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生物考题(天津市南开区)

1. 详细信息
下列关于酶、激素、抗体和神经递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和激素都具有高效性,能产生酶的细胞一定能产生激素
B.激素和抗体都具有特异性,都只能作用于特定的靶细胞
C.神经递质是一系列能引发神经冲动的含碳有机物
D.动物体内的激素可以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2. 详细信息
下列有关生物实验或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以淀粉和蔗糖为实验材料探究淀粉酶的专一性时,可用碘液作指示剂进行鉴定
B.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中,氯化铁溶液和肝脏研磨液都属于无关变量
C.分离绿叶中的色素时,用体积积分数为95%的乙醇加入适量无水碳酸钠作为层析液
D.科研上常用台盼蓝染色进行死细胞和活细胞的检测鉴别
3. 详细信息
二倍体生物细胞正在进行着丝点分裂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中一定存在同源染色体
B.染色体DNA由母链和子链组成
C.着丝点分裂导致DNA数目加倍
D.细胞中染色单体数目是其体细胞数的2倍
4. 详细信息
通常,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下降可作为其衰老的检测指标。为研究激素对叶片衰老的影响,将某植物离体叶片分组,并分别置于蒸馏水、细胞分裂素(CTK)、脱落酸(ABA)、CTK+ABA溶液中,再将各组置于光下。一段时间内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变化趋势如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分裂素能延缓该植物离体叶片的衰老
B.本实验中CTK对该植物离体叶片的作用可被ABA削弱
C.可推测ABA组叶绿体中光反应产物[H]合成速度大于CTK组
D.可推测施用ABA能加速秋天银杏树叶由绿变黄的过程
5. 详细信息
下图所示实验能够说明

A.病毒抗原诱导B细胞分化的作用
B.浆细胞产生抗体的作用
C.效应T淋巴细胞的作用
D.病毒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
6. 详细信息
家蚕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其幼虫结茧情况受一对等位基因L(结茧)和Lm(不结茧)控制。在家蚕群体中,雌蚕不结茧的比例大于雄蚕不结茧的比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L基因和Lm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L基因为显性基因
B.L基因和Lm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Lm基因为显性基因
C.雌蚕不结茧的基因型为ZLmZLm和ZLmZL
D.雄蚕不结茧的基因型为ZLmW
7. 详细信息
睡眠能够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抵抗力。研究发现,睡眠主要依靠脑部多个脑区的胞外腺苷水平来调节,胞外腺苷水平升高可促进睡眠。
(1)腺苷由_______嘌呤和核糖结合而成,ATP在相关酶的催化下脱去_______个磷酸基团可形成腺苷。胞外腺苷的作用机制类似于神经递质,与神经元细胞膜上的腺苷受体(R)结合发挥作用后会被降解灭活或重吸收,以防止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神经元细胞膜上常见的R有R1和R2两种。咖啡因是腺苷类似物,能与某种R结合,但并不引起腺苷相应的效应。研究者用适量咖啡因分别处理野生型小鼠和R1、R2基因敲除小鼠,对照组用生理盐水处理。测定小鼠觉醒时间,结果如下图所示。

①比较野生型和R1、R2基因敲除小鼠的实验结果,可推测咖啡因是通过与______________(填“R1”或“R2”)结合发挥作用。
②咖啡、茶、可乐等饮料中均含有咖啡因,有些人喜欢用这些饮料来“提神”以缓解睡意。咖啡因“提神”的机理是:咖啡因与相应受体结合,使___________与受体的结合减少,睡眠受到_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
③咖啡因虽可“提神”,但不能过度引用,这是由于咖啡因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完成降解,过度摄入咖啡因会引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详细信息
研究发现,从锥形蜗牛体内提取出的锥形蜗牛毒蛋白(Con-Ins GI)能加速受体细胞信号转换,比人类胰岛素更加快速的发挥作用,因此制造这类“速效胰岛素”以及利用转基因技术实现批量生产为Ⅰ型号糖尿病治疗的新思路。
(1)利用基因工程制造速效胰岛素过程中,构建的基因表达载体一般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______、标记基因和复制原点,标记基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获得目的基因,可以通过提取分析毒蛋白中的_________序列推知毒蛋白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再用DNA合成仪直接合成。基因工程中需要DNA连接酶,根据酶的来源不同分为两类,其中“缝合”双链DNA片段平末端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人工合成的目的基因导入大肠杆菌体内,一般先用_______处理大肠杆菌使之成为_________细胞,再将重组表达载体DNA分子溶于_________中与该类细胞混合,在一定温度下促进细胞吸收DNA分子完成转化过程。
(4)经过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获得Con-Ins GI毒蛋白活性未能达到期待的“速效胰岛素”的生物活性,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