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网上考试练习

1. 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从文学的角度观照传统节日,并不牵强。传统节日作为民族历史文化遗存,在漫长的岁月传承中,一些原初的价值与功能或有所丢失,或发生变异,节日仪式中的功利作用悄悄向审美作用转移,例如本来是象征驱除侵害人类生活的力量与因素的仪式,在反复举行之后,就变得别有意味了。端午节就是例子。为避萌动的邪气,需沐浴兰草汤、采药、置菖艾、戴香包等方式防五毒、送瘟神。延习既久,这些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活动,具备了功利和美感的双重作用。可见,在审美这一人类需求的层面,传统节日与文学有相通之处,因为所有的节日都带有娱乐性,能给人带来精神的愉悦。
清明节扫墓祭拜,是追念自家先人与逝者,祈求保佑的虔诚表达;中元节送河灯,活着的人希望那些无所归依的魂灵也被善待。这些在固定时间里反复进行的活动,跟文学里对生者与死者、此岸与彼岸关系的思考,如出一辙。有些节日,由人类对自然的崇拜演化为对生活愿望的象征性表达,比如七夕节。七夕节由“天河”两岸的牛郎织女星座而来,反映了人类对天象的崇拜。根据这一天象,产生了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凄美爱情故事。这个节日的诞生,可以说与文学生产同时进行。
传统节日通过人的行为方式流传下来的。但这些节日能够作为民族文化的物化形式得以保存并成为中国人精神里不可剔除的部分,更依赖文学书写所创造的艺术形象和语言篇章。从古代开始,对传统节日的吟咏和描写,产生了大量的诗词歌赋,乃至只要提到某个节日,人们就会立即联想到某一首诗词或某一篇文章。传统节日由民俗风习向审美对象转化,文学起了主要作用。可以说,历代有关传统节日的文学作品,装点了传统节日,强化了民族的集体记忆,牢牢绾结起中华儿女的民族情感和文化认同。
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里值得珍存的部分。成体系的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标识。人类文明的进步,由科学不断地对原始思维构造的世界形象“去魅”,其结果是提高了人类掌握对象世界和利用自然资源创造物质財富的能力,但也造成了人与自然关系以及人与人关系的紧张,更重要的是对自然的科学认知使人类的精神世界失去不少光彩。贪恋于高速交通工具和钢筋水泥的森林,就难以驻足花前月下,感受自然之美,以至于再好酒的人,也领略不到李白的诗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妙处。科学的去魅,使人类心灵里的形象世界日益干瘪无味。试想,只有隕石坑的月球,比起有嫦娥、玉兔和桂花树的月宫,是多么无趣。因此,保留传统节日以及与之相关的神话传说和文学形象,对于工业化时代的人们来说就是弥足珍贵的“复魅”,它将使日益单面化的人在精神世界里变得丰富起来。在这个意义上说,传统节日体系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是对全人类的一种文化贡献。而文学有责任在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中不断地再生产。
(摘编自毕光明《传统节日的文学理解》)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传统节日产生后即具有原初的实用功能和审美作用,但在传承过程中,前者或有所丢失,或发生变异,后者却一直保留着。
B.反映了人类对天象的崇拜的七夕节由“天河”两岸的牛郎织女星座而来,同时也产生了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凄美爱情故事。
C.传统节日通过文学作品流传下来,成为中国人精神里不可剔除的部分,强化了民族的集体记忆和中华儿女的民族情感与文化认同。
D.只要提到某个节日,人们就会立即联想到某一首诗词或某一篇文章,因此产生了大量吟咏和描写传统节日的诗词歌赋。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从传统节日与文学相同之处谈起,接着论述两者的产生与传承的相互关系,最后归结论点。
B.文章第二段阐述七夕节的相关故事,论证了人类对自然的崇拜演化为对生活愿望的象征性表达的观点。
C.文章第三段通过阐述传统节日对文学所起到的方方面面的作用,论述了传统节日与文学作品的紧密关系。
D.文章第四段列举了李白的诗句和有关月亮的传说,论证了中华传统节日是值得珍存的民族文化的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传统节日带有的娱乐性能给人带来精神的愉悦,可见,在审美这一人类需求的层面,传统节日与文学有相通之处。
B.清明节扫墓祭拜,中元节送河灯,这些在固定时间里反复进行的活动,启发了文学作品对生者与死者、此岸与彼岸关系的思考。
C.人类文明的进步是一把双刃剑,既提高了人类掌握对象世界和利用自然资源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同时也产生了负面影响。
D.保留传统节日以及与之相关的神话传说和文学形象,将使日益单面化的人在精神世界里变得丰富起来,从而促使文学在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中不断地再生产。
2. 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19年12月27日晚,由航天科技集团第一研究院抓总研制的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实践二十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我国首型5米芯级直径的大推力运载火箭——昵称“胖五”的长征五号此次复飞成功,将以其位居世界前列的运载能力,为中国航天的“超级2020”打下坚实基础。
“超级2020”看点1:探月三期嫦娥五号任务长五担纲!
2020年,我国将用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择机发射“嫦娥五号”,实现月面无人采样返回,圆满完成探月工程三步走的总体规划目标。嫦娥五号任务需要将8吨多的嫦娥五号探测器直接送入地月转移轨道,而完成这一任务,必须由具有大运载能力的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来完成。
“超级2020”看点2:执行首次火星探测任务长五担纲!
2020年,我国将通过长征五号发射火星探测器,探测器发射后,大约需要经过7个月左右时间的飞行抵达火星。我国将于2021年实现火星软着陆,开展火星环绕探测和巡视探测。
“超级2020”看点3:空间站建设开启长五B“首秀”!
我国载人航天空间站预计在2022年左右建成,可支持3名航天员长期驻留,在轨运行10年,将向国际社会开放合作,提供全球共享的空间应用平台。作为执行载人航天空间站工程中发射空间站核心舱的主力火箭——长征五号B火箭预计将在2020年迎来首秀,这也将加速我国载人航天空间站建设的步伐。
(摘编自《长征五号遥三成功发射将开启中国航天“超级2020”》,人民网2019年12月27日)
材料二:
长征五号从2017年7月2日遥二发射失利,到2019年12月27日遥三发射成功,历时908天,累计进行了40余次关键技术试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北京11所副所长颜勇告诉记者,长征五号遥二火箭发射失利,把拥有“金牌动力美誉”的液体动力事业推向了风口浪尖,芯一级大推力氢氧火箭发动机出现的故障,让发动机研制队伍承受了异常巨大的压力与考验。该所借助集团和六院的力量,利用一切有效资源,开展归零工作——可以说,这是一场技术攻关的“全国大联合”。各个系统、各个岗位重整旗鼓、从零开始,立即投入火箭复飞的准备中。一次又一次地推演流程,一项又一项地预想回想,一遍又一遍地操作演练。发测站某系统空气压缩机运行不是很稳定,设备厂家反复做了数十次改进试验,问题依然存在。
如今,长征五号终于打赢这场“翻身之战”,它成为中国航天2019年最具标志性的任务。这不仅是因为它决定着后续嫦娥五号、载人航天空间站和首次火星探测等重大工程任务的执行,更在于它将科学试验由失败走向成功的过程,以这样一种直观的方式呈现到公众面前,让人为之牵动,让人为之惊叹。
(摘编自《长征五号重生记:揭秘“胖五”成功背后的一波三折》,《中国青年报》2019年12月30日)
材料三:
实践再次告诉我们,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新的一年,我们要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力度,继续以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突破口,努力在更多关键核心技术上实现自主可控,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根深才能叶茂,源远才能流长。探索未知世界奥秘、揭示重要机制机理的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科技创新的基石。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必须要在原创研究、原始发现上实现突破。广大科技人员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抓住大趋势,下好“先手棋”,甘于坐冷板凳,勇于做栽树人、挖井人,力争在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研究上取得更多突破,把科技创新的基石打得更深、筑得更牢。
(摘编白杨光宇《让第一动力更加强劲有力》,《人民日报》2020年1月6日)
【1】下列对“长征五号”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长征五号能助力中国航天“超级2020”,重要原因在于其运载能力。
B.2020年我国将用长征五号把嫦娥五号探测器送人地月转移轨道。
C.长征五号的发射与载人空间站等重大工程任务的执行有直接关联。
D.长征五号发射的成败核心在于原始发现上有无实现突破。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长征五号此次复飞成功将为我国圆满完成探月工程三步走的总体规划目标和执行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打下坚实的基础。
B.长征五号B火箭作为执行载人航天空间站工程中发射空间站核心舱的主力火箭将助力我国载人航天空间站的建设。
C.长征五号此次复飞成功成为中国航天2019年最具标志性的任务在于它显示了科学试验由失败走向成功的过程。
D.要想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国防等领域安全,掌握核心技术是不可或缺的条件。
【3】以上三则材料报道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3. 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夜归人
[美国]爱伦•坡
年轻的妇人静静站在窗台前面,她像是盼望着什么似的,倾听着屋外的动静。屋子里只有她一个人。窗外在下着大雪,这是今年冬季的第一场喜雪,大雪覆盖了窗外那荒寂的大草原。妇人隔着窗户痴痴地向外望去,但她什么也看不见,只有单身孤影投在那锃亮的窗破璃上。此时,她比任何时候都感到孤寂和害怕。她丈夫常常出门远走,一去就是好几天,只留下她一个人守在家里。但是,这次的情况就大不相同了。现在她已确知自己怀孕了。她恨自己为什么不把这件喜事早点告诉丈夫。
他已经对工作产生厌烦的情绪了,如果知道她已有了身孕,一定不会再出远门的,然而她却不愿意让他为自己而焦灼。她回想起几小时前的一个插曲:他告诉她关于那一包钱的时候,正是站在这个窗台前,双手轻轻地搭在她的肩膀上。她丈夫是一个边区的税务员,把一大包税款拿回了家,放到一个饼干箱里,藏到厨房的地板底下。
“为什么呢?”
唉,倒大霉了!小两口自己的那一点存款,存在老远的一家农村银行里了,现在银行就要倒闭了,他只好赶快去取回他们的钱。然而他不敢随身带着公款跑这么远,所以把它藏在家里了。
“你得答应我,我不在家你千万别离开屋子,”他说,“不许让任何人进房子,无论说什么都不能让人进来”。
“好的,我答应。”她说。
现在,他已经走了好几个小时了,天色已昏沉下来,夜幕降临了。大雪和黑暗笼罩着孤寂的木屋。她听到了声音——这不是风声,风吹门窗的声音虽然像有人想偷偷地进来,可是她能分辨得出,她听到的是一阵敲门声——声音很低,但很急促。妇人把脸紧贴在窗户边,只见有一个人靠在门前。她连忙走开,从壁炉边取下了丈夫的手枪,真倒霉,这是一支没有用的手枪,好的那一支和火药筒都让丈夫给带走了。她只好拿着空枪,快步走到紧紧地锁着的大门边。“是谁在外边?”她喝道。
“我是伤兵,迷了路,走不动了,请你做件好事,让我进来。”
“丈夫吩咐我,他不在家,谁也不让进来。”年轻的妇人实实在在地告诉他。
“那么,我就只好死在你们家门口了。”
再过了一会儿,他又恳求说:“你打开门看看我,就知道我不会伤害你的。”
“我丈夫是不会饶恕我的……”她哭诉着,开门让他进来了。这伤兵的确已筋疲力尽,似乎就要垮了。他高个子,步履踉跄;苍白粗糙的脸,手臂上包扎着绷带,浑身是雪花。妇人让他到火炉边,坐在她丈夫的椅子上,替他清洗伤口,换绷带;又把准备自己吃的晚餐给他吃,等他吃完,她已经在后房里用地毯为他铺了一张床,他往床上倒,似乎马上就睡了。
真睡着了还是假的?是在骗她,等她去睡觉吗?妇人在自己卧室里走来走去,心里忐忑不安,像是要出什么乱子。深夜里,万籁俱寂,只有炉火劈劈啪啪地低声作响。忽然有一阵非常低的声音,很轻,显然是有人在干什么,鬼鬼祟祟地,比老鼠偷啃东西的声音还要轻。这到底是哪儿来的声音呢?难道是隔壁房里的那个男人?想到这,她拿起灯,轻轻地走到狭窄的通道,站着静听。伤兵的呼吸声音不会那样响,准是故意装的。她把门推开,走进后房,俯身去看伤兵,只见他睡得很甜。她走出房间,立刻又听到了那个声音。这次她知道了。有人在撬前门的锁。妇人立刻从工具箱里拿出丈夫的一把折登式洋刀,然后轻轻摸到那伤兵床边,推醒他。他哼了一声,睁开了眠睛,“你快听!”她低声地说,“有人要偷进屋里来,你来帮我一下忙!”
“谁要偷进来呵? ”他困倦不堪地说,“这又没有什么东西可偷的。”
“有的,有很多钱,藏在那厨房地板底下。”
“那么,你拿我的手枪,我右手伤了,拿不了枪,你把刀给我。”他说。妇人迟疑了片刻。这时,又听到前门被撬的声音。她立刻把刀递給伤兵,自己拿了他的手枪。
“你来对付头一个进来的人”,他说,“靠近门边站着,门一开就开枪,枪里有六发子弹,一定要打到他倒下来动不了为止。我拿着刀,在你后边,应付第二个进来的人。我们站好位置就把灯吹灭。”
顿时,屋子里一片漆黑。撬锁的声音停止了,传来了扳扭东西的声音,门锁被打掉了,门开了,溜进了一个人来,刹那间,白雪衬托着那人的身影,她看清楚了,立刻一枪打去,那人倒下了,但马上又踉踉跄跄地站起来,妇人再开了一枪,他这才慢慢地倒下。脸碰着墙脚,再也不能动弹了。伤兵俯着身子,咒骂了一声,然后叫道:“原来只有一个人!好枪法呵,太太!”接着,他把尸体翻过身来仰天躺着,这才看到这强盗还蒙着一个面革。伤兵把面罩揭开,妇人凑近去看。“认识这个人吗?”伤兵问。
“从没见过。”她说。这时妇人比任何时候都有勇气,盯着死者的脸,看着这个回来抢劫自己的人——她的丈夫。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少妇为了不让丈夫担心,而不愿将自己怀孕之事告诉即将出远门的丈夫,而丈夫临行时对妻子的千叮万嘱和温柔爱抚的举动,都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他们夫妻之间的恩爱情深。
B.文中少妇不顾丈夫的叮嘱,毅然开门让伤兵进屋并悉心照料伤兵,表现出少妇心地善良,充满同情心和人情美的光辉人性。但她后来开枪打死了自己的丈夫且拒不相认,可见她人性中也不乏冷酷无情的因子。
C.第七段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渲染了紧张恐怖的气氛,烘托了少妇孤独惶恐的心情,同时也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为后文伤兵雪夜求助的情节作铺垫。
D.本文工于细节描写,主要借助大量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特征和推动情节发展,巧妙地传达了作品的内在意蕴。
【2】这篇小说在情节结构上有何特色?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本文对比鲜明,请找出文中的三处对比并分析其艺术效果。
4. 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韩愈,字退之,邓州南阳人。父仲卿,为武昌令,有美政,既去,县人刻石颂德。终秘书郎。愈生三岁而孤,随伯兄会贬官岭表。会卒,嫂郑鞠之。愈自知读书,日记数千百言,比长,尽能通《六经》、百家学。擢进士第。会董晋为宣武节度使,表署观察推官。晋卒,愈从丧出,不四日,汴军乱,乃去。华阴令柳涧有罪,前刺史劾奏之,未报而刺史罢。涧讽百姓遮索军顿役直,后刺史恶之,按其狱,贬涧房州司马。愈过华,以为刺史阴相党,上疏治之。既御史覆问,得涧赃,再贬封溪尉。愈坐是复为博士。既才高数黜,官又下迁,乃作《进学解》以自谕。
宪宗遣使者往凤翔迎佛骨入禁中,三日,乃送佛祠。愈闻恶之,乃上表。表入,帝大怒,持示宰相,将抵以死。裴度、崔群曰:“愈言讦牾,罪之诚宜。然非内怀至虑,安能及此?愿少宽假,以来谏争。”帝曰:“愈言我奉佛太过,犹可容;至谓东汉奉佛以后,天子咸夭促,言何乖刺邪?愈,人臣,狂妄敢尔,固不可赦。”于是中外骇惧,虽戚里诸贵,亦为愈言,乃贬潮州刺史。
镇州乱,杀田弘正而立王廷凑,诏愈宣抚。既行,众皆危之。元稹言:“韩愈可惜。”穆宗亦悔诏愈度事从官无必入愈至廷凑严兵迓之甲士陈廷既坐廷凑曰所以纷纷者乃此士卒也。愈大声曰:“天子以公为有将帅材,故赐以节,岂意同贼反邪?”语未终,士前奋曰:“先太师为国击朱滔,血衣犹在,此军何负,乃以为贼乎?”愈曰:“以为尔不记先太师也,若犹记之,固善。天宝以来,安禄山、史思明、李希烈等有子若孙在乎?亦有居官者乎?”众曰:“无。”愈曰:“田公以魏、博六州归朝廷,官中书令,父子受旗节;刘悟、李祐皆大镇。此尔军所共闻也。”众曰:“弘正刻,故此军不安。”愈曰:“然尔曹亦害田公,又残其家矣,复何道?”众欢曰:“善。”廷凑虑众变,疾麾使去。因曰:“今欲廷凑何所为?”愈曰:“神策六军将如牛元翼者为不乏,但朝廷顾大体,不可弃之。公久围之,何也?”廷凑曰:“即出之。”愈曰:“若尔,则无事矣。”会元翼亦溃围出,廷凑不追。愈归奏其语,帝大悦。
(节选自《新唐书·韩愈传》,有删节)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穆宗亦悔诏愈/度事从宜无必入/愈至/廷凑严兵/迓之甲士/陈廷既坐/廷凑曰/所以纷纷者/乃此士卒也
B.穆宗亦悔诏愈/度事从宜/无必入/愈至/廷凑严兵迓之/甲士陈廷/既坐/廷凑曰/所以纷纷者/乃此士卒也
C.穆宗亦悔/诏愈度事从宜/无必入/愈至/廷凑严兵迓之/甲士陈廷/既坐/廷凑曰/所以纷纷者/乃此士卒也
D.穆宗亦悔/诏愈度事从宜/无必入/愈至/廷凑严兵/迓之甲士/陈廷既坐/廷凑曰/所以纷纷者/乃此士卒也
【2】下列对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的合称,始见于《庄子·天运篇》,是指经过庄子整理而传授的六部先秦古籍。
B.博士:此处指国子博士,学官名。其职责除教授国子学生学业以外,还备政治咨询,同时参与祭典,作顾问。
C.旗节:即旌节。唐制中,节度使赐双旌双节,旌以专赏,节以专杀,亦借指节度使、军权。
D.神策六军:神策军是唐朝后期中央北衙禁军的主力。原为西北戍边的军队,后入京师,负责保卫京师、戍卫宫廷以及行征伐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韩愈童年孤苦,勤勉好学。他三岁成了孤儿,依靠兄嫂生活,很小就用功读书,每天记诵数千字的功课,成人后,通晓《六经》、诸子百家的学说,并考中进士。
B.韩愈为人耿直,直言敢谏。华阴县令与前后两任刺史之间的矛盾,本来与他无关,但他却为华阴县令打抱不平,上疏谴责前后两任刺史官官相护,请求予以惩罚。
C.韩愈敢于抗争,大力排佛。宪宗遗使迎接佛骨舍利入宫廷,韩愈上书抵制,且在奏疏中提到东汉引入佛教之后,历代皇帝都寿命不长,因此触怒宪宗,想将他处死。
D.韩愈不惧危险,招抚叛军。镇州叛乱后,韩愈受皇帝重托,到军中平叛。他恳求王廷凑放了牛元翼,王廷凑答应了他,牛元翼因此突围而出。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涧讽百姓遮索军顿役直,后刺史恶之,按其狱, 贬涧房州司马。
(2)愈言讦牾,罪之诚宜。然非内怀至忠,安能及此?愿少宽假,以来谏争。
5. 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戏答元珍①
欧阳修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②,野芳虽晚不须嗟。
[注]①宋仁宗景祜三年(1036年),诗人因直言进谏被贬峡州夷陵县令。次年,任峡州军事判官的朋友丁宝臣(字元珍)写了一首题为《花时久雨》的诗送给他,欧阳修便写了这首诗作答。②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至景祜元年(1034年), 诗人曾在洛阳任西京留守推官,领略了当地牡丹盛况,写过《洛阳牡丹记》。洛阳以牡丹花著称,《洛阳牡丹记.风俗记》:“洛阳之俗,大抵好花。春时,城中无贵贱皆插花,虽负担者亦然。花开时,士庶竞为游遨。”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首联起笔超妙,上下两句既互为因果,又兼有问答,因果问答中回应了友人赠诗之事。
B.无辜被贬,抱病入年,让诗人内心更加敏感,夜雁归鸣,物候变化,新旧更替,引发了他的故园之思。
C.“残雪压枝”“冻雷惊笋”两句极写山城冬日的漫长与严酷,上承首联春风不至,下启颈联情感抒发。
D.结句既彰显诗人气度,也宽慰了懊恼花时久雨的朋友,内容上回扣标题与开头,使得全诗结构严谨。
【2】宋诗讲究理趣,请结合这首诗的颔联和尾联,谈谈其中所含的理趣。
6. 名句名篇默写 详细信息
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指出,“______,______ ”,就像倒在堂前洼地的一杯水,无法浮起一个杯子一样。
(2)《离骚》中借先贤能够坚守正道来勉励自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3)王维在《使至塞上》中,借两种自然景物自况,写出了飘零之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7.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代以来,由于西方列强入侵、封建统治腐败,中华民族曾一度坠入战乱频仍、民不聊生的 苦难之中。民族复兴,成为几代人魂牵梦萦的夙愿,亿万人念兹在兹的心结。“茫茫华夏,中流之砥柱伊谁?”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 地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从浴血奋战的革命战争,到 的社会主义建设,到风雷激荡的改革开放,我们党带领人民书写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谱写了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一曲奋斗赞歌。回首百年奋斗历程,历史的 催人奋进:中华民族振兴,中国人民幸福,必须依靠自己的英勇奋斗来实现。( ),让世界领略“中国智造”,千千万万扶贫干部走村入户,创造脱贫致富的“中国奇迹”;肩负这样的使命,焦裕禄直面沙丘难题,兰考境内遍植泡桐;钟扬扎根科研一线,把“种子精神”播撒在雪域高原;王继才走向荒凉孤岛,让五星红旗迎着旭日高高飘扬。
【1】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凝重 义无反顾 栉风沐雨 启迪
B.深重 义不容辞 栉风沐雨 启示
C.凝重 义不容辞 筚路蓝缕 启迪
D.深重 义无反顾 筚路蓝缕 启示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
A.一批批科技工作者肩负这样的使命,呕心沥血、集智攻关
B.肩负这样的使命,科技工作者一批批呕心沥血、集智攻关
C.肩负这样的使命,一批批科技工作者呕心沥血、集智攻关
D.科技工作者肩负这样的使命,一批批呕心沥血、集智攻关
【3】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我们党带领人民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谱写了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一曲奋斗赞歌。
B.我们党带领人民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奋斗赞歌。
C.我们党带领人民书写了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一幅历史画卷,谱写了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一曲奋斗赞歌。
D.我们党带领人民书写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奋斗赞歌。
8. 语言表达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近日,国内外教育系统开始把AI打分应用在作文打分上,仅国内就已经有超过1.2亿人次被AI批改过作文。这引发了人们一连串的质疑。他们认为,学生用心去写的每一篇文章却被没有感情的机器去评阅,其中的错别字、语法、句式可能会被死板地点评出来,学生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情感该如何评判?
这种认识有一定道理,却可谓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据了解,目前AI改作文,主要运用在第二语言学习的写作者上。众所用知,作文批改的人力成本非常高,不仅费时,而且对批改者专业素养有要求,而致力于学习外语的人工智能批改不仅及时、成本低廉,而且可以得到持续的、积极的反馈,对于外语学习者有很大的帮助,而这种批改没有地理空间的限制,被批改作业的人可能散布于各地,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
(1)请给上述新闻拟个标题。不超过10个字。
(2)针对上述材料所反映的情况,写一段评述性文字。不超过80个字。
9. 语言表达 详细信息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竹笋一年四季皆有,______________。立春后挖的笋,肥大甘美,洁白如玉,肉质细嫩。中国人吃竹笋历史悠久。苏东坡曾说过“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居有竹”除了欣赏竹的雅致外,最重要的一点_______________。春笋贵在鲜,___________________,炒、烧、煮、煨、炖等均可,可荤可素,可汤可菜,做法不同,风味各异。
10. 作文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近一年来,西方国家中有一名少女爆红。她在社交平台上已经拥有超过430万粉丝,很多人视她为偶像、环保斗士。她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侃侃而谈,面斥各国领导人。虽然她今年才16岁,却已经登上了《时代》杂志封面,更被评为“2019年影响世界的100人”。她就是瑞典少女格蕾塔·通贝里。
材料二:2019年9月27日,浙江小伙沈钧亮代表“蚂蚁森林”公益项目到联合国总部领取最高环保荣誉奖“地球卫士奖”。“蚂蚁森林”通过日常绿色出行、在线支付水电费等低碳行动积攒“绿色能量”,以种植真树,带动5亿人参与低碳生活,并将碳减排量转化为种植在荒漠化地区的1.22亿棵真树,其中超4成能量由95后青年贡献。
以上两个新闻事件在励志中学掀起了热议,有同学为瑞典少女的敢于呐喊钦佩,有的同学则不以为然,认为中国青年默默地为地球种树更有价值。为此,励志中学团委举办了一次辩论赛,正方是“呐喊比行动更重要”,反方是“行动比呐喊更重要”。请你选择其中一方写一篇辩论词,为自己的观点进行辩护,并驳斥对方的观点。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立场,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