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七年级上册期中历史免费试卷完整版(江西省吉安市七校联盟)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82年,北京人遗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B. 会使用火和打制石器
C. 已经会制造工具和种植水稻
D. 会建造房屋和使用陶器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过上农耕生活的原始居民已经会建造房屋,如下图所示居住在该样式房屋中的原始居民是

A. 北京人
B. 山顶洞人
C. 河姆渡人
D. 半坡人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Ⅱ·时节》有一组唯美的镜头:禾苗在春雨中茁壮成长,夏日里稻花香四溢,秋收时饱满的稻穗“笑”弯了腰。此情此景,最早可能出现在下列哪一早期人类的劳作中( )
A. 半坡人 B. 北京人 C. 元谋人 D. 河姆渡人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西周末年,昏庸的周幽王上演了一场“烽火戏诸侯”的闹剧。诸侯带领兵马前来勤王,他们履行的是
A. 禅让制的规则
B. 世袭制的传统
C. 分封制的义务
D. 奴隶制的法规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文物是鲜活的历史。下列文物中能够反映出商朝社会生活情况的是(  )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②③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成语是我国语言文化的精华,下列成语与对应的历史人物不搭配的是
A. 纸上谈兵————赵括
B. 卧薪尝胆————吴王夫差
C. 退避三舍————晋文公
D. 问鼎中原————楚庄王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著名作家余秋雨曾写道:“看云看雾看日出各有胜地,要看水,万不可忘了都江堰。”若去游览都江堰,应到
A.四川
B.湖北
C.云南
D.陕西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春秋战国时期发生社会大变革的根本原因是( )
A.诸侯争霸 B.百家争鸣 C.商鞅变法 D.铁器和牛耕的推广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一代秦皇龙气魄,七千兵俑虎精神。”说出了“千古一帝”席卷天下、实现统一的丰功伟业,其统一的根本原因是
A.商鞅变法为秦的统一创造了条件
B.人民渴望统一,秦顺应了这一历史潮流
C.秦王赢政的雄才大略和将领的英勇善战
D.长平之战起了关键作用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老子认为世间万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下列主张符合老子观点的是
A.“仁者爱人”
B.“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C.“兼爱”、“非攻”
D.“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图反映出秦朝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 层层分封,权位世袭
B. 中央集权,皇权至上
C. 权分三省,制约平衡
D. 重文轻武,削弱相权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成语是语言文学中的一块宝石。许多成语的形成直接与历史事件相关。请问与成语“揭竿而起”有关的事件是:
A. 诸侯争霸
B. 秦灭六国、统一中国
C. 秦始皇“焚书坑儒”
D. 陈胜、吴广起义
13. 判断题 详细信息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的建立者是启。
14. 判断题 详细信息
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判断: 改: 。
15. 判断题 详细信息
人类社会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这是一个客观规律。我国境内出现的原始人是按照北京人、元谋人、河姆渡人和半坡人向前演变的。
16. 综合题 详细信息
人类历史长河中,制度创新推动了社会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礼记礼运》
材料二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是谓小康。
——《礼记礼运》
材料三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1)材料一中的“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指的是什么制度?
(2)材料二“天下为家”的局面反映了哪一制度?
(3)材料三反映的是什么制度?这一制度实施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17. 综合题 详细信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当仁不让于师。”“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材料二 某中学初一(8)班新学期刚刚开学,班中屡次出现乱扔纸屑、破坏公物的现象。为此班委召开紧急会议,但大家意见不统一而争论了起来:
劳动委员:“一定要严厉惩罚,罚值日,实在不行,一次罚5元”。班长:“还是说服教育吧,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相信他们会改的”。
生活委员:“随他们去吧,扔几张废纸而已,无所谓的事,根本不用管”。
(1)材料一的内容选自哪一本书?是哪言论?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思想的核心是什么?
(2)材料二中劳动委员、班长和生活委员的话分别蕴涵了战国时期哪三家学派的观点?请分别指出
18. 综合题 详细信息
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商君书》
材料二: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其徭役)事末利(工商业)及怠惰而致贫者,举以为孥(奴隶)宗室非有军功者,不得为属籍(享受特权)。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乃下令。
——《资治通鉴》
材料四: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贾谊《过秦论》
(1)材料一是哪位政治家说的?变法得到哪位君主的支持而得以实行?
(2)概况材料二反映了变法中哪些措施?
(3)根据材料三,“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的目的是什么?对我们做人有何启示?
(4)根据材料四,变法给秦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5)根据以上材料,谈谈你对改革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