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九年级历史上学期月考测验试卷带解析及答案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成语“揭竿而起”出自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这次起义是
A. 陈胜、吴广起义
B. 黄巾起义
C. 李自成起义
D. 金田起义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西汉刚建立时,经济萧条,到处是一片荒凉的景象。为此西汉政府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A. 颁布“推恩令”
B. 重用人才
C. 休养生息
D. 严刑峻法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汉初,诸侯王国“大者或五六郡,连城数十”;到汉武帝时,王国中“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数十里”。这一变化主要缘于汉朝( )
A. 实行推恩政令 B. 平定七国之乱
C. 采取盐铁专营 D. 推崇儒家学术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商鞅虽死,秦法未亡“,主要是因为
A. 商鞅变法坚决,执法如山
B. 奖励耕战,赢得人们的支持
C. 新法适应了时代发展的趋势
D. 承认涂地私有,建立了封建土地制度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下列从西域传入中原的物产或技术有( )
A. 丝绸、铁 B. 葡萄、石榴
C. 香料、铸铁 D. 开渠、凿井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隋朝建有含嘉仓、洛阳仓等多个粮仓,其含嘉仓是当时最大的国家粮仓。经考古发掘,其遗址面积40多万平方米,有数百个粮窟。仓窟口径最大的达18米,最深的达12米。这主要反映了隋朝
A.完全统一 B.经济发展 C.创立科举 D.轻徭薄赋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下列人物中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
A. 李冰 B. 蔡伦 C. 祖冲之 D. 毕昇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如果说长城是一撇,大运河则是一捺,二者在首都交会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厚道的人字。”这一捺的重要作用是( )
A. 促进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 B. 解决北方缺水问题
C. 便于军队力量的调控 D. 方便帝王游玩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中国封建社会产生过诸多“盛世”。那么出现在唐代的是
A.康乾盛世 B.文景之治 C.贞观之治 D.光武中兴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东瀛有多远,芒履难丈量。袈裟作舟帆,风雨莫阻挡”,诗句描述人物是
A.霍去病 B.张骞 C.玄奘 D.鉴真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歌曲《奔赴索马里》中唱道:“中华勇士,铁血男儿,无畏征程,早有郑和六百年前……”这里提到的郑和是中国乃至世界航海史上最负盛名的航海家。他曾七下西洋,最远到达
A. 波斯湾沿岸
B. 印度半岛
C. 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D. 阿拉伯半岛和红海沿岸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江宁著名的机户李扁担、李东阳等各自拥有织机五六百张,反映出清朝前期哪个行业的发达(  )
A. 农业 B. 纺织业 C. 制瓷业 D. 制药业
1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清朝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为了处理西北军务,雍正年间设置的机构是
A. 宣政院
B. 驻藏大臣
C. 军机处
D. 伊犁将军
1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790年,为祝贺乾隆皇帝80寿辰,四大微班先后进京献艺,经不断改进和发展形成我国“国剧”,即
A.川剧 B.京剧 C.昆剧 D.微剧
1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图为某班同学在研究性学习《清朝时期社会状况》一课时制作的学习卡片,该卡片的主题是:



A.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B.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C.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D. 清朝中期以来的腐败现象
16. 综合题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朝尽管存在时间短暂,却用一个组织得很严密的帝国结构取代了周朝的制度……所有这些使中国得到了世界上最稳定、最持久的统治。”
材料二 唐太宗任人唯贤,知人善用;广开言路,自我克制,虚心纳谏;采取了以农为本、厉行节约、休养生息、文教复兴、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定的局面;对外则大力平定外患,尊重少数民族风俗,稳固边疆,最终取得天下大治的理想局面。
材料三 清朝沿用明朝政治制度,内阁成为政府的中枢机构。但因受清朝建立并保留下来的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制约,权力有限,使皇帝集权受到较大影响……后来,清朝统治者对中央中枢机构进行了改组,使皇权专制达到顶峰。
(1)材料一秦朝于哪一年完成了统一的伟业?秦朝在地方上取代了周制的“帝国结构”指的是什么制度?并结合所学说明此制度是如何加强中央集权的?
(2)材料二中的“理想局面”是指什么?据材料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理想局面”?
(3)请指出材料三中清朝皇权专制达到顶峰的措施是什么?该措施最初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最终影响如何?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中国古代专制制度的发展趋势?
17. 综合题 详细信息
对外交往是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内容,各朝各代绵延有序。
材料一 汉武帝时,开辟通往西域的道路逐渐形成沟通欧亚的陆上交通道路。汉武帝还大力开辟海上交通。
材料二 他从天竺带回佛经657部,经过二十余年的努力,共翻译出75部1335卷,约1300多万字。他还把自己西行途中的见闻口述下来,由弟子整理成书。
材料三 郑和作为明朝的使者,代表明朝皇帝拜会当地国王或酋长,同他们互赠礼品,向他们表示通商友好的诚意。与郑和下西洋有关的亚非国家使节来华共318次。中国的茶叶、瓷器、丝织品等物产和造纸、指南针为代表的科技以及四书五经等为代表的书籍,成为交流的重要产品。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汉武帝时谁最早开辟通往西域的这条道路?该道路的名称叫什么?西汉政府设置什么机构对西域进行有效管理?它的设置标志什么?
(2)材料二中的“他”指的是谁?根据他的口述,由其弟子整理而成的是哪一部著作?
(3)根据材料三,指出这一壮举能够完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中国古代中外交往的主要特点。
(5)从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历程中,结合今天的“一带一路”谈谈你的感想?
18. 综合题 详细信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有响声的箭)无声五十年。
材料二 文成公主入藏,嫁给赞普松赞干布。同时带去许多工艺品、谷物、菜籽、药材、茶叶、历法、生产技术与各种书籍。
材料三 清朝,西藏地区与中央政府的联系更加紧密,西藏喇嘛教首领五世达赖于清初到北京,受到顺治帝接见,被正式赐予“达赖喇嘛”封号。
(1)材料一反映的是汉朝与哪一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
(2)材料二中的史实发生在哪个皇帝时?反映的是与哪一少数民族的关系?该事件有何历史意义?
(3)清朝初期加强对西藏的有效管理,除了材料中提到的册封之外,康熙帝时册封的另一位西藏宗教首领封号是什么?清朝还设置了什么官职代表中央管理西藏事务?
(4)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我国历代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主要采取了哪些方式?
(5)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民族关系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