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至2019年初一后半期期末语文免费试卷(山东省利津县)

1. 字词书写 详细信息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令后辈高山仰止的巨人,心中也埋藏着很多不为人知的痛苦:贝多芬在创作的dǐng( )盛期,失聪的打击,爱情的缺失,经济的窘迫,侄子的不肖让他痛苦不已;米开朗琪罗的优柔寡断,使得他一生都在受人摆布,日常琐事的牵绊( ),影响着他创作才华的发挥。但他们始终坚守自己的理想,勇敢与命运抗争。
①dǐng(________) ②绊(________)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依次填入下列句中空缺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①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____________,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②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人才____________,为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应该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理念,寻求永续发展之路。
A.抉择 保证 遵循 B.选择 保障 遵守
C.抉择 保障 遵循 D.选择 保证 遵守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他们班在任课老师们的推波助澜下,终于取得了年级第一的好成绩。
B.李扬到地震灾区志愿服务的事迹令人叹为观止,大家听了他的报告后都非常感动。
C.反对派领袖瓜伊多自封“总统”与马杜罗政府分庭抗礼,奉行自由市场经济的政策并且瞬间就获得了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支持。
D.春节去海南度假,我们在飞机上俯瞰着祖国的沧海桑田,不由得被眼前的美丽景色所陶醉。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我市将举办第12届中学生运动会,我校参加这届运动会的20名男运动员和16名女运动员,均是由班级和年级层层选拔出来的优秀选手组成。
B.中宣部主办的“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是立足全党、面向社会的互联网学习载体,旨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学习大国建设。
C.学校宿舍、教学楼等人群密集区,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学生掌握火灾中自救互救相当重要。
D.央视《大国工匠》系列节目反响巨大,工匠们精益求精、无私奉献的精神引发了人们广泛而热烈的讨论和思考。
5. 名句名篇默写 详细信息
填空。
①王维《使至塞上》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以传神的笔墨描绘了奇美壮丽的塞外风光。
②《渡荆门送别》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雄健的笔力,刻画出荆门山一带广阔的视野中最具有特征的景色,又让读者感受到李白睥睨一世的心胸。
③陆游《游山西村》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摹了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卷,表现了对古老乡土风俗及传统文化的热爱。
④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名著阅读 详细信息
名著阅读。
(1)这女学生穿着白洋布短旗袍、白线袜、白运动鞋,手里捏着一条素白的手绢,-------浑身上下全是白色。她没有同伴,只是一个人坐在车厢一角的硬木位子上,动也不动地凝望着车厢外面。她的脸略显苍白,两只大眼睛又黑又亮。这个朴素、孤单的美丽少女,立刻引起了车上旅客们的注意,尤其男子们开始了交头接耳的议论。可是女学生却像什么人也没看见,什么也不觉得,她长久地沉入一种麻木状态的冥想中。
以上文字选自_____________写的小说。小说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节内容,真实而生动地揭示出知识分子只有投身到革命的洪流中,才能寻找到自己的出路,才能有光明的前途。
(2)一头红焰发蓬松,两只圆睛亮似灯。不黑不青蓝靛脸,如雷如鼓老龙声。身披一领鹅黄氅,腰束双攒露白藤。项下骷髅悬九个,手持宝杖甚峥嵘。
上面语段描绘的是古典名著中_____________(人物)的形象,其因犯错被贬下界,在____________(地名)为妖,后经观音点化,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这部小说成功之处有三点:第一,善于说故事,可读性强。第二,善于塑造人物。第三,充满(运用)_____________(手法)。
7. 综合性学习 详细信息
综合性学习。
“善”乃人性绽放的最瑰丽的花朵,因为“善”,世间才有了温暖。请你参加“知善行善”社会实践活动。
源流追踪
(1)“善”会意字,从羊从言。羊是中国的吉祥物,是一种合作的象征。“来者以善日邪时,孰与邪日善时?”中的“善”便是用其本义:_____________;“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中的“善”则引申为_____________。
(2)试根据下面的材料,概括“善”包括哪些方面的思想内涵。
①与善仁,言善信。(《老子》)
②有益于人,是善:有益于己,是恶。(《了凡四训》)
③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论语》)
与“善”同行
(3)“端午节”到来之际,班级举办“寻找善行,向他们致敬”活动,请根据例句仿写一个句子。要求书写规范。
他们是一声春雷,惊醒了沉睡的心灵;他们是一盏明灯,点亮了满屋的希望。


8. 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阅读欣赏
赠从弟
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任选一个角度(如语言、写法、构思等),对本诗进行赏析。
9.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字后,完成下列小题
(甲)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四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弯常时,而做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闲也。
(节选自《武林旧事·观潮》)
(乙)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於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①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②独立,羽化③而登仙。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④。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遗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苏轼《前赤壁赋》)
注:①冯(píng):通“凭”,靠,依托。虚:太虚,指天空。②遗世:脱离尘世。③羽化:道教称成仙为羽化,认为成仙后可以飞升。④嫠(lí)妇:寡妇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1)吞天沃日 沃
(2)七月既望 既望:
(3)泣孤舟之嫠妇 泣:
(4)虽一毫而莫取 虽:
【2】甲段和乙段描绘的景象分别有何特点?
【3】两篇美文在艺术手法运用上主要有何不同,请分别举例说明。
10. 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字后,完成下列小题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儿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力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他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选自(朱自清《背影》)
【1】作者是怎样描写父亲的背影的?为什么写得这样详细?
【2】本文语言朴素典雅、简净细致,请任选一角度举例赏析。
11. 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字后,完成下列小题
全球变暖让树木更大更弱
随着全球气温的上升,世界各地的树木正在经历着更长的生长季节——有时1年会多出额外3周的生长时间。所有这些时间都会帮助树木生长得更快。然而,一项对中欧地区的森林进行的研究表明,较高的温度再加上来自汽车尾气和农场的污染物正在使树木变得更加脆弱、更容易折断,而木材也变得不那么结实耐用。
“我担心树木可能没有以前那么强壮了。”并未参与该项研究的Richard Houghton说,他是美国马萨诸塞州法尔茅斯市伍兹霍尔研究中心的生态学家。
Houghton说,这些发现意味着森林可能面临着风暴带来的更大破坏,而且在吸收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方面可能比科学家之前认为的效率更低。
在过去的100年里,从美国马里兰州到芬兰,再到欧洲中部的温带地区,树木一直经历着生长速度的“井喷”。例如,自1870年以来,山毛榉和云杉的生长速度加快了近77%。假设所有木材的密度都和今天的木材密度一样,那么这些收益将意味着有更多的木材用于建筑、燃烧和储存从大气中捕获的碳。
但是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森林科学家Hans Pretzsch和他的同事想知道木材的质量是否已经发生了变化。为了验证这一点,研究人员从德国南部的41个试验园区入手,其中一些园区在1870年以后就一直受到持续的监控。
Pretzch和他的团队从这些树木(包括挪威云杉、无梗花标、欧洲山毛榉和苏格兰松树)中采集了核心样本,并使用高频探针分析了这些树木的年轮。
研究人员发现,在所有4个物种中,木材密度已经下降了8%到12%。他们在《森林生态和管理》杂志网络版上报告了这一研究成果。
“我们预计这种木材密度的趋势应该是这样的,但没有想到会有如此强烈和显著的下降。”Pretzsch说。温度的升高以及由此导致的更快生长可能会引发木材密度下降。
但Pretzsch认为另一个因素是有更多来自农业肥料和汽车尾气的氮进入到土壤之中。之前的研究表明,肥料使用的增加降低了木材的密度。
随着树木样本密度的下降,它们的碳含量也下降了大约50%。Houghton认为,这意味着树木每年从大气中吸收的二氧化碳气体减少了。
但是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环境科学家Pekka Kauppi说,另一个因素比弥补气候带来的影响更加重要,那就是生长更快的森林。他说:“木材密度的负变化远没有全球森林从缩小到扩大带来的积极变化那么重要。”
【1】请根据全文,分析“树木可能没有以前那么强壮了”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危害?
【2】举例说明本文运用的一种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3】文章采用了哪种说明顺序?请结合内容具体分析。
【4】请简述从文中科学家身上获得哪些科学精神或思想方法方面的启示?
12. 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字后,完成下列小题
神弹
侯发山
光绪八年(1882年)的秋天,“独眼龙”回来了,又盘踞在邙山上重操旧业,打家劫舍,为非作歹。因为之前他跟康百万有过交往,也知道惹不起人家,所以交代部下不要去骚扰康家。
“独眼龙”为害一方,时不时有人到县衙击鼓鸣冤。时任巩县知县罗振涛,派属下围剿了几次,均以失败告终。一来邙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二来“独眼龙”弹射技艺高超,难以对付。“独眼龙”从小喜欢弹射,白天练习百步外弹射房檐下橡子头,一根一根点射。夜里在百步之外,插上一排五十根点燃的香头,照着香头练射,射灭,再燃,再射。如是数年,射技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准。把100枚铜钱摞起来置于瓷盘中,“独眼龙”在百步之外,连弹打百次,每弹打出一枚,最后全部将光盘中铜钱射完,而光盘无损。还有:取铜钱两枚,一枚涂红色,一枚涂绿色,红铜钱置于盘边上,绿铜钱放于盘中央。“独眼龙”弹射盘边的红铜钱,红铜钱撞击到盘中绿铜钱,绿铜钱飞出,而红铜钱留在盘心,时称“盘中取果”“空中躲巢”。
当时巩县的典史是蔡茂裕,自知责任重大,如果不除掉“独眼龙”,他难逃干系。思来想去,他想出一个歪主意,让康百万去对付“独眼龙”。罗振涛一听,觉得是个好主意,就把任务交给了康百万。
康百万很愉快地接受了,他也早就想除掉“独眼龙”了,虽说“独眼龙”没有危害康家,但毕竟是土匪,屙血尿脓、伤天害理的事没少干。于是,康百万就派人给“独眼龙”捎个信,说有一坛十年陈酿的家酒,送给他尝尝。
康家的家酒远近闻名,主要是河洛汇流之地的水质和粮食有独特之处,酿出的酒香浓醇厚。“独眼龙”也早就想喝康家的酒了,接到信儿,酒瘾便被勾了出来。
这一天,“独眼龙”带两个喽啰下山了。有个喽啰劝他小心一点,“独眼龙”拍了拍腰里的弹弓,轻蔑地笑了笑。这就是所谓的艺高人胆大。
来到客厅,宾主落座一番寒暄过后,康百万指了指桌子上放着的一个大黑坛子,对“独眼龙”说,这坛子五十斤,都归你了。
“独眼龙”咧嘴笑了笑,没有说话。心中暗想,如果酒里下有蒙汗药,可就惨了。
只见康百万的老二康二勇掏出弹弓,开弓对着瓦罐一弹,只听“嗖”地一声,水罐被打射了一个对穿。在众人的惊呼声中,康二勇转了个方向,甩出两个酒杯,恰巧落在水罐的两边,这时罐里的酒汩汩流了出来,恰好流进酒杯。瞬间,一股浓烈的酒香飘满了整个屋子。眼看酒杯就要满了,只见康二勇拿出自己的弹弓,又是“嘈”地又一响,两弹子飞出,正好将瓦罐上两个穿孔堵住。
这一番下来,“独眼龙”心里已是胆怯了几分,忙对康百万拱了拱手,客气地说:“老掌柜,贵公子真乃神弹啊……在下自愧弗如。惭愧,惭愧。”
康百万对二勇说:“有点长进……把这两杯酒干了。”
二勇点头称诺,然后端起刚才的两杯酒一饮而尽。
“好酒啊!”“独眼龙”故意使劲嗅了嗅鼻子,表示自己的出息不大。若是康家使坏,一旦动起手来,自己不一定是对手。
康百万笑了笑,对“独眼龙”说:“今天这坛子酒咱不打开了,你带上山让你的兄弟们跟你一块喝怎么样?”
此话正中“独眼龙”下怀,赶忙趁坡下驴:“好!好!好!还是老掌柜想得周到。”
“独眼龙”临走的时候,康百万又让他背走了半扇猪,说酒肉不分家,好好犒劳一下山上的弟兄。
“独眼龙”慌不迭地走了,唯恐晚走一步,康二勇的神弹会把自己的脑袋射穿。
当天夜里,“独眼龙”就着人把猪肉炖上,把酒坛子打开,和众喽啰开怀畅饮起来。
“五魁首啊”“八匹马啊”的猜枚声一浪高过一浪。不到一袋烟的工夫,声音越来越小,连猪肉还没吃到嘴,就都喝趴下了,”独眼龙”也歪在桌子上不省人事。
这时候,典史蔡茂裕带着捕快进来了,不费一刀一枪就把“独眼龙”和他的众喽啰收拾了。
“我才喝了两杯,不到四两,怎么就什么都不知道了?酒劲就这么大?康二勇喝那两杯少说也有半斤,怎么就没事呢?“独眼龙”在大牢里苦苦冥想,也想不出个所以然。
原来,康二勇在补坛子上的窟窿时,弹射出的不是两个弹子,是三个弹子,只不过当时速度快,没有人看得出来,中间那个弹子裹的蒙汗药,落进了酒里。
【1】小说刻画人物心理细腻,请根据提示,补充内容。
“独眼龙”的态度变化:自信轻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苦思不解
【2】小说第二段对“独眼龙”练习弹射的过程描写得非常详细,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3】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有人认为是“独眼龙”,有人认为是“康家人”,你觉得呢?请结合文本谈谈理由。
【4】小说最后一段可以删掉么?为什么?
【5】这篇小说,就艺术手法方面的突出特点及表达效果,谈谈你的发现。
13. 作文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同学给我的丝丝情谊,我不曾忘记;师长给我的屡屡关怀,我不曾忘记;书本给我的点点启迪,我不曾忘记;生活给我的滴滴印记,我不曾忘记……现在,让我将它们一一拾起。
请以“不曾忘记的_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