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免费试卷(湖北省汉川二中)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论语》提到天命的次数仅有三次,远远少于礼和仁的次数。老子重视天人关系,他认为:“人法地,地法灭,天法道,道法自然”。这
A. 说明了顺天有为的主张
B. 反映了不同的时代背景
C. 折射出不同的人生追求
D. 本质上都赞成天人感应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孔子主张“礼乐征伐自天子出”,李斯提出“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材料说明
A. 法家吸收了儒家思想
B. 大一统思想由来已久
C. 儒家遭到了法家的批判
D. 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宋朝大儒张载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反映了当时学者匡时济世的理想追求
B.体现了理学家们关注国计民生的价值取向
C.说明理学反对封建专制统治
D.说明理学在当时有利于维护社会政局的稳定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朱熹说:“若是饥而欲食,渴而欲饮,则此欲亦欲能无?”。“同是事,是者便是天理,非者便是人欲。如视听言动,人所同也。非礼勿视听言动,便是天理;非礼而视听言动,便是人欲。”在该材料中,朱熹要表达的本意是
A. 人不能存在正常的欲望 B. 人欲指的是违反了社会规范的欲望
C. 人欲与人的正常欲望是同一概念 D. 人欲与天理是一致的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有学者认为,王阳明“致良知”“知行合一”等主张,摆脱了长期的文字训练和经典阅读,是一种简单直截、当下即是的工夫,所以能够引发中下层老百姓的极大兴趣。这主要说明王阳明的“心学”
A. 其核心思想是致良知和知行合一
B. 只对当时的中下层老百姓产生了影响
C. 在当时起到了一定的思想变革的作用
D. 直接推动了明清之际儒家思想的发展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明代著名思想家李贽在其著作《焚书》里曾经说:“市井小夫,身履是事,口便说是事。作生产者但说生产;力田者说便力田,凿凿有味,真有德之言,”亦说“商贾亦何鄙之有?”这表明李贽
A. 基本的经济观和民生观
B. 主张重农抑商政策
C. 主张经世致用的思想
D. 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黑格尔认为,智者学派“把作为思想的简单概念……一般地应用到社会对象上去,并且使它深入到一切人事关系中去”。黑格尔评论的着眼点在于
A. 智者学派催生了雅典的民主制度
B. 智者学派对社会改革的推动
C. 近代西方哲学来源于智者学派
D. 智者学派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人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古希腊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泰戈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这一主张表明 ( )
A.古希腊民主政治充分尊重和保护个人利益
B.人类社会的传统和习俗不容质疑
C.社会的道德规范是客观统一的
D.人们应对宗教神学持怀疑态度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柏拉图指出:遵守习惯和法律是掌权者的首要职责;习惯和传统法是管理者必须掌握的真知识,尊重法律。他还提出要用法律来规制掌权者“有限所得与无限贪欲间的尖锐矛盾"。这说明柏拉图
A. 寻求城邦管理的有序性 B. 认为法律源自生活习惯
C. 最早提出权力制衡理论 D. 把遵守法律作为美德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彼特拉克说:“我不想变成上帝……我是凡人,只要凡人的幸福。”路德说:“我是一个人,这个头衔比君主还要高些。原因是神未曾创造君主,神唯有创造人,使我成为一个人。”两人思想的实质是
A. 人比上帝和君主重要 B. 反对宗教信仰,强调人的追求
C. 打击天主教神学思想 D. 重视现世生活,反对教会权威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康德说:“通过一场革命或许可以实现推翻个人专制以及贪婪心和权势欲的压迫,但却绝不能实现思想方式的真正改革。而新的偏见也正如旧的一样,将会成为驾驭缺少思想的广大人群的圈套。”这一观点强调
A. 政治革命,推翻专制
B. 批判质疑,理性思考
C. 主权在民,人人平等
D. 信仰自由,社会契约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中国在隋唐时期就出现了雕版印刷术,宋朝毕昇又发明活字印刷术。但是宋元时代的活字书籍“一本难求”,古代中国并没有实现活字印刷术对雕版印刷术的取代。这主要是因为
A. 社会审美观的影响
B. 官营作坊垄断活字技术
C. 活字技术效率低下
D. 缺乏市场经济利益推动
1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54年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发表巨著《science and civilization in China》,即《科学与文化史》,中文翻译为《中国科学技术史》。从中英文标题的不同可以看出
A.中国古代的科技实质上全是生产工艺
B.中西方对于科技的理解存在很大差别
C.西方以文化视角来认识中国古代科技
D.中西方科技发展水平和特点明显不同
1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狂僧挥翰狂且逸,独任天机摧格律。龙虎惭因点画生,雷霆却避锋芒疾。”唐朝诗人窦冀的这首诗描述了当时一位书法家的创作情景。与这一描述相符的书法作品是

A. 王羲之《兰亭序》
B. 柳公权《玄秘塔碑》
C. 怀素《自叙帖》
D. 颜真卿《祭姪文稿》
15. 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战争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一个最突出的特点,特别是战国时期,天下大乱,不但上无天子,下无方伯,所有一切旧的“纳民于轨物”的东西都失去了约束力。……在参加争鸣的诸子百家中,没有谁不提出一套社会改革方案的。经过百家争鸣,宗教、哲学、政治、伦理学说真正达到了结构化、体系化。几乎所有的哲学家,同时又是杰出的社会政治理论家,其根本原因在于他们无法逃避他们的时代使命。……百家争鸣,代表着成熟形态的中国文化的源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创世纪!
——《中国传统文化的创世纪—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材料二对古代希腊人来说,人是城邦的动物。城邦个体公民的福祉取决于城邦的兴衰,城邦的兴衰取决于道德的兴衰,道德的兴衰取决于城邦公民灵魂之善恶。因此,希腊人文主义者全部激情的焦点在于对灵魂的塑造、对心灵的关切以及培养人的理性的高贵,以实现理性基础上的个人与自身、个人与城邦、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状态。古典人文主义的初衷是解决雅典城邦危机,但在这一过程中,在对人性的深刻认识基础上,它确立了人之为人的普遍性原则,创立了一种理性精神的美。这种普遍性原则使希腊人文精神不仅属于希腊民族,而且成为了世界性的文化遗产,对后世的影响深远而持续。
——黄伊梅《希腊古典人文主义的内涵与特质》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中国古代的百家争鸣、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的特点及作用。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中国古代的百家争鸣、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出现不同特点的原因。
16. 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孔子“之名有三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指真实的孔子,即孔子这个人是真实存在的,是春秋时期的一位学者、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活动家等。二是指不同视野下的孔子,即当人们从不同的立场、观点和视角来看待、理解、诠释和评价孔子及其所言、所行、所思时,所形成的各种不同的有关孔子的观念和形象。三是指纯粹符号化的孔子,即孔子之为孔子,不再是一种纯个人的私名,而是一个文化符号,一个人们交流与对话、对抗与互动时共同运用的公共的符号。
——摘编自林存光《孔子形象的历史变迁与时代转换》
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史的相关知识,围绕不同视角下的孔子形象“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释(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释须有史实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