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头高级中学2019年高一下半年历史课时练习试卷带解析及答案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荀子主张统治者施政要“仁义”和“王道”并用,提出“人君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这体现出他吸收了下列哪个学派思想中的积极合理成分,使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A. 道家
B. 墨家
C. 法家
D. 阴阳家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图是学者对中国古代某一时期思想发展状况的叙述。据此推测他叙述的是


A. 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变化
B. 汉代儒学的发展
C. 宋明理学的兴起
D. 明清之际新思想的萌芽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西汉前期,丞相多是功臣或功臣子弟。西汉后期,丞相则以掾史文吏和经学之士为主,自昭宣时期到西汉末年,历任丞相中齐、鲁、东海人多达11人,人数约占52.38%。这说明
A. 汉代统治者重文轻武
B. 儒学政治影响日益增强
C. 皇帝打击权贵以强化专制
D. 齐鲁地区成为政治中心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朱熹曾自述之所以得中进士,是因为在答卷中糅进了佛理,而他初次赴京赶考,随身携带的也只有某高僧的语录。这反映了
A. 佛学与儒学有相通之处
B. 理学思想根源于佛学
C. 科举考试以阐释佛理为主
D. 儒学正统地位发生动摇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明清时期,徽州木刻版画蓬勃发展,作品内容多为《二十四孝图》《状元及第》《包公打龙袍》《昭君出塞》等。这一现象反映了
A. 程朱理学的传播
B. 地域性商帮的形成
C. 市民阶层的兴起
D. 活字印刷术的发展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李贽和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毕竟还属于儒家学派中的改革派。他们并不完全否定儒家思想,而是希望给儒家思想增添符合新时代的内容。”下列属于“新时代的内容”的是
A. 格物致知
B. 心外无物
C. 经世致用
D. 天人感应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当明朝的学校风靡“四书五经”之时,李贽却让学生猜谜:“皇帝老子去偷牛,满朝文武做小偷”,谜底竟是“君不君,臣不臣”。这表明李贽
A. 提倡经世致用思想
B. 主张“理”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中
C. 敢于挑战正统权威
D. 认为学校是判断是非的最高机构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明清之际,黄宗羲提出“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王夫之认为“不以一人疑天下,不以天下私一人”。上述思想
A. 是思想界走向近代化的先声
B. 反映了启蒙思想对中国的影响
C. 体现了宋明理学的深化和发展
D. 代表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兴起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明清之际的早期启蒙思想家,在对传统价值观进行反思和批判的同时,积极倡导一种新的思想,新的价值导向——经世致用。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A. 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
B. 受欧洲启蒙思想的影响
C. 反映了当时中国资产阶级的要求
D. 提出了反对封建制度,改造社会的主张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清初的思想家黄宗羲提出提高宰相权力,顾炎武提出扩大地方权力,“寓分封于郡县”,这些思想的出现表明
A. 中央集权制受到严重威胁
B. 限制专权回应了时代诉求
C. 反君主制的民主思想出现
D. 主流统治思想的嬗变趋势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列宁指出:“在经济战线上,由于我们企图过渡到共产主义,到1921年春天,我们就遭到了严重的失败。”这里的“严重失败”是指
A. 西方国家对俄国革命的干涉
B. 战时共产义政策引发的经济危机与政治危机
C. 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
D.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未能巩固苏维埃政权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威廉·麦克尼尔《世界史》称:“列宁的反应就是1921年颁布了新经济政策。这一政策允许农民和小商人自由买卖,只有国民经济的“主要控制力保持在国家手中,如银行、工厂对外贸易等。”据此可知,新经济政策的特点是
A. 坚持公有制为主导
B. 放弃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C. 实行单一的公有制
D. 一定程度上恢复市场机制
1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21年,苏俄政府通过法令规定,在土地国有化基础上上稳定现行农民土地占有形式,国家机关不得以平均地产或组织集体农庄等理由收回农民占有的土地,如果因建立果圃、实验站等特殊用途需要占用农民土地,也必须给农民同等份额的土地相交换。这一法令
A. 扩大了农民的产品支配权
B. 承认了农民土地私有制
C. 促进了工农联盟的巩固
D. 导致了苏俄实现工业化
1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对此,苏俄实行了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优先发展重工业
C. 新经济政策
D. 指令性计划经济
1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农民们拿起了武器,反对无偿的征收。与此同时,这个国家的经济也已陷于瘫痪状态,……工业已下降到战前水平的10%,粮食产量从1916年的7400万吨下降到1919年的3000万吨。……甚至喀琅塔得的水兵,虽然以往一向是布尔什维克的最坚定的支持者,这时却也起来造反。”为应对这一形势,苏俄
A. 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实行“新经济政策”
C. 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
D. 改革“斯大林模式”
1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28年在苏联工作的外国专家有379人,技术人员505人。到1932年,前者增加到1910人,比1928年增加了4倍多;后者则增加到10655人,与1928年同比增加了20多倍。据此可知
A. 全球劳务实现自由流动
B. 经济建设需要抓住良机
C. 美国极力转移过剩产能
D. 苏联经济体制快速转型
1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苏(俄)联某领导人将实现社会主义和谋求国家强大的战略同步实施,提出:只有在胜利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上才能消灭俄国的落后;只有走“捷径”,采取强制措施,打破常规,才能实现生产力水平的加速发展。这种认识
A. 肯定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推动了斯大林体制的形成
C. 违背了苏联当时基本国情
D. 延续了新经济政策的精神
1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30年,时任苏维埃外交官亚历山大巴米尔纳在国外待了四年后回到苏联,他震惊于首都的经济困境:“几乎找不到还在皆业的商店,罕见的陈列橱窗限弥漫着萧条的气候。什么都短缺,尤其是肥皂、靴子、蔬菜、肉类、黄油、脂肪类食品。”这反映出当时的苏联经济
A. 受到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波及
B. 呈现模式僵化与衰退的景象
C. 取消自由贸易导致生活水平的骤降
D. 行政干预过多导致弊端显现
1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斯大林认为,农民必须为工业化缴纳“贡税”,必须义务缴纳农产品,赫鲁晓夫取消了义务交售制,改为统一采购制,并提高农副产品的征购价格。这说明赫鲁晓夫改革
A. 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B. 彻底解决了苏联农业问题
C. 促进苏联农轻重比例协调发展
D. 解决了苏联粮食不足问题
2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叶利别尔曼于1962年9月在《真理报》上发表《计划、利润、奖金》一文,提出以“经济手段”,即利润、奖金、价格、货币等手段,代替“行政手段”来刺激企业生产,以提高劳动者生产积极性的观点,学术界为此展开了热烈讨论。这反映了苏联当时
A. 农业集体化政策面临严重困境
B. 经济改革意在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
C. 摒弃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
D. 取消指令性计划扩大了企业自主权
2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为改良农田、建立商品粮基地和发展教育事业,自1981年起,中国曾多次向某国际组织申请贷款。该组织最可能是

A.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B. 世界银行
C. 关贸总协定
D. 联合国
2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布雷顿森林体系实行美元--黄金本位制,确定了美元在战后到60年代时期的世界中心货币地位。……后来导致该体系崩溃的是美国的经济发展受阻,西欧和日本的实力逼近美国。最后美元两度贬值,被马克和日元所取代,固定汇率制被浮动汇率制取代。布雷顿森林体系最终解体。材料表明
A. 德日两国取代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
B. 固定汇率制使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
C. 浮动汇率制使汇率稳定,风险降低
D. 美国金融、经济实力绝对优势丧失
2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2018年1月25日,欧盟特别峰会通过了英国脱欧协议及英欧未来关系宣言两份文件。欧洲理事会主席图斯克表示,“没有人因此感到高兴,但这证明了欧盟27个成员国团结一致。”他在谈到英欧关系时指出,英国与欧盟的谈判恐怕不会一帆风顺,但有一点可以确定,我们仍将是朋友。这表明
A. 世界经济全球化是个曲折的发展
B. 英国通过法律程序完成脱欧进程
C. 欧洲政治经济一体化的曲折发展
D. 大国强权政治在主导着国际关系
2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有学者认为,二战后某条约的达成“是一种实用的而非意识形态的事业,它寻求加速经济恢复的新路径。……它是把德国融入欧洲各国阵营里的第一步。”这个条约旨在
A. 推行马歇尔计划
B. 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
C. 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D. 建立双重性区域合作组织
2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东亚经济的崛起,美国经济重心的西移,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在经济上融入亚洲,这些结构性变化所产生的巨大合力直接推动
A. 关贸总协定的签署
B. 亚太经合组织的发展
C. 上海合作组织成立
D. 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
2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图为2009—2017年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国家出台的贸易自由化措施与保护主义措施数量统计图(单位:项)


基于此进行的推断,表述准确的是
A. 经济全球化下,发达国家大力推进贸易自由化
B. 经济区域集团化导致各国加大贸易保护的力度
C. 新兴经济体国家在促进自由贸易方面更为主动
D. 急需建立世界性经济组织以规范协调国际贸易
2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马克思、恩格斯所认为“随着贸易自由的实现和世界市场的建立,各国人民之间的民族隔绝和对立日益消失了。”在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时“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据此可知经济全球化
A. 消除了世界各地区间的民族差异
B. 有助于形成世界性的利益共同体
C. 促进了世界各地区之间均衡发展
D. 推动了世界性阶级斗争不断深入
2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美国好莱坞梦工厂2008年度动画巨制《功夫熊猫》以中国功夫和熊猫为主题核心,在展现“每个人通过奋斗都能成为英雄”的美国梦理念的同时,也倡导了“邪不压正”的中国传统的道德价值观。这一现象说明经济全球化
A. 彰显中华传统文化的优越性
B. 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多元发展
C. 推动了影视产业商业化运作
D. 加速了全球文化同质化进程
2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经济全球化是近几年国际问题中的热门话题,专家认为:“20世50年代兴起的经济全球化只是‘半球化’,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这看法实际上强调了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因素是
A. 两极格局的瓦解
B. 全球的信息网络化
C. 全球市场化的变革
D. 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3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进入2018年以来,美国加快推行贸易保护政策,不仅与曾经的“盟友”英法德意日等国撕破脸,中美贸易战也是硝烟四起。面对特朗普逆全球化的单边主义政策,全球贸易摩擦不断加剧,世界经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这表明
A. 美、日、欧同盟面临着解体
B. 逆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
C. 全球贸易治理体系亟待完善
D. 互利共赢原则遭到国际社会的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