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第一次月考试卷完整版(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一中)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文化,下列现象中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①2019年10月1日晚上,庆祝新中国70华诞大型联欢活动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 
②第76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2019年8月28日至9月7日在意大利水城威尼斯举行
③2019年10月1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盛大阅兵式和群众游行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
④2019年9月25日习.平乘坐轨道列车前往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出席投运仪式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没有了古运河,那些白玉长堤、临河古戏台、乌篷小画船就寻不到根源;没有了易水河,就感受不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壮怀激烈;没有了疏勒河,就没有沿河谷自东而西的敦煌石窟群的美丽面线。这意在说明
①文化具有区域性和时代性特征
②精神产品离不开特定的物质载体
③自然地理环境滋养着人文与风情
④各种社会交往活动带有特有的文化印记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习.平总书记在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洪秀柱时强调,面向未来,国共两党要对民族、对历史负责,巩固“九二共识”政治基础,坚决反对“台独”,持续推动各领域交流合作,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不断增进两岸同胞福祉和亲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这表明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维系着海峡两岸同胞的生存和发展
②两岸以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作为共同政治基础
③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两岸同胞的文化认同影响两岸政治走向
④两岸文化同根同源、相互融合,对两岸的政治发展方向具有重要影响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枫桥月,灞桥柳,一声珍重离家走;跨四海,闯五洲,长路漫漫难回首;相思豆,连丝藕,梦里常在画中游;黄土地,绿田畴,画中美景不胜收。”诗词中蕴含的《文化生活》道理与下列诗句相一致的是
A.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C.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D.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2018年春晚既表达了中华民族喜迎狗年的共同心愿,又体现了各民族欢度节日的不同特点;既体现传统文化的厚重,又展示了现代元素的精彩。这是一场源于生活、创新无限且深受观众喜爱的晚会。材料表明
①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了文化,文化也通过特定的活动深刻影响着人
②中华文化的民族性是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有利于展现文化的多样性
③春晚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发展传统文化,有利于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
④大众传媒通过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展示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每年的母亲节在5月份,母亲节时,日本人送给母亲的是红石竹,泰国人送茉莉花,大多数国家通常是送康乃馨,以此来表达对母亲的爱。而中国人则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表达浓浓的亲情:在母亲节这一天,人们会送给母亲鲜花、蛋糕、亲手烹制的饭菜等礼物。这说明
①世界各民族文化渐趋融合
②世界各民族文化没有差别
③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文化既各具特色,又蕴含着共性
④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在福建这片土地上孕育着具有独特建筑风格和文化记忆的古村落。其中有抗倭文化中产生的土楼和土堡;海丝文化中产生的蚝壳厝;还有砖石厝以及深系海外华侨华人、以及80%以上台胞思乡情结的红砖厝。我们必须保护好这些古村落,因为
①保护古村落必然实现人类文明
②各具特色的古村落展现了文化的多样性
③古村落对于研究人类文明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④古村落作为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微课”依托新兴媒体,以“短小精悍”的风格,正迅速融入发达城市的学校教学活动;“微店”同样依托微信等新兴媒体,迅速走入公众生活。这说明
A. 新兴媒体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B. 新兴媒体已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C. 创作者的灵感是文化传播的源泉
D. 网络文化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告诉我,我会忘记;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与,我会理解”。某地依托互联网搭建的虚拟博物馆,让静态文物“活”了起来,让人们足不出户就能领略其魅力,省钱、省时、省力,还能享受到互动性极强的沉浸式体验。这一做法体现的道理是
A. 文化现象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B. 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C.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
D. 大众传媒完全超越时空的局限,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中式茶楼是中国传统文化因子荟萃之地,浓缩着中国人的传统思想和生活艺术。古色古香的中式建筑,用屏风、帘栊、栏杆、回廊巧妙分割空间。内置古朴庄重的中式家具,挂走笔泼墨的字画条幅。摆黑白子于几上,陈书典于架中。今天仍然有许多人喜欢在茶楼小坐,听素琴之音,品醇香之茗,聊天南海北之事这体现了
①传统思想影响人们的居住和生活方式
②传统风习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改变
③中国传统文艺独具特色,引人入胜
④传统文化精彩纷呈,均历久而弥香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近年来,全国上百家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官方微博及行政官方微博相继亮相,旅行路线、民族风情、出行攻略、地方美食……这些过去在网站论坛上经常讨论的话题,如今在微博上聊得热火朝天。材料告诉我们
①大众传媒的发展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②互联网是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传媒 
③互联网技术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④现代传媒与传统传媒相得益彰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语言沟通和心灵抚慰是第一处方”。6月29日,武汉市举行“语言处方”名医蔡常春事迹报告会,医者对生命的敬畏感动全场。医者多用善意语言,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是医德规范的基本要求,是治疗疾病的良药,更是和谐医患关系的现实需要。这表明
①“语言处方”在治疗疾病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关键性作用
②医学工作者要把精湛医学技术与高尚人文精神有机结合起来
③“语言处方”让医患之间能够笑颜以对,是建设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因素
④“语言处方”对患者的影响要远远大于药物和手术的治疗作用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1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有人主张,传统民俗节日应考虑恢复一些对现代有积极作用的古俗,还应扩充其新的内涵。如在春节宣传一些振兴中华文化的内容;在清明节提倡植树来缅怀亲人与先烈;在中秋节宣传和谐团圆;在重阳节宣传敬老爱幼等。下列对上述主张的价值判断正确的是(  )
A.错误,因为传统文化有相对稳定性,应保持不变
B.错误,因为传统文化有鲜明的民族性,扩充其内涵就是否定其民族性
C.正确,因为传统文化的具体内容只有因时而变,才能促进社会与人的发展
D.正确,因为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只有彻底改变,才能促进社会与人的发展
1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世界上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有己独特的文化。透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及习俗,我们可以领略民族文化的韵味。下列诗句与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顺序对应一致的是

A. ①一②一③一④ B. ①一③一②一④ C. ②一④一①~③ D. ②一③一④一①
1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2017年12月1日,习.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发表主旨讲话,引用中国古话“万物并肩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强调建设一个远离封闭、开放包容的世界。这启示我们在文化交流中
①要尊重和认同其他民族文化的个性
②要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③要共同消除现实生活中的文化壁垒
④要吸收外国全部文明成果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目前我国历史题材的影视创作不少,但有关弘扬中华文化精华的优秀作品不多,还没有真正做到使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这启示我们( )
A.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坚持批判继承
B.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C.文化要在继承中发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D.优秀传统文化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1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几千年前,孔子提出,(人的修养)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蔡元培先生曾大声疾呼:美育是最重要、最基础的人生观教育。这说明
A. 接受艺术熏陶有助于塑造健全人格
B. 教育具有教化与培育人的重要功能
C. 美育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D.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1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小强、小亮、小光、小东四位同学到博物馆的档案室进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这一天,他们的任务是为当地新出土的蕨类植物化石档案归类,但这些化石是该归入文化遗产还是自然遗产,四个人有了各自的意见。四人的观点中正确的是
①小强认为它们是人类保护的化石,应归入文化遗产
②小亮认为这些化石是纯自然的东西,应归入自然遗产
③小光认为这些化石是精神现象的物质载体,应归入文化遗产
④小东认为这些化石不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应归入自然遗产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1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著名文学大师钱锺书博学多识、学贯中西。他说道:“中国诗里有‘西洋的’品质,西洋诗也有所谓‘中国的’成分。我们这儿是零碎薄弱的,到你们那儿发展的明朗圆满。反过来也是一样。”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①文化的繁荣发展离不开交流与互鉴 
②中西方文化都能够为对方认可和接受 
③实现世界文化繁荣要尊重文化多样性 
④中西方文化都有自己鲜明的民族特色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②③
2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书信曾是远隔两地的人们沟通信息、交流情感的主要方式。如今人们越来越习惯于运用手机短信、微信、QQ等进行日常沟通交流,而书信离人们的生活渐行渐远。文化传播方式的这种变化表明
①科技对人们的日常文化生活产生深刻影响
②现代传媒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社会交往的需求
③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导致传统传媒的消失
④文化传播手段的不同导致人们文化需求的差异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经济学家冯丹因认为,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依据对其理论的理解,你认为下列表述中合理的传导顺序为
①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文化产品的需求增加
②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地位作用越来越突出
③资本涌入,推动了文化产品的研发与生产
④生产发展壮大,文化领域出现新兴的产业或部门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②
C. ④→①→③→② D. ③→④→①→②
22.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5月22日华为任正非接受了中国媒体的采访,就近期针对美国制裁华为的相关问题做出了回答。
群访结束后,当日下午任正非再次接受了央视记者董倩的独家专访。采访期间任正非多次谈到了文化问题,他认为“唯有文化才能生生不息”。在提及中美贸易话题时,更是指出中美贸易根本的问题是教育水平,一个国家强大的基础在于文化素质的强大,美国不光在全球输出他的产品,也输出他的文化。他认为文化对一个国家、一个企业至关重要,文化才是根本层面的东西,是基因,是种子,物质资源终会枯竭,唯有文化才能生生不息。一个国家强大的基础是什么?有硬件基础,比如说铁路、公路、交通设施、城市建设、自来水各种环节的硬件设施,硬件设施是没有灵魂的,灵魂在于文化、哲学、教育,在于人类文化素质,要用文化去熏陶人。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社会作用”的相关知识,结合中美贸易战谈谈你对“唯有文化才能生生不息”的理解。
23.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家风”一词较早见于魏晋南北朝,唐朝以后大量使用。备受推崇的《颜氏家训》、《曾国藩家书》、《梁启超家书》和《傅雷家书》,都堪称是特定时代家风家教的典范。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风作为一家或一族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世方法,构成了人们精神成长的重要源头,成为个人立身处世的行为准则。对不少人而言,家风甚至决定了他的一生。有人据此认为:有什么样的家风,就有什么样的做人做事态度,就有什么样的人。家庭还是社会的细胞,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党风政风、社风民风的根基。家风好,才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
“有什么样的家风,就有什么样的做人做事态度,就有什么样的人。”你认同这种观点吗?请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理由。
24.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八闽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鲜明的区域特征。八闽文化极具个性魅力,多元性、矛盾性、海洋性的突出特征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文化氛围。八闽文化是福建的“中国形象”和世界名片,是福建沟通中外、连接世界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为推动八闽文化走出去,省政府大力支持相关企业深度开发八闽文化资源,创新文化产品的内容与形式,着力培育和发展特色八闽文化品牌和文化产业,大力推动对外文化贸易;同时组织各种特色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以此吸引世界目光聚焦八闽大地。
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推动八闽文化走向世界的意义及其措施(两条)
25.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4月20日,乌鲁木齐市第十九中学高一年级师生在央视《经典咏流传》节目的深深吸引下,举办了以“诗词绣中华,经典咏流传”为题的大型诗词文化音乐节目比赛活动。在舞台上,孩子们身着体现作品时代的服饰,或唱或舞,时吟时诵,将经典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继承。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到课堂教学、学生活动和实践体验等各个环节中,让学生增长文化知识和文学功底,更重要的是感悟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锻铸民族文化品格。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的知识,分析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的合理性。
(2)当下传统文化热潮涌动。假如你是某校高二某班学生,请为传统文化不仅热起来更要传下去提两条合理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