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同步练习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该时期所创造的精神文化深刻影响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属于该时期的中国现象是
A.诸子并立、百家争鸣 B.以法为教、焚书坑儒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尊崇佛教、兼收并蓄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战国时期某学派提出了“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等主张。下列言论中,与该观点同属一个学派的是
A.兼相爱、交相利 B.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C.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 D.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春秋末期的老子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追求天人合一。战国时期,以邹衍为代表的阴阳家认为,五行间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提出了“相生相胜”理论。这代表了先秦
A.对自然界已有朴素的科学认识 B.封建迷信思想逐渐泛滥成灾
C.重视严密逻辑推理的唯物史观 D.沉迷于思辨的主观唯心主义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西周时期学校的教育内容是“六艺”,即所谓礼(礼仪规范)乐(举行各种仪式时的音乐舞蹈)射(射箭)御(驾车)书(书写)数(计算)的“六艺”科目。其中礼、乐是教学的核心,而教师则由政府中的礼官和乐官及军队中的高级军官担任。关于上述西周时期的学校教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学在官府向学在民间转变 B.是培养封建官吏的场所
C.体现宗法社会下的等级色彩 D.教学内容以儒学为核心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昭宣之治”时期,凡遇灾荒、地震,汉昭帝、汉宣帝皆免除当年的租赋与徭役。此后,东汉明帝、安帝也曾因为日食和饥荒的出现而对全国发布“罪己诏”。这表明(  )
A.道教思想融入儒学理论体系 B.历代统治者敢于自我反省
C.主流学说影响统治者的决策 D.儒学正统地位遭到了动摇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对于宋代理学,有人认为它把自然、人生、社会融为一体,在熔铸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道德情操等方面起到了重大作用;有人认为它以三常五纲维持专制统治,压制扼杀人的自然欲望和创造性。对此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A.理学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源头 B.理学是儒家思想的一种倒退
C.历史学者素养制约史学研究 D.历史研究视角影响历史解释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黄宗羲认为:“秦变封建而为郡县,以郡县得私于我也;汉建庶孽,以其可以藩屏于我也;宋解方镇之兵,以方镇之不利于我也。此其法何曾有一毫为天下之心哉!”从历史的分析中,黄宗羲揭示出传统政治
A.走向成熟的轨迹 B.天下私有的本质
C.因循反复的特点 D.集权体制的根源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统计数据摘编自《自然科学大事年表》,从表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年代

科技成果(件)

中国

世界其他国家

(件)

(百分比)

(件)

(百分比)

公元1—400年

45

45

62%

17

38%

公元401—1000年

45

45

71%

13

29%

公元1001—1500年

67

67

57%

29

43%

公元1501—1840年

472

472

4%

453

96%



A. 中国古代科技成果主要服务于农业
B. 十六世纪前后,四大发明传播到欧洲
C. 新航路开辟后,西方近代科技兴起
D. 农耕经济是中国古代科技发达的原因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有言:“两淮岁课百余万,安所取之?取之商也……若束缚之,急使之,一无乎所顾,今天下安得岁增民间百余万粟,输九边以为兵食者乎?”这反映出顾炎武
A.重视商业发展 B.具有民本思想 C.提倡轻徭薄赋 D.批判君主专制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有学者指出,《九章算术》的主要内容共分为方田(田亩面积的计算)粟米(按比例交换各种谷物)衰分(确定依等级分配物资或摊派税收的比例)均输(确定摊派税收和民工的比例)等九章。据此可知,《九章算术》
A.重视理论推导和证明 B.注重解决农业生产的技术问题
C.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D.体现了数学的经济工具化倾向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冯天瑜在《科举制度——中国“第五大发明”》中认为,书写、印刷等物质条件大有进步,为普通人读书并参加科考创造了便利条件,为科举考试简便、直观、公开的操作提供可能。以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造纸术、印刷术促进中国社会转型 B.活字印刷术发明推动了科举制形成
C.科举制形成的根本原因是技术进步 D.造纸和印刷术发展助力了制度创新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有学者认为,甲骨卜辞的记载反映了早期人类身处的社会历史状况和思维特征。这种自然崇拜反映的自然与人的关系以及人对社会的认识,影响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天人思想的发端与雏形。甲骨卜辞
A. 反映了我国早期社会的真实状况
B. 促进了自然与人的和谐
C. 影响了秦汉以后政治文明的走向
D. 推动了中华文化的成长
1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唐诗中讴歌长安及关中平原恢宏气象、寄托举子科举入仕情怀的诗歌很多,宋代诗词中对关中平原的描绘则多以抒发伤时感世的情感为主,秦岭到了南宋更是成了北伐抗战、恢复中原的地理象征。唐宋文学中关中地区不同意象反映出唐宋时期
A.政治局势的变动 B.文学创作日益平民化
C.科举制不断完善 D.士人价值取向的改变
1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与普罗塔格拉同时代以及后来的许多哲人都把人的概念指向公民群体。亚里士多德不把奴隶看做人,而把人的内涵理解为理性、城邦与自由。超越上述理解的藩篱是从希腊城邦解体开始的。据此可知,以下对古希腊对人的认识解读合理的是
A.从理性和政治的角度重视人的价值 B.忽视了道德的作用
C.第一次将人置于世界的中心位置 D.夸大了个人作用
1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苏格拉底相信有一种确定的普遍有效的知识,人类如果寻求正确的方法就能掌握它,这种方法存在于见解的交流与分析之中。通过这种方法,人们能够发现独立于人类欲望之外的正确和公平的恒久原则。苏格拉底的这一主张
A.体现了个人主义的倾向 B.树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
C.彰显了理性主义的精神 D.开启了自我意识的觉醒
1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城市的生活与农村不同,市民脱离了土地,逐渐形成了与传统的价值观念相抵触的心理状态。他们主张宗教宽容,因为不敢和异教徒接触,必然会失去可观的利润;重视理性,因为对行情、国情不作冷静、理智的分析就会遭受破产;崇拜财富,因为财富给他们带来了荣誉和地位。据材料可知
A.新航路开辟后理性主义占据主导地位
B.人文主义是对市民思想的提炼和升华
C.工业革命后社会拜金主义思潮的兴起
D.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启蒙运动的发展
1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德国的人文主义者胡登在《致萨克森选侯书》(1520年)中指出:“一个优秀民族却要臣服于某一个人(更不用说是要臣服于那些无所事事的僧侣),这该是何等的耻辱与不正当!”他呼吁:“让我们恢复普遍的自由!让我们解放长期以来受尽压迫的祖国!”由此推知,当时德国
A.反对外来民族的压迫已成为社会共识 B.国家统一成为时代潮流
C.民族意识的高涨有利于助推宗教改革 D.首先兴起人文主义思潮
1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他们不承认任何外界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以往的一切社会形式和国家形式、一切传统观念,都被当作不合理的东西扔到垃圾堆里去了。”据此推知,“他们”
A.撩开教会神学的面纱崇尚人文精神
B.主张《圣经》代表理性和思想自由
C.批判神权和封建制度推崇理性主义
D.揭开自然科学的奥秘制定宇宙规律
1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英国学者雷洛伊评价达尔文时说:“只有睁开眼睛看世界时,你才会开始理解,达尔文无所不看。我们看山看到的是美丽的风景,达尔文看山看出了一种理论。他看到需要一种理论来解释这座山。这是他从来不停止的想法。”雷洛伊意在说明,达尔文
A.创立了进化论挑战封建神学创世说 B.通过对世界物种的考察创立了进化论
C.有善于观察和理性思考的科学精神 D.从大自然的美丽风景中得到科学启迪
2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某学者曾说:“在过去的时间里,科学之手对于人类朴实的自恋有过两次重大的打击。第一次是认识到我们的地球并不是宇宙的中心,而是大的难以想像的世界体系中的尘埃……第二次是生物学的研究剥夺了为人类特创的特殊优越性,将人类废为动物的后裔。”据此推断“两次重大的打击”
A. 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兴起
B. 推动自然科学体系的初步建立
C. 对人类的自身价值观造成冲击
D. 打击了基督神学权威
2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860年,斯旺制成了一个碳丝电灯,遗憾的是他未能获得使碳丝保持长时间工作的良好真空环境,直到1878年,英国的真空技术发展到合乎需要的程度,他才发明在真空下用碳丝通电的灯泡,并且获得英国专利。上述史实告诉我们
A. 专利保护对发明创新必不可少
B. 真正伟大的发明必须走入百姓家
C. 斯旺才是电灯泡真正的发明者
D. 技术成熟是科学发明的重要条件
2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美)社会学家贝尔这样表述:“19世纪的中心意识是把社会看成一面大网(文学里的生动幻象是一张蜘蛛网)用较抽象的哲学术语表达,如黑格尔所述,每一种文化,每一历史‘时期’,以及与它们相应的那个社会,都是一个结构严密的整体,由某种内部原则束扎成型。这种内部原则,对黑格尔来说是内在精神(Geist),对马克思来说是决定所有社会关系的生产方式。”这一表述揭示了
A. 不满现实追寻理想世界的新思潮出现
B. 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产生的根本原因
C. 科学发展促进文艺产生新的创作流派
D. 精神危机成为文学创作的表现主题
2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雨果在某位大文豪的葬礼上说:“他的所有作品仅仅形成了一部书,一部有生命的、光亮的、深刻的书,我们在这里看见我们的整个现代文明的走向,带着我们说不清楚的、同现实打成一片的惊惶与恐怖。一部了不起的书……一部既是观察又是想象的书,这里有大量的真实、亲切、家常、琐碎、粗鄙。但是有时通过突然撕破表面、充分揭示形形色色的现实,让人马上看到最阴沉和最悲壮的理想。”下列哪项可能是该文豪的作品
A.《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B.《人间喜剧》
C.《老人与海》 D.《等待戈多》
2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48年,意大利上映了电影《偷自行车的人》。二战过后,罗马充斥失业和贫困,家境贫寒的男主瑞奇好不容易得到一个前提是用自行车的工作,却被人偷走了自行车。四处寻找却苦无证据。最后为了工作和生活,只能选择偷自行车。男主偷车被抓,被偷的车主看到男主的孩子,心生怜悯,便不再追究他的责任。影片意在
A.批判两极格局下的西方道德危机
B.剖析西方社会人格分裂的精神危机
C.揭露社会上善恶交织的矛盾现象
D.通过反思唤醒人们心底人性的光辉
2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鸦片战争期间,林则徐利用外国传教士、商人、船长和报纸编辑到镇口参观销烟的机会,询问各种鸦片、英国海军、汽船等情况;利用英船“杉达”号遇风沉没,受难船员逗留广州的机会了解英、美、土耳其等国的地理、文化知识。林则徐此举目的是
A.促使清政府放弃闭关锁国政策
B.学习西方的历史和地理知识
C.为反侵略的外交活动提供参考
D.从思想领域抵制列强的侵华
2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891年,康有为发表《新学伪经考》,其中“新学”指古文经学,“新”是王莽的国号。书中康有为认为:今文经是孔子流传下来的真经;古文经根本不存在,它是王葬为了篡位而伪造的,湮没了孔子的微言大义,因此要“摧廓伪说”。康有为的这些观点( )
A.体现学术为政治服务的思想 B.基本上符合儒学的发展历程
C.旨在推动学术上的考证辨伪 D.动摇了传统儒学的主导地位
27.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学者关注天下兴亡与国家盛衰,追求在现实社会中建功立业。他们以学术研究为国家与社会服务,不做为学术而学术的纯理论研究。儒家总结上古圣人施政安民的理念,揭示“先王得位行道,经纬世宙之迹,而非托于空言”,成为学者从盛衰兴亡中探讨治国之道,实现经世致用的思想渊源。他们根据时代环境与社会现实的需要,针对治国兴郑的各种问题展开研究,以是否有益于世作为价值利断的标准,反映亲尚实际、注重实效的实用理性。
—摘编自庞天佑《论儒家思想与中国古代学者的人文精神》
材料二
人类社会进入近代以来,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但天主教会对人思想的禁锢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为了资本主义经济和自然科学的发展,资产阶级强烈渴望摆脱蒙昧性质的传统观念的束缚,以理性的光辉指导自己的认识和行动。欧洲的两次思想运动,无论是15世纪的文艺复兴还是18世纪的欧洲启蒙运动,都强调人的理性解放。在他们的哲学中,人的问题被一以贯之受到关注,他们站在人的角度来审视整个世界,用人的眼光代替神眼光,逐渐意识到人在宇宙中的地位,使人从“敬上帝”的迷梦中觉醒。
一摘编自孙兴《近代西方哲学的人文精神三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人文精神的特点及成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西方人文精神与中国古代人文精神的差异,并分析近代西方人文精神的影响。
28. 详细信息
科学和人文都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内容,推动了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伏尔泰在《牛顿哲学原理》通过说故事的形式阐述牛顿思想、描绘牛顿所遵循的科学方法与科学原则,将牛顿理论、思想、方法及其所代表的近代科学文化带进千家万户,使近代科学成为人们文化生活的一部分,这也是启蒙运动的宗旨所在。他在传播牛顿思想的同时,将科学精神贯穿于社会政治思想领域,在启蒙运动中比较详细地反复论述了以追求自由平等和宣传君主立宪为基本内容的社会理想,对扫荡封建意识、促进思想解放,起了不可估量的历史作用。
——摘编自张钢《科学文化与法国的启蒙运动》
材料二 14世纪出现的文艺复兴恢复了理性、尊严和思考的价值,摧毁了僵化死板的经院哲学体系,带来了怀疑主义的复兴和批判精神的传播,提倡科学方法和科学实验,为近代科学的发展清除了思想障碍,奠定了深厚的人文艺术背景。到了18世纪,启蒙运动开启了人类理性反抗神性的新篇章,人之主体性的确立使现代科学得以摆脱宗教神学的桎梏并取得长足进步。
——摘编自刘冠君《科学创新中的人文精神要义》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牛顿的主要成就、遵循的“科学方法”,说明伏尔泰在宣传牛顿科学思想时追求的核心理念。
(2)综上所述并结合所学知识,以“科学与人文”为主题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严密;表述清晰;26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