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期末专题训练(2018-2019年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区)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豢养(huàn) 轻觑(xù) 风骚(sáo ) 阔绰(chuò)
B.遁词 (dùn) 娉婷(pīng) 恪守(kè) 飘逸(yì)
C.箴言(zhēn) 鲜妍(yán ) 佝偻(jū) 懦夫 (nuò)
D.麾下(huī) 摇曳(yī) 冠冕(mǐn) 汲取(xí)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一意孤行 不省人事 前仆后继 李代桃僵
B.间不容发 思贤如渴 不功自破 置之不理
C.浇揉造作 茅塞顿开 根深的固 与日俱增
D.不二法门 相得已彰 画龙点睛 抽丝剥茧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句子中画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心无旁骛,便是敬业。
B.为迎接“世界环境日”的到来,市容环境综合治理“百日大会战”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C.大型音画舞蹈《梦在这里飞扬》,将老干部们发挥余热的场面展现得琳琅满目。
D.杨绛先生为人谦逊低调,做学问孜孜不倦,钱钟书先生评价她: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冷空气来袭,呼啸的狂风和密集的雨点一起落了下来,一夜之间气温骤降至20度。
B.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校团委积极开展“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
C.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D.为实施“天蓝”“地绿”“水净”行动计划,南充市积极推进嘉陵江、西河综合治理工作。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将下列句子排列为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好诗词,如这样简洁却充满无穷张力的精神结晶,是最能与时间之盾抗衡的矛。②“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上幽州台,四顾茫茫,感受到的,是一种广阔时空下的孤独感。③但恰恰是这种孤独感,让他在以后的漫长岁月里不再孤独,让这首诗拥有无数拥趸。④诗却因这种“空前绝后”,吸引着源源不尽的来者。⑤诗人的目光,贯穿时间这条长线,悲怆于既见不到“古人”,也见不到“来者”。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① C.①②⑤④③ D.②③⑤④①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语句的复句关系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只要你能坚强,我就一辈子放了心。(并列复句)
B.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转折复句)
C.如果稼轩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假设复句)
D.我并不知道这就是在写字,甚至也不知道世界上有文字这种东西。(递进复句)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醉翁亭记》,作者欧阳修,是我国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B.莫泊桑是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巨匠,其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等。
C.《范进中举》选自明代小说家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一书。《儒林外史》是一部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各个阶层人们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D.雨果,法国作家,他的小说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
8. 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小题。
①我们知道,人类的大脑是可塑的,当人类生活方式改变时,大脑也可能发生变化。从远古人类首次发现如何使用工具开始,人类的大脑就受到迅速而明显的影响。数字时代,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我们每天离不开网络、离不开手机时,我们的大脑是否也被改变了?
②科学家认为,对网络科技的深度依赖,改变了人类的思维方式。这在阅读时表现得最为明显。人类并不是天生就会阅读的。在正常情况下,理解和运用口头语言的能力由人类基因决定的程序形成,而阅读能力的形式却需要每个人的刻苦练习。这些在我们浏览网站时是体会不到的。虽然两种行为都被称为阅读,但对书籍的深阅读与在网页上为了获取信息而进行的浅阅读是不一样的,美国技术专家尼古拉斯·卡尔在《网络也有黑暗一面》一书中写道:“过去几年中,我一直有一种不舒服的感觉,觉得某些人或某些东西正在改变我的大脑,我目前的思考方式与过去相比已经截然不同,当我阅读时,能最为强烈地感觉到这一点。持久地阅读一本书或一篇长文,曾经易如反掌,我曾耗费数个小时徜徉在长长的文字里,我的大脑能够抓住叙述的演进或论点的转折,从而进行思考。但如今不再如此,往往阅读两三页后我的注意力就开始漂移了,我感觉我一直在试图将自己任性的大脑拽回到书本。”
③对书籍的深阅读需要耐心,而数字阅读堪称“耐心杀手”。以微博为例,浏览一个微博页面只要几分钟,眼睛在每条微博上停留的时间只有几秒。不断地扫视、浏览、搜寻感兴趣的关键词、点击阅读——这个过程因为信息的丰富、多样而足够刺激,但显然不足以锻炼耐心。一本优秀的图书通常是有内在的逻辑框架的,只有进入这一逻辑框架,才能说是阅读。而网络内容特别是微博这样的社交媒体每一条都互不关联,跳跃性的阅读当然谈不上逻辑了。互联网在给人们提供信息盛宴的同时,也使我们的思维“碎片化”。
④数字时代,人类的大脑结构也被改变了。由于互联网和智能手机已经渗入到日常生活中,人们对触摸屏情有独钟。一些人因为在智能手机上面频繁敲敲打打而被戏称为“拇指族”。但是,就是这样一种看似简单的重复运动却在不断塑造着人们的大脑。在一项实验中,瑞士苏黎世大学神经科学家邀请37位手机重度用户参与实验,其中26人用智能触屏手机,11人用普通按键手机。他们将电极连接在这些参与者头部,测试他们的拇指、食指和中指在使用手机时,大脑皮层的反应。科学家记录下这些参与者10天的活动。结果显示,大脑皮层中拇指控制相关区域活跃度更高的是用触屏手机的人,而使用按键手机的则没有明显变化。使用触屏手机的次数越多,大脑皮层相应区域更加活跃。在数字时代长大的“数字原住民”,因长时间用拇指上网和操控智能手机,从而改变了大脑形成神经通路的方式。
⑤数字时代,人们更加善于利用社交网络与人交往,但在现实生活中与人交往的能力却越来越弱。多动症、自闭症、抑郁症、躁动症和多任务癖好等现代疾病,与过度上网和玩视频游戏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1】阅读上述材料,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古人学会了使用工具,现代人学会了使用网络,他们的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变化。
B.阅读能力不是先天就有的,它由人类基因决定的程序形成,需要刻苦学习才行。
C.网络时代所倡导的新阅读方式,可能使人难以坐下来静心阅读长而深奥的作品。
D.网络上的超链接模式,是纸质书上没有的,它会对读者的深阅读产生一些干扰。
【2】对第④自然段中使用说明方法,分析判断正确一项是( )
A.第④自然段中使用了举例子,列数据,作比较三种说明方法。
B.第④自然段中使用了举例子,列数据两种说明方法。
C.第④自然段中使用了列数据,作比较两种说明方法。
D.第④自然段中使用了举例子,作比较两种说明方法。
【3】数字时代,我们的大脑是如何被改变的?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网络科技的深度依赖,已经影响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并且改变了人类的大脑结构。
B.不断扫视、浏览、搜寻、点击阅读,使过于关注丰富多样的信息而不能深入阅读。
C.长时间地使用拇指操控智能手机和上网,致使大脑形成神经通路的方式发生了改变。
D.某些人或某些东西通过摆弄、重塑中枢神经系统,重置记忆,促使人们的大脑变化。
9. 名句名篇默写 详细信息
默写填空。
(1)____________,分外妖娆。(《沁园春•雪》毛.泽东)
(2)星子在无意中闪,____________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林徽因)
(3)满目萧然,___________________。(《岳阳楼记》范仲淹)
(4)______________,更有痴似相公者。(《湖心亭看雪》张岱)
(5)______________,何似在人间。(《水调歌头》苏轼)
(6)寂寂江山摇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 。(《长沙过贾谊宅》刘长卿)
10. 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诗词鉴赏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注)①这首诗是乾元二年(759)秋杜甫在秦州所作,时值安史之乱。
【1】请从写作手法的角度赏析“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句诗。
【2】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11. 综合性学习 详细信息
综合性学习。
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
(1)根据以上文字,概括“中国梦”的含义。
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根据示例,简要讲述一下你的“中国梦”。
示例:工人:工作稳定,生活安宁,家庭幸福,社会和谐,这就是我的“中国梦”。
农民:种好田地,有个好收成,让更多的年轻人爱上土地,这就是我的“中国梦”。
学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下列文章,回答小题。
父爱陷阱
郑成南
那年,他随父亲去狩猎,不慎掉进陷阱。突如其来的一阵黑暗,使他无法适应。他拼命挣扎,拼命呼喊父亲。但是,一切都是徒劳的。他清楚,不久前,父亲出猎时,耳朵受了伤,一直没康复。他担心,他的努力仅仅是白费力气,因为,父亲根本听不到。
可是,他突然失踪,引起了父亲的注意,父亲一路寻到陷阱旁。父亲把头探进陷阱看了看。他喜出望外,挥动双手,他大声喊着:“爹,我在这儿!爹,我在这儿!”也许是陷阱内的光线太暗,父亲看了一会儿,没发现他,就转身离开了。那一刻,他急得哭了。
他沿着井壁走了一周,没发现任何能攀援的地方,要想离开陷阱,凭他的能力,几乎是不可能的。他绝望地坐在地上,等待救援。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他期待着父亲能早点找到这里,并能发现他。
井下昏暗潮湿,他能感受到坐在地上的裤子潮湿了。更糟糕的是,他感觉肚子前所未有的饥饿。父亲一时找不到他,可能回村里喊救兵了。他意识到, 父亲能最快速度地赶回来, 需要两天时间,那么,他能坚持两天时间吗? 他唯一能做的, 耐心地等待。
周边非常安静,他知道,夜幕开始降临了。忽然,他听到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是井边的草丛。可能是危险动物向井边靠拢了,他无法想象,即使一只常见的獾子,跟他同时窝在一个狭窄的陷阱内,后果也难以接受。更何况,在森林里,危险的动物不计其数。他再次提起警觉,掏出那把猎刀,做好了随时跟动物拼命的准备。幸运的是,声音只响了一会儿,又消失了,动物可能转个方向离开了。他松了一口气,再次坐到地上。
没多久,消沉使他沮丧,困意向他袭来。忽然,那声音再次响起,他立刻提高警惕。他意识到,在井内,比在任何地方都危险,他没有退路,他必须时刻保持清醒。但是坚持不了多久,他又松懈了。只有听到井口的声音,他才不至于放弃。他甚至不再期待着父亲能来救援他,如果,父亲不来,或迟来,那么,他将永远被困在井内。对他来说,等待或许才是最危险的。他再次站起来,沿着井壁寻找出路。他发现,井壁其实都是些松软的泥土,他掏出身上的猎刀,在井壁上挖出阶梯,他挖一步,向上爬一步。他相信,只要他能坚持住,不久,就可以爬出陷阱。
他终于成功了,A当他爬到井口时,黎明的霞光正照射过来,森林内透下斑斑银光。他几乎耗尽所有力气,一屁股坐在草地上。B他环视一眼,便立刻一跃而起,好比踩上毒蛇了。他发现了父亲!父亲竟然就站在一棵大树后面,静静地看着他,身边的草丛凌乱不堪。那一刻,他几乎气晕了,父亲竟然一直守在井口,看着他在井内垂死挣扎。他没想过父亲竟然如此绝情冷漠。
父亲满脸憔悴,看到他,显得非常兴奋,忙跑过来拥抱他。他一把将父亲推开了,他说:“我没有你这个见死不救的父亲!”父亲伸出的手僵住了,愣了愣,显得愧疚。说:“对不起。”他说:“你知道,我在井里多么期盼着你来救我,而你,竟然一直就守在井口而见我痛苦。”父亲说:“我知道你掉入陷阱,但是,我也知道,凭你的能力,能顺利爬出陷阱。因为,井壁的泥质很松软,只要有把猎刀就能顺利爬出来,而你身上就有一把猎刀。整个晚上,我守在井口,一步不敢离开,因为随时会有动物靠近陷阱。可是,幸运的是,昨晚上一直没出现任何动物。为了提醒你,我不得不用脚踩踏草丛,制造声音……我知道,你习惯了等待救助,但是,更多情况下,你等不到援助,你必须学会自救!这便是我当初挖这口陷阱的初衷。”
他的双眼润湿了,他理解了父亲的苦心,扑进父亲怀里,他说,爹,对不起!父亲拥抱着他,却开心地笑了。那年,尽管他才十三岁,却勇敢得像个老猎人。
【1】第4段横线处应填写的关联词是( )
A.即使 也 因为 就是
B.即使 也 而 只有
C.只要 就 而 只有
D.只要 就 因为 就是
【2】本文塑造了一个“父亲”的形象。请结合文本,说说文中的“父亲”具有怎样的思想性格。
【3】本文中的“他”在“掉入陷阱——逃出陷阱”的过程,对父亲的感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请联系文章内容具体谈谈。
【4】请从A、B两处划线句子中任选一句进行品析。(角度自选,或从修辞效果,或从词语运用,或从描写手法,)
【5】你觉得“父亲”的做法好吗?请联系文章内容和你的生活感悟,具体谈谈你的看法。
13. 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阅读是有重量的精神运动
铁凝
①如今,网络阅读成为人们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人类的阅读行为也随之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眼睛在网上快速、便捷地“暴走”,逐渐替代以往细嚼慢咽似的传统阅读。但我觉得,人们在获得大面积爆炸性信息的同时,也会有某种难言的失重感。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言,阅读其实是一种有重量的精神运动。
②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还是一个少年,偷偷读到一本书,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记得扉页的题记是这样两句话:“真正的光明绝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淹没罢了;真正的英雄绝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这两句话使我深深感动,让我生出想要为这个世界做点什么的冲动。我初次领略到阅读的重量,它给了我身心的沉稳和力量。
③我的一位亲人,在同样的时代背景下,在从城市下放到乡村,劳动之余,倚靠着田野上的草垛通读了《资本论》和《列宁全集》。问他当时为什么读这些书,他只说是因为喜欢。
④今天想来,类似的阅读实在是一种无功利心的自发之举,因其自发性,所以也没有预设的阅读期待,那不期而至的阅读收获便格外宝贵和难忘。难忘的还有一种沉入心底的重量,这重量撞击你,让你既甜蜜又酣畅。
⑤阅读的重量有时在于它的“重”,有时却在于它的“轻”。这“轻”,不是轻浮,而是一种无用之用,是阅读心境的解放。
⑥今天,我们的阅读与过去相比已经有了诸多变化。市场上卖得好的书往往是更靠近生活的、实用的书:养生、美容、商战、股票、英语……书海已经“茫茫”。各取所需的阅读看上去已不再承载精神的重负,而是直奔主题,要的是立竿见影。
⑦阅读的功用是显而易见的。但是,我更想强调的是,“无用”的阅读,更多的是缓慢、绵密、恒久的渗透。这样的阅读不是生存甚至生计所必需的,但它让我们看到了生活的美好、温暖以及自身的价值,它的“无用”本身便是更大的作用。这何尝不是一种更高的阅读境界呢?这种自然存在的阅读状态,或许更能体现人生的精神价值吧。
(选自《人民日报》,有改动)
【1】第①段中加点词语“这样说”具体指代文中哪一句话?
【2】本文②③段,列举__________以及“我“的一位亲人在下放农村时因喜欢而通读《资本论》《列宁全集》这两个事例,证明__________这一中心论点。
【3】第⑤段画线句子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作者认为怎样才能实现“有重量”的阅读?请结合全文简要回答。(只需答出两点)
14. 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下列文章,回答小题。
(甲)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
滕子京负①大才,为众忌疾,自庆阳帅谪巴陵,愤郁颇见辞色。文正与之同年,友善,爱其才,恐后贻②祸。然滕豪迈自负,罕受人言,正(文正)患无隙以规③之。子京忽以书抵文正,求《岳阳楼记》。故《记》中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意盖有在矣。
(选自范公偁《过庭录》)
(注)①负:依仗。②贻:遗留。③规:劝诫。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 春和景明 景: (2)宠辱偕忘 偕
(3)然滕豪迈自负 然 (4)子京忽以书抵文正 书:
【2】翻译下列句子。
(1)微斯人,吾谁与归?
(2)愤郁颇见辞色。
【3】用原文来回答。
(甲)文中体现范仲淹政治态度的句子是:
(乙)文中表现范仲淹对滕子京态度的句子是:
【4】从范仲淹、滕子京身上我们可以获得哪些人生启示?
15. 作文 详细信息
在人生旅途中,我们常被温暖照亮:父母殷切的期望,老师谆谆的教诲,同学纯真的友谊,自然慷慨的启示……让我们消极变积极,单调变多彩,坎坷变坦途。由此,我们克服困难,勇敢坚强;心有所悟,帮助他人;坚守信仰,乐观豁达……彰显青春的美好与活力。
请以“温暖照亮我前行”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1)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班名、人名;(2)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3)感情真挚,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