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县第二中学高二政治上册月考试卷刷题练习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2018年4月2日,超期服役两年,在太空中飞行达六年半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受控返回。作为我国首个自主研制的载人空间试验平台,为中国空间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天官一号
①研制与受控返回都受到客观规律制约
②发展趋势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③与太空的联系是一种自在事物的联系
④实际运行状况是确定其飞行年限的依据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内在稳定性协调性增强,迈向高质量发展起步良好,转型升级成效突出,新动能茁壮成长,质量效益持续改善,经济运行保持稳中向好态势。这一经济运行态势反映了
A.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B. 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C. 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D. 绝对静止是物质相对运动时的特殊状态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表是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的世界观及其行为表现调查表。图表内容表明

比较

世界观

行为表现

幼年

相信一切童话都是真的

极力模仿

青年

怀疑一切道理都是假的

总是叛逆

中年

认清了世界的半真半假

处事稳重

老年

体会到真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较劲、不折腾、难得糊涂,就会天天快乐

与世无争



A. 世界观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有效地改造世界
B. 哲学为人们的活动提供正确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C. 在实践中形成的世界观影响着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
D. 只要是具有一定世界观的健全的人都具有哲学思想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哈佛大学的校训:“以柏拉图为友,以亚里士多德为友,更以真理为友。”正是基于这样的校训,哈佛大学除了培养了无数杰出的哲学家,在哲学点亮的这盏精神火炬的引导下,这所盛产影响美国乃至世界发展的重要人物的园地,还培养出了大量杰出的科学家和作家。由此可见( )
①科学家取得的成就都是学习哲学的结果 ②与哲学为友是科学探索的智慧明灯
③科学是推动哲学发展的基础 ④哲学对科学具有指导作用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当这个世界连最后一滴干净的水、一口干净的空气都没有了,钱还有什么意义呢?”这是电影
《美人鱼》中的一句经典台词。下列表述与该台词哲学寓意一致的有 ( )
①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②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
③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
④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岷江获得,而明年无兽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孟子·公孙丑》有云:“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意思是即使人有智慧,也不如很好地审时度势,分析和运用形势;即使有犁锄,也不如待到农时再耕作。这告诉我们(  )
①“乘势”是一种更高的智慧,是人们对客观规律有目的的运用 
②“乘势”“待时”提醒我们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的飞跃 
③“乘势”需要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超越客观条件和规律的制约 
④“乘势”要求我们把客观条件和主观意识一起作为行动的出发点
A. ②③ B. ①④ C. ①② D. ③④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哲学史上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这“两个对子”。下列选项中与“两个对子”对应正确的是
①理在事先——断章取义
②形存神存——心外无物
③掩耳盗铃——削足适履
④沧海桑田——刻舟求剑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有人说:“纸箱是物质,被火烧后变成灰;树木是物质,人们可以把它加工成家具、纸张。这说明物质是可以被改变的。”这一观点的片面之处在于(  )
A.看到了物质的具体形态是可以被改变的 B.承认了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的联系
C.把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混为一谈 D.否认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哲人逝已远,古道照颜色。孟子留下了“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的经典名言。下列哲人名言蕴含的哲理与其相同的是
A. 王夫之——“气者,理之依也”
B. 朱熹——“理生万物,理主动静”
C. 贝克菜——“物是观念的集合”
D. 欧布里德——“一切皆流、一切皆变”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2016年是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24周年。邓.小平同志有两句名言:—句是“摸着石头过河”,一句是“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也就是说,要具备理论创新的巨大勇气,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道路,大胆地向前闯,大胆地去实践。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
A.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B.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C.继承性和发展性的统一
D.客观性和主观性的统一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考古证实,古楼兰人的神秘消失与大量砍伐树木密切相关,当楼兰人认识到破坏森林造成的严重恶果,再实施“严禁砍伐活树,否则罚马一匹”时,“楼兰已毁,无力回天”了。这告诉我们
①要尊重自然规律,因为规律是客观的
②人不能创造和消灭规律,但可以创造条件,改造规律
③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的条件都是客观的,不可以改变
④规律具有客观性,违背规律必受惩罚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人们都知道如果身上痒,通常抓几下就能解决问题。但这究竟是何原理?美国科学家通过科学实验,揭开了“抓痒”的奥秘。原来抓痒能让向大脑传递刺激的神经细胞变得“迟钝”,从而减轻痒感。这一事实表明
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③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④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1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2016年8月30日,习.平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七次会议上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施工高峰期,要按照既定的时间表、路线图,坚定不移把全面深化改革推向前进,材料表明
①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③思维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④科学决策树水化改革的重要条件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人民日报》指出:“回溯历史,从千疮百孔、一穷二白到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成就正是这样干出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就是在这样的实干中呈现出历史性新面貌。实践表明,任何伟大的事业,都始于梦想而成于实干。”“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这一观点之所以是正确的,是因为(  )
A.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C.实践要受认识的指导
D.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1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题文)“城镇化即等同于城市建设”,这一思维长期以来被很多地方的施政者奉为圭臬。有鉴于此,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将城市化目标落实到“人”上面,要提高城市发展的宜居性。这是对过去“重物轻人”“见物不见人”发展理念的一种纠正;同时强调城市化要带动新农村的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这一过程说明,人们对城市化建设的认识
①是一个不断超越历史的过程
②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循环过程
③是一个不断克服片面性错误的过程
④是一个由浅入深的历史的发展过程
A. ②④
B. ③④
C. ①②
D. ①③
1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久坐对健康有害”,建议每坐30分钟就起来活动一下。英国埃克塞特大学和伦敦大学学院的研究人员对5000多人开展了为期16年的跟踪调查研究,发现久坐并不比久站对健康的危害更大。这告诉我们
①对事物的认识受主体差异的影响
②认识在实践中向前发展
③认识正确与否需要经过实践检验
④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全球气候变暖的危害日益凸显,各国都在寻求应对之策。我国科学家研究了气候变暖条件下热量资源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1981年以来,我国一年两熟、一年三熟粮食作物种植界限明显北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前者粮食产量平均可增加54%~106%,后者可增加27%~58%。该研究为我国合理调整农作物区域布局提供了科学依据。这从一个侧面表明科学认识
①具有自觉选择性,能够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化害为利
②具有能动创造性,能够推测未来,创造理想世界
③能够揭示事物演化规律,指导实践活动,推动社会发展
④基于实践活动,体现了主体的能动性、创造性和目的性
A. ①② B. ①⑨ C. ②④ D. ③④
1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德国可以诚实面对历史,与欧洲团结起来,而一些人却不能承认侵略事实,导致与领国关系紧张,其原因在于( )
A.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方法论
B.方法论决定世界观,世界观体现方法论
C.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方法论的统一
D.哲学能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1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习.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要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紧密结合。这体现了真正的哲学
①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具有服务社会的重要功能
②是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正确地反映各个时代的任务和要求
③是“科学之科学”,为改造世界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④由社会的经济、政治决定,牢牢把握所处历史时代的脉搏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2018年1月31日晚,天幕中上演了一场罕见的超级“蓝”月全食,月全食、超级月亮、“蓝月亮”组团亮相,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对此提前作出了准确预报。人类对天文现象的预报反映了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问题
B. 思维与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
C.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统一问题
D. 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2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历史上关于“形神之辩”有诸多不同的观点。东汉哲学家桓谭认为,“精神居形体,犹火之然(燃)烛矣……烛无,火亦不能独行于虚空”。罗马教皇约翰•保罗二世则说,“如果人的身体源于业已存在的有生命的物质,人的精神和灵魂则是上帝直接创造的”。对二者的观点评析正确的是
①前者属于唯物主义派别,认为没有物质就没有意识
②后者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有一定的合理性
③前者描述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是科学的
④后者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认为意识可以脱离物质而存在
A. ①④ B. ①② C. ③④ D. ②③
2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加拿大某公司研发团队历经了8 年的反复实验,开发出了一种仿生晶体视力修复技术。在仅需8分钟的手术过程中,医生只要将晶体植入你的眼中,你随即便可恢复正常视力,并且是永久恢复,但是这项技术只适用于25 岁以上人群。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①科学实践具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②科技探索往往是一个不断反复、永无止境的过程
③联系具有普遍性,科技可以创造联系
④人们可以突破规律的制约,发现事物的本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有一副对联,上联是“橘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下联是“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与这副对联所含哲理相一致的是
①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②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
③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④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24. 详细信息
2016年9月3日,中美两国共同宣布完成《巴黎协定》国内批准程序,并将《巴黎协定》批准文书递交给见证这一历史时刻的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这意味着,中美两国正式加入《巴黎协定》,展示了两国在推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进程中的领导力,也为《巴黎协定》的早日生效注入强大的推动力。
2016年9月4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在中国杭州开幕。此次峰会正值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与《巴黎协定》达成后的落实元年,作为首次举办G20峰会的轮值主席国,中国释放了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诸多积极信号。如:中国主动适应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优化生态环境,造福人类,中国为引领全球气候变化作出了表率。
结合材料,运用规律的知识说明我们应该如何主动适应气候的变化。
25. 详细信息
材料:2016年6月1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决定,在前期已宣布失效489件国务院文件的基础上,经严格审核,再宣布失效并停止执行506件国务院文件。宣布失效一批与现行法律法规不一致、不利于办事创业、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政策性文件;部署清理规范工程建设领域保证金,降低企业成本、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对更大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营造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环境,促进新经济、新动能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结合材料,谈谈我国政府是如何运用唯物论知识指导工作的。
26. 详细信息
材料:当前,我们正在积极践行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绿色发展”理念。从“重视GDP”的万丈豪情到“协调发展”,再到“绿色”理念的提出,说明党越来越尊重自然,越来越尊重人民的感受。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绿色发展”理念的指导下,我们脚踏实地、不懈努力,一定能实现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的美好愿景。
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的有关知识,谈谈对“绿色发展”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