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辽宁省鞍山市中考质量检测化学题带答案和解析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过滤 B. 加热液体
C. 二氧化碳验满 D. 检查装置气密性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珍惜资源,保护环境”是每位公民应尽的义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可再生的能源
B.用天然气替代煤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
C.减少燃煤发电,增加太阳能发电,有利于治理雾霾
D.防止金属锈蚀是保护金属资源的一种有效途径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脂肪和维生素都能为人体提供能量
B.信用加铁酱油有助于预防缺铁性贫血
C.塑料、羊毛和合成橡胶都属于合成材料
D.保留铁制品表面的铁锈可阻止铁制品进一步被锈蚀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偏钛酸钡(BaTiOx)因其显著地“压电效应”而广泛的应用于超声波发生装置中。已知偏钛酸钡中钛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则其化学式中x的数值为
A. 1 B. 2 C. 3 D. 4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实验室用氯化钠因体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氯化钠因体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目的是增大其在水中的溶解度
B.用规格为的量筒量取所需的蒸馏水
C.用玻璃棒、量筒、烧杯、胶头滴管四种仪器即可完成该实验
D.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刚用蒸馏水清洗过的试剂瓶中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地质人员考察时发现一种带螺纹的矿石,研究发现该矿石能在氧气中燃烧,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
A.的化学式是 B.氧气是由两个氧原子构成
C.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D.中硫、氧元素质量比为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推理是学习化学重要的方法之一。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化合物中含有不同种元素,所以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事实上不是化合物
B.通常情况下,物质燃烧需要氧气,所以有氧气参加的反应一定是燃烧
C.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所以原子核内一定含有质子和中子
D.溶液一定是均一而稳定的,所以均一而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将一定质量的镁粉加入硝酸银和硝酸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向滤渣中滳加稀盐酸有气泡产主。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滤液中一定不含硝酸银和硝酸亚铁 B.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镁和硝酸亚铁
C.滤渣中一定含有铁和银,可能含有镁 D.滤渣中一定含有镁、铁和银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另加试剂就不能一一鉴别出来的一组是( )
A.
B.
C.
D.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是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试剂及操作方法

A

稀盐酸

稀硝酸

加入适量的硝酸银溶液,过滤

B

二氧化锰

氯化钾

加入适量的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C

硫酸钠溶液

硫酸

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钡溶液,过滤

D

氯化钠溶液

氢氧化钠

加入适量稀盐酸至等于7



A.A B.B C.C D.D

11. 填空题 详细信息
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氧化汞分子________。
(2)n个碳酸根离子________。
(3)保持铜化学性质的微粒________。
(4)焙制糕点所用发酵粉的主要成分________。
12. 填空题 详细信息
化学在生活、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生活中可用________检验硬水和软水。
(2)活性炭由于具有很强的________性,可以除去冰箱内的异味。
(3)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其灭火原理是________。
(4)用洗涤剂清除油污,是利用洗涤剂对油污的________作用。
13. 填空题 详细信息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从微观角度解释下列问题:
①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
②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较大的原因是________。
(2)下图是核电荷数1~18的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他部分信息,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下列各组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元素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
A O、S B C D F、
②具有相同原子数和电子数的分子或离子叫等电子体,等电子体具有相似的结构和性质。下列各组微粒中属于等电子体的是________。
A B C D
14. 简答题 详细信息
图1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M点的含义是________。
(2)将t1℃时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3)在t2℃时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蒸发等质量水后,恢复至t2℃,所剩溶液质量由大到小的关系是________。
(4)在一个烧杯中盛放甲的饱和溶液,试管中装有固体X,再向试管中滳加适量水(如图2所示),观察到烧杯中甲的饱和溶液变浑浊,则固体x可能是________(填化学式)。
15. 实验探究题 详细信息
同学们利用长柄W形玻璃管,完成了下面两个化学实验。

(1)图1所示是探究微粒性质的实验。
①向玻璃管左端加入试剂X,观察到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试剂x可能是________,该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②该实验说明微粒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
(2)图2所示是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的实验。
①甲酸在浓硫酸和加热的条件下,分解生成一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②实验时,A处可以观察到现象是________。
16. 填空题 详细信息
金属材料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 金刚石 B 不锈钢 C 生铁
(2)利用铝的________性可将铝块制成铝箔。
(3)铜可制成导线,主要是因为铜具有良好的________。
(4)黄金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原因是________。
(5)为防止铁制栏杆生锈,通常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其原理是________。
(6)某溶液中含有硫酸铜和硫酸锌,向其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渣中一定含有________。
17. 推断题 详细信息
已知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图中“”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着相应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其中A是某建筑装饰材料的主要成分,B、C、D、E、F是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

(1)C的化学式是________。
(2)E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
(3)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4)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5)的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反应。
18. 简答题 详细信息
下列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常见实验。请回答:

(1)图1是将纯铜片和黄铜片互相刻划,在纯铜片上有明显的划痕,这一实验现象说明________。
(2)图2是用试纸测小苏打溶液的酸碱度,若先用蒸馏水润湿试纸,再滴小苏打溶液,则测得结果与实际值相比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图3是将等体积的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分别倒入体积相同并充满的软塑料瓶中,迅速拧紧瓶盖,振荡,能说明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19. 实验探究题 详细信息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及验证气体生成的部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
(2)实验室选用D装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对D装置进行的改进是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若用F装置 收集氧气,当观察到________时,开始收集。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若要控制反应随时发生或停止,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填字母序号),小红同学用装置G来检验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实验过程中观察到G中有气泡冒出,但澄清的石灰水始终未变浑浊,试分析其中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20. 实验探究题 详细信息
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氯化钡、碳酸钡、碳酸钠、氢氧化钠和硫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取一定量该粉末样品加入到盛有足量水的烧杯中,搅拌,静置,观察到烧杯中有白色不溶物。同学们将烧杯中的物质过滤,得到滤渣A和滤液B,取滤渣A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稀盐酸,观察到滤渣全部溶解,并有气泡产生。为确定白色粉末的组成,同学们进一步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查阅资料)硝酸钠、硝酸钡、氯化钡溶液均显中性。
针对上述实验方案中各步骤的现象,小明同学提出下列三种不同的假设,依据每种假设中各步骤不同的实验现象,可得出不同的实验结论。

步骤一

步骤二

步骤三

假设一

有白色沉淀生成

假设二

无白色沉淀生成

溶液变红

溶液变成无色

假设三

无白色沉淀生成

无明显现象

无明显现象


(1)依据假设一的现象,可确定原白色粉末中只含有碳酸钡、碳酸钠、氢氧化钠和硫酸钠四种物质,则步骤二的现象是________;步骤三的现象是________;
(2)依据假设二的现象,原白色粉末可能的组成是________(任写一种可能的组成,用化学式表示),步骤三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3)依据假设三的现象,原白色粉末可能的组成有________种。

21. 计算题 详细信息
合成氨工业中,常用碳酸钾溶液吸收产生的二氧化碳得到碳酸氢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向一定质量的碳酸钾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恰好完全反应,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的碳酸氢钾溶液。试计算:原碳酸钾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