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至2019年七年级下册期末联考地理考试完整版(湖南省长沙市南雅教育共同体)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人际交往中人与人之间保持的距离称为“人际距离”。研究发现,气候较冷地区的人们更喜欢靠近对方。下列国家中,人际距离最大的可能是( )
A.挪威 B.巴西 C.法国 D.日本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2018年2月7日,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正式选址奠基(如图),读南极地区简图,回答下面小题。

【1】罗斯海新站濒临的大洋C是( )
A.太平洋 B.北冰洋 C.大西洋 D.印度洋
【2】家住湖南的小明要去南极地区旅游,为最大限度减少海上航行时间,他可以选择先搭乘飞机到达A大洲,即( )
A.大洋洲 B.非洲 C.南美洲 D.北美洲
【3】罗斯海新站建成后,科考人员在当地最不可能遇到的现象是( )
A.考察途中遭遇恶劣的暴风雪天气 B.清晨看到企鹅造访罗斯海新站
C.1月在极夜中欣赏到奇幻的极光现象 D.3月份,他们准备离站回国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2018年12月7日,为应对日益突出的气候问题,遏制全球变暖的趋势,第24届全球气候大会在波兰举行。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措施中,可以有效遏制全球变暖的是( )
A.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 B.加强对原始热带雨林的保护
C.减少工业废水的排放 D.保护濒危物种
【2】全球变暖条件下,下列国家中,发展农业的热量条件会得到明显改善的是
A.加拿大 B.埃及 C.意大利 D.中国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暑假,初一年级的小红跟随父母游览了印度和日本,品尝到了正宗的咖喱饭和寿司。回答下面小题。
【1】材料反映出日本和印度共同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
A.小麦 B.玉米 C.大麦 D.水稻
【2】目小红在旅行日记中描写的关于印度的见闻,不可信的是( )
A.妇人们身穿轻薄的沙丽在恒河边浣洗衣物
B.我用英语顺利向当地人打听到酒店的位置
C.当地正值雨季,午后常常下雨
D.大街上,穆斯林打扮的行人随处可见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2015年,埃及政府对原有的苏伊士运河进行拓宽改造,并新开挖了一条辅道供来往船只双向行驶(如下图),大幅度提高了苏伊士运河的运输量和通行效率。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一艘满载的油轮自南向北驶过苏伊士运河,它的目的最可能是( )
A.德国 B.日本 C.澳大利亚 D.中国
【2】关于埃及最重要河流——尼罗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尼罗河流量大,为埃及农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灌溉水源
B.历史上,定期泛滥的尼罗河给沿岸地区带来肥沃的土壤
C.尼罗河沿岸和三角洲地区是埃及主要的农耕区
D.尼罗河是埃及重要的旅游资源之一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今年是中俄建交70周年,6月5日,习.平主席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双方达成的合作文件多达18件。涉及经贸、农业、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文化等领域。回答下面小题。
【1】其中一项文件中,中国加大了对俄罗斯某种优势产品的进口,这种产品最可能是( )
A.电子产品 B.小麦 C.石油 D.服装
【2】这种产品未来主要通过何种运输方式到达中国( )
A.铁路 B.管道 C.海运 D.航空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4月15日,坐落于法国的巴黎圣母院突发火灾,木质屋顶被烧毁,石质主体建筑得以保存。回答下列小题。
【1】下图表示的海峡中(阴影部分为海洋),位于欧洲的是( )
A.
B.
C.
D.
【2】位于地中海地区的意大利古建筑多由石料建成,有利于防火,主要是因为( )
A.夏季炎热干燥,易发火灾
B.石料坚固,不易受外力侵蚀
C.冬季干燥少雨,易发火灾
D.石料坚固,不易坍塌
【3】下图所示景点中,同样位于法国,由己故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设计的是( )
A.
B.
C.
D.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读四大古文明发祥地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①尼罗河流域②两河流域③印度河—恒河流域④黄河—长江流城
【1】四大文明发祥地的共同特征是( )
A.全部位于亚洲 B.气候湿润,降水丰富 C.气候终年炎热 D.全部位于河流中下游地区
【2】从黄河—长江流域出发走访其他三个古文明发祥地,最短的海上路线必须经过( )
A.马六甲海峡 B.苏伊士运河 C.霍尔木兹海峡 D.直布罗陀海峡
【3】关于图中②地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以白色人种为主,居民大多信仰犹太教 B.以黑色人种为主,居民大多信仰伊斯兰教
C.降水丰富,孕育了古巴比伦文明 D.附近地区石油资源丰富,被称为“世界石油宝库”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一位地理学家在非洲考察,他在日记中写到:“湿季,大草原一片葱绿,斑马、长颈鹿成群结队迁徙而来。到了干字,满目枯黄,茫茫草原上,间或有一些耐旱的孤树……”。
【1】下图中,符合他描述的气候类型是( )
A. B. C. D.
【2】读“非洲部分国家主要出口商品资料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农矿产品出口为主,在国际贸易中处于有利地位 B.以出口工业制成品为主
C.尼日利亚依靠出口原油,已经跻身世界发达国家行列 D.发展民族工业,提升加工水平有利于非洲国家的经济发展
10. 解答题 详细信息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
材料一大湄公河次区域历史上就是“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之地,21世纪的今天,各国完全可以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合作伙伴。当地时间2018年3月30日,在越南河内举行的“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GMS)”工商峰会上,我国倡议漏公河次区城各国进一步深化“一带一路”的合作,在更多层面、更多项目上推进共建、共商、共享,互利互惠。
材料二大湄公河次区城示意图和金边(柬埔寨首都)的气候资料图

(1)图中序号①②③④所示河流中,表示湄公河的是_______(填序号),根据其流向可以推出本区地势特点为__________
(2)图中箭头所示为东南亚_____(夏/冬)季风风向,其发源地是_____洋,因此性质(湿润/干燥),受其控制,东南亚地区处于年中的______(旱/雨)季。
(3)大湄公河次区域的经济合作也包括对湄公河的共同开发与利用,结合地形与气候等知识,分析上、下游地区不同的开发方向。(各举一条)

(4)结合金边的气候资料图,从降水量、蒸发量的角度分析当地4月早情严重的原因。
11. 解答题 详细信息
下图为日本简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东京位于日本最大的岛屿B__________岛上,其西侧有著名的活火山_______。
(2)日本西隔②_________海与亚欧大陆相望,其中邻国③_________是日本重要的经济合作伙伴。
(3)世界四大渔场中,位于日本的是________渔场。
(4)北京时间(东八区)10:40本堂地理开考时,东京(东九区)的时间为_______。
(5)据地震台网统计,日本每年发生上千次的地震,请你用板块相关知识解释原因。
(6)以工业城市神户和大阪为中心形成的工业区是_______工业区,该工业区沿濑户内海分布的突出优势在于________。日本这种工业发展模式的成功经验对我国________(沿海/内陆)地区有借鉴意义。
12. 解答题 详细信息
下图为加拿大部分地理事物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据图描述加拿大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反映加拿大铁路分布有何特征_____________?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______(写出两点)。
(3)加拿大拥有漫长的海岸线,海洋运输却不够发达,主要原因是________。
13. 解答题 详细信息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
材料一2019年5月6日,美国宣布,自5月10日起将20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加征关税税率由10%提高至25%,中美经贸磋商受挫,中国不得不采取反制措施,其中包括暂停了对大豆等美国部分农产品的进口,造成美国大豆积压严重,严重损害了美国农户的经济利益。
材料二美国本土简图(图甲)和美国沿35N地形剖面示意图(图乙)

(1)图乙中字母A、B分别代表___________洋和________________洋。
(2)图甲字母C表示美国第一大河——_____河,其干流流向为______,反映美国中部大平原的地势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一反映出美国农业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
(4)美国农业劳动人口比例极低,却成为世界最大农产品生产国和出口国,这主要得益于其农业生产具有机械化和地区生产_______两大特点,机械化大大提高了美国农业的_______(产量/生产效率)。
(5)序号①所在地区为美国重要的农业带______带,从因地制宜的角度考虑,其分布的最主要社会经济因素是_____________。
14. 解答题 详细信息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
材料一《鲁滨逊漂流记》讲述了鲁滨逊只身在荒岛——“绝望岛”生活的故事,实际上真实的故事原型发生在智利的马斯地岛,这里森林茂密,气候宜人,主人公塞尔柯克曾与山羊为伴,最终被搭救回国。
材料二“绝望岛和马斯地岛所在地区略图”

(1)读图,“绝望岛”和马斯地岛所处的热量带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下《鲁滨逊漂流记》原文中所描写的现象,不可能发生在马斯地岛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我首先走到那条小河旁边,它只是一条小小的溪流,溪水新鲜可饮”
B.“我的衣服也开始破烂不堪了,虽然这里天气酷热,用不着衣服”
C.“我沿着风景秀丽的山坡走了一*段路,在那里,我看到有许多椰子树”
D.“我把那三只小山羊拴在最好的地方,让他们养成在我身边吃草的习惯,跟我混熟”
(3)图中字母A所示地区人口分布_____(稠密/稀疏),主要原因是______。
(4)图中太平洋沿岸地区气候分布呈狭长型是受________(地形/海陆)因素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