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年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同步课时作业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商汤伐夏时说:“有夏多罪,天命極(jí)之”;周武王伐纣时也曾说:“商罪贯盈,天命诛之”,并产生了“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的思想。这反映出先秦时期
A.神权统治的思想根深蒂固 B.统治阶层等级意识淡薄
C.敬天保民的民本观念萌发 D.儒学深受天人感应影响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春秋战国时期,子产在郑国铸刑书,临终前对他的继任者说:“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故宽难。”由此最有可能得出的结论是
A. 子产主张德政,宣扬儒家思想
B. 子产的治国理念违背时代潮流
C. 子产主张严刑峻法
D. 子产最早提出了民本思想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春秋战国时,儒家主张“为政以德”、“以德服人””,法家则主张“以刑去刑”、“以力服人”,荀子提出“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据此推断,中国古代治国思想发展趋势的基本特点是
A. 皇权至上,法自君出
B. 诸法合体
C. 大德而小刑,德主刑辅
D. 礼法结合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孟子在他的社会政治学说中,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概念,即“王道”,所谓“王道”就是高高在上而君临一切的意思,“道”是儒家学说的仁义之道。对“王道”理解正确的是
A. 孟子主张建立君主专制
B. 孟子主张“为政以德”
C. 孟子的仁政理想最终指向“王道”
D. 以武力、刑法、权势统治天下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荀子在《性恶》中提出了“人性之恶,其善者伪也”的观点,他的学生韩非由此提出“夫民之性,恶劳而乐佚,佚则荒,荒则不治,不治则乱”,并要求“明主之治国也,明赏则民劝功,严刑则民亲法”,由此可推断出
A.法家思想在儒家思想的基础上产生 B.“性恶论”为法家思想的逻辑起点
C.儒家思想中蕴含了强权专制的内容 D.荀子才是真正的法家思想集大成者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大明律》对“谋反”“大逆”“造妖书妖言”“犟盗”“官吏受赃”以及“犟奸”等论罪均较重。如“谋反大逆”罪,唐律规定本人处斩,父子年十六以上者绞;明律则规定本人“凌迟处死”,祖父、父子、孙、兄弟及同居之人,不分异姓及伯叔父兄弟之子,不限籍之同异,年十六上皆斩,这反映了明朝
A.加重制裁危及统治的犯罪 B.遭遇更加严重的统治危机
C.刑法规定比前朝更加严厉 D.经济发展催生更多的问题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83年湖北张家山汉墓中出土的大量竹简,包括《二年律令》,内称:“有任人以为吏,其所任不廉、不胜任以免,亦免任者。”这一规定
A. 旨在增强中央权威维护统一
B. 促进了国家政务的有序运行
C. 有利于强化各级官员责任意识
D. 目的是厉行法治突显皇权至上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唐律疏议》规定,每年八月由户部验证度量衡器是否准确,合格者印署后,方可使用;使用不合规的量器,笞五十;致他人损失者,准盗论;监校官徇私不平,治罪。这表明唐代
A. 诚信成为政府倡导的价值准则
B. 城市商业活动受到严格限制
C. 欺诈不实的商业行为十分普遍
D. 政府垄断了度量衡器具制造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终宋一代无论是宗室贵戚、士宦,还是闾阎百姓、山野村妇,都存在妇女离婚、再嫁的现象。《宋刑统》就明文规定:“夫妻不相安谐而和离者,不坐”,这是国家法律对夫妻离婚的规定。这说明
A. 妇女拥有决定婚姻的自主权
B. 理学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并不大
C. 宋代不重视三纲五常伦理建设
D. 国家重视男女离婚案件的处理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朱熹认为,家庭、家族的“冠婚丧祭仪章度数”隐含着“名分之守”“爱敬之实”。他据此将古礼中繁琐的婚礼“六礼”简化为便于实行的“三礼”。他这样做旨在
A.推广儒家礼仪 B.实现儒学生活化
C.重塑儒家伦理规范 D.巩固儒学主导地位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汉武帝下诏:“郡国长吏,在其治区,乃竟无孝子廉吏,可应国家选举,可证其职责之未尽,遂下令议不举者罪。”此后,郡国每年荐举孝廉一名。这表明汉武帝
A.通过颁布推恩令削弱地方诸侯
B.积极宣扬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
C.重视教化在治国理政中的作用
D.创新设计了分科考试的选官制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清朝入关以后,基于统治全国的需要,设置律例馆,进行全面的立法活动。主要有《大清律例》《钦定六部则例》《理藩院则例》及以行政法为主要内容的《大清会典》等。清政府在制定法规章程方面的这些努力
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完成了国家法律法规构建
C.使处理行政事务有章可循 D.通过立法缓和民族间矛盾
13.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大化改新之后,日本以唐为楷模,开始移植唐的法律架构并以此为范本并模仿设定日本的法律架构。日本通过移植和模仿全面套搬唐代的法律框架,同时其在唐整体框架下,也对框架内的章节次序予以改变。另外,法律制度经过长期演变,唐代已是条贯折中、集其大成。而对于日本而言,此时却正处于封建制度建立的初期,而唐已经处在封建制度的成熟期。对于处在历史变革的重要时期,唐的法律架构和制度对日本自然就具有了诱惑力,法的移植也就成为必然。
——摘编自霍耀林《唐律对古代日本律的影响》
材料二 日本律令有关婚姻制度的法律并不是当时日本社会与婚姻的真实反映,基本上是以唐律为蓝本写成的。唐律保护的是以父权为核心的家庭和以夫权为核心的婚姻,这些都是中国古代封建国家的重要基础。而日本律令时代的情况则是氏族刚刚解体,家庭尚不完整,以女性为主体的访妻婚仍很流行,整个社会处于母权向父权制过渡的时期,父权家长制并不是至高无上的。由于这些情况的存在,使得维护父权与夫权的法律很难对人们产生约束力量。无论律令国家的统治者怎样虔诚的学习中国的制度,只是日本在社会发展较为落后的情况下对现今制度的模仿,而且是在固有的法律意识与法律技术极不成熟的情况下接触中国较为成熟的法律,因此,就出现了法律与现实的不符。
——摘编自田颖《日本养老律令与中国唐律的比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日本学习唐律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时日本学习唐律存在的问题,并就此谈谈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