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期末试卷带参考答案和解析(2018-2019年四川省宜宾市)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沉淀(diàn) 黝黑(yǒu) 鬈发(quán)   潜滋暗长(qiǎn)
B.遗孀(shuānɡ) 粗糙(chāo)  秀颀(qí)  藏污纳垢(ɡòu)
C.冗长(rǒnɡ) 镂空(lòu) 缥碧(piǎo) 锐不可当(dānɡ)
D.高擎(qínɡ) 飞漱(shù) 纤维(qiān) 不辍劳作(chuò)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猝死 溃退 镌刻 坦荡如底 B.诘责 倦怠 遏制 恹恹欲睡
C.斟酌 钩留 鲜腴 张目结舌 D.婆娑 禁锢 锤练 络绎不绝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他的雕刻技术简直是入木三分,得到了外宾的连连称赞。
B.老师讲课时,他就在一旁正襟危坐,静静地听着。
C.村长为了提高贫困户的收入,殚精竭虑,终于让他们走上了致富之路。
D.我们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然而却不容忽视。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法国著名小说家巴尔扎克用毕生精力完成了小说集《人间喜剧》的创作。
B.我们从母亲那里得到的不仅是爱的抚慰,往往还有做人的道理,处事的态度。
C.根治中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的“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D.为了避免道路交通不再拥堵,各地交管部门纷纷出台交通管理新措施。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此句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
B.在朱德母亲追悼会上,中共中央的挽联是“八路功勋大孝为国,一生劳动吾党之光”。(此句的宾语是“八路功勋大孝为国,一生劳动吾党之光”)
C.她靠着大家的帮助完成了学业。(此句的主干是“她靠着帮助”)
D.母亲,您要爱惜自己的身体!(这是一个祈使句)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郦道元所撰的《水经注》,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在古代游记散文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B.《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共三千余年的历史。
C.《孟子》是记录孟子言行的著作,里面有很多寓言故事,如“歧路亡羊”“杞人忧天”等。
D.消息的最大特点是时效性强和真实客观。消息必须报道新近发生的事件,要用事实说话。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名著选段中的“我”是( )
“这两个四川军阀……却急于要给我一个师长的位置,我谢绝了,因为我已决定寻找共.产.党,为自己寻找新的革命道路……我自己体格很强壮,能跟弟兄们共同生活,跟他们密切接触,因而获得他们的信任。每次作战不管大小,我事前总要查勘地形,精密计划一切。”(选自《红星照耀中国》)
A.朱德 B.彭德怀 C.林彪 D.贺龙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徙倚欲何依(徘徊) 夏水襄陵(升到高处)
B.夕日欲颓(坠落) 行拂乱其所为(违背)
C.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经过) 劳其筋骨(使……劳累)
D.甚矣,汝之不惠(贤惠) 窥谷忘反(“反”通“返”,返回)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A.面山而居 成礼而去 B.增益其所不能 其妻献疑曰
C.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有子存焉 D.请以军礼见 静以修身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B.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C.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D.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11. 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节选自《富贵不能淫》)
(乙)天祥在燕凡三年,上(元世祖)知天祥终不屈也,召入谕之曰:“汝何愿?”天祥对曰:“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愿赐之一死足矣。”然犹不忍,遽麾之退。言者力赞从天祥之请,从之。天祥临刑殊从容,南乡拜而死。年四十七。
(节选自《宋史·文天祥传》,有删改)
【1】翻译句子。
(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2)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愿赐之一死足矣。
【2】(乙)文中文天祥的事迹,具体体现了(甲)文中_______的品质(原句)。
12. 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阅读李清照的两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渔家傲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1】李清照本是宋词中________风格的代表作家,而《渔家傲》却带有________的风格,在她的作品中别具一格。
【2】“沉醉不知归路”与“仿佛梦魂归帝所”中的“归”字,分别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13. 名句名篇默写 详细信息
按要求默写。
(1)____________,路远莫致之。(《庭中有奇树》)
(2)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____________?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其二)
(4)无可奈何花落去 ,____________。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
(5)___________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二章》)
(6)____________,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
(7)《饮酒》(其五)中,后人评价为“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达到了物我合一境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崔颢登楼远眺,把乡愁揉进浩渺的烟波,曼声长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14. 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寒食帖》往事(节选)
⑴北宋哲宗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夏季的一天,当正在四川省青神县山水间流连的黄庭坚,突然见到了苏轼十八年前信笔而发的一幅作品时,惊得当场呆住了!
⑵十八年前的寒食节这天,黄州很冷。比天气更凄凉的,是苏轼的心情。两年前,四十五岁的他因乌台诗案被贬谪到这里,挂了个名为团练副使的闲职,不但无团可练,反而处处被监视、被掣肘,一举一动都被人暗中记录下来,以便随时向京城报告。形同软禁的生活,让他生活潦倒,精神落寞。
⑶尤其令他心寒齿冷的,是所谓“乌台诗案件”爆发时,他被一根绳子拴在颈项上,像鸡鸭一样被押解上京的情景:公元1079年7月28日,朝廷派人到湖州的州衙来逮捕苏轼。史书里记载说,当气势汹汹的差人走进州衙时,苏轼害怕得躲在后屋里不敢出来,后来经朋友百般劝说,他才战战兢兢穿了官服走出来。差官立刻叫差人摘了他的官帽,然后像捆鸡鸭一样将他捆起来,呵斥他上路……行到太湖的那晚,天上繁星满天,湖面波光浩渺,想起人间如此风景,而自己上京却不知是死是活,苏轼难过之极,差点一头扎进太湖之中……
⑷终于从监狱里挣脱出来,来到了偏远的黄州,可是这里的生活状态让他非常难受,尤其是昔日诗酒唱和的朋友们此时就像人间蒸发一样,更令他心酸不已。元丰四年,友人马正卿见他日子过得实在穷困,便代他向州官求情,请得黄州城东荒地数十亩让他垦种,才解决了他的吃饭问题。后来苏轼将那里取名为东坡,并修建了雪堂,并就此将自己称作了东坡老人。晴朗的日子,这个四十来岁的东坡老人便像他喜爱的陶渊明一样,带着农具来此劳作。短暂休息的间隙,他常躺在地上看天上白云悠悠……有时候落大雨,他也戴了斗笠出来,沿着崎岖的山路缓缓走上雪堂,一路听着淅淅沥沥的雨声在山野间响个不停。
⑸到东山坡上开荒耕种的第二年,元丰五年(1082年)寒食节(清明前一天)这天,黄州的天气突然由暖转寒,一早起来,朝霞如彩,谁知到了中午,天边突然乱云飞渡,到黄昏,蒙蒙如丝的细雨竟夹杂冰雹,噼噼啪啪地敲打下来。东山坡上,已经青中带黄的麦穗被打得七零八落。
⑹眼看一年的辛劳转眼化为乌有,苏东坡再也压抑不住,查看灾情回来,他愤然提笔,在灯下作诗一首。诗曰: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今年又苦雨,两月愁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
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须已白。
⑺一夜雨声淅沥。第二天一早起来,天地间雾气生烟,春雨连成绵延不绝之势。他伤感不已,再次挥笔,将心中的愤懑尽铺于纸上:
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
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
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⑻中国书法史、文学史上的一幅珍品就此诞生。因是苏东坡在寒食节当天以诗入书,诗书双绝,后来的人们把它叫做了《寒食帖》,全称为《黄州寒食诗贴》(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
⑼然而有趣的是,写完《黄州寒食诗帖》之后,苏东坡转眼就从悲苦愁闷的情绪中,一下子回到了乐天知命的路子上。就在这年麦收之后,仲夏的一个夜晚,他和当地几个乡村老人在雪堂中,一边听着四周浩荡的蛙声,一边在星空下轻摇蒲扇。把酒话桑麻的氛围让苏东坡不觉大醉,待他醒来,人们早已经散了,唯有银河中万星如灯。借着星光,他兴冲冲地返回城里,却不料家门紧闭,他感慨地吟道: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⑽就在黄州城边滚滚东流的长江那翻卷不息的涛声中,苏轼瞻前顾后,如炬的目光穿透深邃的历史。“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人生的谷底间,他如同天地间独自起舞的沙鸥,趁明月清风振羽而起,于渺渺星空下获得了身心的大解放。此后,心明眼亮的东坡居士白衣飘飘地立于命运的波峰之上,笑容可掬地面对了一切苦厄:离开黄州之后,他曾一度重新入朝为大学士,转眼却又被贬斥,被赶到了更加边远困苦的广东惠州,然后又是更加遥远的海南,然而他已毫不在意。在惠州的赤日炎炎下,他开口便笑:“日啖茘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在横渡雷州半岛,前往海南的路上,眼看天地间波涛茫茫,仿佛走到了天尽头,六十二岁的他回望身后渐行渐远的大陆,一生经历如电光石火般在心头闪过,虽已是将军白发的年纪,他却从容吟道: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⑾三年后,公元1101年8月24日,六十五岁的苏东坡从海南返回,行到江苏常州时,死于馆驿之中。
⑿但,苏东坡是不死的。
(作者:杨虎,有删改)
【1】通读选文,梳理内容,根据提示填写下面表格。

时间

事件

1079年7月28日

苏轼因乌台诗案在湖州被逮捕

1080年2月

苏轼被贬谪作黄州团练副使

1081年(元丰四年)

(1)

1082年寒食节(元丰五年)

(2)

不详

苏轼入朝为大学士,后被贬斥惠州、儋州

1100年夏季的一天

(3)

1101年8月24日

(4)


【2】从结构和内容上简析《寒食帖》在文中的作用。
【3】从描写的角度品析第(5)段中划波浪线句子的作用。
【4】你从文中读出了怎样的苏东坡?请结合文章内容简析。

15. 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隧蜂
①你了解隧蜂吗?你大概不了解。这无伤大雅,即使不了解它,你照样可以品尝人生的种种温馨甜蜜。然而,只要我们努力去了解,这些不起眼的昆虫会告诉我们许多奇闻趣事。
②A它的巢往往建在结实的泥土里面,因为那里没有崩溃的危险。比如,我们家院子里那条平坦的小道就是它们最理想的屋基。每到春天,它们就成群结队地来到这个地方安营扎寨,这地方简直成了它们的大都市。
③每只隧蜂都有自己单独的一个房间。这个房间除了它自己以外,谁也不可以进去。如果有哪只不识趣的隧蜂想闯进别人的房间,那么主人就会毫不客气地给它一剑。因此,大家都各自守着自己的家,谁也不冒犯谁,这个小小的社会充满了和平的气氛。
④隧蜂忙着干活儿时忙忙碌碌的景象煞是好看。当一只采完花蜜的隧蜂从田里回来的时候,它的腿上都沾满了花粉。如果那时门正好开着,它就会立刻一头钻进去。因为它忙得很,根本没有空闲时间在门口徘徊。有时候会有几只隧蜂同时到达门口的情况,可那隧道的宽度又不允许两只蜂并肩而行,尤其是在大家都满载花粉的时候,只要轻轻一触就会把花粉都掉到地上,半天的辛勤劳动就都白废了。于是它们定了一个规矩:靠近洞口的一个赶紧先进去,其余的依次在旁边排着队等候。第一个进去后,第二个很快地跟上,接着是第三个,第四个,第五个……大家都排着队很有秩序地进去。
⑤有时候也会碰到这样的情况:一只蜂刚要出来,而另一只正要进去。在这种情况下,那只要进去的蜂会很客气地让到一边,让里面的那只蜂先出来,每只蜂在自己的同类面前,都表现得非常有风度,有礼貌。有一次我看到一只蜂已经从走廊到达洞口,马上要出来了,忽然,它又退了回去,把走廊让给刚从外面回来的蜂。多有趣啊!这种互助的精神实在令人佩服,有了这样一种精神,它们的工作才能很快地进行。
⑥还有比这更有趣的事呢!当一只隧蜂从花田里采了花粉回到洞口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一块堵住洞口的活门忽然落下,开出一条通路来。当外来的蜂进去以后,这活门又升上来把洞口堵住。同样,当里面的蜂要出来的时候,这活门也是先降下,等里面的蜂飞出去后,又升上来关好。
⑦这个像针筒的活塞一般忽上忽下的东西究竟是什么呢?这是一只隧蜂,是这所房子的门卫。它用它的大头顶住了洞口。当这所房子的居民要进进出出的时候,它就把“门栓”一拔,也就是说,它立刻退到一边,那儿的隧道特别宽大,可以容得下两只蜂。当别的蜂都通过了,这“门警”又上来用头顶住洞口。B它一动不动地守着门,那样的尽心尽责,除非它不得不去驱除一些不知好歹的不速之客,否则它是不会擅自离开岗位的。
⑧这一只用自己的身躯顶住门口充当老门警的隧蜂看起来比谁都显得沧桑和年老。事实上它正是这所屋子的建筑者,现在的工蜂的母亲,现在的幼虫的祖母。就在三个月之前,它还挺年轻的,那时候它正在独自辛辛苦苦地建筑这座房子。现在它算是告老退休了——不,这不是退休,它还要发挥它的余热,用它的全力来保护着这个家呢。
⑨它似乎从来不休息,在清晨天气还很凉快的时候,它已经到达它的岗位,到了中午,正是工蜂们采蜜工作最忙的时候,许许多多蜂从洞口飞进飞出,它仍旧守护在那里;到了下午,外边很热,工蜂都不去采蜜,留在家里建造新的巢,这时候,老祖母仍旧在上面守着门。在这种闷热的时候,它连瞌睡都不打一下,它不能打瞌睡,这个家的安全都靠它了。
⑩到了晚上,甚至是深夜,别的隧蜂都休息了,它还像白天一样忙,防备着夜里的盗贼。
(选自《昆虫记》,有删改)
【1】文中介绍了隧蜂的哪些奇闻趣事?
【2】第②段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3】结合AB两句的加点词语,分析其语言特点。
A它的巢往往建在结实的泥土里面,因为那里没有崩溃的危险。
B它一动不动地守着门,那样的尽心尽责,除非它不得不去驱除一些不知好歹的不速之客,否则它是不会擅自离开岗位的。
16. 作文 详细信息
题目:“原来如此”。
要求: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文体不限。作文中不得出现涉嫌泄密的人名、校名、地名,不得抄袭。
17. 作文 详细信息
本学期,我们开展了“人无信不立”“我们的互联网时代”“身边的文化遗产”三次综合性学习,你一定有些认识,有些思考。请以“身边的 ”为题,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要求: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文体不限。作文中不得出现涉嫌泄密的人名、校名、地名,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