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城市带答案与解析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左传·昭公》记载:“天有十日,人有十等”,凡是士以上的等级都是世袭的,并规定“民不迁,农不移,工贾不变”。当时,这一举措
A. 促进了国家统一
B. 提高了劳动效率
C. 有利于巩固统治
D. 强化了中央集权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武王伐纣后,曾封纣王之子武庚于殷,并封霍叔、管权、蔡权(均为武王之弟)于其地附近以为监视,是为西周第一次分封;周公平定三监之乱(三监与武庚联合叛乱)后实行第二次分封,如封武王之弟康叔于卫,封王室贵族召公于燕,封功臣姜尚于齐。西周的两次分封均
A. 加速了民族交融和华夏族形成
B. 确保了贵族权力的有效承袭
C. 促进了边远地区的开发与建设
D. 有效防止了殷商旧族的叛乱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邾城,为举水河畔的新洲城。公元前1066年,武王伐纣,曹侠(颛顼五世孙晏安后裔)为武王“挟毂骖乘”因而有功,封国于邾,名邾子国,邾城由此而名。据材料可知,西周时期
A. 分封的主体是功臣和先代贵族
B. 宗法关系是维系统治的纽带
C. 军功和贡献是分封的依据之一
D. 血缘分封是拱卫王室的手段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西周通过分封制完成对国家的控制,分封的同姓贵族主要分布在富庶的中原地区,异姓贵族主要分封在边疆与戎狄接壤的地区。关于这种分封战略表述正确的是
A. 异姓国燕国成为周北疆的屏障
B. 同姓国宋国统治商朝遗民
C. 同姓国齐国成为东方制夷堡垒
D. 同姓国鲁国建设文化中心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在分封制下,任何一个诸侯都知道自己仅仅是周王的部下大臣,自己的领土也仅仅是国家土地的一部分,这一认知直到春秋中叶都没有大的改变。这说明分封制
A. 进一步强化了宗法等级秩序
B. 实现了拱卫周王室的目的
C. 有助于国家整体观念的形成
D. 成为开拓疆土的主要手段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然所谓‘立子以贵不以长,立嫡以贤’,乃传子法之精髓,当时虽未必有此语,固已用此意矣。盖天下之大利莫如定,其大害莫如争。任天者定,任人者争。”这表明
A. 立嫡以长加强了对地方控制
B. 贵族统治有利于政治垄断
C. 宗法传子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D. 宗法制有利于选拔优秀官员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曾小华《中国政治制度史论简编》:“……夏、商、周时期的国王制度,是中国古代种特殊的政体,既非贵族民主政体,也非君主专制政体,而是一种宗法贵族君主政体。这一国家制度形式既有别于古代西方希腊、罗马的奴隶主民主制,又有别于皇帝制度创立以后的专制集权政体。”对文中“宗法贵族君主政体”的准确理解应为
A. 宗法制条件下的嫡长子继承
B. 带有宗法色彩的君主专制
C. 受贵族权力制约的君主政体
D. 具有严格等级制度的世袭制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有学者认为:“西周的封建社会,从纵剖面看,是一个宝塔式结构,王室之下,有几级的封建;从横切面来看,统治阶级中,也存在着以亲属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这说明西周政治制度特点是
A.中央集权 B.家国同构 C.天下为公 D.官僚政治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商周时期,以祭祀先祖的宗庙为中心,国(族)人聚集而居,以全族中辈分最高、与直系祖先的血统关系最近亲的子弟构成王族,聚集于宗庙近旁的王室区。所有同祖(族)人均居住在城邑之内,分别由宗庙中心散布到外围区域。这一现象反映出
A. 宗法观念影响社会生活
B. 城邑布局体现皇权至上
C. 古代城市功能划分明显
D. 家族经济决定政治地位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春秋时期,一些诸侯国不再把新得到的土地分给贵族作为封地,而是直接派行政官员去管理。该现象说明当时
A. 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变革
B. 兼并战争加速了统一的步伐
C. 传统的政治体制正在瓦解
D. 诸侯王国积极推广郡县制度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公元前334年,魏惠王在徐州朝见齐威王,并尊齐威王为王,同时齐威王也承认魏惠王的王号,史称“徐州相王”。公元前323年,魏、韩、赵、燕、中山五国国君称王而相互尊重,史称“五国相王”。这反映出当时
A. 宗法分封制度开始瓦解
B. 诸侯之间矛盾趋于缓和
C. 周天子的地位下降
D. 山东诸国实力强大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在秦日渐强大的历史进程中,秦人养成一种强烈的事功精神,它建立在文化功利主义取向之上,也与秦文化的叛逆性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由此可知,秦国文化
A. 以宗法伦理道德为准则
B. 对中原文化的全面排斥
C. 有利于中华文明的统一
D. 以中原农业文明为基石
1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战国晚期,托名周公的著作《周礼》,提出了在中央政府管辖下各种政务部门各司其职的理想化制度;托名大禹的著作《禹贡》和托名周公的著作《职方》,创立了由中央政府统一划分九州的地理学说。这些著作的成书表明当时
A.西周制度备受推崇 B.中央集权制度逐渐被认同
C.儒家为君主制辩护 D.百家争鸣的局面归于沉寂
1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全球通史》写到:“新皇帝…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材料所说的行政管理制度
A. 具有浓厚的贵族政治色彩
B. 使中央得以垂直管理地方
C. 旨在充分发挥地方自主性
D. 由秦始皇首创并推行全国
1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秦律诉讼有“公室告”和“非公室告”之分。“贼杀伤、盗它人为公室告”,而“主擅杀、邢、髡其子、臣妾,是谓非公室告”。属于公事告的案件,官府应予受理,非公室告案件则不予受理。秦律诉讼程序存在明显差异,是因为
A.秦朝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国家 B.维护君权与国家利益的现实需要
C.儒家伦理贯穿法治思想的必然产物 D.巩固家庭与社会稳定的理性选择
1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秦朝时,在地方设置的乡、里、亭的官吏不由皇帝或官府任命,但却规定,要由地方推择当地的富庶人家的适龄人员充当。从这一规定可以看出,秦朝
A.地主士绅是基层治理的基础 B.官吏均出自富有之家
C.轻视地方行政管理制度 D.沿袭先秦的行政管理制度
1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战国时期秦国司法机关受理案件后,要把当事人的姓名、身份、籍贯、是否有前等问题写成书面报告;然后前往现场勘验、调查,每一过程都要做笔录;庭审时要听取当事人双方的口供,可进行刑讯;最后,司法机关做出判决。整个审判过程都记录下,制作成“爰书”。秦国的这种做法
A. 成为统一六国的司法保障
B. 反映了对司法程序的重视
C. 具有形式主义的特征
D. 保证了审判公正合理
1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郡守与县令都只是朝廷派遣下来的“命官”,这些官僚们在指定的辖区内只能行使“有限委托”的行政管理权,同时,所有的官员都必须无条件地接受皇帝的监督和处置。由此可见,郡县制的实行
A. 激发了官员们的积极性
B. 保证了国家的长治久安
C. 完善了秦朝的官僚体系
D. 适应了集权政治的需要
1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秦和西汉时期郡守拥有行政处置、赏罚、司法、监察和财权。如果因事发兵,须有皇帝虎符。东汉初郡守有了发兵、领兵之权,后来更增加了募兵权。这反映出
A. 专制皇权逐渐削弱
B. 汉承秦制有所损益
C. 郡县制度遭到破坏
D. 汉代出现割据隐患
2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羁縻政策起源于战国时期秦灭巴之后,“秦惠王并巴中,以巴氏为蛮夷君长,世尚秦女,其巴氏爵比不更。”唐高祖时正式确立“怀柔远人,义在羁縻”的民族政策,宋朝进一步笼络少数民族首领,对“其有力者,还更赐以疆土”。羁縻政策的实施
A. 有利于扩大中华民族的统治区域
B. 形成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有效管辖
C. 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团结和稳定
D. 激化了边远少数民族与中央的矛盾
2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元朝设立行省管理地方,民政、财政、军政皆其执掌。明初在地方设三司,分掌民政与行政、司法、军政,互不统属,分别听命于中央。这一变化
A. 恢复了唐宋旧制
B.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控制
C. 缓和了民族矛盾
D. 杜绝了官僚队伍的低效
2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唐代设立政事堂,三省宰相参加政事堂会议协助皇帝做出决策。但皇帝经常以一些较低职位的官员加上“参议朝政”“参知政事”“参知得失”等衔,参加政事堂会议.其目的是
A. 提高行政效率
B. 推进决策民主
C. 抑制宰相权力
D. 平衡三省关系
2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隋至唐前期的中书门下是决策首脑机关,从不负担琐碎事务。唐代中后期至宋代的中书门下承担了大量的日常政务性工作,出现了中枢机构政务化的趋向。宋代的设官分职方式,在“纷繁芜杂”的表象背后,突出了国家政务的核心内容。上述变化主要表明
A. 吏治渐趋清廉化
B. 部门间关系更融洽
C. 官员日趋专业化
D. 中央集权显著加强
2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世族是“那些在社会、经济方面具有支配势力盘根错节,代代相传;在政治、文化方面也极为活跃,占据主导地位的家族”。汉朝时世族发展迅速,汉初“布衣将相”的政治结构最终演变为“累世公卿”的世族政治。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汉朝世族源于先秦贵族,根深蒂固
B. 察举征辟制度有利于世族控制政权
C. 世族在经济上是新的生产模式的代表
D. 汉朝在权力继承上仍采用世卿世禄制
2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南北朝时,凡是出任吏部官职者,都必须精通谱学,否则便难以称职。官府编撰《百家谱》多卷,使官员的任命“彝伦有序”。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选官制度实行九品中正制
B. 政府加强对士人人身控制
C. 古代宗法观念的影响深远
D. 顺应民族融合现象的出现
2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明代六部不必听命于内阁,而内阁非六部不能行事,于是内阁力图控制六部,六部则钻内阁没有法定地位和权力的空子,内阁与六部之间经常互争雄长。这反映出,在明代
A. 中央行政关系紊乱
B. 皇帝制度已成为摆设
C. 君主专制统治加强
D. 地方高度集权于中央
2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明朝诉讼回避制度对御史出巡有严格规定,明太祖时“其分巡地面,果系原籍及按临之人有仇嫌,并宜回避,毋得沽恩报仇,朦胧再问”,明英宗时“所至之处,须用防闲,未行事之先,不得接见闲杂人”。这些做法
A.消除了吏治的腐败 B.客观上有利于社会公平公正
C.维护社会秩序稳定 D.推进了国家监察制度发展
2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雍正年间制定了“冲繁疲难”制度,根据各州县所处地理位置的冲或僻、政务的繁或简、赋税的完或欠、命盗案件的多或寡等四方面情况,分定全国州县为冲、繁、疲、难四类来选用官吏。四要素俱全,或一项突出者,由该省督抚于属员中拣选补授。而四项俱无者,官员由吏部补授。此制度
A. 促进各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
B. 将地方行政机构划分为四个等级
C. 不利于德才兼备人才的选拔
D. 打破州县官吏都由吏部选用格局
2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据《清史稿》记载:“军机处名不师古,而丝纶出纳,职居密勿……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正、乾隆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据此可知军机处
A. 取代了内阁的职能,位高权重
B. 是正式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
C. 使君主专制得到了空前的强化
D. 权力巨大已经凌驾于六部之上
30. 详细信息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亚当·斯密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代表人物之一,其生活的时代正值工业革命前夜。斯密洞察了18世纪中叶英国高度发达的工场手工业,科学地预见了资本主义大工业时代必然到来的趋势。为适应这种需要,斯密于1776年发表《国富论》阐述其思想。特别是“自由主义”经济思想,摧毁了作为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理论依据的重商主义学说。他提出放任政策以尽可能地促进生产率的提高,从而在客观上给工业革命以策略上的指导,为工业革命以致于工业化、政治现代化做了理论上、政策上的准备。但斯密的经济自由主义并不是绝对的、无限制的自由,他主张在国内政策中对自由竞争实行一些限制。在《国富论》中,他指定了政府的三种职能,即保护国家、维护公正与秩序、提供公共工程。可见,斯密在极力宣扬其经济自由思想的同时,并没有一概地否定在特定领域里政府所具有的特殊作用。
——摘编自谢宗林、李华夏译《国富论》等
(1)根据材料,概括亚当·斯密的主要思想。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其思想。
31. 详细信息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面对中西悬差的现实,郭高燕认为,要正视中国与西洋关系的新格局,承认并接受这种新的中西关系,在此基础上探求外交上的自处之道。曾纪泽对西洋文明有着和郭嵩焘一样的态度,他认为“中国不能闭门而不纳,束手而不问。”在新的中西关系下,提出了“酌情据理”的外交对策。但是,郭高寿与曾纪泽的外交思想存在着极大的差异,郭高点认为列强来华的主要目的在于通商求利,与列强开战毫无必要,且只会“贻患日深”,主张“通商—自强—独立、近代化外交”。而曾纪泽认为《南京条约》以来一切中外和约,“有伤自主之体统”,必须“设法改订”。提出加强国内军事备战,阻遏列强侵华野心,从而为外交求得和平解决提供便矛!j,形成“自强、外交独立—近代化外交”的模式。
——摘编自张浩《郭高燕曾纪泽外交思想之比较》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郭篙熹和曾纪泽外交思想的异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曾纪泽的外交近代化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