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七年级期末历史题开卷有益(江苏省苏州市)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在下列图片中,反映出我国黄河流域半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在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黄帝教民养蚕缫丝”的故事,这些神话传说反映出中华文明的核心是( )
A. 神话传说 B. 和谐平等的社会秩序
C. 农耕文明 D. 采集、狩猎的游牧文明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据《史记》记载,禹年老时,推荐伯益作为继承人,但禹的儿子启却举兵杀死伯益,继承了父亲的位置。从材料中能得到的准确信息是( )
A. 伯益建立夏朝
B. 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C. 夏朝建立标志我国封建社会开始
D. 启是夏朝第一代君主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成语“桀犬吠尧”“助纣为虐”中的“桀”和“纣”分别是哪一朝代的暴君
A. 夏、商
B. 商、西周
C. 春秋战国
D. 夏、西周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按下列成语典故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时间先后顺序,做出正确排列,应该是
①纸上谈兵
②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③围魏救赵
④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②
C. ③①④②
D. ②③④①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学习了“百家争鸣”知识后,同学们在一起讨论本班任课老师的管理风格,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语文老师善于因材施教,以德治班,熟谙儒家真谛
②数学老师深入了解学生,知己知彼,颇有道家风范
③英语老师讲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典型墨家做法
④历史老师严格执行班规,照章办事,深受法家影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秦民之见战也,如饿狼之见肉也。”秦国这一社会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商鞅变法( )
A. 推行县制 B. 奖励耕织
C. 奖励军功 D. 编制户口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习.平指出:“健全国家监察组织架构,形成全面覆盖国家机关及其公务员的国家监察体系。”秦朝时,负责监察事务的是 ( )
A. 丞相 B. 刺史 C. 御史大夫 D. 太尉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秦末农民“伐无道;诛暴秦”,秦“无道”的具体表现有
①沉重的赋税:迫使农民将2/3的收获物上缴国家
②繁重的徭役和兵役:役使大量的农民去修长城、阿房宫、骊山陵墓等等
③残酷的刑罚:有车裂法、诛连法等等
④秦二世下令开通了大运河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宗室权落,外戚兴起;外戚势衰,而宦官又盛”。这一现象是指东汉 ( )
A. 统治阶级内部的派系斗争 B. 中央和地方矛盾的加强
C. 皇帝昏庸愚昧,不理朝政 D. 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美国学者德克·卜德曾这样描述某项发明:“它对后来西方文明整个进程的影响无论怎样估计都不过分。世界受蔡侯的恩惠要比受许多知名的人的恩惠更大。”该项发明是
A. 活字印刷术
B. 造纸术
C. 《大明历》
D. 指南针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在小组讨论中,针对古人评价《史记》:“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提出各种看法,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 《史记》记述的历史事件完全真实可靠 B. 《史记》文笔质朴简洁,缺乏文学价值
C. 《史记》是重要史料,有些内容需考证 D. 《史记》词藻华丽,所记人物生动形象
1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207年,曹操曾写诗明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208年,哪一场战役的失败使他一统天下的“志”破灭( )
A.巨鹿之战 B.赤壁之战   
C.淝水之战 D.官渡之战
1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西晋时,洛阳贵族官僚争用胡床、方凳等西北各族的家具。对这一现象解读最准确的是
A. 汉族的习俗影响了内迁各族 B. 洛阳贵族官僚生活简朴
C. 内迁各族的文化习俗影响了汉族 D. 洛阳贵族官僚盲目攀比
1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某同学搜集到以下四幅图片,请帮他拟定一个正确的主题


A. 中华文明的起源
B. 统一国家的建立
C. 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
D. 繁荣开放的社会
1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后,各个政权积极发展内政,其中不正确的是
A. 曹魏造船业发达,发展了海外贸易
B. 曹魏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
C. 孙权派卫温到达夷洲,加强了台湾与内地的联系
D. 蜀汉改善民族关系,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
1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某电视剧摄制组布置了一个三国初期曹植的书房场景,其道具有四样,根据你学过的历史知识判断,其中不应该出现的是()
A. 书桌上有笔、纸张 B. 书桌上有一摞书籍
C. 墙上挂有临摹的《洛神赋图》 D. 书桌上放有一盘葡萄
18. 判断题 详细信息
四五千年前,中国进入封建社会时期,相传,当时的黄河流域活动着几个较大的部落,如炎帝、黄帝、蚩尤等。
19. 判断题 详细信息
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郡守李冰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是一座综合性的水利枢纽,发挥出了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建成后,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
20. 判断题 详细信息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领导了大泽乡起义,决心反抗秦朝的残暴统治,建立了“张楚”政权。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21. 判断题 详细信息
东汉末年的名医华佗不仅擅长用针灸、汤药为人治病,而且能实施外科手术。他发明了“麻沸散”帮助进行各种手术,创编了“五禽戏”,帮助人们强身健体。
22. 判断题 详细信息
200年,曹操和袁绍在官渡进行决战,曹操采取声东击西、各个击破的战术,偷袭袁军的粮囤,烧掉其全部军粮,迅速歼灭袁军主力,为以后统一北方打下基础。
23. 判断题 详细信息
东晋时期的大书法家王羲之代表作品是《兰亭集序》,达到收放自如、浑然天成的境界,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他继承了各种书体的优点,所作楷、行、草书尤为精湛。他的行书、楷书摆脱了以往带有隶、篆的痕迹,当时的人就称赞他的书法为古今之冠,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王羲之由于在书法艺术上的杰出成就,被后人誉为“书圣”。
24. 填空题 详细信息
________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知的最早的古人类;___________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25. 填空题 详细信息
秦朝时期,修筑了西起______,东到______的长城,来抵御匈奴。
26. 填空题 详细信息
汉武帝时期,派遣________两次出使西域,促使了丝绸之路的开通。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立________,加强对西域的经营。
27. 综合题 详细信息
经济活动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条主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七八千年前,中国北方和南方的农业与农耕聚落都有了很大发展。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粮食的储备,使人们的精神生活得到多方面的发展。……内部大小血缘集体之间以及个人之间,关系平等和睦。
——《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材料二:在郭家庄发掘160号商代,出土青铜礼器40件,……器表均有精美的纹饰和族微文字,还有28件青铜乐器和生产工具,220件青铜共器和900多枚铜镞,……墓主人可能是地位较高的武将
——《新中国考古五十年》
材料三:“冉耕字伯牛”“司马耕字子牛。”——司马迁《史记•仲尼弟子传》《吕氏春秋》指出:“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地则速,无所迟也。”所谓“公作”,就是指奴隶在井田上的集体耕作,“分地”则是指封建制度下的租佃制。反映了没落的奴隶制与新发展起来的封建制之间的鲜明对比。
——《中国古代史》
材料四:“时海内大乱……中国士民避乱者多南渡江。”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八十七《晋纪九》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列举农业“有了很大发展”的表现。
(2)据材料二,从商代墓出土文物中可以归纳出当时的哪些历史信息?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春秋时期耕作方式有何变化?据材料三,这一变化有何历史作用?
(4)材料四反映了西晋末年怎样的历史现象?该现象对我国以后的经济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8. 综合题 详细信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主要封国

受封对象

目的

姬姓贵族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姬姓贵族

姬姓贵族

姬姓贵族

功臣

先代贵族

武王灭商之后,分封了对周人比较温顺并在商朝人中有影响的微子启,以此来统治商的遗民。



材料二:“封建亲戚”的主要国家,大体就在黄河中下游的农耕文明区;其中鲁、卫、晋、燕这些姬姓封国势力最为强大,地处要冲,足以决定大局。
——(日)伊藤道治《中国古代王朝的形成》
材料三:王(注:东周初年第二代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朝觐)。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击之(周)王卒大败,祝聃(郑庄公的臣下)射王(周王)中肩。
——《左传•桓公五年》
(1)概括材料一中信息指出周初实行的政策以及目的。
(2)根据材料二,哪些姬姓封国后来试图称霸中原?
(3)依据材料三分析周天子与诸侯之间的关系的变化,指出变化导致的后果。

29. 综合题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为了禁锢人们的思想言论,民间收藏的诸子百家书籍被焚毁,仅留下秦国的史书及医药、种植、占卜之类的书籍,当时非议朝政的460多个儒生和方士都被活埋。
材料三:董仲舒把儒家思想与当时的社会需要相结合,并吸收了其他学派的理论,创建了一个以儒家为核心的新的思想体系,深得统治者的赞赏。他做官的时间不长,后回家著书讲学,但国家遇到重大的事情,皇帝仍向他请教。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两位中国封建社会秦汉王朝的杰出帝王分别是谁?
(2)材料一中的两位帝王统治时期,都通过一系列措施,建立和巩固了一个怎样的封建国家?
(3)结合所学史实,概括材料二和材料三分别发生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