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学期第一次线上检测历史题免费在线检测(2019-2020年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科城实验学校)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据明朝史料记载,江西临江府的豪民“一见附近人民有好山园陆地,辄起谋心,将这年钱债展转违利取息,贫民无从纳还,只得将前项园地并房屋写作卖契。”该史料表明
A.地方豪强地主势力膨胀 B.重农抑商逐渐松弛
C.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D.租佃关系日趋普遍化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长期居主导地位。民营手工业在纺织等行业开始超过官营手工业并成为主导是在()
A.宋代中期 B.元代后期 C.明代中期 D.清代前期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欧洲原本没有棉纺织业,17世纪下半叶之前,欧洲上流社会用于室内装饰的棉纺织品基本上都从印度进口。随后,欧洲从印度进口原料进行仿制,至18世纪,欧洲本土大量生产适合不同社会等级的服装和装饰的棉纺织产品,使用棉纺织产品逐步成为欧洲人的消费习惯。这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欧洲人需要发生变化 B.印度棉纺技术走向落后
C.新航路开辟后的商业革命 D.工业革命的推动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对欧洲国家开辟新航路说,“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以下对马克思的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指的是商业革命
B.“美洲的发现”指的是葡萄牙王室支持的哥伦布发现了美洲
C.“绕非过洲的航行”的是西班牙王室支持的达伽马
D.马克思从全球史观的角度肯定了欧洲资产阶级为世界市场的完全形成作出的贡献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某位学者评价中国近代某场运动的时候认为其“在政治上是反动的,但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发展近代工商业为中心的近代化的改革,却是符合中国社会发展客观经济规律和作为客观经济规律的反映的变革思潮要求的”,这场运动应该是指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 C.清末新政 D.辛亥革命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由于大战期间西方国家对粮食等战备物资的需求,刺激了民族工业中面粉、蛋粉等业及铁、锑、钨等矿业的发展。……几乎相当于辛亥革命前50年的投资总额。这说明当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高速发展的原因是
A.甲午战后清政府鼓励发展实业 B.辛亥革命后政府鼓励发展实业
C.第一次世界大战提供发展机遇 D.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的高涨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反映明代太湖地区农业生产的著作《便民图篆》记载:“男子园中去采桑,只因女子喂蚕忙,蚕要喂时桑要采,事须分管两相当。”这反映了当时该地
A. 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
B. 农业经济结构得到改变
C. 家庭经济模式仍未打破
D. 重农抑商政策严格实行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还存在以村社为单位统计土地和人口的现象。战国后期,各国实行以家户为单位的户籍制度,以其作为国家社区管理的主要办法。这表明
A.专制皇权加强对基层治理
B.小农经济在各国普遍确立
C.宗法血缘关系进一步强化
D.土地兼并现象被有效遏制
9. 详细信息
据青铜器铭文,西周中后期,裘卫因经营手工业获得财富和地位,一位名叫矩的贵族用13块耕地,从裘卫那里换取了在王室仪式上穿戴的盛服和玉饰。这一记载反映了
A. 井田制度松动
B. 世袭制度解体
C. 抑商政策弱化
D. 礼乐制度崩坏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表说明


A. 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
B. 行政区划调整兼顾南北平衡
C. 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
D. 经济发展状况影响政区变迁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26年8月中国永利公司生产的“红三角”牌纯碱,在美国费城万国博览会上获金质奖章。“侯氏制碱”真正打破了洋碱的垄断,被誉为“中国近代工业进步的象征”面对掌声和鲜花,侯德榜说:“我的一切发明都属于祖国。”以下对材料的认识,正确的是
A. 中国近代工业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B. 中国近代工业格局得以根本改变
C. “实业救国”情怀推动科技进步
D. 创新是近代中国工业化的主要动力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光绪五年(1879年),旅日华侨卫省轩在广东佛山开办了第一家火柴厂。19世纪80年代后期,天津、上海、重庆、广州、福州、太原等地相继建立火柴厂。”……天津自来火公司成立于十二年,由官绅杨宗濂、买办吴懋鼎、淮军将领周盛波等合资设立。19世纪90年代初又集股扩大投资,资本达4.5万两。以下对材料分析正确的是
A. 成本高质量低,难同洋货竞争
B. 是中国最早出现的民族资本近代企业
C. 打破了洋火垄断中国市场局面
D. 列强的资本输出客观上推动了其发展
1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技术创新居于领先地位的国家是
A. 美国、德国
B. 俄国、日本
C. 英国、法国
D. 德国、法国
1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重大成就是
A. 计算机的发明
B. 内燃机的广泛使用
C. 飞机的发明
D. 改良蒸汽机的出现
1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12-1919年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最快的行业是
A. 采矿业和运输业
B. 化工业和建筑业
C. 钢铁业和金融业
D. 面粉业和纺织业
1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5世纪末,率先在东西两个半球进行殖民掠夺活动的国家是
A. 荷兰、英国
B. 葡萄牙、西班牙
C. 美国、苏联
D. 德国、法国
1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以下不属于明清时期封建经济高度发展表现的是
A.人口的大量增加 B.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C.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D.耕地面积的扩大
18. 详细信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尧舜追溯农业发达之时,亦必在千年左右。我国农业发达,总在距今五千年之前了。中国的农业,是如何进化的呢?一言以蔽之,曰:自粗耕进于精耕。总而言之:农业有大农制和小农制。大农制的长处在于资本的节约,能够使用机械,以及人工的分配得宜。小农制的长处,则在以人尽其劳,使地尽其力。所以就一个人的劳力,论其所得的多少,是大农制为长。就土地同一的面积,论其所得的多少,则小农制为胜。中国农夫的技能,在小农制中,总可算首屈一指了。这都是长时间自然的进化。
——吕思勉《中国通史》
材料二 明清农业的突出进步,首先表现在产量的增加,可以大体满足人口急剧增长的需要。明清农村虽然还是一种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但这时期的农民已经不再仅仅是在自给自足之余,将自己的农产品拿到市场上出售,而是更多地依赖于市场。农户在种植粮食作物之外,都普遍种植旨在交换的经济作物,并对农产品进行加工或从事商业性农业经营,棉纺织业成为不可或缺的副业生产。贫富两极分化现象更加突出,一部分农民由于经营有道、扩大生产而成为“上农”,一部分农民则从自耕农下降为佃农、奴仆或雇工。一般租佃关系普遍采用契约的形式,以分成或定额的方式纳租。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三 清雍正帝也强调“农为天下本务,而工商皆为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要求官员留心劝导,让百姓重视本业。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教材
(1)材料一体现了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哪些特点?
(2)材料二中,明清时期农业发展出现了哪些新变化?
(3)这种符合潮流的“新变化”的结果如何?
(4)通过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回答,分析“新变化”的结果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19. 详细信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5年4月,《马关条约》签订,张謇在获知条约内容后,将条约内容逐款抄录于日记中,惊呼:“和约十款,几罄中国之膏血,国体之得失无论矣。”也是在这一年他为洋务派官僚张之洞写了《条陈立国自强疏》,其中提出“富国强民之本实在于工”;并提醒清政府:“夫立国由于人才,人才出于立学,此古今中外不易之理。”1898年张謇回北京销假,正值"百日维新"。恩师翁同龢被慈禧罢官,“开缺回籍”,半月之后,张謇也借故请假南归,着手兴办大生纱厂。
——庄安正《张謇先生年谱》
材料二 胡适曾经这样评价张謇:“张季直(张謇)先生在近代中国史上是一个很伟大的失败英雄……他独立开辟了无数新路,做了30年的开辟先锋,养活了几百万人,造福于一方,而影响及于全国。终于因为他开辟的路子太多,担负的事业过于伟大,他不得不抱着许多未完的志愿而死。”
——庄安正《张謇先生年谱》
(1)据材料一,指出张謇身份的转变,并分析其转变的历史背景?
(2)结合材料二,分析此一时期“实业救国”活动的积极作用?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实业救国”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