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云阳江口中学校2020-2021年高二第一次月考无纸试卷完整版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①2019年3月5日至1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
②某中学组织学生参观张家界市土家风情园
③2018年11月“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在国家博物馆举行
④永辉超市2018年举行“双十一”打折促销活动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2019年10月l6日,“又见红山”精品文物展在辽宁省博物馆开展,展览共展出石器、陶器、玉器等文物展品246件。红山文化为世人所知的是其精美的玉器。本次展览集中了辽宁、内蒙古地区考古发掘出土的红山文化玉器精品。举办这次展览,能够
①再现红山文化的脉络和独特内涵
②对观众世界观的形成起决定作用
③转化为社会发展进步的物质力量
④让观众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62年以来,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生动范例。对此,习.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并给予高度赞扬。这表明
①文化由人创造并为人特有,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文化作为精神力量可以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③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④文化会对民族和国家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放下书本,将课堂无限延伸,学生在愉快的旅行中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探讨学习,这样的学习方式受到了家长和孩子们的一致欢迎与好评。这种研学旅行
①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②能够拓宽人的认识广度
③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④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是因为
①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③文化是一种潜在的物质力量
④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2019年度“5·18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为“作为文化中枢的博物馆:传统的未来”,倡导博物馆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进公众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这说明了
①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②纯粹“自然”的东西也可称之为文化
③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中
④置身于文化环境中就能提升文化素养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2019年1月10日,广东省教育厅等13部门联合印发《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的实施办法(试行)》,对学生欺凌事件的种类和适用做出了明确规定。其中给他人起海辱性绰号、在社交媒体上发表贬低或者侮辱他人人格言论等列入情节轻微的一般欺凌事件。学校对于屡教不改或者情节恶劣的严重欺凌事件中的欺凌者,在批评的同时给予惩戒,严重者可以给予留校察看、勒令退学、开除学籍的处分。这一《实施办法》的依据是(  )
①不同的文化环境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确定和行为的选择
②充分的物质条件,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发展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是主观的,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④一个人“三观”的形成是各种文化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A.①④ B..③④ C..①② D..②③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2019年12月3日,第四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公布。建国门外交公寓、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前门饭店、故宫博物院延禧宫建筑群等21处北京建筑在评选中入围。建筑遗产的评选涉及纪念建筑、观演建筑、会堂建筑、教科文体建筑、住宅与住区、办公建筑、宾馆建筑、交通建筑、商业建筑、工业建筑等十几种门类,时间跨度百余年。20世纪建筑遗产
①见证了我国古代建筑的独特魅力
②是百年中国建筑艺术的智慧结晶
③体现了我国现代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
④体现了中国建筑百年发展的历史成就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2019年11月5日到10日,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行,共有181个国家、地区、国际组织,与会3800多家企业参展。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国家主席习.平在欢迎与会各国贵宾时发表的致辞中指出:“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交易的是商品和服务,交流的是文化和理念。”由此可见,中国举办进博会( )
①旨在推动世界经济、文化共同发展与进步
②作为商业贸易活动也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③有利于展现文化多样性、促进世界文化繁荣
④目的是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影响各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央视大型数据新闻节目《数说命运共同体》带大家身临其境感知“一带一路”的民生百态。从中可以看到茶叶、丝绸伴随着中国口音旅行到了全世界,而远方的特产来到中国的同时也把海外乡音带进了汉语词典;阿拉伯神话传说在中国家喻户晓,中国的电影海报也张贴在外国的电影院里……这表明( )
①现代传媒具有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②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③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④中外文化经过交流、借鉴,逐渐趋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2019年清明节,国家民政局紧扣“文明、绿色、低碳、环保”的宗旨,宣扬清明文化、倡导祭祀新风。“慎终追远”仪式不断变化,但孝道文化依然滋养人心,使“民德归厚”。这说明
①承袭传统孝道文化,筑牢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基
②传统孝道文化可以因时而变,应为其注入时代精神
③传统孝道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应该传承和弘扬
④传统孝道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其具体内涵是不变的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为了保护和发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京西太平鼓”,北京有些中小学将这一古老的 民间艺术纳入学校教育。这表明
A.教育的基本功能发生了改变 B.教育具有选择、传递文化的功能
C.教育是文化创新的根本动力 D.教育是文化交流融合的主要途径
1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2019年12月20 日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20年澳门文化发展更有为,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澳门凭借“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中西文化长期交会交流的历史优势,利用澳门对外联系广泛的有利条件,讲好当代中国故事。澳门多元文化共存:( )
①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②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传播,增强其国际影响力
③可以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文明互鉴 ④有利于推进人类文明演进的研究,繁荣世界文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地球上有22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6000多种语言。不同民族、不同历史文化背景的人们,共同创造了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文化。不同文明之间持续开展对话、交流,最终融汇成人类文明奔流不息的长河。这表明
①不同民族的文化决定各民族间经济和政治的差异
②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③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
④文化交流使得各民族文化趋向统一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2019年11月,习.平致信祝贺甲骨文发现和研究120周年时强调,广大研究人员要坚定文化自信,发扬老一辈学人的家国情怀和优良学风,深入研究甲骨文的历史思想和文化价值,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为推动中华文明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这表明
①要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②要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各国文化成果
③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先继承后发展
④要通过文化创新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习.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走进生活深处,在人民中体悟生活本质、吃透生活底蕴。只有把生活咀嚼透了,完全消化了,才能变成深刻的情节和动人的形象,创作出来的作品才能激荡人心。”这一论断强调的是( )
①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是文艺创作的根本动力
②只要深入社会实践就能创作出激荡人心的作品
③深刻反映社会生活本质的作品才是最有价值的
④文艺创作的不竭动力在于人民群众的实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家国情怀”,是一个人对自己国家和人民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是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展现出来的理想追求。它是对自己国家的一种认同感和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体现,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心理密码。材料表明
①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华的力量
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③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
④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祖国统一是爱国主义的永恒主题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1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习.平号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梦,寄托着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光荣与梦想。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民族精神,这是因为民族精神
①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②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③是激励人民创造幸福生活的强大物质力量
④为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提供智力支持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中国珍贵典籍史话丛书”是“中华古籍保护计划”支持立项的珍贵典籍普及推广项目,由国家图书馆组织实施。目前已完成书稿26部,首批10种史话已经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正式出版,其中有《文苑英华》《永乐大典》等。古籍的保护
①见证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②是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
③保留了中华文化的历史文脉 ④彰显了中华文化鲜明的时代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2019年9月14日,“2019遇见中国: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中秋大型文化宣传活动在瑞士首都伯尔尼联邦广场举行。活动举办方组织了中国武术、舞龙舞狮,中国音乐等多场表演。参与的表演者80%是瑞士人。这充分反映了瑞士人对中国文化的喜爱,同时也体现了中国文化和瑞士文化所具有的包容性。下列对中华文化包容性理解正确的是()
①包容性使中华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和睦相处
②包容性使中华文化可以吸收、借鉴其他一切外来文化
③包容性有利于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实现中外文化的趋同
④中华文化具有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的特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中医药典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的生存环境、生活方式和体质特点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照搬中医药典籍已不能完全解决现代问题。在“健康中国2030"建设过程中,我们应吸收传统中医药典籍中的有益成分,不断创新发展中医药文化,保障人民生命健康。这体现了
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②文化创新能够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③外来文化是中华文化创新的根基
④传统文化要不断注入时代精神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④ D. ②③
2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2018年7月18日,第25届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在北京举行。之所以开展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是因为爱国主义
A. 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
B. 不是具体的,而是抽象的
C.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要求
D. 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决定力量
2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互联网上的QQ软件具有丰富的网络交流功能,特别是网络聊天功能,因而受到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网民的喜爱。然而,“QQ”在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丰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也使得青少年网络安全问题日益凸显。青少年网络安全问题令人忧虑的主要原因是( )
A. 人们的思想观念保守
B. 国家对文化市场的干预过多
C. 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
D. 文化载体和传播工具的多样性
2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近几来,微信朋友圈文化改变着人们的社交方式,改变着人们与世界的连接状态。但是,随着微信用户数蒸蒸日上,可疑的养生秘籍、五花八门的商业广告充斥其间,让人不堪其扰。以上材料主要说明
①科技是文化发展的决定因素
②政府要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和引导
③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④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5. 判断题 详细信息
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自发形成的。
26. 判断题 详细信息
藏人有藏文、回民有回语,充分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区域性特点。
27. 判断题 详细信息
“国无常俗,教则移风”,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功能。
28. 判断题 详细信息
“嫦娥”“北斗”等重大科技成果的涌现体现了中华民族伟大的创造精神。
29. 判断题 详细信息
汉字是人类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
30. 判断题 详细信息
就文化自身的传承而言,科学技术和思想运动都会对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31. 详细信息
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是一种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32. 详细信息
热衷于过“洋节日”,对民族节日不屑一顾,属于民族虚无主义。
33. 判断题 详细信息
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文化发展是文化继承的必要前提。
34. 判断题 详细信息
为了领略西方文化的韵味,我国各级学校都应该适当举办圣诞节等活动。
35. 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所谓正能量,是一切给与人向上,给予人希望和追求,使人行动的动力和感情。当今之中国,各行各业都在呼唤正能量,恪尽职守的好司机吴斌,舍身救学生的女教师张丽莉,勇救女童的“托举哥”周冲,舍己救人的李博亚。种种感动人物,为我们树立道德标杆和价值方向,为社会的正能量鼓与呼。提升个人素质、建筑精神高地,寻找并释放社会正能量,学习我们身边的好人一直是我们这个世界的主流。
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相关知识,说明“寻求并释放社会正能量”的依据。(12分)
36.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G20杭州峰会期间,《最忆是杭州》是一台饱含江南风韵、诗情画意的成功实景演出。民间小调《采茶舞曲》展现了江南采茶女们充满诗情的劳作之美,让整个西湖都随之轻盈律动。梁山伯与祝英台、许仙与白娘子这两个如泣如诉的民间爱情故事,表达了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对美丽爱情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一曲古琴、中国鼓与大提琴的对话,呈现了中西合璧的《高山流水》,传递出中国与世界各国相知相近的美好寄望。水中舞台、灯光、全息影像、LED、焰火等高科技舞台技术,使一个个音乐作品得到更加立体的呈现,充分体现了古典中国的美学气质,使观礼贵宾得到“动静皆入画”的全新体验。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说明《最忆是杭州》是如何成功进行创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