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中学附答案与解析

1.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1899年,甲骨文的发现,把中国书法艺术的历史提前了1000 多年。甲骨文的发现,迄今刚刚120年,被多数专家认可的甲骨文字仅约1600字,甲骨文书法作为书法艺术的一支,创作队伍一直局限在“小众”的范围内。董作宾就是其中的佼佼者。1922 年在北京大学求学时,董作宾就以油纸影写甲骨文,那时只是学习,还谈不上甲骨文书法创作。1928 年以后,他因为长期参加殷墟科学发掘并从事甲骨文的整理工作,摹写过数万片甲骨卜辞。董作宾对甲骨文书法特别热爱和痴迷,常在公余之暇,挥毫临习甲骨文契刻。他认为临摹是学习甲骨文书法至关重要的一步,不能马虎或当作消遣自娱,一定要认真对待。他先用玻璃纸蒙在拓片上,勾出轮廓,再与原版甲骨对照临摹。商代卜骨刻辞除个别书写无契刻之外都是在骨上刻出来的,这就给甲骨文的风格带来了特殊的艺术味道。董作宾为使甲骨文书法更有刀契笔意,还学习篆刻,因此董作宾的甲骨文书法形象真切,最能得甲骨文的形似与神似。
作为著名甲骨文书法家,董作宾的甲骨文书法最高境界所在即与古人共融共通的精神。这种神韵主要体现在整体效果方面。他多用甲骨文字书写檀联,而檀联又必须要求有装饰美,若使甲骨文透出神态大小不一、错综多变的风貌,不得不加以整理,但董作宾先生能从字的结体运笔以及对字的艺术处理中使甲骨文字之精神都得到突出显露。从他的甲骨文书法中能看到他在致力还原历史的真实形态,致力显示殷人的生命意识。他的甲骨文书法有着真与美的统一,有着崇高古朴的审美价值。
董先生的甲骨文书法章法独具匠心,又有仿古的摹版样式,但他把握住了甲骨卜辞中章法的真谛。董作宾甲骨文书法能随形造章随章结体,显示了他对甲骨文章法的真正领会。他的檀联以对称的章式着意体现了卜辞本来对称的特点,他仿古版式书法却追寻了甲骨特有的章法美。
甲骨文字体结构的变化出入很大,有方有圆,有横有竖,大小不一,变化多端。董作宾写甲骨文书法不像某些人写的甲骨文字,带有钟鼎文或篆书的方正与装饰味,而是尽力体现甲骨文字本来的结体特征。甲骨文字的结体特点不是一般人能悉个中体味的,它的象形性、多变性很难把握。董作宾先生却能曲伸自如、取势纵逸、高低欹正,既造形又摄貌,既有貌又有神。奇险的字,能使其稳定;平稳之字,又超常态能便应变,能很好地体现甲骨文字结体迢遥奔逸的风格。
由于甲骨文字结体的方圆杂和、曲直相交,形成甲骨文字特有的多种变化,又由于甲骨文字是用刀刻出来的,又有着刚劲坚挺的笔势,这种字用毛笔在纸上书写是很难体现其精神面貌的。董作宾的甲骨文书法颇能体现甲骨文笔法刀味。他写的甲骨文字横竖刚挺、圆曲有骨,落笔出笔皆露而不藏,笔画行笔力走中锋,轻浅利爽,重深有度,伸展自如,透逸放达,利用点线轻巧地组织了甲骨文笔法的俊俏之势及变化之态。董作宾先生的甲骨文运笔看似轻爽,但极有法度,出锋虽尖而不飘,方笔虽挺而不枯,曲笔虽柔而有骨。这些用笔非一日之功也,这是一种独立的笔法,是独有的笔法之美,这种书风,颇受江南人喜爱。
(摘编自张道森《董作宾甲骨文书法探论》)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董作宾摹写过大量甲骨卜辞,学习过篆刻,其书法显示了甲骨文特殊的艺术味道。
B.董作宾先生注重突出显露甲骨文字的精神,他的甲骨文书法致力显示殷人的生命意识。
C.董作宾深悉甲骨文字个中意味,其甲骨文书法带有钟鼎文或篆书的方正与装饰味。
D.董作宾先生甲骨文书法作品字横竖刚挺、圆曲有骨,颇能体现出甲骨文笔法刀味。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采用提出观点、分层剖析的方式展开论证,透析了董作宾甲骨文书法的高妙。
B.文章从形似与神似两个方面,来论证董作宾甲骨文书法具有崇高古朴的审美价值。
C.文章开头写董作宾临习甲骨文契刻,巧妙照应了下文,也对论点的提出做好铺垫。
D.文章论证了董作宾甲骨文书法之所以成就高,是因为他多年从事甲骨文的整理工作。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董作宾的甲骨文书法最高境界所在即与古人共融共通的精神,主要体现在其仿古的摹版样式上。
B.董作宾书写的檀联致力还原历史的真实形态,未对甲骨文字结体和书写方式加以调整处理。
C.董作宾的书法能很好地体现甲骨文字结体迢遥奔逸的风格,显示了他对甲骨文章法的真正理解和领会。
D.董作宾的甲骨文书法看似轻爽,但有法度,挺而不枯,柔而有骨,主要是他用刀刻而不是用笔书写的缘故。
2.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加快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意见》提出,加快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标准统一、教师编制标准统一、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统一、基本装备配置标准统一和“两免一补”政策城乡全覆盖,到2020年,城乡二元结构壁垒基本消除,义务教育与城镇化发展基本协调;城乡学校布局更加合理,大班额基本消除,学校标准化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城乡师资配置基本均衡,乡村教师待遇稳步提高、岗位吸引力大幅增强,乡村教育质量明显提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
(摘编自 2016年7月12日 张烁《人民日报》)
材料二:
各级政府努力落实“三个增长”要求,保障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同时主动适应新型城镇化和户籍制度改革、城乡义务教育发展一体化的大趋势,逐步建立统一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结合“全面改薄”资金,重点向农村和贫困地区倾斜,实施教育的精准扶贫。

注: 近四年(2013~2016年)全国义务教育投入资金情况
(摘编自《2016年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工作报告》)
材料三:
城乡二元结构,是很多人心中的痛。就拿最让人眼热的“编制”来说,过去,城乡教职工编制是不一样的,按照师生比来算,乡村教师编制少,城市教师编制多。“现在我们将县镇、农村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统一到城市标准,小学是1∶19,初中是1∶13.5。”
教师编制的变化只是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一个方面。根据《意见》,将实行“四个统一、一个全覆盖”,即加快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标准统一、教师编制标准统一、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统一、基本装备配置标准统一,“一个全覆盖”则是“两免一补”政策城乡全覆盖。
刘利民介绍,针对“乡村弱”问题,《意见》指出,要努力办好乡村教育,着力提升乡村教育质量;科学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统筹城乡师资配置,着力解决乡村教师结构性缺员和城镇师资不足的问题;改革乡村教师待遇保障机制,实行乡村教师收入分配倾斜政策。
(摘编自《教育部负责人解读〈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
材料四:
“全面改薄”是在教育领域实施的重大民生工程,是“补短板”、促进教育公平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基本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紧迫任务。在取得了重大成绩的同时,应该看到,这项工作依然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各地工作进展不平衡、部分地区资金落实不到位、审批手续仍繁杂等。未来,一方面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做好“全面改薄”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全面改薄”工作目标任务如期实现。做到强化省级统筹,确保责任落实;抓住关键环节,解决突出问题;细化项目管理,确保实施进度;坚持因地制宜,分类分步推进;坚持雪中送炭,建设好教学点。
更重要的是,要坚决守住质量底线,质量安全是“全面改薄”工作永恒的主题,“全面改薄”工作要经得起历史考验,真正建成“安全工程”和“放心工程”,就必须牢牢守住质量安全底线。
(摘编自2016年9月27日《人民日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表明,到2020年,我国要做到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壁垒,实现城乡教育服务均等化。
B.材料二从统计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巩固县和达标县在全国义务教育投入资金中所占的比重较大。
C.材料三表明,实行“四个统一、一个全覆盖”的政策能够很好地解决教育“乡村弱”问题。
D.材料四表明“全面改薄”工作已取得较大成绩,但是这项工作依然面临着诸多挑战。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部分,目的是加快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
B.保障义务教育经费投入,逐步建立统一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就可以办好乡村教育,解决“乡村弱”的问题。
C.城乡二元结构,是很多人心中的痛,但是在新形势下实行“四个统一、一个全覆盖”,将促进教育公平,消除城乡二元结构。
D.“全面改薄”是促进教育公平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基本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紧迫任务。
【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应该如何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
3.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怀念一种声音
聂鑫荣
画家的梦似乎与一种声音有关。这种声音叫做雨声。雨声从他出生和成长的方向,不断地传来,粗粗细细,高高低低,疏疏密密。在他的记忆里,总是弥漫着那样的雨气和雨声,太阳总是见不到的。
春雨,夏雨,秋雨,冬雨。
一下雨,他爹总会站在老屋的台阶上,听着一院子的雨声,如醉如痴。然后把少不更事的他叫到身边,告诉他许多关于雨的诗句:“夜雨剪春韭”“梅子黄时雨”“梧桐叶上三更雨”“留得残荷听雨声”……他听不懂,但他看懂了雨声被花叶染就的绚丽颜色。
然后,他们回到厅堂里坐下来。爹说:“你听——”在无数次的重复后,他的耳朵变得灵敏了:雨点先是小而密,落在薄薄的小青瓦上,叮叮咚咚,如珠玑在玉盘里乱跳;击在为采光而设的玻璃瓦上,声音尖脆,犹如琴声中的高音阶;打在木晒楼上的雨点,因晾晒衣服的脚步磨亮了楼梯地板,声音细腻而光洁;但前厅堂雕花檐板上的雨声,恰恰相反,浑厚而古朴;响在麻石台阶上的雨声,沉着而充满力度。雨越下越大,越下越密。他听见潺潺的流水声了,那声音来自高高低低的屋檐边的木笕。木笕节节相连,一直把水导到天井边;溜筒(打通的大楠竹)竖着与木笕相接,水便畅快地流入地下的阴沟。老屋的下水道纵横交错,水声急促犹如金鼓轰鸣。
古城有句俗语:“下雨天,留客天。”他记得一下雨,家里就会有客人不期而至,都是他爹的挚友。雨是请柬吗?雨声中,他们谈天道、人道、医道、艺道,或者下围棋,落子声与雨声交错而响;或者,拉起京胡,唱他们所熟悉的京戏名段,音符从雨的缝隙里穿过去,居然没有濡湿……他坐在一边,看着,听着,如梦如幻。
雨声中,他长大了,考上美术学院了;雨声中,他成家了,做了父亲……小巷、老屋和雨,成了他生命中最奇诡的底色。
父母亲相继离开了人世。
下雨的日子,他也向儿子讲那些关于雨的诗句。下雨的日子,他的画室总会有好友联袂而至。
春雨,夏雨,秋雨,冬雨。
突然有一天,这一大片地皮划拨给了房地产商,旧城改造成了最时尚的口号。他怅然携家人搬进了世纪花园。
小巷没有了,老屋没有了。那个地方建起了一条商业街,广告牌和霓虹灯,点缀着白天和黑夜。
只有季节不会改变,下雨的日子依旧存在。但他记忆中雨的声音,没有了!
巨大的规整的水泥匣子,嵌着一个个用混凝土、玻璃和钢铁构筑的巢。雨声呈现出呆板的灰色,节奏沉闷而压抑。这不是他感觉过的雨声!
每逢下雨的日子,他会觉得格外无聊。妻子上班去了,儿子念书去了,留下他孤零零一个人。从画室走到露台的檐下,从露台的檐下走到画室,如一匹落入陷阱的豹子,孤立无助。给朋友打个电话吧,该说些什么?什么也不想说。
他决定,请些工匠,在露台上做一个屋顶,木屋架,盖上小青瓦,嵌上玻璃瓦。他希望找回那种声音。露台的屋顶很快就做好了。他还置办了一个瓷圆桌,四个鼓形瓷凳,一个烧木炭的红泥火炉,一个烧水的青陶提梁壶。
下雨的时候,他坐在这里烹茶、沏茶,坐下来静静地听雨。露台的前方是敞开的,一抬头便看见一栋栋的高楼,整齐地排列着;所有的窗口都装着锃亮的防盗窗,窗口的后面都垂下厚厚的窗帘,害怕有人窥探自家的隐私;外墙挂满了空调的外机,像一个个难看的肿瘤……这样的背景,绝对不会生发出一种古典的雨声!
他明白了,在未来的日子里,他将永恒地怀念一种雨的声音了。
又是一个下雨的日子。他蓦地离开露台。急急走进这间静寂的画室。宽长的画案上:砚池里墨汁充盈;调好色的瓷碟一字排开;宣纸也早平铺好,四角用瓷镇纸压着。他拎起一支大斗笔,刷刷地画起来。
他希望在宣纸上画出那一片久远的雨声……
(选自《美文欣赏》,有删改)
(注)木笕:引水用的长木管,安在房檐下或田间。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篇文章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形象地展现了雨声的特点以及带给人的美妙感受。
B.文章将以前人与人的密切交流与现在缺乏交流的情形对比,以小见大,升华了主旨。
C.作者力求造成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借景抒情,在回环反复中,让雨声时刻飘荡在读者的耳边,活现了雨的美。
D.本文作者借物抒情,在回环反复中,让雨声时刻飘荡在读者的耳边,描绘了雨的美。
【2】小说中的“他”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3】小说第四段不惜笔墨描写雨声,在全文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4. 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李善长,字百室,定远人。少读书,有智计,习法家言,策事多中。太祖略地滁阳,善长迎谒。太祖知其为里中长者,礼之,留掌书记。尝从容问曰:“四方战斗何时定乎?”对曰:“秦乱,汉高起布衣,豁达大度,知人善任,不嗜杀人,五载成帝业。今元纲既紊,天下土崩瓦解。法其所为,天下不足定也!”太祖称善。从下滁州,为参谋,主馈饷,甚见亲信。太祖威名日盛,诸将来归者,善长察其材,言之太祖。复为太祖布款诚,使皆得自安。有以事力相龃龉者,委曲为调护。郭子兴中流言疑太祖稍夺其兵柄又欲夺善长自辅固谢弗往太祖深倚之。太祖军和阳,自将击鸡笼山寨,少留兵佐善长居守。元将谍知来袭,设伏败之,太祖以为能。
太祖为吴王,拜右相国。善长明习故事,裁决如流,又闲于辞命,太祖有所招纳,辄令为书。尝请榷两淮盐,立茶法,皆斟酌元制,去其弊政。既复制钱法,开铁冶,定渔税,国用益饶,而民不困。吴元年九月,论平吴功,封善长宣国公。改官制,尚左,以为左相国。太祖初渡江,颇用重典,一日,谓善长:“法有连坐三条,不已甚乎?”善长因请自大逆而外皆除之,遂命与中丞刘基等裁定律令,颁示中外。
洪武三年,大封功臣,帝谓:“善长虽无汗马劳,然事朕久,功甚大,宜进封大国。”封韩国公,岁禄四千石,子孙世袭。予铁券,免二死,子免一死。时封公者,善长位第一,制造比之萧何,褒称甚至。
善长外宽和,内多忮刻。参议李饮冰、杨希圣稍侵善长权,即按其罪奏黜之。贵富极,意稍骄,帝始微厌之,四年,以疾致仕。后坐惟庸党死。
(节选自《明史·李善长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郭子兴中流言/疑太祖/稍夺其兵柄/又欲夺善长自辅/固谢弗往/太祖深倚之
B. 郭子兴中流/言疑太祖/稍夺其兵柄/又欲夺善长自辅/固谢/弗往太祖深倚之
C. 郭子兴中流/言疑太祖/稍夺其兵柄/又欲夺善长自辅/固谢弗往/太祖深倚之
D. 郭子兴中流言/疑太祖/稍夺其兵柄/又欲夺善长自辅/固谢/弗往太祖深倚之
【2】对原文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字,是古代男子20岁(成人)举行加冠礼时取的,以表示对本人尊重或供朋友称呼。
B. 太祖,太宗之类的称呼叫做庙号,一般人去世之后都可以有这种封号。只针对特定人群去世之后的封号称为谥号。
C. 布衣指平民百姓的普通的廉价衣服,代指平民;纨绔指用细绢做的裤子,泛指富家子弟穿的华美的衣服,后世称富家子弟。
D. 致仕是指交还官职,即官员退休。致仕的年龄一般是七十岁(有的朝代也有特殊规定),有疾病可以提前。官员自请退职也可称之为乞骸骨。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李善长通晓法家(学说)言论,谋划事情大多符合实情,是德高望重的人,朱元璋曾以礼对待他。
B. 向朱元璋投诚的人,因为相互意见不合,产生矛盾,李善长宁肯自己受委屈也要让他们和好。
C. 朱元璋既赞赏李善长有谋略,又称赞他面对危险形势,临危不乱,制胜敌人的能力。
D. 朱元璋大封功臣的时候,李善长位居公侯之首,荣宠无双,但由于性格弱点,李善长逐渐被朱元璋厌烦。后也因事终至被杀。
【4】把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5分,共10分)
(1)今元纲既紊,天下土崩瓦解。法其所为,天下不足定也!”
(2)善长明习故事,裁决如流,又闲于辞命,太祖有所招纳,辄令为书。
5. 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赠怀素草书歌(节选)
李白
吾师醉后倚绳床,须臾扫尽数千张。
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
忧恍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
左盘右蹙如惊电,状同楚汉相攻战。
湖南七郡凡几家,家家屏障书题遍。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诗题和诗句来看,本诗属于诗中的歌行体,篇幅、声律、韵脚都比较自由。
B.本诗刻画了怀素酒后运笔挥洒时激情奔涌、痛快淋漓、狂放疾书的形象。
C.诗中作者既是写自已的观感,又是描摹怀素书法的神韵,二者水乳交融。
D.最后两句写湖南七郡虽人口不多,但家家都请怀素题字,表明其造诣非凡。
【2】南宋诗论家刘克庄高度评价本诗,说:“自有草书以来,未有能形容此妙者。”但也有学者怀疑本诗并非李白所作。请你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分析本诗与李白诗作的相似之处。
6. 名句名篇默写 详细信息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说借助车马的人,不是脚走得快,却可达千里之外;借助舟船的人,不善于游泳,却可横渡江河,因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善借外力。
(2)“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是唐代王昌龄对友人柴侍御的送别,这种心意相通、地远人近的表达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同。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遥想刘裕当年在京口起兵,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现了英雄驰骋疆场的风姿和叱咤风云的勇武气势。
7.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腊月初八,家家吃“腊八粥”——我们叫黏米饭。黏米饭是实实在在的“饭”,能够用筷子夹起来的。黏米做成的“黏米饭”特别“黏”,特别香。搅黏米饭最好用木板,做黏米饭最好用砂锅,用铁家伙做出来的黏米饭颜色不新鲜,吃起来味道也不对。早晨,黏米饭做好了,各家各户要相互馈赠。送赠黏米饭的任务大都是孩子们的。一碗碗红红的黏米饭,像一盏盏的小红灯笼,像一捧捧的火焰,像一朵朵鲜艳的花,在飞雪中,在白雪皑皑的大街小巷里,燃烧,跳跃,绽放,如窜梭一般地来来去去。每碗黏米饭都是满满的,偶尔会滴一点在雪地上,像掉在雪地上的一块红红的火炭,像一枝火的花朵,让雪天显得温暖,让雪天显得烂漫,点燃着乡村里永远的乡愁。家家户户都做黏米饭,家家户户相互馈赠,那是一种风俗。你送我一碗,我送你一碗,“亲戚箢还箢,邻家碗还碗”,( ),那温情的方式千年不变,也不应该变。
【1】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第一句话中的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句是( )
A.鲁侍萍(大哭)这真是一群强盗!(走至周萍面前)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
B.我没有做出什么事来该得到这样的讥诮——刚好相反,我的举动素来在各方面都称得起是正人君子。
C.卫生员为难地说:“被……是借老百姓的。”“是我的—— ”她气汹汹地嚷了半句,就扭过脸去。
D.亚洲大陆有世界上最高的山系——喜马拉雅山,有目前地球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句是( )
A.做黏米饭最好用砂锅,搅黏米饭最好用木板,用铁家伙做出来的黏米饭颜色不鲜明,吃起来味道也不对。
B.最好用木板搅黏米饭,最好用砂锅做黏米饭,用铁家伙做出来会让黏米饭颜色不鲜明,吃起来味道也不对。
C.做黏米饭最好用砂锅,搅黏米饭最好用木板,用铁家伙做出来的黏米饭颜色不新鲜,吃起来味道也不对。
D.最好用砂锅做黏米饭,最好用木板搅黏米饭,用铁家伙做出来可让黏米饭颜色不新鲜,吃起来味道也不对。
【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方式既最简单又最朴素,使乡里乡亲能热络感情、巩固关系
B.方式既最简单又最朴素,乡里乡亲便可热络感情、巩固关系
C.那是乡里乡亲热络感情、巩固关系的一种最简单、 最朴素的方式
D.那是使乡里乡亲热络感情、巩固关系的一种最简单、最朴素方式
8. 语言表达 详细信息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冠状病毒颗粒的表面有许多规则排列的突起,整个病毒颗粒就像一顶帝王的皇冠,因此得名“冠状病毒”。_______________,还可感染猪、牛、猫、犬、貂、骆驼、蝙蝠、老鼠、刺猬等多种哺乳动物以及多种鸟类。目前为止,已知的可传染人类的冠状病毒共有六种。其中四种冠状病毒在人群中较为常见,致病性较低,一般仅引起类似普通感冒的轻微呼吸道症状。另外两种冠状病毒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和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也就是我们简称的SARS冠状病毒和MERS冠状病毒,_________________。引起此次疫情的新型冠状病毒不同于已发现的可传染人类的冠状病毒,对该病毒的深入了解需要进一步科学研究。疫情高发时期________________,若外出,乘坐公交车时最好坐在通风处。
9. 语言表达 详细信息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
近日,考古工作者在陕西西安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底张街道韩家村发掘了一座完整的隋代家族墓园——隋王韶家族墓园。该墓园由方形围沟和7座墓葬组成,面积2.1万平方米。其中,王韶墓规模最大,等级最高,出土各类随葬品67件(组)。据悉,隋王韶家族墓园规模宏大,结构完整,墓主身份明确,出土物较为丰富,为北周至隋家族墓地的特征、成员的埋葬规律研究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10. 作文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全国政协常委、农工民主党中央常委、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教授张乾二,于2020年5月3日安详逝世,享年93岁。
张乾二早年参与了水溶液中培养晶体、研制粉末衍射仪的照相机等研究,1963年在配位场理论研究方面获得突破,20世纪90年代带领课题组开展价键理论计算程序化的攻坚研究。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二等奖等。
张乾二曾说:“科学家必须热爱他的工作。如果一个科学家不为探求真理,只为求名求利,在科学方面就不会有什么成就。所以真正的大科学家首先必须是一个纯粹的人,纯粹为科研兴趣,或纯粹为国家需要。”
请综合以上材料,以“做事与做人”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