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高二生物期中考试(2019年下学期)附答案与解析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许多无机离子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K+参与血浆渗透压的形成,而 Na+不参与
B. 神经细胞兴奋时 Na+内流不需要消耗 ATP
C. 过量摄入钠盐,将会导致血浆中的抗利尿激素含量降低
D. K+内流是神经纤维产生动作电位的主要原因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如图表示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关系的部分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切除垂体后,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生长激素分泌会减少
B. 当细胞外液渗透压过高时,下丘脑促进垂体合成激素 X 增多
C. 促甲状腺激素与甲状腺激素有拮抗作用
D. 图中表明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中存在反馈调节机制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有关血糖平衡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饥饿条件下肝脏细胞中糖原的合成速率会加快
B. 进食会引起血液中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比值降低
C. 胰岛素分泌增加会提高组织细胞吸收葡萄糖的速率
D. 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会降低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的速率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图为人体肝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其中①为毛细血管壁,②③④⑤分别表示不同部位的液体。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①处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血浆和淋巴
B. 当⑤中渗透压增高时,可引起组织水肿
C. ②是人体内细胞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D. 正常情况下,③处的 CO2浓度最高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去甲肾上腺素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递质,也是一种胺类激素。该神经递质能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但是当去甲肾上腺素分泌较多时又可以作用于突触前膜,抑制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都有与去甲肾上腺素结合的受体
B. 去甲肾上腺素经过扩散作用由突触间隙到达突触后膜
C. 去甲肾上腺素分泌过多作用于突触前膜属于反馈调节
D. 去甲肾上腺素经过体液只能运输给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图是过敏原引起哮喘的示意图。当外源性过敏原首次进入机体后,会使机体产生相应的浆细胞并分泌相应的抗体,抗体可被吸附在肺组织中肥大细胞的表面,当该过敏原再一次进入机体后,可促使肥大细胞释放出组织胺等各种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浆细胞识别过敏原后能够分泌特异性抗体
B. 临床药物可以通过促进过敏介质的释放来治疗哮喘
C. 过敏介质需要与受体结合才能发挥效应
D. 哮喘是人体特异性免疫应答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关于甲状腺激素调节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索含量不足时会直接促进下丘脑分泌TRH
B. 甲状腺激素随血液运到全身,几乎作用于体内所有的细胞
C. 通过血样中相关激素水平的分析可帮助诊断甲状腺疾病
D. 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可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糖尿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十大杀手之一,下图中甲为糖尿病患者,乙为健康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AB 段与 DE 段相比,甲的胰岛 B 细胞的分泌活动可能较弱
B. 血糖平衡的调节方式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C. 乙 FG 段血糖浓度下降的直接原因是血糖大量参与氧化供能
D. 运动时,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明显增多,随之胰高血糖素浓度降低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将兰花的根尖分别放在含不同浓度生长素的培养液中进行培养,并加入少量蔗糖作为能源物质,同时设置空白对照组。实验结果显示,有生长素的培养液中出现了乙烯,且生长素浓度越高,培养液中乙烯浓度也越高,根尖的生长所受的抑制也越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空白对照组是将相同的根尖放在蒸馏水中进行培养
B. 由上述实验可知生长素和乙烯具有协同作用,共同调节兰花的生命活动
C. 本实验的自变量为生长素浓度,因变量为乙烯浓度和根尖生长情况
D. 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兰花基因组的程序性表达的调节效果相同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用不同的溶液处理黄豆后,黄豆长出的不定根数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2、3 组能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B. 1、2、3、4 组能说明幼嫩的植物茎叶中存在生长素
C. 若用脱落酸处理黄豆,则黄豆有可能长不出不定根
D. 促进黄豆生根的生长素最适浓度范围是大于 50μ mol/L 小于 100μ mol/L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某课题组研究了激素类似物甲和激素类似物乙对微型月季生根的影响,结果如图,分析错误的是

A. 该实验的自变量为植物激素的浓度,因变量为生根数
B. 由图中结果不能判断0.5μmol/L的激素类似物乙对生根的影响
C. 图中信息没有体现出激素类似物甲具有两重性的特点
D. 若想进一步探究激素类似物甲和乙对插条生根的复合影响,应设计4组实验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某池塘中,某种成年鱼生活在底层,取食多种底栖动物,而该种鱼的幼体生活在水体上层,滤食浮游动物和浮游藻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该种鱼的幼体与浮游动物具有竞争和捕食关系
B. 该种鱼的发育阶段不同,其所处的营养级可能不同
C. 底栖动物和浮游动物分层现象属于群落垂直结构
D. 该种成年鱼及其幼体在水中的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
1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某地区为保护生态环境,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群落经过数十年的演替逐渐发展到稳定阶段。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物种组成是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B. 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后,可增大部分野生动植物种群的K值
C. 群落中自下而上的草本、灌木和乔木形成了植物的垂直结构
D. 演替过程中,后一阶段优势物种的兴起,一般会造成前一阶段优势物种的消亡
1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如图中甲和乙两条曲线代表两种生物数量Nt和一年后的种群数量Nt+1之间的关系,直线 p表示Nt=Nt+1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对于甲种群而言,B点时其种群数量表现为增长
B. 东北虎等珍稀濒危动物,容易灭绝,其变化曲线比较类似甲曲线
C. 乙曲线可表示家鼠等繁殖力强的动物,在种群密度低时也能迅速回升
D. 对于乙种群而言,F点表示种群增长速率最快时其种群的数量
1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某水池有浮游动物和藻类两个种群,其种群密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若向水池中投放大量专食浮游动物的某种鱼(丙),一段时期后,该水池甲、乙、丙三个种群中仅剩一个种群,下列关于该水池中上述三个种群关系及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和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
B. 甲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
C. 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
D. 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
1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中,同等实验条件下分别在4支大试管中进行培养(见下表),均获得了“S”型增长曲线。根据表中实验设置,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

A. 试管Ⅳ内种群的K值与试管Ⅰ相同
B. 4支试管内的种群达到K值所需时间不同
C. 4支试管内的种群在变化初始阶段都经历了“J”型增长
D. 试管Ⅱ内的种群数量先于试管Ⅲ开始下降
1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生物群落演替过程中,P 为生产者同化的总能量,R 为所有生物的总呼吸量,下列有关演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群落演替到顶极群落的过程中,P/R 逐渐减小,达到顶极群落时 P/R<1
B. 群落演替到顶极群落的过程中,有机化合物多样性逐渐增多
C. 退耕还林属于次生演替,该过程体现了人类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D. 群落演替过程中其优势物种会发生改变
1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某区域中有a、b、c、d四个生活习性相近的种群,若环境因子由A(以“”表示)逐渐变为B(以“”表示),如下图所示,则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a、d两个种群间将消除竞争关系
B. d种群中的个体数量较以前会有所增加
C. a种群的基因频率可能会发生定向改变
D. d种群生物性状更适应B环境
1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某人工鱼塘(静水)—次性放养适量的鲢鱼苗(链鱼、青鱼、草鱼、鳙鱼合称四大家鱼,主要的活动水层不同,另外鲢鱼在流动的水中才能繁殖),每天投放适量的有机饲料,并且水质等其他条件均适合鲢鱼的生长。下列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A. 该鱼塘内所有鲢鱼和其他动植物不能构成生物群落
B. 由于环境容纳量的制约,该鱼塘内鲢鱼的密度会呈“S”型增长
C. 流经该池塘的总能量不仅仅是池塘内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D. 若再放养适量青鱼、草鱼和鳙鱼,则可充分利用水体资源
2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图所示某湖泊的食物网,其中鱼a、鱼b为两种小型土著鱼,若引入一种以中小型鱼类为食的鲈鱼,将出现的情况是

A.鲈鱼的产量不能弥补土著鱼的减少量
B.土著鱼在与鲈鱼的竞争中处于劣势
C.浮游动物总量锐减后再急升
D.浮游植物总量急升后再锐减
2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图是能量流经某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单位:J/(cm2·a)],其中 A 表示该营养级能量的摄入量,据图分析,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生态系统第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至少为400 J/(cm2·a)
B. 第二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是100 J/(cm2·a)
C. 能量由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 20%
D. 该生态系统第三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是15 J/(cm2·a) 5
2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调查草地某种蜘蛛种群密度时,要选择草多的地方,否则结果偏低
B. 农田生态系统退耕后成为荒地时,营养结构复杂程度随之降低
C. 一棵树上不同高度的喜鹊巢,反映动物群落的垂直结构
D. 一定程度的干扰下杂食性鸟类的数量波动小于单一食性的鸟类
2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如图为碳循环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由生产者、Ⅱ、Ⅲ和Ⅳ构成的食物链中,能量流动是单向、逐级递减的
B. 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Ⅰ通过①过程固定的
C. ①⑥⑦⑧过程以CO2的形式进行,②③④⑤过程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
D. 图示的碳循环路径缺少Ⅱ、Ⅲ直接到Ⅰ的途径
2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如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模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甲代表生产者,①可以代表化能合成作用
B. 碳元素在甲、乙、丙、丁间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
C. 在食物链中占有碳元素最多的营养级可能是甲
D. 甲、乙、丙中含有的碳元素以有机物的形式在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
2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能量及其生态学原理运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可通过增加食物链提高人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以减少病虫害
B. 分解者可以通过分解消费者的粪便,从而获得该消费者同化的能量
C. 为提高作物的产量,可多给作物施用有机肥,实现能量的循环利用
D. 最高营养级生物所同化的能量不会再提供给其他生物
2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某田鼠种群数量在数年内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R=出生率/死亡率),在不考虑迁入迁出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田鼠种群增长为“S 型”增长,c 点时种群密度最小
B. 若该种群在年初时的个体数为 100,年末时为 120,则该种群的该年出生率为 20%
C. 田鼠种群数量在 a~d 之间经历了先上升后下降,其中 c~d 期间一直在下降
D. 若不考虑其他因素,图中 a、b 两点时对应的年龄组成分别为增长型和衰退型
2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图为某生态系统中甲、乙两种群在一段时间内的数量变化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两个种群的数量变化是反馈调节的结果 B. M 时甲种群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C. 两个种群间信息传递方向是甲→乙 D. 种群数量波动并不意味着生态系统在衰退
2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生态系统中捕食者的存在不利于物种多样性的提高
B. 植物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调节属于信息传递中的化学信息
C. 生物圈的物质和能量均可实现自给自足
D. 不同环境的自然选择是物种多样性形成的重要原因
29. 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内环境稳态是动物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回答下列问题:
(1)小李被针尖扎了一下后无意识的作出了缩手反应,此时,小李受刺激部位神经细胞膜内外电位是____________,此电位的形成是__________造成的。
(2)兴奋在反射弧中单向传递的原因是反射弧中存在____结构,在该结构中传递的信号分子是_____。突触前膜释放的乙酰胆碱作用于突触后膜,使肱二头肌收缩,乙酰胆碱起作用后被酶分解,使肱二头肌舒张,而去甲肾上腺素不能被该酶分解,这体现了______ 。
(3)水盐平衡调节中,能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减少的直接刺激是________________。研究发现某病毒的一种表面抗原与细胞膜上抗利尿激素受体结构非常相似,当人体感染该病毒后,肾小管上皮细胞与抗利尿激素的结合能力___________(填“增强”或“减弱”),从而使机体无法维持水平衡,这种免疫系统疾病称之为_____________。
30. 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淋巴性甲状腺肿(桥本氏病)是由机体产生抗体,破坏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导致的,但甲状腺激素不会影响该抗体的分泌。请回答问题:

(1)与健康人相比,桥本氏病患者体内激素A的分泌量_______________。
(2)图中T细胞分泌的某物质是____________,当相同抗原第二次进入机体时,细胞Y可由_____________细胞增殖分化形成。
(3)Grave病患者体内产生某种抗体,可与促甲状腺激素(TSH)受体结合,导致甲状腺机能亢进。Grave病和桥本氏病患者的血清甲状腺激素(TH)浓度存在差异。如果患者血清TH浓度持续偏________,可以排除患Grave病的可能性。但需进一步检测血清TSH浓度,以探查患病位置是在甲状腺、下丘脑还是垂体,从而判断患桥本氏病的可能性。
①若血清TSH浓度高,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后,TSH浓度显著升高,病变可能在甲状腺;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病变可能在垂体;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病变可能在下丘脑。
31. 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为小李同学建构的种群知识框架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①表示_____________,⑤表示_____________。
(2)种群的“J”型曲线增长的条件是食物和空间充裕、_____________等,其数学模型:Nt=N0 中, 值与增长率的关系是增长率=_____________。
(3)利用方法⑦调査田鼠种群密度时,若一部分被标记的田鼠被鼬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_____________(填“偏大” “偏小”或“相等”)。
(4)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了害虫种群正常的_____________,从而降低该种群密度。这里运用的防治方法是_____________(填“化学防治”、“生物防治”)。
(5)在自然条件下,动植物在种群空间特征上差异较大,动物常常表现出_____________分布。
32. 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图 1 为某森林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简图,其中Ⅰ、Ⅱ、Ⅲ、Ⅳ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M1、M2代表不同的能量形式。图 2 表示能量流经该生态系统某一营养级的流动途径示意图,其中 a~g 表示能量值。请据图作答:

(1)图 1 中,M2表示的能量形式为________。通常情况下,位于营养级Ⅳ的生物个体数量一般远远少于Ⅲ,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
(2)图 2 中,若 A 表示图 1 中营养级Ⅱ所摄入的全部能量,则 B 表示_____,C 表示______________。
(3)图 2 中有两处不同的能量散失途径,其中 E 处散失的能量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实现的。
(4)森林中的动物在不同季节一般都有换羽(毛)的习性,这是它们受到________信息的影响而产生的适应性生理特征,是长期________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