17. 详细信息
19世纪上半叶英国大幅度降低关税,进口关税率由1820年的45-55%降到19世纪中期的零关税。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中,美国等七十多个国家大幅度提高进口商品的关税率,与1929年相比提高了60%-100%。英美两国的做法
A. 加剧了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 B. 有利于调节贸易纠纷,推动经济发展
C. 为解决经济危机提供了有效途径 D. 刺激了各国的出口贸易
18. 详细信息
1921年俄共(布)十大召开,规定用少数民族母语发展国家建设,逐渐实现了列宁提出的民族平等政策。1935-1937年几乎所有的民族语言都从拉丁字母转用了俄文字母,1938年根据联共(布)中央和人民委员会的决议,俄语是苏联所有学校从一年级起必修的课程。这种变化反映了
A. 少数民族语言阻碍社会主义建设 B. 高度集权的斯大林模式已经形成
C. 民族语言的社会功能已基本丧失 D. 列宁的民族平等政策被彻底破坏
19. 详细信息
下图反映了1945—1975年间联合国成员国的变化情况,这表明

A. 第三世界发展壮大
B. 欧共体的成员增加
C. 世界贸易范围明显扩大
D. 经济区域化的趋势加强
20. 详细信息
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农业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发展的根本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卜风贤《传统农业时代的灾荒风险和粮食安全》
材料二鸦片战争后,资本帝国主义挟其大量余资,与新式机械,在通商口岸渲染了些资本主义的色彩。……迨欧战爆发,列强无暇东顾,因此中国幼稚的民族工业,乘机抬头,使中国渲染了很浓的资本主义化的色彩。……于是农村中的劳动力,初则剩余的劳动者都涌到城市里去了,继则农村中的青年劳动力,即是生产的中坚份子羡慕着都市的繁荣,投身工业的比较能够多得些工资,也都向都市中乱涌,向资本家出卖其劳动力,终则以农村衰落,而建筑于农村上的工业,日形没落,……因此,从农村涌到都市的劳动者,都成了可怜的失业之群。所以农村劳动力胡乱的拥进都市,一方面,使农村中失却生产的中坚份子——青年劳动力,而另一方面产生了大批的失业之群,这当然是人口变动的变态。
——金轮海《中国农村经济研究》
材料三有学者在研究“中华文明从传统向现代转型”这一主题时,得出以下结论:中华文明转型路径的独创性,首先表现在广大中国农民成为现代化的强大的内在动力,而其前提则是他们必须成为这一转型的主要得益者。
——摘自姜义华《中华文明从传统向现代转型及其路径的独创性》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到隋唐时期中国农业的发展趋势及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农村人口迁移对经济方面的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建国以来农民在我国社会转型发展过程中的得与失。
21.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表1为17-19世纪初的中外历史事件简表

中国

西方

清军入关
《大清律》的颁布
顺治帝颁布禁海令
军机处设立
八股取士
康乾盛世
广州“十三行”设立
乾隆时《医家金鉴》问世

殖民扩张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英国《权利法案》的颁布
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美国1787年宪法
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
启蒙运动
工业革命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22. 详细信息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文翁在担任蜀郡郡守期间,对蜀地民风进行教化改进。他选出张叔等十多个聪敏、有才华的郡县小官吏,亲自告诫勉励,遣送他们就学于太学,学成归来,让他们担任要职,考察提拔,他们中有的成为了郡守、刺史。他又在成都市中修建学宫(公立学校),把条件差的青年学生招收为学宫弟子,免除他们的徭役,将学问高的学宫弟子用来增补郡县官员的空缺,学问稍次的担任孝涕力田(主管德行教化的官职)。每次到各县巡查时,从学宫的学生中选一些通晓经书、品行端正的一起去,让他们宣传教化的法令。各县的官民见到了都以为很荣耀,抢着成为学宫弟子,有钱人甚至花钱以求能成为学宫弟子。因此,蜀地的民风得到极大的教化,蜀地到京城求学的人数和齐鲁之地的一样多。到汉武帝时,命令全国的郡县都设立学宫,有学宫从文翁开始创立这种说法。
——摘编自《汉书·文翁传》
(1)根据材料,概括文翁改进蜀地民风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文翁改进民风的意义。
23. 详细信息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埃及,叙利亚、约旦死伤约 5万人。 6.5万平方公里土地被以色列占领,近百万人沦为 难民。以色列扩大了领土,获得东耶路撒冷地区,并把占领的阿拉伯人城镇发展成犹太人定居点。美苏为了各自的利 益都极力在中东维持一种“不战不和”的局面。这种局面不仅使埃及、叙利亚无法收复失地,也使埃及不得不承受关 闭运河而造成的经济损失。 1973年 10月埃及和叙利亚在犹大教赎罪日对以色列发起进攻, 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 以色列在美国的帮助下迅速反攻,短时间内打败叙利亚,迫使埃及军队撤退。 10月下旬,联合国安理会先后通过一系列与 停火相关的决议,埃及、叙利亚、以色列正式停火。战争期间,阿拉伯国家纷纷以石油为武器支持埃、叙。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通过石油提价、减产、禁运、国有化等措施打击支持以色列的美国和西方国家。虽然禁运在几个月之后结束,但1974年初石油的价格翻了两倍,这对全球经济产生的影响超过了中东发生的冲突。
-------摘编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东地区不断爆发战争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反击的影响和美国的应对之策。
24. 详细信息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唐朝“安史之乱”后,一些藩镇跋扈割据,朝廷力弱不能制。唐宪宗李纯(805~820年在位)整顿赋税,裁减冗员,放免宫女,使财政状况开始好转。他任用主张“削藩”的李吉甫等人为宰相,先后讨伐不服从朝廷的剑南西川(今四川中南部)与浙西镇(今苏南、浙西地区),取得胜利,割据多年的魏博镇(今冀南、豫北)主动归顺。814年,朝廷发兵讨伐反叛的淮西镇(今河南南部),仍沿旧例以宦官监军,将帅不肯出力,战而无功。宪宗听取建议,取消宦官监军制度,将帅自行处理军务。817年平定淮西,俘杀淮西节度使吴元济。迫于此战之威,原割据的藩镇主动投附,一些藩镇被分割裁减,藩镇跋扈局面告一段落,唐朝一时兴盛。因宪宗年号“元和”,史称“元和中兴”。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唐宪宗平定“跋扈”藩镇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宪宗作为中兴之君,与唐太宗历史功绩的共同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