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保定高阳县九年级历史中考模拟(2019年下半年)试卷完整版

1. 详细信息
马克思曾说:“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威风,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旧制度解体的过程。”马克思评论的是(  )
A. 鸦片战争 B. 中日甲午战争
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2. 详细信息
汪林茂在《层级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中评论某一历史事件时说#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了‘自强’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肢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近代化这辆列车。”据此可见
A. 洋务运动是中国经济近代化的开端
B. 戊戌变法是中国政治近代化的开端
C. 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
D. 新文化运动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3. 详细信息
梁启超评价辛亥革命具有“空前绝后的大意义”。“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由此推论,梁启超认为辛亥革命( )
A. 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B.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 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D. 扩大了人民的民主和自由权利
4. 详细信息
西方话剧传入中国后被称为文明戏,不少剧作家通过改编莎士比亚的话剧来讽刺时政,莎士比亚的经典作品《麦克白》在1916年被改编成话剧《窃国贼》,轰动一时。该话剧讽刺的是( )
A. 慈禧太后 B. 李鸿章 C. 袁世凯 D. 蒋介石
5. 详细信息
如果没有它的成功,国民政府就不能实现对全国的政治统一。等到日本全面侵华开始,当时的军阀各自为战,不能走向联合抗击日寇。中国是否能坚持抗战那么久,能不能保持独立国家的性质就很难说了。“它”应是
A. 护国运动
B. 北伐战争
C. 台儿庄战役
D. 三大战役
6. 详细信息
历史学家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长征与遵义会议》中写道:“回顾历史,遵义会议必须被看成是一次政治会议而非一场军事会议。”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遵义会议集中全力解决了博古、李德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
B. 遵义会议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C. 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D. 遵义会议在中国第一次提出 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7. 详细信息
对于□□□□的意义,毛.泽东指出:“谈判的结果,国民党承认了和平团结的方针。这样很好。国民党再发动内战,他们就在全国和全世界面前输了理,我们就更有理由采取自卫战争,粉碎他们的进攻。”“□□□□”指的是
A. 中共一大
B. 中共七大
C. 西安谈判
D. 重庆谈判
8. 详细信息
夏衍描述道#这是一个伟大的日子。上午10时半到车站欢迎苏联代表团……我拍了照。下午2时半到天安门城楼。一望之下,是一片红旗的海。这一场面,是先烈们用鲜红的血换取得来的。想起了郑汉先和庞大恩。3时15分毛主席宣告政府成立,朗诵公告,阅兵。”夏衍描述的是
A. 和平解放北平
B. 开国大典
C. 欢送志愿军入朝作战
D. 土地改革
9. 详细信息
下面表格所示历史事件产生的共同影响是

1955年

万隆会议

1964年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7年

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1970年

“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



A. 中国外交成就卓著 B. 中国科技飞速发展
C. 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D. 中国实力领先世界

10. 详细信息
据台湾岛内《天下》杂志(2018年) 1月2日发布的年度民调显示,铁心搞“台独”的蔡英文上任一年多以来,认同自己是台湾人也认同自己是中国人的台湾人比例,比蔡英文刚上任时增加了一倍,占比是历年新高。这一事实说明(  )
A. 统一指日可待
B. “一个中国”是发展两岸关系的基础
C. 两岸经济交流日益密切
D. “一国两制”是台湾回归的良策
11. 详细信息
“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极为欢欣。他们认为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开花落那样,只是周而复始的重复。”文艺复兴是一次“精神的新生”,是因为
A. 全面复兴了古代希腊罗马文化
B. 几乎蔓延到了西欧所有国家
C. 是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
D. 为法国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
12. 详细信息
帕尔默在《现代世界史》中写道:“议会通过《□口□口》,规定国王未经议会同意,不得中止执行任何法律,不得擅自加税或维持部队;未按法律程序手续,不得拘捕臣民。”“□□□□”应是
A. 权利法案
B. 独立宣言
C. 人权宣言
D. 1787年宪法
13. 详细信息
19世纪开始,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所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所替代”是由于
A. 瓦特改进蒸汽机的使用
B. 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
C. 蒸汽机试车成功
D. 电力进入生产生活领域
14. 详细信息
列宁说#欧洲无产阶级可以说,它的科学理论是由两位学者兼战士创造的,这两个人的关系超过了一切古老的传说中最动人的友谊的故事。”这两个人应是
A. 哥伦布和麦哲伦
B. 卢梭和伏尔泰
C. 牛顿和爱因斯坦
D. 马克思和恩格斯
15. 详细信息
(题文)普京在评论苏联髙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优劣时说:“如果不是集中全国的资源,苏联是无法同纳粹德国展开战争的……但是,对变化、技术革命和新技术制度的迟钝最终导致经济的崩溃。”据此可知,普京对苏联髙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态度是( )
A. 完全肯定 B. 全盘否定
C. 客观公正 D. 不置可否
16. 详细信息
1934年,斯大林在和英国作家赫乔威尔斯的谈话中提到:“……如果罗斯福企图牺牲资本家阶级的利益来满足无产者阶级的利益,那么资本家就会拿别的总统来代替他。”这说明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
A. 保护自身总统地位
B. 缓和阶级矛盾,改善人民生活
C. 维护资产阶级利益,巩固资本主义统治
D. 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7. 详细信息
斯大林在评价一次战役时说,这是德国法西斯军队覆灭的起点,德国人在大激战以后,已经不能恢复自己的元气了。这次战役是
A. 凡尔登战役
B. 诺曼底登陆
C. 斯大林格勒战役
D. 柏林战役
18. 详细信息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诸帝国领导人都阐明了他们将抓住殖民他不放的决决心.但国实际上,亚洲所有殖民地都在战后10年内成为独立国家,非洲在战后第二个10年内也获得了解.这说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A. 推动了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B. 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C. 给交战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D. 加快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
19. 详细信息
美国总统卡特曾说,我们本以为(发布中美建交公报)在全国和国会内部会发生严重对立,然而这并没有成为现实……整个世界几乎都是清一色正面的反应。”这说明
A. 中美建交得到美国国内民众一致赞同
B. 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破产
C. 中美建交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
D. 中美两国致力于构建和平世界
20.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车上书)仅仅集中在文武官员和一些中心城市的举人中间,在全国大多数地方几乎没有太多反响(而五四运动)全国各大中城市几乎都有响应。其实际参与者,既有上层政府官员,更有大批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甚至还有相当多的普通市民。
——杨奎松《何为民族主义,我们应该怎样爱国?》
材料二: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公车上书运动”“五四运动”的发生都与哪一国家直接相关?
(2)根据材料二,归纳日本对华侵略失败的原因。
(3)上述材料和问题探究的主题是什么?
21.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准备利用市场机制来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这个思路是好的,是具有开创性的,适合俄国的国情。可惜的是,当时的改革不配套,政治体制改革没有及时提上日程,使经济改革缺乏政治体制的保障,最终夭折。
材料二:中国的改革开放吸取了苏联新经济政策成败的经验和教训,不仅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成功地利用了市场机制,而且把这一机制上升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度,解决了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市场和计划的关系问题,使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在中国的大地上复活和发展,这个发展甚至大大超出列宁当年所设想的限度。
(1)据材料一,指出“新经济政策”最终天折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归纳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成功的有利因素。
(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改革要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22. 详细信息
探究问题。
材料一:拿破仑军事统帅地位确定历程中的大事记

时间

事件

1795年

保王党发动叛乱,拿破仑临危受命,担任巴黎卫戍司令,指挥6000多名士兵用大炮轰击叛军,打得叛军土崩瓦解。战功卓著的拿破仑被视为“共和国的救星”。

1796年

拿破仑率军与反法联军作战,发表了他的第一篇告全军书,号召士兵为荣誉和财富而战。他率军铲除了意大利北部的封建势力,在那里建立了革命政权。

1797年

拿破仑战胜了强大的奥地利一撒丁反法联军,第一次反法同盟被平息。



材料二:在军事战争中,拿破仑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战略战术,他善用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敌人。他创造了一条经典的作战规则:在必要的地方和必要的时间,使自己的军力超过敌人。拿破仑作为法国军事统帅,为捍卫法国大革命成果和称霸欧洲率军四处征战,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经典的军事战例。一时间,在法国士兵的心目中,跟随拿破仑就是胜利——在政府领导人的心目中,拿破仑就是革命的保护神;在大众心目中,拿破仑就是一个捍卫革命的英雄。拿破仑被誉为“法国宝剑”。
(1)根据材料一,概括拿破仑能够确立军事统帅地位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拿破仑军事战略的基本特点。根据以上材料及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拿破仑取得一次次军事胜利的诸多因素。

23.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2—13世纪,英国建立起牛津、剑桥这样根本不同于中世纪神学院的新型大学。政府大力支持科研活动,奖励发明创造,给予科学家和技术发明者极高的荣誉和社会地位。1624年,英国明确把专利权授予最早的发明者,专利权的对象是新创工业领域中的最新发明。17—19世纪中英国成为当时的世界科技创新中心,科学研究、技术发明和创新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气象……但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英国作为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虽然一度拥有全球最广阔的殖民地,可以大规模开拓海外市场和大量获取廉价的海外资源,但却导致资本家热衷于商品输出、资本输出和原材料 输入,对采用新技术、新设备缺乏足够的主动性、积极性。尽管在19世纪中后期和20世纪,英国科学技术研究方面仍然取得了一些杰出成就,包括白炽电灯、电话、电磁波、雷达系统等一批技术发明,但这些成果没有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到19世纪70年代,技术发明和创造的主要国家已不是英国,而是后起的德国和国。
——摘编自《全球化》2015年第9期
材料二:一架搭载世界领先5G通信技术模组的无人机在黄浦江上空盘旋,岸边的人们不仅可以在屏幕上实时观看无人机传回的360度全景4K高清视频,还可以在VR(虚拟现实)终端上沉浸式欣赏江滨美……前不久在上海外滩出现的这一幕,标志着上海市首次开展的5G外场综合测试取得成功。按照规划,到2020年上海将率先完成以5G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总体架构建设。
(1)据材料一,概括17—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当时的世界科技创新中心的主要原因。并指出19世纪70年代世界科技创新中心发生的变化以及变化的主要原因。
(2)综合材料一和上述问题,概括实现大国的基石。
(3)材料二中的现象证明了哪些观点的正确性。
24.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综合回答问题。
材料一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它们出现的共同历史背景。并指出19世纪60年代俄国和美国工业经济发展面临的共同障碍。分析材料一中日本政府的举措在日本工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材料二 美国电话之父贝尔于1877年创办贝尔电话公司;爱迪生发明电灯后立即创立自己的电器公司;德国卡尔本茨1885年发明汽油动力车,次年便成立奔驰汽车厂;美国莱特兄弟1903年制造出第一架飞机,1909年创办莱特飞机公司;瑞典化学家诺贝尔拥有100家工厂…
(2)概括材料二中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中交通领域的变革对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的影响。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后,古老的中国开始了自己的以工业化为核心的新的现代化征程。新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可以被划分为两个大的重要时期:一是1949〜1978年传统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时期;二是1979年至今,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时期。
——《新中国工业化的历程》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中国“传统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开端的标志及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